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今年7月4日是联合国第15个国际合作社日,也是农业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共同确定的我国第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律宣传日。为进一步扩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影响,7月4日,农业部在京举办"2009合作社产品北京推介会暨首届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论坛",引导大型  相似文献   

2.
<正>为了掌握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运行现状,2014年我们组织有关人员对藁城市、辛集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运行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结果发现,合作社发展运行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运行中的问题1、发展数量水分较大。一是"空壳合作社"、"休眠合作社"大量存在。主要是部分农民由于政策误解,认为只要注册了合作社就能流转经营大量农村土地、就能获得国家财政补助和专项扶持  相似文献   

3.
<正>10月29日,以"成就农资企业与合作社对接的卓越绩效"为主题的"2012山东农民龙头专业合作社高层论坛"将在济南举行,本次论坛围绕农民专业合作社对现代农资产品及服务的需求、农资企业如何服务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创新与突破等议题进  相似文献   

4.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两周年了,今天又恰逢联合国第15个国际合作社日,也是我国第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律宣传日"。由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主办、面向全国农民合作社的第一份专业期刊——《中国农民合作社》  相似文献   

5.
<正>什么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从概念上规定合作社的定义,即"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从服务对象上规定了合作社的定义,即"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两周年了,今天又是联合国第15个国际合作社日,农业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日前联合发文,从2009年起,将每年7月的第一个星期六确定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律宣传日",今  相似文献   

7.
文章重点对黔东南州农民专业合作社"休眠"现象进行研究,结合相关理论基础,总结归纳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休眠"现象的原因。在认真分析国家政策、合作社实施机制、合作社带头人、合作社存在形式的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对黔东南州的实证调研,深入探索解决合作社"休眠"现象的方法。并同时构建黔东南州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监控机制,进而提出解决黔东南州农民专业合作社"休眠"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两周年之际,在我国第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律宣传日"、联合国第15个国际合作社日,举行"首届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论坛",围绕"农超对接"这个主题进行研讨,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开展"农超对接"是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需要。去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  相似文献   

9.
<正>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合作社成立时没有发展目标有的合作社成立时没有明确的产业发展目标,跟风成立,看到其他地方成立了合作社,也跟着成立合作社,成立后无所事事,形成"空壳社"。国家出台财政支农资金向合作社倾斜后,有的是为了争取国家的优惠政策,取得国家重大项目的资金而成立合作社;有的仅仅是为了得到国家的合作社发展项目补助资金。这些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只是徒有其表,并没有按照合作社法开展业务,更没有组织成员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吉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例,分析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动乡村振兴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政策建议,如发挥合作社生产经营优势,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挥合作社绿色发展优势,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发挥合作社"吉字号"品牌优势,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发挥合作社人才队伍优势,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智力支撑等,以使农民合作社更好地助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全面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1.
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当前"三农"时尚的代名词,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合作社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产物,农民也积极的把分散的土地规模化、集约化,归到大户、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这样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还增加了农民收入。入合作社就得动用土地和资金,合作社成员要有股金,会计应按照成员实际投入合作社的资产的价值记账。股金是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也是合作社成员分享权益和承担义务的依据。本文主要针对合作社"股金"的核算进行探讨,希望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股金"核算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新疆农民专业合作社构建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西农业科学》2017,(8):1357-1360
依据对新疆1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地调研,采用实证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对新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构建模式、运行管理与分配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产型农民专业合作社以自主构建模式居多,通常采取"统一生产管理与销售"和"统一规划、分户管理、统一销售"2种生产管理方式,合作社成员能相对公平的分享合作社盈余;加工型农民专业合作社以联合构建模式居多,通常采取"分户生产、统一销售"的生产管理方式,解决了农户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但合作社普通成员分享合作社盈余很少。不同构建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各具优势,选择何种模式应依据农户自身条件、经营内容、预期目标和当地农业产业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3.
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机构及职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机构一般由权力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组成。权力机构是指合作社成员大会或者成员代表大会;执行机构是指合作社的理事长或理事会;监督机构是指合作社的拙行监事或监事会等。但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模不同、经营的内容不同,设立的组织机构也并不完全相同。《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对合作社某些机构的设置不是强制性的,而是由合作社自己根据需要在章程中作出规定。  相似文献   

14.
<正>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对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起到推动作用,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本文分析了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思想认识存在局限。大部分农民,甚至是合作社的领导层,对专业合作社这样新型的合作经济组织的认识还很模糊,很多农民只局限于"参加合作社就可得到国家补贴"的认识,把合作社当成争取优惠政策和项目支持的工具。不能真正了解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于他们的意义,农民加  相似文献   

15.
辽宁省西丰县永得利绿色蔬菜专业合作社在"五个方面"走在前列:一是创办了合作社社刊《绿叶》;二是由合作社出资为全体入社农民统一购买了农业灾害保险;三是成立了农民党员资金互助社;四是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党委;五是成立了"职业农民工"工会委员会。  相似文献   

16.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对损害合作社利益的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是如何规定的?依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五十三条规定,损害合作社利益的违法行为包括:(一)侵占、挪用、截留、私分或者以其他方式侵犯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的合法财产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定西市292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从社员因素、合作社基本情况、治理结构、经营状况、盈余分配与风险承担情况、政策扶持、发展阻力等方面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空壳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回归结果显示,社员对合作社的认知、负责人文化程度、退社要求、合作社盈利能力水平、社员人均年纯收入与非社员相比状况、盈余分配情况、政策扶持、社员对合作社满意度等变量显著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空壳化"。基于实证研究结果,从建立健全合作社退出机制、增强合作社实力、调整对政府关于合作社数量的考核要求等方面,提出改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空壳化"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已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重要支撑。许多合作社建立了自己的网站或网页,而以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网"合作社黄页"、北京市密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产品销售网、北京市房山区"网上联合社"等网站为代表,在展示合作社形象、促进合作社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期选登的这篇文章,介绍了房山区"网上联合社"的设立和运行的基本情况,展示了"网上联合社"的风采。  相似文献   

19.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又召开了,20多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走进人民大会堂行使神圣的国家权力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责。据笔者所知,大部分县级人大代表中都有合作社理事长的身影,更不要说乡镇级人大了。这说明合作社人已经成为当下中国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加入到各级人大、政协的理事长是全国150万家合作社利益的代表,既有经济利益,也有政治利益。应该注意的是,这种变化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诞生近10年(2006年10月31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  相似文献   

20.
<正>农机合作社是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和有关法律法规成立的以农机服务为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机合作社的宗旨是服务成员,农机合作社的成立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户在土地小规模生产中的机械水平较低的问题。农机合作社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下的又一次变革,农业合作社的建立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提高,解决了现代农业发展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