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5 毫秒
1.
为降低锥栗空苞率,以6年生‘华栗2号’为供试材料,分别在锥栗初花期和盛花期喷施5种不同质量浓度为C_1(1 g/L)、C_2(2 g/L)、C_3(3 g/L)、C_4(4 g/L)、C_5(5 g/L)的硼,喷清水为对照(CK),以研究喷硼对锥栗叶片光合作用和空苞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硼浓度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结实率等指标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空苞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初花期和盛花期喷施硼质量浓度为1~5 g/L时,皆可明显降低空苞率,降幅为5.60%~13.40%,其中喷施3 g/L时降幅最大;喷施质量浓度为3 g/L的硼砂对锥栗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结实率作用最显著,较对照增加幅度分别为11.29%、81.22%、39.66%、28.70%和24.68%。结合生产应用,于锥栗初花期和盛花期分别喷施0.30%硼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喷施硼肥对降低板栗空苞率及增产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有效降低板栗空苞率、提高产量2004-2006年在镇安县进行了喷施硼肥试验.结果表明:展叶、盛花、末花期,在栗树叶面喷0.2%~0.4%的硼砂溶液3次,可使板栗空苞率降低26%;春季萌芽前每平方米树冠投影面积施硼15 g,可使板栗空苞率降低29.1%,增产45.7%.  相似文献   

3.
板栗园产量低、空苞率高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微量元素硼和锌。当土壤速效硼含量低于0.5毫克/千克时,就会影响板栗正常的受精过程,致使胚胎发育早期停滞,从而形成空苞。抓住采果后到落叶前这段有利时机增施硼、锌微肥,能促进来年板栗树花芽分化,提高花质,为次年板栗丰产打下坚实基础。具体可采取以下两种办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存在的板栗空苞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增施硼肥解决板栗空苞的方案,并进行试验。采取叶面喷施硼肥并结合土壤施硼,解决板栗空苞问题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板栗空苞率较高一直是阻碍板栗生产的重要原因之一,板栗空苞即是栗总苞中没有栗子,也叫“哑栗”。空苞产生的原因与品种、阴雨天气及土壤缺硼有关。  相似文献   

6.
刘令智 《农家科技》2009,(11):16-16
<正>造成板栗产量低、空苞率高的主要原因是管理过程中不施、不喷硼锌微肥造成的。当土壤速效硼含量低于0.5毫克/千克时,就会影响板栗正常的受精过程,致使胚胎发育早期停滞而形成有苞无实的空苞。生产上可抓住采果后到落叶前这段有利时机,补施硼锌微肥,以促进板栗树花芽分化、提高花质,为翌年板栗苞大果重打下坚实的基础。通常采取以下两种办法:  相似文献   

7.
施用方法:一是萌芽期施硼,在早春结合施萌芽肥,把硼砂施入土壤中,一般每株施硼砂100~150克,缺硼的土壤还可适当多施;二是花期喷硼,每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用硼砂150克对水50千克,均匀地喷在雌花上。对空苞率高的还可适当增加喷硼浓度。实践证明:板栗经过施硼、喷硼后,空苞率可降低20%-30%,产量成倍增加。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2001,(7)
板栗对硼的反映十分敏感,在缺硼的土壤中增施硼肥,能有效地降低空苞率,提高单株产量。具体施用方法:一是萌芽期施硼,在早春结合施萌芽肥,把硼砂施入土壤中,一般每株施硼砂100~150克,缺硼的土壤还可适当多施;二是花期喷硼,每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用硼砂150克对水50千克,均匀地喷在雌花上。对空苞率高的还可适当增加喷硼浓度。实践证明:板栗经过施硼、喷硼  相似文献   

9.
<正>板栗园产量低、空苞率高的主要原因是缺硼锌。当土壤速效硼含量低于0.5毫克/千克时,就会影响板栗正常的受精过程,致使胚胎发育早期停滞,从而形成有苞无实的空苞。生产上可抓住采果后到落叶前这段有利时机,增喷补施硼、锌微肥。  相似文献   

10.
板栗空苞率较高一直是阻碍板栗增产的重要原因之一。据报道,空苞率一般为15%~30%,高的达60%~90%,有的几乎整株为空苞。因此,防治板栗空苞,是提高我国板栗产量急需解决的问题。板栗空苞又称空蓬、空棚、空壳,果农则称之为“哑巴栗子”。其形态特征为:...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板栗苞壳提取物对思茅松毛虫肠道细菌的抑菌作用,为害虫防治及新型植物源生物农药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0株思茅松毛虫3龄和5龄幼虫肠道细菌为供试菌种,采用牛津杯法测定不同有机溶剂板栗苞壳提取物的抑菌效果.[结果]不同有机溶剂板栗苞壳提取物对思茅松毛虫肠道细菌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且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大抑菌作用逐渐增强,各提取物的抑菌作用大小顺序为乙酸乙酯>乙醇>氯仿>正丁醇>石油醚,其中以乙酸乙酯提取物对思茅松毛虫肠道细菌的抑菌作用最强,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IC)为6.250 mg/mL,石油醚提取物的抑菌作用不明显或无抑菌作用.[结论]板栗苞壳提取物可作为新型植物源生物农药在思茅松毛虫防治中加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富集板栗种仁中高纯度总酚酸的方法.[方法]以没食子酸为对照品,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板栗种仁中总酚酸含量;以总酚酸含量为指标,对提取方法进行系统研究;以总酚酸的得率和精制度为考察指标,研究大孔树脂吸附纯化提取物的工艺条件及参数.[结果]用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回流提取的总酚酸获得较高的提取率,通过HPD-826型大孔树脂纯化后,总酚酸得率的质量分数达到83.6%以上,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洗脱液总固物中总酚酸的质量分数达到58.1%以上.[结论]采用此种提取及精制方法,可较好地提取纯化板栗种仁中的总酚酸.  相似文献   

13.
用日本栗作接穗,以板栗为砧木,研究砧穗酚类物质含量差异与日本栗嫁接亲和力的关系。结果表明,日本栗嫁接在板栗中迟栗上亲和力低,与酚类物质含量无直接相关,而砧穗酚类物质含量差异与日本栗/板栗嫁接亲和力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金坪矮垂栗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分离,分析了金坪矮垂栗等3个板栗品种的叶、芽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发现有2~4条谱带,具组织特异性。不同品种间谱带不同,金坪矮垂栗叶片中快泳区出现一条特有的活性强带,可能与矮垂性变异有关。  相似文献   

15.
锥栗品种资源性状描述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对锥栗主产区福建省建瓯市以及福建农林大学南平校区锥栗试验林中 35个品种的研究 ,并参考了板栗的评价系统 ,初步建立了适合中国南方特点的锥栗品种资源性状描述与评价系统 .同时确定了标准叶取样部位、数值性状理论样本容量和分级标准 ,为今后系统研究锥栗品种资源及其选择优良品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三峡库区森林流域林地的地表糙率系数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2002—2003年期间,作者选择三峡库区响水溪流域11块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林地,在野外小区径流实验基础上,通过曼宁公式,对地表糙率系数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地表糙率系数介于0.018 2~0.257 5之间,其中板栗林地小区糙率系数值最小,杉木、马尾松、阔叶林混交林地小区糙率系数值最大.大小依次排序为杉木、马尾松、阔叶林混交林>尖杉、马尾松、阔叶林混交林>石栎纯林>柳杉纯林>马尾松、阔叶林混交林>柳杉、楠竹混交林>尖杉纯林>荒草地>楠竹林>杉木纯林>板栗林.   相似文献   

17.
陈在新  江道菊  李晓明  潘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5):7804-7806,7828
为探索矿质元素对板栗雄花芽分化的影响,以新选育出的鄂栗2号板栗为试材,采用对比研究法,研究了雄花芽生理分化期雄花芽和叶芽中9种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N含量在雄花芽中直线上升,在叶芽中直线下降;P和K含量在2种芽中均直线下降,Ca和Mn则与之相反;Cu、Fe和Zn含量呈"高-低-高"的变化趋势;Mg变幅不大。整个分化期不同矿质元素含量间,除N、Mn与其他元素无相关性外,其他7种矿质元素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P与K、Cu,Ca与Mn,Fe与Zn极显著正相关;P与Mn,K与Ca、Mn极显著负相关;P与Ca,Mg与Cu,Cu与Zn显著负相关。生理分化结束时,雄花芽中N、P、K、Cu含量极显著高于叶芽,Ca、Mg、Fe、Mn、Zn含量极显著低于叶芽。  相似文献   

18.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小陇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内毛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群落中主要种群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及Levins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及空间分布格局各项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毛栗的生态位宽度最大,为0.81,枫杨(Pterocarya stenoptera C.DC.)的生态位宽度值最小,为0.50;毛栗与其他种的生态位重叠值在0.33~0.72。毛栗的生态位重叠值比较大,群落中由于利用相同资源位而产生的竞争相对较大。6个样地中毛栗群落的分布格局均表现为聚集分布,样地3中的毛栗群落聚集强度最低,样地4中的毛栗群落聚集强度最高。  相似文献   

19.
为突破板栗低产林改造技术瓶颈,对板栗进行大砧高接换种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板栗大砧高接换种成活率较高,约88.4%,与对照本砧嫁接(93.2%)仅差4.8%;不同样地间板栗的树冠生长参数差异较小,试验地中大砧高接换种的板栗平均树高和平均冠幅分别为3.0、3.7 m;各样地的雄花数均大于雌花数,板栗的结果数主要取决于雌花数的数量;进行大砧高接换种的板栗单株产量逐年增加,嫁接后第4年单株产量达5.5 kg,比对照本砧嫁接的产量增加了近7倍。研究结果表明,板栗大砧高接不仅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技术,还为推广优良品种,实行低产林改造,树体矮化,增加产量,提高经济效益等提供了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20.
不同板栗品种过氧化物同工酶谱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对不同板栗品种的野外材料和愈伤组织的过氧化物同工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过氧化物同工酶谱有其相似性又各有差异,华光Castanea mollissima cv.Huaguang和韶十八Castanea mollissima cv.Shaoshiba之间亲缘关系最近.其次是华光Castanea,mollissima cv.Huaguang、安1 Castanea mollissima cv .An 1和焦扎Castanea mollissima cv jiaozha.铁粒头Castaca mollissima cv Tielitou.和檀桥Castunea mollissima cv.Tanqiao之间亲缘荚系较近,而檀桥Castanea mollissima cv .Tanqiao和红栗Castanea mollissima cv .Hongli之间亲缘关系摄远:同一品种愈伤组织与野外材料的过氧化物同工酶谱的差异较大,谱带多的分化程度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