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麦穗发芽抗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小麦成熟期对235份品种(系)进行了穗发芽抗性鉴定研究。结果表明,红粒品种普遍抗穗发芽,但不少白粒品种抗性亦较强,颖壳颜色与抗性无关。育成品种(系)的抗性比地方品种差。从152份白粒品种中鉴定出8份抗性较好的品种,并且对穗发芽的防止途径提出了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2.
正小麦穗发芽,是个突发性、毁灭性灾害。新中国成立以来,曾发生多次。一旦发生,损失惨重。根据以往多次观察,小麦进入黄熟期后,如遇到高温、烈日干燥天气,就很快勾头炸芒,进入枯熟期,这就叫麦熟一晌,麦子缩水变干。这时如果天气骤变,连续几天阴雨,或小雨不断、空气潮湿无风,就是小麦穗发芽的物候条件。大田感受是:麦穗由黄变暗,第三天麦芽露出颖壳,麦田由黄变白(芽色),第四  相似文献   

3.
谷物收获前穗发芽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在我国南方麦区 ,小麦收获前常遇到连续阴雨天气 ,导致穗发芽发生。近年来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 ,白皮小麦的种植面积在逐渐扩大 ,但由于白皮小麦的穗发芽抗性普遍较弱 ,因此小麦穗发芽问题日益严重。小麦穗发芽不仅使小麦显著减产 ,而且使其加工、营养品质和种用价值均受到影响 ,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国外在小麦抗穗发芽品种的遗传、育种、鉴定技术等方面均开展了广泛的研究。自1975年以来 ,已经召开了7届国际性学术研讨会。近年来 ,除上述几个领域外 ,应用化学物质控制小麦穗发芽方面也取得…  相似文献   

4.
小麦穗发芽是一种世界性自然灾害,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小麦穗发芽受种子的休眠特性、品种的基因型、抗性基因以及环境条件等诸多因素影响。文章从籽粒的休眠特性、α-淀粉酶活性、抗性基因以及穗发芽的鉴定方法等方面综述了小麦穗发芽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小麦穗发芽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穗发芽是小麦生产上的重要灾害之一,了解穗发芽机制对小麦穗发芽抗性遗传与育种研究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田间的穗发芽是基因型和环境互作的结果。种子发育过程中以及萌发时的温度、水分和光周期等环境因素均能影响穗发芽。品种的抗性要素可分为内外两部分:①外部因素包括穗部性状、籽粒颜色以及颖壳和种皮中的萌发抑制物等;②内部因素主要是种子的休眠性,休眠与碳水化合物和呼吸代谢缺陷有关,并受激素、pH和水势变化等调节。  相似文献   

6.
小麦穗发芽抑制剂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种植物为材料提取穗发芽抑制物质,并进行了小麦穗发芽抑制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提取物中均含有发芽抑制物质,其中,M3是对小麦籽粒发芽抑制效果显著、作用迅速而持久的天然抑制物质,对种子发芽抑制率达到85%以上,且抑制效果不存在与小麦品种间的互作。  相似文献   

7.
8.
小麦穗发芽敏感性测定方法初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1993年用完整麦穗沙床保湿发芽法、完整麦穗吸水保湿发芽法和脱粒种子直接发芽法测定小麦穗发芽敏感性。结果表明,以完整麦穗吸水保湿发芽法较理想可靠;如仅为了解品种休眠特性对穗发芽的影响,用胶史料一种子直接发芽更显简便可靠。前法第14天,后法第7天的出芽百分数衡量发芽敏感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穗发芽是禾本科作物籽粒在收获前于高湿环境下的穗上发芽现象,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与品质。种子休眠水平是影响小麦穗发芽抗性的主要因素,而往往驯化作物的籽粒休眠水平低,导致栽培小麦普遍比其野生祖先种更易发生穗发芽。小麦穗发芽主要受外源环境(温度、湿度等)和内源植物激素(GAs、ABA、IAA、MeJA、ET、BR)的调控。已鉴定出一批抗穗发芽材料,并克隆了一系列调控穗发芽抗性的关键基因,如PM19、MFT、MKK3、Myb10-3D、Vp1等。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人工合成小麦和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已成功创制了抗穗发芽小麦新材料。本文综述了小麦穗发芽抗性的遗传机制及抗性育种研究的最新进展,未来仍需继续挖掘关键穗发芽抗性基因,以生物育种的方法培育抗穗发芽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10.
小麦穗发芽抗性与选择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在小麦收获期,对124份材料进行了种子发芽和穗发芽抗性比较,筛选出抗性差异显著的材料196份;2006年在小麦生理成熟期,抗穗发芽鉴定了179个品种及上一年筛选的全部材料.结果表明,品种间穗发芽抗性差异十分显著.不同材料的种子发芽率和穗发芽率在收获期的分布范围分别为20%~100%和18%~100%;在生理成熟期的分布范围均为0%~100%,其中两者均在10%以下的抗性品种占4%.红粒品种整体上的抗性高于白粒品种,但也存在白粒抗性品种.同一品种个体间的抗性差异较大,表明通过筛选可以获得抗穗发芽资源.种子休眠是抗穗发芽的重要因素,品种穗部特征对穗发芽亦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12.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穗发芽(PHS)是世界性的气象危害,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小麦穗发芽抗性复杂,影响因素众多。大量与PHS相关的QTLs已被定位,但仅有少数的基因被确定和深入研究,如R、Vp-1、MET和Sdr。重点综述了穗发芽抗性位点定位,及上述基因调控穗发芽的进展,并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黑小麦1号是由中国农科院作物所选育而成,株高75~80厘米,幼苗匍匐,根系发达,秸秆粗壮,株型紧凑,叶片宽、浓绿,抗倒伏、抗逆性强,分蘖力强,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硬质,属半冬性品种,千粒重40~42克,穗长8.8~9.6厘米,穗粒数53~59粒,长圆形,面粉为白色.凡适于种普通小麦的地方均可种植,一般667米2产450~550公斤.  相似文献   

14.
小麦穗发芽抗性及其鉴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为提升小麦收储及面粉加工各环节的质量控制,本研究设定3种发芽类型的小麦子粒[浸水(J)、萌动(M)和发芽(F)]、每种发芽类型子粒与正常小麦按质量比分别为1%、2%、3%、4%和5%进行混合制粉,比较分析不同发芽类型下5种混合处理对小麦面筋含量、面筋指数、降落数值、粉质参数和拉伸参数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水小麦的混...  相似文献   

16.
小麦穗发芽是小麦收获前遇连阴雨天气造成的一种自然灾害.穗发芽不仅给当年小麦生产造成损失,还因种子产量降低、质量下降影响下一年生产.穗上发芽的小麦,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均明显下降,严重的会失去食用价值.穗上发芽的种子丧失再发芽能力,即使穗上只发生轻微萌动,也不能作为种子使用.据房山种子公司和市种子公司检验室前几年实验,穗上萌动的种子在收获后及时晾晒、风干立即测定,发芽率比较正常,但随着时间的推后,发芽率逐渐下降,两个月内穗萌动的种子基本死亡.  相似文献   

17.
穗发芽是小麦生产上常见的自然灾害,一旦发生将会造成严重损失。本文介绍了小麦穗发芽的发生条件,给出了几项预防措施,为防止小麦穗发芽的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分别对转入反义Trxs基因的成熟小麦00TY5籽粒及非转基因对照小麦Y5ck籽粒进行常规发芽试验,难溶性麦谷蛋白组分测定及a-淀粉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反义Trxs基因可在小麦受体中良好表达,切实提高小麦的抗穗发芽能力。  相似文献   

19.
小麦穗发芽抗性鉴定及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整穗、颖壳+整粒、整粒和半粒发芽法鉴定了105个引自国内外普通小麦品种(系)的穗发芽抗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穗发芽差异性较大,穗发芽率为0.72%~100%,平均发芽率为78.09%。从中鉴定出极抗品种1份(ONSY85),高抗品种2份(扬麦16和扬麦11),抗性品种4份(凤麦36、绵阳45、凤麦32、扬麦158),以上品种均为红粒。临麦15、凤麦34、小偃93166、靖麦12、周麦17、云麦29、X9610穗发芽率大于98%,穗易发芽。用K-均值聚类法分为5类。半粒发芽率与整粒发芽率,整粒发芽率与颖壳加整粒发芽率,整粒发芽率与整穗发芽率均差异显著且正相关,表明虽然种皮和颖壳水溶性物质对穗发芽有显著影响,但是籽粒的休眠性起主要作用。4种穗型的穗发芽率没有差异,表明穗型对穗发芽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植物生长调节剂抑制小麦穗发芽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灌浆期间施用延滞性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矮壮素、助壮素,对小麦成熟期遇连续阴雨产生的穗粒发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小麦成熟前27d亩施多效唑100g,对小麦成熟后7d和11d穗发芽的防效可分别达到78.24%和53.85%,而且对粒重影响不大;在小麦成熟前20d亩施矮壮素300ml左右,对小麦成熟后7d和11d穗发芽的抑制作用分别达58.04%和32.33%,对粒重影响也较小;应用助壮素抑制小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