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番茄褐斑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河南新乡市牧野菜区保护地发生的番茄褐斑病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该病的病原为长蠕孢菌(Helminthosporium carposaprum),菌丝生长的最适宜培养基为PSA培养基,最适温度范围为20~25℃,最适pH值7~9,光照对该菌的生长几乎没有影响;产孢量在25℃,pH值7,查彼培养基上达到最大;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0~25℃,最适pH值为9,相对湿度86%~100%,致死温度为55℃。  相似文献   

2.
提高莴笋种子活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探索出合理的种子处理技术,使已经老化劣变的种子活力得以不同程度地恢复或提高。本试验进行了提高莴笋种子活力的处理:①:PEG渗调液处理,用3种不同浓度(10%、15%、20%)的PEG渗调液,在3种不同温度(15、20、25℃)、3种不同时间(1、2、3d)下进行处理,测定处理前后的种子活力。②CaCl2溶液处理:处理浓度为0.2%、0.3%、0.4%。处理温度为15、20、25℃,处理时间为12、24、36h。③Vc溶液处理:处理浓度为50、100、150mg/L。处理温度为15、20、25℃。处理时间为6、10、12h。结果表明,种子活力的提高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如:种子的基因型、种子的初始活力水平,处理的试剂、浓度、温度、时间等。提高莴笋种子活力的最优处理是15%~20%PEG在15~20℃下处理2~3d。  相似文献   

3.
对9种不同野菜枝条扦插前分别用1000mg/L的ABT、IAA、IBA、NAA浸插条基部45秒,可不同程度地促进插条生根,以IBA效果最好,9种野菜根数平均增加128%,其次为IAA达84%。  相似文献   

4.
野菜是天然、无污染、富于营养的绿色食品,但胞制后色泽等感官质量较差。本试验对北京万义食品厂的Ic种路制后的蔬菜进行返绿处理,效果较好。Ic种鹏制蔬菜为猪毛莱、人青莱、柳芽、野芥菜、野芹菜、段莱、扫帚苗、山刺莱、木兰莱、野芥香,取自北京万义食品厂。叶绿素铜钢由华中农业大学化学系提供。工艺流程为原料~挑选清洗~胶制~脱盐~包装~返绿~成品。脑制用盐量为菜重的3O%,腿制时间为2~6个月。脱盐,将蔬菜清水中浸泡8~12h或热水中煮O5h。PVDC复合袋真空包装,真空度O.O75~O.08OMPa。返绿液里为of%CuSO。溶液十…  相似文献   

5.
洞庭醉鱼其味鲜美,香味浓郁。原料鱼来自洞庭湖捕获的鲜活青鱼或草鱼。糟醉的成品其烹调方法有多种,可切成片制成鱼片汤,也可用整段红烧或糖醋。 一、工艺流程 鲜鱼处理→盐渍→晒干→糟醉→封存→成品→包装。 二、加工方法 1.酒糟糟渍法 ①原料鱼处理。先将鱼刮鳞,剖割后去内脏、去头尾,再背开成两片备用。②盐渍。用盐量随季节和鱼的鲜度而异,一般用量为鱼重的10%~15%。上、中、下层用盐量分别占45%、30%、25%,使鱼体受盐均匀。先在缸底撒一层盐,将鱼肉面向上,摆一层鱼撒一层盐。顶上一层最好满出缸口13  相似文献   

6.
1.选择对路农药 根据田间杂草的种类,选择不同的农药品种及配方。对以看麦娘、野燕麦等禾本科杂草为主的麦田,在早春亩用6.9%骠马胶悬剂40~60毫升,或10%骠马35~40毫升,或10%骠灵乳油50毫升,于小麦3~5叶期对水40千克茎叶喷雾。对以荠菜、播娘蒿、猪殃殃、牛繁缕等阔叶杂草为主的麦田,每亩用20%使它隆乳油40~50毫升,或20~25毫升加20%二甲四氯水剂125~150毫升;或亩用75%巨星干悬乳剂1~1.5克,或臣星O.5克加56%二甲四氯水剂150毫升,于小麦3~5叶期对水40千克茎叶喷雾。  相似文献   

7.
猪囊尾蚴“四性细胞系”细胞(颗粒性抗原)的免疫原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应用使用对象动物(猪)46头,以猪囊尾蚴“四性细胞系”的颗粒性抗原(细胞)作为免疫原,用不同的细胞剂量,免疫使用对象动物(猪)37头,9头作对照,只进行1次免疫,待到第35、38、82d,最长127d时,进行攻虫,每组攻虫量分别为2500、6000、25000枚虫卵。约3个月后屠宰检查虫体,发现300万细胞免疫组有50%的实验动物(猪)未感染虫体,25%感染1个虫体,25%感染7个虫体;25万细胞免疫组有40%未感染虫体,20%感染1个虫体,20%感染2个虫体,20%感染14个虫体。2组免疫动物(猪)的免疫结果是:40%-50%无感染,20%-25%只感染1个囊尾蚴,20%感染2个囊尾蚴,20%-25%感染7-14个囊尾蚴,对照组染虫量最多的动物有52个囊尾蚴,平均38.3个,而实验组的动物平均染虫0.5个,是对照组染虫量的1.3%,平均减虫率为98.7%,用猪囊尾蚴“四性细胞系”细胞,分别以10万、25万、50万、100万、300万、500万、1000万为1个免疫剂量,作一次免疫后,攻虫实验的结果表明,该细胞系细胞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一次免疫的免疫剂量以300万细胞加改进的完全弗氏佐剂为最佳,疫苗安全,保护率高。  相似文献   

8.
<正> 一、咸莴笋选择个大、肉肥、不干不空心的鲜嫩莴笋,先用刀削去外皮。按原料量的18%~20%比例用盐,并在盐中加入适量的花椒,然后将去皮的莴笋放入缸内。放时要一层莴笋一层盐,并把花椒、盐撒均匀,最上面一层要多撒一些盐。第二天开始倒缸,每天倒1次,5~6天  相似文献   

9.
腌菜是保存蔬菜的方法之一,然而腌制不当就会在腌菜表面出现一层白醭,轻者味道变劣,重者则腐烂变质。为防止腌菜生白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盐用量要适当食盐不仅给腌菜以咸味,而且有防腐作用。加盐量视蔬菜品种和腌菜季节而定。一般夏季用盐量为腌菜的20%~25%,春秋季节为15%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30%丙森锌·咪鲜胺锰盐WP不同剂量及其单剂的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复配制剂使用量1.35~1.5kg/hm^2对穗颈瘟防效达68.93%~78.09%。从经济有效角度出发,在大面积推广应用时,建议30%丙森锌·咪鲜胺锰盐wP使用量为1.35~1.5kg/hm^2。  相似文献   

11.
薛志秀 《农友》2001,(5):12-12
1.种子处理。播种前2~3天,选择晴天中午将谷种均匀摊在地上晒种.播种前一天对种子进行“三洗一闷一拌”处理。即先用清水去秕籽,再用10%盐水漂去半饱籽,然后用清水洗盐;将精选好的种子用种子量0.1%的内吸磷类农药拌种防治地下害虫;同时用种子量0.2%一0.3%的瑞毒霉拌种防治白发病和黑穗病:拌种后堆闷6~12小时再播种。  相似文献   

12.
饲养天蚕温度与幼虫生长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0℃、25℃和30℃,稚蚕1-3龄期,相对湿度70%,大蚕4~5龄期,相对湿度75%,饲养天蚕幼虫,探讨天蚕幼虫在不同温度下的食叶量、消化量以及消化率,对天蚕幼虫的生长发育速度以及茧质等方面进行试验调查。结果表明:25℃区的各项指标优于30℃区和20℃区。5龄期叶丝转化率,雌、雄平均茧层率25℃区8.0%〉30℃区7.5%〉20区6.7%。可确认适宜的饲养温度:1-3龄的稚蚕为25℃~28℃,湿度70%;4~5龄的大蚕为22℃-24℃,湿度为75%。  相似文献   

13.
新型药剂对水稻叶瘟病预防和治疗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温室条件下采用苗瘟鉴定程序,筛选6种不同作用机制的新型药剂与常规药剂开展苗瘟预防作用和治疗作用比较试验,探索各药剂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及作用特性.结果表明,25%吡唑醚菌酯乳油、20%稻瘟酰胺悬浮剂、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每公顷有效成分用量分别在112.5~150、180~360、270~450、450-600g/hm2时预防防效均在90%以上;而治疗作用中,新药剂25%吡唑醚菌酯乳油、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每公顷有效成分用量分别在90~150g/hm2、360~600g/hm2时防效达90%以上,常规药剂40%稻瘟灵乳油每公顷有效成分用量在480g/hm2时防效为69.04%,其他药剂效果更差.供试药剂中,25%吡唑醚菌酯乳油和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对稻瘟病的防效较好,既是优秀的预防性药剂,也是优异的治疗剂.  相似文献   

14.
对大安市苏打碱土的主要碱化特征参数:土壤碱化度(ESP)、总碱度、pH等指标进行了测试分析。分析了该类型土壤碱化特征及其垂直分布态势。结果表明,土壤可溶性离子组成以Na^1NHCO3^-离子为主,两者占可溶性阳离子、阴离子总量的比例均在70%~80%以上,NaHCO3是造成该土壤碱化和性质恶化的主要因素。在20~80cm内出现一个明显的碱化层,该层ESP在25%~30%以上,pH〉10.3,在此范围之外,土壤碱化特征均有减弱趋势。土壤ESP与土壤禽盐量、总碱度和pH均具有相关性,ESP随土壤含盐量、总碱度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5.
一、腌莴笋 初腌:将鲜莴笋去皮后立即浸入清水中3~4小时后,取出,下缸腌制.先在缸底撒一层食盐,然后放入一层莴笋,再撒一层盐.用盐量为笋重的8%~10%.盐要撒均匀,下层少撒,上层多撒,最上层撒盖面盐.一天后,缸中出现盐水,莴笋开始软心,此时加压石头,使其浸入盐水中.7~15天后,将莴笋取出,翻缸复腌.  相似文献   

16.
为建立同时检测番茄及其土壤中甲维盐和吡虫啉残留的快速分析方法,采用丙酮/水(1∶1, V/V)提取样品,经硅胶和活性炭混合物层析柱净化,HPLC-UV 检测,对甲维盐和吡虫啉在番茄及其土壤中的残留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1)甲维盐和吡虫啉的混合标样添加量为0.05~1.0 mg/kg 时,甲维盐在番茄和土壤中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2.54%~86.60%和82.50%~96.21%,相对偏差分别为0.96%~3.30%和0.79%~3.93%;吡虫啉在番茄和土壤中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3.25%~94.20%和90.52%~98.39%,相对偏差分别为0.71%~1.78%和0.80%~3.24%,说明该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适合番茄及其土壤中甲维盐和吡虫啉的残留量检测。2)采用该方法对2013年番茄及其土壤中甲维盐、吡虫啉的残留状况进行检测表明,施药5 d 后的番茄甲维盐残留量为0.03~0.05 mg/kg,吡虫啉残留量为0.05~0.10 mg/kg;施药5 d 后,土壤中甲维盐的残留量为0.03~0.05 mg/kg,吡虫啉的残留量为0.04~0.08 mg/kg。两种农药在番茄和土壤中的残留量均未超过我国在番茄中最高残留限量标准的规定。  相似文献   

17.
一、应进行合理的轮作:花生与其它作物轮作,可以彼此取长补短,实现每作增产,持续稳产高产;轮作通过换种不同属的作物,使病虫害和杂草失去适宜的生长条件,从而大大减轻它们的危害。花生连作,第一年可减产15%~20%。第二年减产25%~30%,第三年减产40%~50%。  相似文献   

18.
选择10%三唑酮EC、18.7%灭黑灵WP、25%使百龙EC、30%爱苗EC等4种杀菌剂对中稻品种Ⅱ优183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使百克EC和30%爱苗EC对稻曲病有较好的防效;每667m。推荐用药量为25%使百克EC75ml、30%爱苗Ec15~20ml。  相似文献   

19.
盐沉积量对埕岛海域大气腐蚀性分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现场失重挂片试验,采用ISO9223标准对埕岛海域大气腐蚀进行分级。海洋大气对碳钢的腐蚀大约比内陆大气腐蚀要高100倍。海洋大气环境下室外的腐蚀比室内要高近10倍,主要原因取决人于金属表面盐沉积量。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量现场试片表面盐沉积量,室外试片的表面盐沉积量比室内的平均高40倍以上。在实验室内用腐蚀探测电池模拟研究盐沉积量对腐蚀性的影响,在大气湿度超过临界相对湿度时,少量盐沉积可使大气腐蚀性提高几个数量级,并使临界相对湿度值从60%降低为40%。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为研究不同运输温度和体外成熟时间对卵母细胞的影响,从屠宰场共采集894枚屠宰绵羊卵母细胞,分两批处理,一批分别处于10~15℃,20—25℃,30~35℃三种不同的运输温度;另一批通过16—18h,20—22h,24~26h,28~30h四种不同的体外成熟时间,后经体外受精观察其发育情况。结果发现:①在不同运输温度的卵母细胞中,温度为20~25℃时卵母细胞能够进行最好的发育,达到第一极体的卵母细胞为64.86%,达囊胚的卯母细胞为34.58%。②在不同体外成熟时间的卯母细胞中,时间为20—22h时卵母细胞能够最好的发育,达到第一极体的卵母细胞为62.79%,达囊胚卵母细胞为31.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