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蛋鸡细胞原虫病是由住白细胞原虫寄生于鸡的白细胞和红细胞而引起的血液原虫病。主要通过吸血昆虫(库蠓)传播。发病率低,但死亡率较高,可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是由卡氏(或沙氏)住白细胞原虫寄生于鸡的红细胞和单核白细胞而引起的鸡的传染性贫血疾病。病鸡鸡冠苍白,又称白冠病。近几年来,该病在日照市不断发生,不同品种、性别、日龄的鸡都可感染,夏秋季节多发,其中8—9月份是发病高峰期。雏鸡、育成鸡发病率、死亡率高,可达30%~  相似文献   

3.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又称鸡白冠病,是由住白细胞虫属的卡氏住白细胞原虫和沙氏住白细胞原虫寄生于鸡的白细胞和红细胞中而引起的。卡氏住白细胞原虫致病力强,危害严重。据统计,3~6周龄雏鸡发病率高,死亡率50%~80%,中、大雏死亡率10%~30%,成鸡死亡率5%~10%。该病是由吸血昆虫传播的,尖喙库蠓传播卡氏住白细胞原虫病,蚋传播沙氏住白细胞原虫病。因此,该病是在有尖喙库蠓和蚋的地区及其活动时期发生,有着明显的区域性和季节性。  相似文献   

4.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是一种由住白细胞虫属的多种住白细胞原虫寄生在鸡的白细胞(以单核细胞为主)与红细胞中引起的急性血孢子原虫病。该病经蚋、库蠓等血吸虫传播,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对幼雏危害严重,死亡率高,发病病程短。病鸡以鸡冠颜色苍白和内脏实质器官与肌肉组织大范围出血为特征,造成鸡体贫血,因此该病又称“白冠病”。成年鸡一般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有的仅表现出产蛋减少,多为隐性感染的带虫鸡。该病除鸡容易感染外,鸭、鹅、火鸡和雀等也容易感染。  相似文献   

5.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又称白冠病,是由住白细胞原虫寄生于鸡的红细胞、白细胞或单核细胞而引起的鸡的贫血性疾病。该病病原为卡氏住白细胞原虫、沙氏住白细胞原虫,通过库蠓的叮咬传染给鸡,造成流行发病。危害最严重的则是卡氏住白细胞的裂殖生殖体,而鸡是卡氏住白细胞原虫的唯一宿主。近几年来我县的一些大型鸡场和部分养鸡专业户的鸡接连发生鸡住白细胞原虫病。该病每年多发生于5—10月,各个年龄的鸡都能感染,雏鸡发病率高,常引起大批死亡,中鸡和成年鸡感染后病情轻,死亡率较低,但发育受阻,蛋鸡则会产蛋下降。  相似文献   

6.
鸡住白细胞虫病,是由住白细胞虫属的多种住白细胞虫寄生于鸡的白细胞和红细胞引起的一种急性血孢子原虫病,是家禽的一种高度致死性的原虫病,任何年龄的家禽均可感染本病,其中幼禽和青年禽的易感性最高,发病也最为严重。死亡率可从10%至80%不等,康复鸡生长和产蛋性能都较差。本病可以发生于鸡、鸭、鹅及火鸡。原虫侵袭家禽的血液组织,引起血细胞严重破坏,故临床表现为冠、脸及可视粘膜苍白。  相似文献   

7.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是由住白细胞原虫属的原虫寄生于鸡的红细胞和单核细胞而引起的一种以贫血为特征的寄生虫病。主要由卡氏住白细胞原虫和沙氏住白细胞原虫引起。其中,卡氏住白细胞原虫对养鸡业危害最为严重。该病可引起雏鸡大批死亡,中鸡发育受阻,成鸡贫血和产蛋下降。  该病各种年龄的鸡都可感染,3~6周龄雏鸡发病死亡率高。随日龄增加,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降低。雏鸡感染多呈急性经过,病鸡体温升高,精神沉郁,泛力,昏睡;食欲不振,甚至废绝; 两肢轻瘫,行步困难,运动失调; 口流黏液,排白绿色稀便。12~14日龄的雏鸡因严重出血 、咯血和…  相似文献   

8.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是疟原虫科住白细胞原虫属的原虫寄生于鸡的血液和内脏器官引起的一种以下痢、贫血和肝脾肿大以及肌肉组织广泛出血为特征的原虫病.因该病可导致病鸡的鸡冠苍白而又称为白冠病。  相似文献   

9.
西氏住白细胞原虫是血孢子虫亚目,血原虫科住白细胞原虫属的一种禽类寄生虫。查阅国内文献未见过有关西氏住白细胞原虫病的报道,Oroket和Cherin等人报道过鸭西氏白细胞原虫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Herman等(1975)报道过美国Seney野生动物保护区,每年雏鹅都因西氏住白细胞原虫病死亡率超过70%。现将本病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是由住白细胞原虫寄生于禽类血液和内脏器官的组织而引起的一种以下痢、贫血和肝脾肿大以及肌肉组织广泛出血为特征的血液原虫病,也叫鸡出血病、鸡白冠病.本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地方性流行特点,主要发生于6~10月份高温多湿的夏秋季节,而在我市郊区大量发病季节多为7~9月份.临床上以3~6周龄雏鸡发病率最高,若不及时治疗,常易造成大批死亡,经济损失较大;成年鸡多呈隐性感染,症状较轻微,死亡率也较低.现将一起肉仔鸡住白细胞原虫病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是由住白细胞原虫寄生于禽类血液和内脏器官的组织而引起的一种以下痢、贫血和肝脾肿大以及肌肉组织广泛出血为特征的血液原虫病,也叫鸡出血病、鸡白冠病,常有明显的季节性、地方性流行特点,主要发生于6~10月份高温多湿的夏秋季节,而在我市郊区大量发病季节多为7~9月份。临床上以3~6周龄雏鸡发病率最高,若不及时治疗,常易造成大批死亡,经济损失较大。成年鸡多呈隐性感染,症状较轻微,死亡率也较低。现将一起肉仔鸡住白细胞原虫病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2004年8月11日,柳州市郊沙塘镇养殖户吴某带来病死鸡共10只到…  相似文献   

12.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又称鸡白冠病,是由住白细胞原虫寄生于家禽的白细胞和红细胞内引起的一种血孢子虫病。寄生于鸡体内的主要是卡氏住白细胞原虫,是由库蠓和虫内传播,多发生于高温多雨  相似文献   

13.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又称鸡白冠病,是由住白细胞原虫寄生于家禽的白细胞和红细胞内引起的一种血孢子虫病。寄生于鸡体内的主要是卡氏住白细胞原虫,是由库蠓和虫内传播,多发生于高温多雨季节,常是地方性流行,l~3月龄发病率高,能造成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14.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是由疟原虫科住白细胞原虫属的原虫寄生于鸡白细胞和红细胞内所引起的一种血孢子虫病。2000年8月5日江苏扬州某养鸡场专业户饲养的非免疫白色来航鸡发病,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验,诊断为鸡住白细胞原虫病。  相似文献   

15.
禽住白细胞原虫病多在夏、秋季节发病,一般在每年的10月中、下旬在138—225日龄的鸡群中暴发。因此,一定要认真地加以防治。  相似文献   

16.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是由疟原虫科、住白细胞属的原虫寄生在鸡的血液细胞和内脏器官组织细胞内所引起的一种原虫病。对蛋鸡和育成鸡危害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及产蛋性能。严重时可引起大批死亡。尤其对幼龄鸡危害更为严重,其症状明显,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本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气温在20℃以上时,特别是6、7、8三个月,是该病发生流行的季节。  相似文献   

17.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又称白冠病,是由鸡卡氏或沙氏住白细胞原虫寄生在鸡体内引起的一种血液原虫病,在临床上以贫血、腹泻和产蛋率降低为典型特征。2004年8月,我市养鸡户袁某的蛋鸡曾发生了此病,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96年7月1~7日,我市连续发生几例鸡住白细胞原虫病,发生情况见附表。 附表 住白细胞原虫病鸡发病死亡统计表1 临床症状 病鸡精神不振,呆立或嗜睡,有的脚软,行走困难,或不愿站立。食料减少或废绝。有的发黄。少数病鸡口腔积血,气管、肺出血。法氏囊一般无变化,少数有轻度充血。3 实验室检验  相似文献   

19.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是由疟原虫科住白细胞原虫属的原虫寄生于鸡的内脏组织细胞、白细胞和红细胞内所引起的一种血孢子虫病 ,以出血和贫血为主要特征。自 1 996年以来 ,我县每年 7~ 1 0月份都有不同程度的流行 ,主要危害蛋鸡特别是产蛋期的鸡 ,导致大批死亡 ,产蛋量下降 ,软皮蛋、薄壳蛋增多 ,经济损失严重。我们根据该病的流行规律和发病特点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治取得良好结果 ,现介绍如下。1 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1 .1 临床症状 病鸡主要表现体温升高 ,精神沉郁 ,食欲不振 ,采食量一般下降 3%左右 ,个别严重的可下降 5 0 %以上 ,羽毛松乱 ,…  相似文献   

20.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是由血孢子目住白细胞原虫科的原虫引起的疾病。自1905年于北美发现本病以来,陆续在许多国家都有发生本病的报道,尤为在亚洲的许多国家如日本、韩国、越南、泰国等地。在中国,主要在南方地带发病较多,损失也较严重;在北方也有本病的发生报道。为了了解住白细胞原虫在北京地区鸡场的感染情况,我们于1998年7月至10月对北京郊区及郊区县19个鸡场的鸡只进行了血清学调查,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抗原和标准血清 鸡住白细胞原虫琼扩抗原和标准阳性血清由日本制药株式会社研制。12 被检血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