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梨波氏盘菌(Potebniamyces pyri,是一种危害苹果、梨等植物的弱病原菌,除了引起果树树皮的溃疡或坏死外,还可以引起储藏期梨果的腐烂病.该病曾在欧洲的一些国家发现,目前在美国华盛顿州发生严重,给当地梨的生产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该病在中国尚无分布,因此对P.pyri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1990年,南斯拉夫联邦农业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一次对苹果、梨和榅桲的检查,以期摸清梨火疫病 Erwinia amylorova 的情况。结果在南斯拉夫中部的两个地方及东南部和南部的好几个地方,即与保加利亚、希腊和阿尔巴尼亚的交界处发现了病原菌。目前正  相似文献   

3.
星裂壳孢梨果腐病和苹果果腐病分别由Phacidiopycnis(缩写:Ph.)pyri和Ph.washingtonensis侵染所致,这两种真菌性病害在我国尚未有发生为害的报道,前者在欧洲和北美梨和苹果产区为害严重,而目前后者则仅在美国报道.本文介绍了以上两种病害的发生分布、寄主范围、病原菌及其形态特征、侵染特点及为害症状、病原菌培养性状、生物学特性、分离和鉴定方法、致病性测定及简要的防治方法;初步分析了病害的传播途径.自2008年4月起首次并连续3次从佛山澜石口岸截获的美国进境苹果中截获星裂壳孢苹果果腐病(Ph.washingtonensis),根据此疫情本文阐述了梨果腐病和苹果果腐病在我国口岸检疫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梨树腐烂病病原菌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梨树腐烂病病原菌研究证明,它与苹果黑腐皮壳的内子座形态相同,但与外子座形态、菌落色泽、质地、结构、酯酶同工酶谱及寄主反应等均有明显差异。室外人工交互接种,均不发病。室内交互接种均发病,病斑再分离培养所得菌株再测定,上述性状皆不因寄主不同而变异,有明显的稳定性。因此,梨树腐烂病病原菌是苹果黑腐皮壳Valsa mali Miyabe et ya-mada的一个新变种——苹果黑腐皮壳梨变种Valsa mali Miyabe et Yamada var.pyriY.J.Lu.var.nov.。  相似文献   

5.
地苹果牛眼果腐病(Bull's Eye Rot on Apple)是欧美苹果产区存在历史达百年、我国尚未分布的进境植物检疫性真菌病害,寄主植物包括苹果、梨等多种蔷薇科果树.2009年4月29日广东检验检疫局在全国首次从经高明口岸入境的美国苹果中截获该病,至2009年9月初,广东局累计有4个口岸从美国进口苹果中截获该病,共计8次.本文归纳了苹果牛眼果腐病的发生分布、寄主范围、病原菌及其形态特征、侵染为害特点及症状,提出了操作性强的检疫鉴定方法和程序,分析评估了该病的风险和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6.
江浩 《植物检疫》1998,12(3):191-191
苹果上几种常见蛀果害虫的现场鉴别江浩(烟台动植物检疫局264000)自改革开放以来,烟台口岸对俄罗斯苹果和梨的出口量不断增加。食心虫是苹果、梨的常见害虫,也是危害最重、对苹果、梨品质影响最大的害虫,俄罗斯政府延用了我国政府和前苏联政府签订的植保植检双...  相似文献   

7.
苹果蠹蛾在甘肃敦煌的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苹果蠹蛾是危害苹果、梨、桃、杏等果树的毁灭性蛀果害虫,主要以幼虫蛀食苹果、梨、桃、杏等果实,造成大量落果,苹果和梨的蛀果率普遍在50%以上,严重的可达70%~100%,1996年被列入全国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名单.1987年由新疆传入甘肃省敦煌市,目前已向东扩散,并有继续向东扩展的势头.本文在阐明苹果蠹蛾的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8.
苹果轮纹病及相关病害病原菌的RAPD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运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RAPD)技术对苹果轮纹病及相关病害病原菌共16个菌株进行了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利用14个引物,共获得了220条RAPD标记,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可将供试菌株分为3组,引起苹果、梨轮纹病的8个菌株为一组,引起苹果干腐病、桃流胶病以及山楂轮纹病的7个菌株为一组,轮纹大茎点属的1个菌株单独为一组。苹果轮纹病菌与干腐病菌的亲缘关系很近,但亦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分别对来自比利时和荷兰的水曲柳原木进行了病原菌分离,结果在原木的树皮中各分离到1株疑似苹果壳色单隔孢溃疡病菌的菌株Bs-1268和Bs-8212。对其进行了病原菌形态学观察、致病性测定并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菌株Bs-1268和Bs-8212在PDA和OA培养基上均能产生一定量的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器通常为球形;经真菌通用引物(ITS4/ITS5)扩增和测序,菌株Bs-1268和Bs-8212与Gen Bank中登录号KF766158.1的菌株序列同源性达到100%;病菌分别接种苹果和梨6 d后发病。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将分离获得的菌株Bs-1268和Bs-8212鉴定为苹果壳色单隔孢溃疡病菌(Botryosphaeria stevensii Shoemaker)。  相似文献   

10.
最近笔者在新疆哈密和吐鲁番火车站做了调查,发现这两年车站知青服务社供应列车旅客当地生产的苹果、梨的数量剧增。这是前所未有的事。过去,车站仅供应旅客食品和新疆持产哈密瓜、无核葡萄,苹果和梨的供应都是由内地调来的但随着生产责任制和市场变化,1983年起他们开始收购和供应旅客当地产的苹果和梨,两年来共销售127.50  相似文献   

11.
嗜线虫致病杆菌(Xenorhabdus nematophila HB310)和发光杆菌(Photorhabdus luminescens HB140)是分别从小卷蛾斯氏线虫和异小杆线虫中分离到的2株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为了明确这2种共生菌的抑菌活性,分别测定了其对苹果上6种主要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这2种共生菌对6种苹果病原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嗜线虫致病杆菌HB310菌株发酵液对苹果轮纹病病原菌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达76.9%,对其他病原菌的抑制作用依次为苹果树腐烂病病原菌(74.1%)>苹果斑点落叶病病原菌(60.9%)>苹果灰霉病病原菌(46.7%)>苹果青霉病病原菌(44.5%)>苹果炭疽病病原菌(23.0%);发光杆菌HB140菌株发酵液对苹果灰霉病病原菌的抑制作用最好,抑制率达到86.7%,对其他病原菌的抑制作用依次为苹果树腐烂病病原菌(76.6%)>苹果轮纹病病原菌(58.8%)>苹果斑点落叶病病原菌(46.0%)>苹果青霉病病原菌(44.2%)>苹果炭疽病病原菌(39.9%)。2种共生菌发酵液对苹果轮纹病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EC50分别为42.28和42.92 mL/L。  相似文献   

12.
梨火疫病的进境风险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讨论了梨火疫病的世界分布、国内苹果和梨的生产状况及经济重要性、梨火疫病在国内的适用性及国内外检测技术现状;澄清了以前我国有梨火疫病分布的错误报道。梨火疫病对我国梨和苹果生产具有极大的潜在风险,同时对我国的环境美化和生物多样性亦具潜在威胁。我国大部分地区为梨火疫病的适生区,国内广布梨火疫病的寄主。针对进口苗木的风险最大及果实亦可传病,提出了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免疫捕获PCR检测进境苹果果实中梨火疫病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梨火疫病菌抗体和PCR技术建立了梨火疫病菌免疫捕获PCR方法,检测苹果模拟样品的灵敏度达到了1.5×102cfu/reaction。与直接PCR进行比较,免疫捕获PCR方法检测苹果模拟样品的灵敏度提高了10倍以上,而且省去了DNA提取等步骤。利用该方法成功从进境苹果样品中检测到梨火疫病菌,产物测序结果表明,产物序列和梨火疫病菌的相应序列高度一致。试验结果表明,免疫捕获PCR法能除去样品中的大部分PCR反应抑制物质,可以有效检测进境苹果中梨火疫病菌,在口岸水果检疫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梨虎象(Rhynchites foveipennis Fairmaire)又称梨虎、梨象虫,是苹果、梨的主要害虫之一。在全国各地苹、梨产区都有发生。此虫在凉山州苹果产区猖獗为害,1986年在喜德县一苹果园内定株系统调查,被此虫产卵为害的苹、梨落果率达94.4%。为此,作者于1986—1988年在喜德县采用室内、室外饲养观察和田间调查的方法,对此虫发生与环境的关系和防治方法作了初步研究。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不同梨和苹果种质对阿太菌果腐病菌Athelia bombacina的抗性以及筛选防治其有效杀菌剂,采用离体菌丝块有伤接种方法对40份梨种质和154份苹果种质进行病斑直径测定,通过聚类分析法和平均病斑直径法对不同种质进行了抗病性分级,并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3种常用杀菌剂对阿太菌果腐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根据聚类分析法和平均病斑直径法均可将梨和苹果种质划分为高抗、抗、中抗、感和高感5类。与平均病斑直径法相比,梨和苹果种质分别以欧式距离为14和10作为最佳聚类分割点时进行聚类分析能够更加科学地划分类别,从40份梨种质中筛选出金锤子梨1个高抗种质,仅占总数的2.50%,从154份苹果种质中筛选出垂丝海棠、莫斯科透明、新疆苹果、路边石、伏帅等32个高抗种质,占总数的22.73%。药剂试验结果表明,戊唑醇、腈菌唑、咯菌腈和噻呋酰胺对阿太菌果腐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较好,抑制中浓度EC_(50)分别为0.027、0.048、0.054和0.095 mg/L。表明梨和苹果种质均可被阿太菌果腐病菌侵染,但不同种质间抗病性差异明显,戊唑醇是采前防治阿太菌果腐病菌菌丝生长的最佳药剂。  相似文献   

16.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测定法和病菌孢子萌发率方法,测定了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提取物对梨黑斑病病原菌(Alternaria kikuchiana Tanaka)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姜提取物在5 000、2 500、1 250 mg/L的质量浓度下,梨黑斑病病菌孢子萌发率低于60%,对菌丝的抑制率大于50%。对梨黑斑病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于2019年在山东临沂桃、杏、苹果、梨4种果园监测梨小食心虫成虫发生动态,并对性信息素微胶囊的迷向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临沂地区梨园和苹果园中梨小食心虫成虫发生量较大,杏园中发生量较小;在桃、梨、苹果园中梨小食心虫成虫发生量均在7月下旬达到最高。不同果园迷向处理后,梨小食心虫诱蛾量明显降低,桃、杏、苹果和梨种植园迷向处理区迷向率分别为97.44%、97.60%、97.56%和95.55%;试验期内各处理区迷向率为88.51%~100%,持续迷向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本文概述了亚洲梨枯死病的发生分布、危害症状、寄主范围以及病原菌(Erwinia pyrifoliae)的培养性状、生理生化特性、分子生物学特点等,并分析了与梨火疫病菌的关系,指出了对我国的潜在危险性及检疫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正>梨虎Rhynchites foveipennis Fairm.属鞘翅目,象甲科,又名梨象甲。主要为害梨,有时也为害苹果,成虫为害梨芽、花蕾、幼果及果柄,被害果表面有不规则的长短不一的斑块。由于果柄被咬伤,常造成大量落果,据剑河县岑松镇屯州、苗  相似文献   

20.
日本的植物检疫条例历来规定:禁止从有苹果蠹蛾 Laspeyresia pomonella L.发生的国家进口落叶树水果。今天,除了日本以外世界上大部分地区都有苹果蠹蛾发生,而且已成为苹果、梨的主要害虫。对于其他的果实,包括樱桃,虽然也可为害,但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为害甚微。不过,在这地方,对该种的主要寄主如苹果、梨也都采用了适当的防治措施。虽然,已经找到了用溴甲烷熏杀苹果内苹果蠹蛾幼虫的办法(Moffitt 1971,Mo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