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中密度纤维板(MDF)生产过程中,热压环节是整个生产过程的中心环节,热压温度、热压压力、热压时间是热压工艺的主要参数.热压过程中用可编程控制器(PLC)对热压温度、热压压力、热压时间等物理参数进行检测,PLC再将这些参数传递给上位机;在上位机上运行监控软件,显示各工序状态及参数变化情况,并且采用相应的算法计算输出参数发送给PLC;由PLC控制热压机各电磁阀的导通和闭合,从而达到实现热压工艺曲线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通过正交实验分析表明,对7 mm中密度纤维板弹性模量最为显著的影响因素为热压温度、热压时间、热压压力、纤维初含水率、闭合速度。再通过单因素实验,最后得出热压工艺的最佳参数为:热压温度170℃,热压时间238 s,热压压力8 MPa,纤维初含水率8%,压板闭合速度9.67 mm/s。研究表明,按照正交实验得出的最佳工艺参数生产中密度纤维板,可适度提高其弹性模量,从而制造出质量更加优异的中密度纤维板。  相似文献   

3.
将新型三聚氰胺-尿素-甲醛(MUF)共缩聚树脂应用于中密度纤维板的制备,考察不同热压温度、热压时间对中密度纤维板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压力为4MPa、热压温度为110℃、热压时间为8min时,中密度纤维板的综合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4.
连续平压法生产低密度纤维板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连续平压法生产线上进行制备低密度纤维板试验,分别探讨板材密度、二次加压区热压温度对板材主要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分析板材密度、二次加压区热压压力、施胶量、钢带运行速度4个因素对低密度纤维板主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板的内结合强度与静曲强度影响大小顺序为:板材密度、二次加压区热压压力、施胶量、热压时间;其中,密度对板材性能的影响极显著。采用二次加压区热压压力0.4 MPa,施胶量16%,热压时间10.5 s·mm-1,二次加压区热压温度190℃的工艺组合采用连续平压法生产厚度18 mm的低密度纤维板,密度为563.56 kg·m-3、内结合强度为0.46 MPa、静曲强度为24.5 MPa、弹性模量为2356 MPa、吸水厚度膨胀率为10.8%,达到GB/T 11718—2009中干燥状态下使用的普通型中密度纤维板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通过试验和根据生产实践对中密度纤维板的热压工艺进行探索,尤其是热压工艺对产品质量的作用和影响进行初浅的分析,从中探讨出控制的办法。分四个部分进行阐述:一是热压温度对胶粘剂和木纤维化学组分的作用;二是热压压力分二段加压的特点,以及压力变化过程;三是处理好生产率和产品质量矛盾而适当选择出较佳的热压时间;四是闭合速度对板面质量和密度断面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纤维板喷蒸热压传热传质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喷蒸热压方式对中低密度纤维板坯进行热压,测定并记录热压过程中板坯中心层开始升温的时间、达到100℃的时间、稳定温度及达到稳定温度的时间、热压结束后板坯的含水率;分析蒸汽压力、目标厚度、目标密度、热压温度及板坯含水率对其影响,得出了中低密度纤维板喷蒸热压传热传质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7.
防潮型中密度纤维板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研究了以脲醛胶为主,三聚氰胺胶为辅制造防潮型中密度纤维板的工艺条件,讨论了热压时间、热压压力、热压温度、施胶量、配胶比例对中密度纤维板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配胶比例是重要的影响因子。采用试验所得的优选工艺制得的产品各项指标均达到或优于防潮型中密度纤维板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8.
以一种新型脲基超支化聚合物为改性剂,对低摩尔比三聚氰胺-尿素-甲醛(MUF)树脂进行改性,并对热压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探讨脲基超支化聚合物改性剂添加量、热压温度、热压因子、板材密度、施胶量等因素对中密度纤维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改性剂添加量为2%,热压温度为185℃,热压因子为20 s/mm,施胶量为14%,板材密度为850 kg/mm3时,纤维板的性能较佳。该工艺条件下中密度纤维板的结合强度及耐水性能改善效果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内结合强度提升109%,表面结合强度提升93%,24 h吸水厚度膨胀率下降30%。  相似文献   

9.
探讨以棉秆为原料生产中密度纤维板的主要生产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在板材密度0.7 g/cm3、施胶量12%、防水剂1.5%、热压温度180℃、热压时间15 s/mm的最佳工艺条件下,棉秆中密度纤维板的各项力学性能均超过国家标准要求,但24 h吸水厚度膨胀率未达标,可能与棉秆原料自身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10.
杨木/狼尾草复合中密度纤维板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速生杨木/狼尾草复合中密度纤维板的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利用速生杨木和狼尾草制造脲醛树脂中密度纤维板是可行的,产品性能可以超过国家中密度纤维板标准的要求.该产品生产的较佳工艺为板材密度0.85 g/cm3,热压温度170℃,热压时间20 s/mm(板厚).  相似文献   

11.
浅析连续平压法生产MDF热压工艺的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开镇 《木材工业》1999,13(6):34-36
连续平压法生产MDF与多层压机生产在热压上有着明显的区别。正确认识这种区别并合理地控制热压工艺参数,是掌握连续平压法生产控制及保证MDF产品结构合理、性能优良的关键所在。本文仅就其主要热压工艺的参数的控制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2.
以火车集装箱底板加工剩余物为原料,经过去贴面、磨砂等简单的处理后与杨木单板重组成一种层层交错结构的竹木复合建筑混凝土模板。用单因素实验方法,分析不同热压工艺参数下的静曲强度、弹性模量、含水率,从而确定热压温度、压力、时间的工艺参数范围。用正交实验法测试静曲强度、弹性模量、湿态胶合强度、密度等性能,并进行了方差分析和平均值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建筑混凝土模板制备方法相比,该工艺省去了去竹青、竹黄、竹节和软化等复杂的竹片材料制备方法。成品的竹材加工剩余物的体积利用率占竹木复合建筑混凝土模板的80%以上,同时节约了生产成本。通过极差分析,热压工艺因素对静曲强度、弹性模量、湿态胶合强度的影响程度都是:热压压力>热压时间>热压温度。通过平均值分析,最优热压参数为:3 MPa、50 s·mm^-1、135℃。  相似文献   

13.
14.
研究热压温度、板材密度和施胶量3个生产工艺参数对薄长刨花板静曲强度、弹性模量、内结合强度及吸水厚度膨胀率的影响,得出最佳生产工艺条件。经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热压温度、板材密度和施胶量对刨花板各项物理力学性能均有一定的影响,其中板材密度和热压温度对板材各项物理力学性能影响最大。高密度刨花板最佳工艺条件为:热压温度155℃,板材密度0.88g/cm^3,施胶量12%  相似文献   

15.
沙柳材重组木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沙柳材为原料研制沙柳材重组木,并采用正交试验方法探讨了沙柳材重组木的热压压力、热压时间、热压温度以及施胶量等条件对产品性能的影响,得出实验室较佳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6.
研究以杉木制材板皮为原料,采用梳解加工法制造杉木积成材的制板工艺。结果表明,密度为0.6g/cm^3,厚为16mm的杉木积成材,其较佳制造工艺为木束条含水率6%-9%,施胶量8%-9%,热压压力2.0MPa,热压温度160℃。热压时间10min。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热压法生产厚型MDF板存在板坯芯层升温速度慢、热压时间长等问题,研究成功以喷蒸-真空热压技术为核心的厚板制造技术,并用于国产多层普通MDF生产线的改建.采用该技术,制板热压时间大大缩短,生产能力显著提高.改建线生产的厚度为30、35 mm的中纤板,经检测可达到GB/T 11718-1999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薄型刨花板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的性能与特点。就力学强度检测方法的改进和薄型刨花板的成本分析及应用前景阐述了看法。结合我国刨花板工业的具体情况,作者针对国内应如何发展薄型刨花板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利用自行研制的苯酚-尿素-甲醛共缩聚树脂(PUF)以热压压力、时间、温度3个因素3水平的正交实验设计进行竹胶板模板热压工艺试验,结果表明,PUF压制的竹胶板模板物理力学性能优良,超过JG/T156-2004<竹胶合板模板>质量要求,与目前生产上使用的PF胶压制的竹胶板模板性能相当,但用胶成本可节省13.5%;PUF压制竹胶板模板的较优工艺参数为热压压力2.5 MPa、热压时间1.2 min/mm、热压温度150℃.  相似文献   

20.
对毛白杨木材浸注脲醛树脂胶制备压缩改性木材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及相关工艺参数进行初步探索与试验,并在实验结果基础上讨论了各因素对制作工艺及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影响板材性能由主到次因素的顺序为压缩率-热压时间-热压温度;②在试验参数范围内较好的工艺参数为热压温度140℃、热压时间20min、压缩率50%;③在试验参数范围内热压时间对试件增重率、含水率、树脂留存率影响显著,而热压温度对试件增重率影响显著,压缩率对试件密度、变形回复率、吸水厚度膨胀率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