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软脚病是鹅的常见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尤其是入秋以后天气早晚温差大,在潮湿阴冷的环境中更容易引发软脚病,雏鹅更是如此。引发此病后,不仅会使雏鹅的生长发育受到阻碍,而且,对于产蛋鹅来说,产蛋率会降低,同时导致腿部呈佝偻形,行走艰难。更为严重时可引起死亡,势必会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因此,应多加防治。  相似文献   

2.
秋天早晚温差较大,潮湿阴冷的环境容易引发软脚病.鹅软脚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雏鹅更易发生.此病,不仅会使雏鹅的生长发育受到阻碍,导致腿部呈佝偻形,行走艰难.严重时可引起死亡.因此,应多加防治. 1 临床症状 雏鹅在10~30日龄的阶段时,最易引发软脚病,发病率高低不等,呈散发性.病鹅表现为精神沉郁、羽毛松乱,两脚发软无力,行走困难,容易跌倒,长骨骨端增大,无法支撑身体,常常伏卧.特别是胫骨增粗、弯曲或成骨珠状,致使跗关节骨质疏松,并且,由于跗关节和两翼长期着地磨损发炎,最终瘫痪.长期无法运动和觅食,会导致雏鹅生长缓慢;蛋鹅则产蛋量急剧下降,重者身体消瘦,毛色暗淡无光,治疗不妥或不及时,会衰竭而死.  相似文献   

3.
养鹅是我县禽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多年来,我县养鹅户由于雏鹅的饲养管理不善,常导致雏鹅软脚病,死亡率较高.为了摸索对雏鹅软脚病的预防和治疗,提高雏鹅成活率,笔者以维丁胶性钙为主,其它药物为辅进行防治,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鹅软脚病即病鹅软脚无力,撑不住身体,两腿呈螺圈形,运动障碍.雏鹅易患此病,其主要原因是舍内寒冷潮湿,缺乏光照,运动不足,缺乏矿物质,尤其是钙、磷缺乏或比例失调.患病严重时,商品鹅经济价值降低,种鹅则失去种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一年四季,鹅在各阶段(雏鹅期、中鹅期、成鹅期)均可发生软脚病,尤其是在雏鹅期更易患病。发病后,轻则生长发育受阻,产蛋母鹅产蛋率降低且腿部呈佝偻形,运动受阻;重则死亡,严重影响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6.
冬育肉鹅周期短、用料省、见效快,是农家养殖致富的好门路。而有效防治雏鹅疫病,确保较高的育雏成活率是冬育雏鹅的关键。 软脚病 主要是饲料中缺乏矿物质和维生素D。治疗方法是每只每次喂服维生素D10毫克,每天两次,连服3~5次。 中毒症 喂雏鹅的青饲料中常残留  相似文献   

7.
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2009年4月10月,我镇某雏鹅养殖户购进商品雏鹅1000只,1周龄时开始发病。主要表现为精神不振,行动迟缓,继而出现软脚、  相似文献   

8.
鹅软脚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鹅脚部疾病。在日粮中,饲料单一,缺乏钙磷等矿物质元素、某些微量元素及维生素D等,尤其是钙磷比例不当,加上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处于阴雨季节,缺乏有效阳光和紫外线照射的情况下,极易发生软脚病。饲养密度过大、拥挤、地面潮湿,圈舍阴暗,垫草太少等也可以引起鹅软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雏鹅沙门氏菌病是雏鹅常见传染病之一,会引起雏鹅大批发病和死亡,给养鹅业造成重大的损失。本文详细阐述雏鹅沙门氏菌病的诊治情况,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0.
多年来我县发生一种雏鹅软脚症,其特点是软脚,胫骨上端增粗,骨质柔软,易弯曲,但食欲、体温和粪便尚属正常。本病的死亡率虽然不高,但发生较为普遍,患病的鹅群生长发育不良,且易并发其他疾病,严重降低养鹅业的经济效益。因此笔者于1984年起对该病做了病因的调查和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11.
雏鹅副伤寒的诊治袁生,梁小英,甄辑铭(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畜牧系南海528231)1995年3月到5月,广东南海市、三水市一些鹅场的雏鹅发生一种以拉稀和软脚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发病率为15%~20%,死亡率40%~50%,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和...  相似文献   

12.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默氏菌病,是一种侵害雏鸭、雏鹅和雏火鸡的急性或慢性败血症传染病,特别是2~3周龄的小鸭最易感,是造成养鸭业经济损失的主要疾病之一。现将一起番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1 发病情况 2005年3月12日,连城县莒溪镇某专业户,从漳州购进2 200羽雏番鸭。饲养至18 d时,有30多羽鸭出现软脚,共济失调,拉绿色稀粪,昏睡,第2天  相似文献   

13.
在鹅的饲养过程中 ,小鹅瘟是引发雏鹅大批急性死亡的传染病 ,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 ,该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 ,流行有一定的周期。我市兽医站于 2 0 0 0年 4月初在对某养殖户的病鹅剖检时发现该病 ,并及时进行了防制工作 ,控制了疫病的蔓延 ,现报道如下 :1 发病情况2 0 0 0年 4月 9日 ,某养殖户发现饲养的 50 0多羽雏鹅出现食欲不振 ,精神萎靡 ,缩颈 ,下痢 ,急性死亡。而且该病在数天内迅速传播 ,发病雏鹅 3 50羽 ,死亡2 95羽 ,死亡率达 82 .8%以上。病雏用土霉素、氯霉素等抗生素治疗无效。我市兽医站在剖检病鹅后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  相似文献   

14.
养鹅生产中,雏鹅成活率的高低是养鹅的关键,雏鹅是指出生后0~3周龄的鹅,在这个时期,由于多种原因常会引发各种疾病,造成雏鹅大批死亡,经济损失严重。现将几年来笔者在农村技术指导中,调查了解的雏鹅早期死亡的原因并采取  相似文献   

15.
《水禽世界》2008,(3):56-57
一些养鹅户,特别是一些刚开始从事养殖的养鹅户,在新购回雏鹅时,尤其是在夏季高温季节,听到雏鹅呜叫,躁动不安,往往会给雏鹅大量饮水,使较长时间未饮水或30日龄内因饮水不足而引起脱水的雏鹅大量饮水,造成不太被人们重视的雏鹅水中毒病,致使雏鹅成批死亡。  相似文献   

16.
鹅球虫病是一种主要危害雏鹅和中鹅的原虫病。由于一般每年6、7月间我省中西部气候较干燥,所以鹅球虫病发病率较低,但今年入夏以来,我省多阴连雨天,易引发球虫病的发生。近期,我县发生了几起鹅死亡率较高的病例,经诊断为鹅球虫病。  相似文献   

17.
雏鹅水中毒     
一些养鹅户特别是一些刚开始的养鹅户,在新购回雏鹅时,尤其是在夏季高温季节,听到雏鹅鸣叫,燥动不安,往往会给雏鹅大量饮水,使较长时间未饮水或30日龄内因饮水不足而引起脱水的雏鹅大量饮水,造成不太被人们重视的雏鹅水中毒病,致使雏鹅成批死亡。  相似文献   

18.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雏鹅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以发生渗出性肠炎,小肠黏膜脱落,形成栓子状物堵塞肠管为主要病理特征。主要侵害4~20日龄的雏鹅,发病率和致死率均较高。大肠杆菌病是雏鹅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黑龙江省讷河市学田镇一养鹅户饲养的雏鹅混合感染小鹅瘟和大肠杆菌病,现将诊治过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鹅的腿病是指在鹅的生长过程中出现跛脚、软脚和骨骼变形等症状,是鹅的养殖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之一。鹅腿病的原因比较复杂,往往同场地设施、饲喂、天气、用药和疾病等因素有关。笔者从事鹅病临床诊疗多年,现分析一下鹅腿病形成的原因并给出处理意见。引起鹅腿病的原因大体上可以分为饲养管理和疾病两种。1饲养管理1.1鹅棚设计不科学或者过于简陋的鹅棚设计是鹅腿病的常见原因。在育雏阶段,  相似文献   

20.
小鹅瘟是由细小病毒属小鹅瘟病毒引发的雏鹅急性肠炎及心、肝、肾等实质性脏器的炎症。该病传染快、死亡率高 ,在我国南方很早就有这种病流行 ,是危害养鹅业生产的主要疫病之一。2 0 0 2年 5月中旬 ,同江市乐业镇东方红村从邻县 (市 )引进雏鹅 (出壳 3天 ) 2 10 0多只 ,八岔乡新颜村从绥化市引入漂蛋人工孵化的鹅雏 14 0 0只 ,分别放在 4个专业户家饲养 ,计35 0 0只。雏鹅在 5~ 8日内突然发病 ,历时 8天时间死亡 2 2 0 0多只。 6月上旬 ,同江市畜牧局组成调查小组 ,进行了全面调查 ,总体上看 ,病雏日龄短、发病急、死亡快且不分品种 ,但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