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优5570系福建农林大学遗传育种研究所用T55A与明恢70配组而成的中、晚稻新组合。1999年引入我市试种,连续3年表现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等优良特性。 一、产量表现 该组合连续3年在我市晚稻区试,平均亩产502.55公斤,位居区试品种第二名,比对照汕优63增产8.13%。2002年在我市水源乡大户  相似文献   

2.
优质晚稻两优多系一号近年在沙县夏茂、高桥、南霞、大洛、富口等5个乡(镇)种植1.277亩.平均亩产583.2公斤;比对照汕优63平均亩产541.3公斤,增产41.9公斤。两优多系一号在沙县作晚稻表现高产稳产,增产显著,其主要原因在于能充分发挥库大、源强的优势结果。  相似文献   

3.
农垦五十八号是一个水稻高产良种,1964年我市由江苏省江宁县引进试种,全市共种植二千一百多亩,一般亩产在七百至八百斤左右,比本地单季晚稻麻壳秈增产20—50%,高的亩产达一千斤以上。如卜塘公社黄庄生产队试种的三点四亩,平均亩产八百零一斤,比四点五亩麻壳秈亩产五百八十七点三斤,增产36.4%;上庄生产队共种十八亩,平均亩产八百二十九斤,其中青年试验田一点四亩,平均亩产九百六十四点三斤。合罗公社楊桥三队试种十点三二亩,平均亩产九百五十九点四斤,比历年单季晚稻最高亩产六百斤增产60%,其中一块样板田四点六五亩,平均亩产达一千零六十六点二斤;此外,卜塘公社宋庄生产队作双季连作晚稻栽培的一点五亩,两季平均亩产一千一百六十六点六斤,其中农垦五十八号亩产五百六十六点六斤,在相同的条件下,比小红稻亩产四百四十四斤,增产25.6%。1964年,我们对这个品种的栽培技术作了调查,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 “SW89—3243”系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小麦课题组通过国际合作育成的一个迟播早熟、高产、优质、多抗小麦新品系。产量表现:1995年,在什邡市试种4万多亩,经现场验收,一般亩产400公斤以上,最高亩产533公斤,比当地推广种“绵阳21号”增产10~15%;1996年,在成都市青龙乡试种143亩,一般亩产452公斤,比当地推  相似文献   

5.
“秀优5号”系嘉兴市农科院育成的杂交粳稻新组合。2003年我市作单季晚稻引进试种,综合性状表现较优。在2005-2006年我市承担的国家级和省级新品种示范展示中,示范方平均亩产分别为565、635kg,较大田产量增18,2%、26.4%。在示范方实施过程中,笔者对移栽稻施肥量进行了研究,结合两年栽培实践,探索“秀优5号”移栽稻栽培中的最佳氮肥用量,寻求省肥、高产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郑阿敏 《福建农业》2013,(6):9-9,11
两优616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广占63—4S与福恢616配组育成的中、晚籼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2012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2年新罗区引进试种,安排在江山镇作中稻、白沙镇作晚稻试种示范,表现产量高、生育期适宜、适应性广、米质优,适宜在新罗区作中、晚稻种植。一、产量表现2009年福建省水稻新品种区试,平均亩产630.87公斤,比对照Ⅱ优明83增产  相似文献   

7.
扬两优6号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以广占63—4S/扬稻6号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组合。2004年引进,在我镇黄村、黎前、巨口等村进行试种,经测产,平均亩产600公斤,比对照两优培九增产11.2%。在高产栽培条件下,农户邹德洪于2005年种植2亩,平均亩产700公斤。通过两年的试种,该组合表现产量高、米质优、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等特性,深受群众欢迎。  相似文献   

8.
杂交稻新组合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杂交水稻是我市的主栽组合,占一年两季稻种植水稻面积的85%以上,为了筛选适宜我市晚稻种植的优质、高产、抗病性强,全生育期适中的新组合,2001年我市种子总站引进7个感温型晚稻品种,并在本所进行了品比试验。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D优多系一号(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提供),Ⅱ  相似文献   

9.
兰溪市甘溪乡1991年种植汕优10号4900亩,占晚稻面积的89.41%,并建立了社溪、露源两个百亩丰产畈。丰产畈早杂汕优48—2.237.12亩,平均亩产455公斤,杂交晚稻全部搭配汕优10号,亩产558.94公斤。两熟平均亩产1013.94公斤。从实收产量来看,汕优10号适于春花田双杂三熟制连晚  相似文献   

10.
云光12号是云南省农科院粮作所用光敏不育系95076S与云恢124配组育成的粳型两系杂交稻新组合.2000年在云南省大理、保山、楚雄、弥渡、昆明等地试种,平均亩产717千克,比对照1云光8号平均亩产585.5千克增产131.5千克,增幅为22.46%,比对照2合系39号平均亩产550千克增产167千克,增幅为30.36%,最高单产达923.3千克.2001年在大理试种又获亩产870千克的高产.因其产量高、抗性好、米饭适口性好等优点,受到种植户和消费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11.
<正> 凉薯在我国四川、湖南、湖北等地种植。为调整晋州市种植结构,调配蔬菜品种,提高经济效益,1998年我市从四川引入凉薯(地瓜一号),1999~2001年经我市4个乡镇、12个村进行不同方式的试验示范,采用地膜覆盖一茬栽培的,平均亩产3500~4000公斤,搭架栽培的亩产达5000公斤以上。  相似文献   

12.
"86优8号"系省农科院粮作所利用自育粳型不育系"863A"与自育恢复系"宁恢8号"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粳稻新组合.2002年引种至我市,在北里桥示范园区试种示范,面积120亩,平均实收亩产705kg,比其他品种增产12.8%.通过试种示范,"86优8号"表现为适应性广,丰产性好,抗性好,综合性状优良,增产潜力大.  相似文献   

13.
“嘉优一号”系浙江省嘉兴市农科院选育而成的杂交粳稻新组合,其组合以“嘉60A”为母本与恢复系“嘉恢40”配制而成。2002年引入我市试种,2003年参加我市单季晚稻杂交粳稻联合品比试验及多点示范试种,表现出丰产性较好,米质优,穗粒重兼顾,生长清秀,结实率高,抗逆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杂交中粳六优1号由江苏省农科院以六千辛A与77302—1配制而成。1985年引进我县试种,表现熟期适中,产量较高。当年试种7.7亩,平均单产为571.5公斤。1986年扩大示范种植4100多亩,平均单产达563.4公斤,比大面积种植的盐粳2号增产9.9%,其中连片种植的28.7亩丰产方,平均单产为594.5公斤。1987年在种源紧缺的情况下,我县种植面积仍达2793亩,单产为542公斤,比盐粳2号增产7.6%。三年种植情况表明,六优1号能在较大面积上产量稳定在550公斤左右,因而深得广大农户欢迎。根据三年来六优1号的考察资料,六优1号亩产550公斤的  相似文献   

15.
<正> 二棱大麦新品种豫大麦一号,系驻马店地区农科所选育而成。1982年引进我所观察鉴定,表现良好。1984年小面积试种,一般亩产284~354.5公斤。我所高产试验田1.8亩,平均亩产405公斤。1985年,我所农场  相似文献   

16.
木薯良种"桂经引983号"又称"木薯王",是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和南宁特多惠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从1998年引进的木薯品种中筛选育成的晚熟高产良种.该品种经三年多点试验试种,其丰产性、适应性表现良好,获得种植者好评.2001年1月和2002年1月两次组织专家实地测产验收,平均亩产鲜薯分别达到4988.8公斤和4646.5公斤,比当地当家品种增产1倍以上.  相似文献   

17.
D702优多系 1号,是四川农业大学水稻所用 D702A与多系 1号配组而成的基本营养型杂交水稻新组合. 2000年引入我区的龙门、大池和曹溪等中试点,分别作早稻、中稻和晚稻示范试种.  相似文献   

18.
"粤优938"由江苏省农科院用不育系"粤泰"与恢复系"R938"配组而成的优质高产三系杂交籼稻新组合,2000年5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引入我市作单季晚稻种植.2001~2002年两年试种表现为省肥好种、米质优、产量高,深受欢迎.  相似文献   

19.
揭西县五云镇坡苏、保新、宝石等行政村的耕地大多为沙壤土质,土壤肥力差,水稻产量较低,每造亩产在300公斤左右,属中低产田。1998年早造,在揭阳市科委和揭西县科技局的支持帮助下,开始引种两系杂交稻,取得明显效益。2003年试种培杂双七、培杂茂选等两系杂交稻共400亩,经过认真组织实施和加强栽培管理,试种获得了成功,最高亩产达到432公斤。两系杂交稻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今年早造种植面积近万亩。试种结果表明,在引种的这些品种中,以培杂双七的田间表现最好,实割验收高、中、t63块田共199.8平方米,平均亩产427公斤。现将种植示范结果与栽培技术要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津研7号”是天津市黄瓜研究所从津研2号中选出的抗枯萎病品种。1982年引入我市蔬菜研究所,在该所连续三年秋黄瓜品比试验和多点生产试种及本公司连续二年夏黄瓜多点生产示范试验,均获得了成功。该品种在夏秋栽培表现抗病、耐热,亩产一般为250公斤左右。比原主栽品种津研4号增产11.8%,增值9.4%。 (一)津研7号的特征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