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豫宝杂4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选育的适于黄河流域春播和麦棉套种的棉花杂交种。该品种通过2003年河南省杂交棉品种预备试验和2004年河南省杂交棉区域试验,2005年同步参加河南省杂交棉品种生产试验。2006年3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棉2006011号)。该品种适合黄淮流域中高肥水条件下春播和麦棉套种。  相似文献   

2.
<正> 豫棉5号原名新棉82—10,是原新乡地区农科所于1980年用复式杂交,海南加代选育而成的早熟、高产、适应性广、综合性状好,适宜夏播的短季棉新品种。1989年4月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正式通过并命名豫棉5号。豫棉5号系选用中棉所10号为母本,黑  相似文献   

3.
<正> 豫棉4号(原郑4107)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培育出的高产、优质、抗病棉花新品种。1989年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并命名。1990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定名为国审豫棉4号(简写为GS豫棉4号),是农业部确定的全国重点扩繁品种。1991年省内外推广面积已达250多万亩,成为河南省棉花主要当家品种。  相似文献   

4.
豫油5号是河南省农科院棉油所选育的雄性不育三系双低油菜杂交种,1998年4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9年获国家“攻关后补助品种”,2003年通过国家审定。由于其适应性强、产量高、抗逆性好而成为豫南发展双低油菜的主推品种。为了加快豫油5号的推广应用,现将其产量性状  相似文献   

5.
‘豫棉50’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中早熟棉花新品种,2016年7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棉2016002)。为了充分了解转基因杂交棉‘豫棉50’棉花新品种的品种特性及配套简化栽培技术要点,加快其在棉花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本研究详细介绍了‘豫棉50’的选育过程,对2012~2014年河南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3年26点次试验数据进行汇总。结果表明‘豫棉50’在河南省杂交棉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表现突出,是集高产、优质、抗病虫于一体的转基因杂交棉棉花新品种。  相似文献   

6.
‘豫棉50’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中早熟棉花新品种,2016年7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棉2016002)。为了充分了解转基因杂交棉‘豫棉50’棉花新品种的品种特性及配套简化栽培技术要点,加快其在棉花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本研究详细介绍了‘豫棉50’的选育过程,对2012—2014年河南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3年26点次试验数据进行汇总。结果表明‘豫棉50’在河南省杂交棉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表现突出,是集高产、优质、抗病虫于一体的转基因杂交棉棉花新品种。  相似文献   

7.
棉花新品种豫棉十号的选育刘英华刘淑梅边相国赵天玉(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郑州450005)巩固付汝洪周玉玲李素华(商丘地区农林科学研究所)豫棉十号是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1993年审定的我省第一个麦棉套棉花品种,适宜在全省麦套棉区推广种植。该品...  相似文献   

8.
国审豫豆2号     
<正> 豫豆2号系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通过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由于其含有农家品种血缘,所以豫豆2号具有较强的稳产性和适应性。1981—1986年通过省、国家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是河南省大豆育种工作开展以来育成的推广面积最大的品种。该品种1985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豫豆2号,1989年又通过国家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国审豫豆2号。该品种一般亩产150公斤左右,最高亩  相似文献   

9.
高产花生新品种--开农37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农37是我所用豫花7号×豫化1号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该品种抗病、抗旱、耐瘠薄能力强.河南省两年区试平均产量3477.00kg/hm2,比对照豫花6号增产13.30%;河南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4122.00kg/hm2,比对照豫花6号增产10.30%.2003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0.
豫早棉9110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豫1335为母本、中825为父本,采用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的短季棉新品种。该品种纤维长度30.3mm、比强度30.1cN/tex、马克隆值4.4;高抗棉铃虫和枯萎病、耐黄萎病;2011年河南省短季棉生产试验中皮棉平均产量1 112.1kg/hm2,比对照中棉所50增产6.4%。2012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1.
豫棉10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刘英华付汝洪(郑州市农科所郑州450005)(商丘地区农科所)豫棉10号原名郑230,系郑州市农科所和商丘地区农科所协作,用商40×86-1作母本,冀366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1993年4月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2.
郑育棉6号     
<正>审定编号豫审棉2009014品种来源Q1138-36(中植棉2号选系)×R94(新植1号选系)选育单位河南省郑州市友邦农作物新品种研究所特征特性"郑育棉6号"为双价转基因抗虫杂交春棉品种,生育期123天;出苗好,整个生育  相似文献   

13.
宛棉9号(原名宛2018)是河南省南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常规棉花新品种。2003~2004年参加河南省棉花区域试验,2005年参加河南省棉花生产试验,2006年3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豫审棉2006008)。该品种适合河南各棉区春直播和麦棉套种。  相似文献   

14.
<正> 豫棉一号(原新棉二七八)是我省新乡地区农科所选育出来的.是一个具有高产、稳产、优质、成熟较早、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综合性状优良的棉花新品种.1981年12月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审定合格正式定名为"豫棉一号",并决定在全省推广.豫棉一号是以陕棉四号为母本,刘庄一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1978、79、80年  相似文献   

15.
<正>宛198系河南省南阳市农业科学院利用丰产优质抗病品种宛棉9号为母本,以常规抗虫宛棉10号为父本的杂交后代中系统选育而成的。201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豫审棉2014008)。该品种高产稳产,抗性好,适应性强,适宜黄河流域及长江中下游棉区种植。1产量表现宛198于2009年参加河南省常规春棉区试,8点汇总,平均每公顷产籽棉、皮棉、霜前皮棉分别为  相似文献   

16.
棉花新品种邓杂一号是由邓州市种子公司、邓州市花洲种业有限公司联合选育的单价转基因抗虫杂交春棉品种,其来源为W98×F97于2007年通过河南省审定(豫审棉2007010)  相似文献   

17.
大豆新品种豫豆13号的选育崔润芝,田保明,李延军(河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郑州450002)豫豆13号(原名郑506)是河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高产、优质、多抗大豆新品种。1993年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一、品系来源豫豆13号...  相似文献   

18.
驻豆12是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室以驻豆5021为母本,豫豆8号为父本选育的高蛋白、高产大豆新品种。2011—2012年在河南省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3 311.85kg/hm~2,比对照豫豆22增产8.77%;2013年河南省夏大豆品种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2 661.75kg/hm~2,比对照豫豆22号增产15.63%,居参试品种第1位。该品种蛋白质含量平均为45.24%,商品性好,适应性强,稳产性好。2014年6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豆2014001。  相似文献   

19.
豫宗杂4号足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棉化多抗育种研究室选育的棉花杂交种。2000年,以抗病性能优良的9957(109选系)做母本,长势强,结铃性好的9989(豫棉668选系)做父本配制杂交组合,2001年进行产比试验,2002年参加多点比较试验,2003~2005年参加河南省杂交棉区域试验,2005年同时参加河南省杂交棉生产试验。2006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豫审棉2006011)。  相似文献   

20.
<正> 豫薯6号系南阳地区农科所选育的食用型红薯新品种,经河南省红薯良种联合区试及国家北方片甘薯新品种联合鉴定试验,1990年4月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豫薯5号。现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简介如下。一、选育经过豫薯5号系用野生种红薯作母本,南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