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小区试验和室内化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高纬度地区氮肥运筹体系对水稻群体素质和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1产量最高,为9141.0kg/hm^2,比处理6增产31.3%,但是风险较大,生产上不建议使用;处理2、处理3公顷产量分别为9054.0kg、8994.0kg,分别比处理6增产30.0%、29.1%。变化趋势与2006年一致;土壤基础生产能力为6964.5kg/hm^2;生产100kg稻谷吸氮量变化范围在1.71-1.78kg之间,平均1.75kg,比2006年试验结果低0.04kg;土壤供氮量为123.9kg/hm^2;氮肥利用率32.3%;当目标产量为9000kg/hm^2时.公顷需纯氮104.0kg.比2006年低10.7kg/hm^2。  相似文献   

2.
应用性诱剂监测高山蔬菜小菜蛾的发生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性诱剂对湖北高山蔬菜小菜蛾的发生动态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2002年小菜蛾在第一茬甘蓝上有两个发生高峰.诱蛾量分别为11.7±2.4头·盆^-1和9.2±1.0头·盆^-1,在第二茬甘蓝上有3个发生高峰,诱蛾量分别为70.9±8.1头·盆^-1、16.1±2.7头·盆^-1和11.1±1.9头·盆^-1:2003年小菜蛾在第一茬甘蓝上有3个发生小高峰,诱蛾量分别为4.7±1.7头·盆^-1,6.2±1.9头·盆^-1和6.3±2.0头·盆^-1,在第二茬甘蓝上有3个发生高峰,诱蛾量分别为62.5±27.4头·盆^-1.88.7±25.1头·盆^-1和12.6±3.4头·盆^-1。性诱剂与频振式杀虫灯相比,性诱剂监测小菜蛾更为灵敏,诱捕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利用生态足迹模型计算黔东南州1997~2006年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并运用Origin 7.5软件对黔东南州1997~2006年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进行拟合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黔东南州2008~2020年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黔东南州人均生态足迹由2008年的1.227943hm^2升至2020年的2.458619hm^2,年均增长率达到8.35%,增长速度较快;人均生态承载力从2008年的0.957124hm^2降至2020年的0.945817hm^2,年均下降率为1.18%,相对下降缓慢;生态赤字由2008年的0.270819hm^2扩大到2020年的1.512802hm^2,年均增长率达到38.22%,上升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4.
茶树光合作用的年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年中茶树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有2个低谷,分别出现在1和4月份(分别为2.50和4.02μmol·m-2·s-1);有2个高峰,第1个出现在3月份(5.91μmol·m-2·s-1),第2个出现在6和8月份(分别为8.75和8.23μmol·m-2·s-1).全年中5~8月份净光合速率均维持在较高水平.茶树光合年变化受生理生态因子的影响,特别是主导因子的影响.多元统计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光合有效辐射、叶温和气温是茶园生态系统的主导因子(此三者第1主成分的特征向量分别为0.4467、0.4335和0.4356;P光合有效福射→Y=1.1543,P气温→Y=-1.0808,P气温→光合有效辐射→Y=1.0653,P叶温→光合有效辐射→Y=1.0685).生理因子中气孔导度对茶树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影响最大(气孔导度第1主成分的特征向县为—0.4464,P气孔导度→Y=-0.3723).  相似文献   

5.
一、有机肥资源的种类和数量 鄢陵县常年麦播面积4.014万hm^2,年产生秸秆43.2万t;种植玉米3.086万hm^2,年产生秸秆57.8万t;种植豆类作物0.073万hm^2,年产生秸秆0.97万t;种植花生0.065万hm^2。年产生秸秆1.4万t;种植棉花0.534万hm^2,年产生秸秆11.7475t。全县共有年粪尿产量100t以上的规模化养殖场370个。  相似文献   

6.
麦田蔺草对精噁唑禾草灵的抗药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表明:不同年限连续施用精噁唑禾草灵的麦田的茼草对精噁唑禾草灵均产生一定的抗药性。连续施药3年、5年的麦田茼草抗药性指数(R.I.)分别为5.27、8.01,处于低水平抗性;连续施药9年的麦田茼草抗药性指数为21.59,处于中等水平抗性;连续施用精噁唑禾草灵8年的麦田茼草抗药性指数在3叶1心期为6.49,抗性较低;1叶1心期为12.24,抗性其次;5叶1心期为27.12,抗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以湖北江汉平原引种贵州的滇楸雄性不育无性系为材料,分别对1~2年生嫁接苗的胸径和树高性状进行苗期测定。结果表明,1年生滇楸无性系平均胸径和树高为2.490 cm和2.943 m,2年生平均胸径和树高达到4.289 cm和4.220 m;方差分析显示,不同无性系间在不同林龄时胸径和树高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滇楸无性系2年生胸径、树高的重复力分别为71.21%和64.07%;以胸径和树高为指标,采用加权系数选择指数法对不同无性系进行评价,综合2年的选择指数I值,初选出6个优良滇楸无性系,入选率为20%。  相似文献   

8.
侧柏落叶浸提液对自身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不同林龄、不同质量浓度的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落叶浸提液对自身种子萌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质量浓度的侧柏落叶浸提液对自身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而高质量浓度的有抑制作用,并随质量浓度增大抑制作用逐渐增强,但50年生的侧柏落叶浸提液在质量浓度小于0.01g·mL^-1时,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大逐渐减弱;当大于0.01g·mL^-1时,才随质量浓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强。11年生的侧柏落叶浸提液化感作用较弱,质量浓度大于0.2g·mL^-1时才能明显地抑制自身种子萌芽和幼苗生长,而103年生的在质量浓度为0.01g·mL^-1时就有显著的抑制作用,50年生的在质量浓度大于0.05g·mL^-1时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质量浓度为0.05g·mL^-1时,不同林龄的侧柏落叶浸提液的抑制作用随着林龄的增大而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9.
紫光箩纹蛾(Brahmaea Porphyrio Chu et wang)主要为害小叶女贞、金叶女贞、桂花等木犀科植物。2年的调查显示,该虫在我市年发生不完全3代,越冬代成虫始见于4月下旬,2代终见于9月下旬;幼虫为害期:1代为5月中旬~7月中旬,2代为7月上旬~9月中旬,3代为8月下旬~10月上旬,有世代重叠现象;以蛹在寄主地越冬;各代的卵平均历期分别为12.5d、7.7d、和7.4d;幼虫历期为37.8d、22.0d和26.1d;蛹历期22.3d、23d和221d;成虫寿命5.5d、5.6d和12.0d;世代历期78.1d、58.3d和266.5d。  相似文献   

10.
香椿生长规律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采集了贵州省关岭县人工培育的32年生香椿,通过树干解析和聚类分析,研究其生长规律。结果表明,香椿在幼龄阶段树高生长较快,15年以前其平均生长量在1.4m以上,生长高峰期出现在第9年,年生长量1.633m;胸径生长高峰期在第9年,年平均生长量达1.95cm,18年后至32年,年平均生长量仍达到1.3cm以上;在30年前,材积增长一直处于上升阶段,并出现两次高峰。香椿至32年时,可分为3个生长期,即:幼龄期、速生期和成熟期。并运用SPSS 13.0软件对胸径、树高、材积总生长量建立了模型。  相似文献   

11.
不同林龄秃杉人工林凋落物储量及其持水特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广西南丹山口林场不同林龄(8、14和28年生)秃杉(Taiwania flousiana)人工林凋落物的储量及其最大持水量、持水率和吸水速率等水分特征参数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秃杉人工林凋落物储量为1.31—7.39t·hm^-2,随林龄的增长而增大。各林分凋落物的最大持水量大小依次为28年生(22.35t·hm^-2)〉14年生(11.83t·hm^-2)〉8年生(3.54t·hm^-2)。8、14和28年生秃杉人工林凋落物的最大持水率分别为270.2%、292.8%和302.4%。3个林分凋落物的吸水速率均随浸泡时间的增长按方程WA=a+b·t^-1下降。  相似文献   

12.
青海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2007年对全省农牧民整体素质进行了抽样调查,从调查情况来看,农牧民素质还是很低的,识字不多的约占1%;小学文化程度占11.6%;初中文化程度占74.6%;高中文化程度占10.4%;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2.4%,平均接受教育的年限为7.8年。每万名农牧民人口中技术人员不足3人、每万亩农田中科技人员不足0.1人、每1.33万公顷草场畜牧技术人员只有1人。  相似文献   

13.
1.1施用时间和施用量。一般在秋季采收前后,10月中、下旬进行,施肥量应占施肥总量的60%~70%,以有机肥为主。如有机肥不足可适当施入复合肥,满足第2年萌芽、开花坐果和枝叶生长的需要。一般1~3年生的幼树,每年每株施有机肥10~12kg;4~8年生的初结果树,每株施有机肥20~50埏,同时加入过磷酸钙1~2kg,尿素0.2~0.5kg;  相似文献   

14.
小尾寒羊1997年4月引入四川会理县,经一年多饲养试验,引种羊存活率91.3%,情期受胎率84.7%-87.5%,产羔率180.33-185.77%,三月龄平均体重18.5±0.20kg,平均日增重176.85±4.41g,体长55.3±1.6cm,胸围60±1.1cm,体高57.6±0.4cm。六月龄体重31.6±1.3kg,平均日增重144.42±10.8g,体长67.7±0.60cm,胸围74.4±1.40cm,体高68.4±0.9cm。上述指标接近中国农业大学养羊研究室在良好条件下的生产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5.
乌伦古湖水质及营养水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6年11月-2007年8月对乌伦古湖(包括吉力湖和布伦托海)水质进行调查,分析了透明度、叶绿素a、高锰酸盐指数、总氮、总磷等水质指标年内的变化规律,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对其营养水平现状进行评价。研究表明,乌伦古湖透明度年平均值为(2.53±1.07)m,叶绿素a年平均值为(3.59±18.34)mg/m^3,高锰酸盐指数年平均值为(5.423±1.369)mg/L,总氮年平均值为(0.856±0.205)mg/L,总磷年平均值为(O.028±0.033)mg/L。布伦托海全年处于中营养水平,年平均TLI为38.51;吉力湖夏季已达到中度富营养水平,TLI为60.90,其余季节处于中营养水平。两湖TLI值均呈现夏高冬低的变化趋势。海滨浴场、小海子和中海子全年均处于中营养水平。中海子营养水平(TLI年平均值为44.02)略高于全湖平均值。后泡子夏季TLI为72.96,已达到重度富营养水平,其它季节处于中营养水平。此次调查还表明,养殖生产会加大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总体上来看,乌伦古湖处于中营养水平,其中布伦托海水质好于吉力湖。  相似文献   

16.
于2006年11月-2007年8月对乌伦古湖(包括吉力湖和布伦托海)水质进行调查,分析了透明度、叶绿素a、高锰酸盐指数、总氮、总磷等水质指标年内的变化规律,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对其营养水平现状进行评价。研究表明,乌伦古湖透明度年平均值为(2.53±1.07)m,叶绿素a年平均值为(3.59±18.34)mg/m^3,高锰酸盐指数年平均值为(5.423±1.369)mg/L,总氮年平均值为(0.856±0.205)mg/L,总磷年平均值为(O.028±0.033)mg/L。布伦托海全年处于中营养水平,年平均TLI为38.51;吉力湖夏季已达到中度富营养水平,TLI为60.90,其余季节处于中营养水平。两湖TLI值均呈现夏高冬低的变化趋势。海滨浴场、小海子和中海子全年均处于中营养水平。中海子营养水平(TLI年平均值为44.02)略高于全湖平均值。后泡子夏季TLI为72.96,已达到重度富营养水平,其它季节处于中营养水平。此次调查还表明,养殖生产会加大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总体上来看,乌伦古湖处于中营养水平,其中布伦托海水质好于吉力湖。  相似文献   

17.
云南箭竹纤维形态变异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云南箭竹Fargesia yunnanensis纤维形态特征进行了显微观测和系统分析。结果为:云南箭竹纤维长度为0.50~5.18mm,平均长度为1.74mm;云南箭竹纤维宽度为5.70.52.00μm,平均宽度为19.98μm;长宽比为18.86~361.71,平均为92.80;壁厚为O.80~416.00μm,平均为14.17μm;腔径为O-30—390.00μm,平均为5.53μm;壁腔比为0.03~109.00,平均值为3.11。云南箭竹纤维平均长度的纵向变异规律为中部〉基部〉上部。纤维的平均宽度表现出类似的变化规律;云南箭竹纤维的平均壁厚表现出的变化规律,1年生和2年生均为基部〉中部〉上部,而3年生云南箭竹纤维平均壁厚的变异规律为基部〈中部〈上部.腔径也表现出与壁厚类似的变化规律。年龄和部位对云南箭竹纤维特征影响显著。表1参10  相似文献   

18.
萘乙酸对三种园林树木的疏花疏果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保证园林观赏果树具有较强的营养生长,采用花量调控技术抑制春季萌芽过程中的开花营养消耗和中后期的果实营养消耗,使养分集中于营养生长。以12年生八棱海棠、3年生山楂、5年生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了萘乙酸春季喷洒的疏花疏果效应。试验结果表明:12年生八棱海棠喷施萘乙酸浓度为20mg·L-1时,花序空台率最高,为36.1%;3年生山楂喷施萘乙酸浓度为10-40mg·L-1时,花序空台率为41.1%-54.2%;5年生富士苹果喷施萘乙酸浓度为5~40mg·L-1。时,花序空台率为86.O%-92.8%。  相似文献   

19.
利用2008年3-9月北部湾底拖网和刺网渔获物中采集的样本,对北部湾多鳞鱚的生长、死亡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利用单位补充量产量模型对多鳞鱚渔业的开发状态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北部湾多鳞鱚优势体长为100—130mm,占60.71%;优势体重为5~25g,占83.96%;雌性个体略大于雄性个体,性比为1:1.36,雌雄个体数量不平衡;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的参数分别为:k=188.6mm,K=0.51,t0=-0.32;体重的生长拐点年龄为1.86龄;总死亡系数、自然死亡系数和捕捞死亡系数分别为2.58、1.217和1.36;渔业生物学参考点R0.1和Fmax的值分别为0.34和0.50,渔业资源已处于过度利用状态。  相似文献   

20.
云南省民营天然橡胶产业发展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发展现状 1.1种植情况 云南省天然橡胶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普洱、临沧、红河、德宏、文山等6(州)市的28个县(市)。2007年全省天然橡胶种植面积594.75万亩。比2006年增加93.6万亩,产量28.6万吨,比2006年增加2.2万吨;产值53.4亿元。其中:民营种植面积382.4万亩左右,产量14.67万吨,占全省橡胶种植面积和产量的64.2%和51.8%。云南省橡胶面积和产量在全国所占比重逐年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