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CaCl2作为钙源,进行枇杷小苗钙营养液沙培试验,结果表明:0.4mmol·L^-1钙处理的枇杷小苗叶片细胞结构保持完好,细胞器形态比较清晰,0.01mmol·L^-1和3.2mmol·L^-1钙处理的枇杷小苗叶片线粒体、叶绿体等细胞器及细胞壁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被膜不清晰;与0.4mmol·L^-1钙处理相比,0.01mmol·L^-1和3.2mmol·L^-1钙处理的叶绿素含量较小,叶绿素a/b值较大,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与0.4mmol·L^-1钙处理间差异都达到显著水平,但0.01mmol·L^-1和3.2mmol·L^-1钙处理间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S3307对郁金香切花的抑菌和保鲜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S3307在郁金香鲜切花瓶插期间的抑菌作用和保鲜效果,以郁金香品种阿波罗为试材,以清水为对照,设计4种不同保鲜剂处理:T1(5mg·L^-1S3307)、T2(150mg·L^-1柠檬酸+3×10^4mg·L^-13%蔗糖)、T3(150mg·L^-1柠檬酸+3×10^4mg·L^-1蔗糖+300mg·L^-18-HQC)、T4(150mg·L^-1柠檬酸+3×10^4mg·L^-1蔗糖+300mg·L^-18-HQC+5mg·L^-1S3307)。于处理第4天测定各保鲜剂中的细菌数量,调查观赏品质、鲜重、丙二醛含量及细胞膜相对透性变化。结果表明,S3307可减少瓶插液中细菌的含量,与CK相比差异极显著,以T4抑菌效果最好。4种保鲜剂均可延长郁金香的瓶插寿命、增加花朵直径及每天开放时间.并减少花瓣中丙二醛的含量.降低花瓣细胞膜相对透性,以T4的效果最好。T4与CK相比,瓶插寿命延长5d,花朵直径增加3.81cm,每天开放时间增加4h,盛开持续期增加5d,瓶插第7天丙二醛含量降低37.83%,花瓣细胞膜相对透性降低37.39%。S3307在郁金香切花保鲜剂中可以单独使用,与其他保鲜剂配合使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3.
非洲菊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非洲菊(Gerbera jamesonii Bolus)大红花品种花托为外植体,选用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激素6-BA、NAA和IBA,研究了不同激素浓度组合对外植体愈伤诱导及不定芽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诱导愈伤时。MS+6.BA 10mg·L^-1+NAA0.5mg·L^-1+蔗糖30g·L^-1 +琼脂5.5g·L^-1的效果最佳,培养30d后转接到MS+6-BA2.0mg·L^-1+NAA1mg·L^-1+AD(硫酸腺嘌呤)5mg·L^-1+蔗糖 30g·L^-1+琼脂5.5g·L^-1的培养基上诱导芽的分化。增殖培养以MS+6-BA2.0mg/L+NAA0.5mg·L^-1+蔗糖30g·L^-1+琼脂5.5g·L^-1为佳。生根培养是以1/2MS+IBA0.2mg·L^-1+蔗糖30g·L^-1+琼脂5.5g·L^-1的培养基最好。  相似文献   

4.
叶面肥对苗期油菜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叶面肥对苗期油菜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处理1(清水对照)比较,处理4(营养物质+复硝酚钠(4mg·L。)和DA-6(4mg·L^-1)+表面活性剂(S-240,1μL·L^-1))的苗期油菜植株具有最大的生物量(每株0.38g)、叶片长宽增加值(0.69cm×0.60cm)和株高净增量(3.40cm),其他依次为处理2(营养物质+表面活性剂(S-240,1μL·L^-1)、处理3(营养物质+复硝酚钠(4mg·L^-1)和DA-6(4mg·L^-1))、处理5(营养物质+复硝酚钠(10mg·L^-1)和DA-6(4mg·L^-1)+表面活性剂(S一240,1μL·L^-1)。与对照相比,各叶面肥处理叶片的叶绿素含量(SPAD值)及光合速率均有升高趋势,处理4增幅最大,分别增加27.8%和23.0%。各叶面肥处理油菜N、K累积量也以处理4最高,分别比对照增加31.1%、31.3%。苗期油菜喷施合适的叶面肥,能够促进其营养生长,增加其生物量。叶面肥中复硝酚钠和DA-6浓度过高反而会抑制苗期油菜生长。本试验条件下处理4是油菜苗期比较好的叶面肥配方。  相似文献   

5.
比较了4种外源多胺(腐胺、尸胺、精胺、亚精胺)缓解拟南芥盐害的作用,结果发现0.01mmol·L^-1精胺的缓解效果最好。对不同浓度NaCl处理下内源多胺含量进行测定,发现随着盐浓度的增加,游离态亚精胺含量显著下降,而精胺含量逐渐升高。0.01mmol·L^-1的外源精胺处理可以降低100mmol·L^-1NaCl处理下植株体内的Na+/K+。上述结果表明,精胺对拟南芥幼苗盐胁迫下离子平衡的调节作用可能是其缓解盐害的一个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6.
以芍药为研究对象,建立芍药高效的遗传转化再生体系,试验筛选最佳结果为:以茎段为外植体,用HgCl2消毒15min,基本培养基为1/2MS,抗坏血酸(100mg·L^-1),诱导愈伤阶段的植物生长调节剂(PGR)配比为ZT(2.0mg·L^-1)+IAA(0.4mg·L^-1),胚状体分化阶段不加植物生长调节剂PGR;生根阶段为IAA(0.4mg·L^-1)。抗性筛选时适宜的卡那霉素Km浓度为4mg·L^-1,遗传转化受体为胚性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7.
采用组培微环境自动控制系统,研究了光合环境中光合光量子通量密度(PPFD)、CO2浓度及培养基中蔗糖和无机盐含量对驱蚊香草无菌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PPFD为100μmol·m^-2·s^-1、CO2为1400μmol·mol^-1时,无菌苗的单株鲜重、单株干重、株高增幅、根系活力及叶绿素含量显著提高,而在对照条件下即PPFD为40μmol·m^-2·s^-1、CO2为400μmol·mol^-1时,这些生理指标降低,二者差异显著。不同培养基组分对无菌苗生根影响显著,其中含20g·L^-1蔗糖的培养基优于无糖培养基,1/2MS培养基优于MS培养基。结论:PPFD为100μmol·m^-2·s^-1、CO2为1400μmol·mol^-1,含20g·L^-1蔗糖的1/2MS培养基有利于驱蚊香草无菌苗生根培养。  相似文献   

8.
外源乙烯胁迫对枇杷果实若干品质及PPO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解放钟”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cv.Jiefangzhong)果实为材料,研究浓度为10~20mg·L^-1、50~60mg·L^-1的外源乙烯胁迫对果肉硬度、可滴定酸(TA)、可溶性总糖(TS)等品质及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0~60mg·L^-1外源乙烯处理贮藏20d、40d的硬度分别仅增加11.0%和35.7%,而对照增加了29.9%和49.4%;外源乙烯胁迫抑制了糖和酸的消耗,处理组贮藏40d的糖和可滴定酸均高于对照组;10~20mg·L^-1外源乙烯处理在贮藏前期会激发PPO活性,而50~60mg·L^-1外源乙烯则对PPO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将筛选的5株R/r大于3,酶活力200-300U·mL^-1,氨态氮产生量大于100mg·L^-1,且适宜在起始pH5.0-6.0、35℃下生长的厌氧蛋白质氨化细菌应用于pH5.5的酸化液。其中产低温酸性蛋白酶的k3837和产低温偏酸性蛋白酶的m1B94菌株,生物量为0.315和0.643时产酶活性达到302.2、271.7U·mL^-1;使酸化液氨态氮含量分别提高了373.47、302.89mg·L^-1,从而将酸化液pH调至7.29、7.03,为产甲烷菌创造适宜生长、产气条件。  相似文献   

10.
采用单因子和正交试验法,对链霉菌NK413的产抗菌物质的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采用甘油10g·L^-1,黄豆饼粉20g·L^-1,K2HPO40.75g·L^-1,MgSO40.25g·L^-1,CaCO32g·L^-1,NaCl2g·L^-1的培养基配方,250mL三角瓶装液量30mL,25℃,180r·min^-1离心培养96h,抑菌圈直径可达39mm。应用该优化条件进行70升罐规模发酵中试,证实该发酵条件适合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11.
饲料中有效能是供动物生长发育的基础.不同动物所用的有效能体系不同,目前大多数动物采用消化能、代谢能体系,但随着研究的发展与深入,发现最能反映饲料有效能的是净能体系.无论哪种体系,采用合理的测定技术准确测定饲料中的有效能值显得尤其重要,通过对饲料有效能值的准确测定可以实现动物所需能量的精确供给,减少养殖成本,使经济效益最大化.文章综述了几种有效能评价体系的测定技术.  相似文献   

12.
采用L(934)正交设计试验,对山茱萸浸提液中山茱萸多糖的酶水解法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并对浸提液的中有效成分马钱苷含量进行了HPLC法分析。结果表明,山茱萸多糖浸提的最佳工艺为:液料比1∶5,浸提时间4 h,浸提温度80℃,果胶酶添加量0.55 g/L。用HPLC法测定出的山茱萸浸提液中马钱苷平均含量为0.512 ...  相似文献   

13.
板栗属壳斗科栗属(Castanea mollisima Blume),其种子属于顽拗型种子,不耐贮藏。基于近年来板栗贮藏保鲜技术研究成果,从合理采收、贮前处理、贮藏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4.
切花菊耐热性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8个切花菊品种为材料,通过对离体叶片进行50℃高温胁迫后,采用电导法、电阻抗图谱法测定电导率、电阻,并对大田栽培植株进行田间高温胁迫试验,比较品种间的耐热性。结果表明:电导法测得的50℃直接相对电导率、修正相对电导率和电阻抗图谱法测得的胞外电阻在品种间有明显差异,但与田间高温胁迫法测定的热害指数不完全一致。电导法和电阻抗图谱法都可以作为测定切花菊耐热性的方法,但需要结合田间耐热性观察。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客源市场生态旅游消费的潜在特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就长沙市居民对湖南金洞生态旅游开发的意向等问题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生态旅游符合人们“回归自然”的旅游新时尚,有着极大的开发空间,指出生态旅游的开发要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开发的产品要以休闲度假类的大众产品为主,开发生态旅游都市客源市场还要多种渠道并用,尤其是要注重媒体的宣传.  相似文献   

16.
郑艳霞  王永刚  李志忠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7075-17076
[目的]寻找开发啤特果产业的新途径,提高其附加值。[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啤特果中的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多糖的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对影响啤特果多糖提取工艺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确定了提取啤特果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温度95℃,料液比1∶2,乙醇浓度67%。在该工艺条件下,啤特果多糖的得率为1.05%。[结论]该研究为开发利用啤特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利用已构建的过表达拟南芥(Arabidopsis)GEF7基因植株,在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并与野生型植株进行对比分析,对GEF7基因过表达植株的幼苗表型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GEF7基因过表达植株幼苗的根长比野生型对照明显增加;其子叶形态、数目和幼苗形态等方面均有异常表型,表明GEF7基因的功能与根的发育有关,并参与调控植物的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18.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创刊年代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河北农业大学前身—直隶农务学堂诞生,经几易其名,于1958年更名为河北农业大学至今。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直隶高等农业学堂时期创办了《北直农话报》,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更名为《直隶农务官报》,中华民国七年(1918)改出《农学月刊》,中华民国十七年(1928)易名为《河大农刊》,中华民国二十三年(1934)更名为《河北通俗农刊》,中华民国二十四年(1935)易名为《河北农林学刊》,1948年更名为《河北农学院研究专刊》,1959年更名为《河北农业大学学报》至今。《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前身诸刊都与现时的《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有着一脉相承的历史渊源,各刊之间联系紧密,连续性、继承性强。因此,《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的创刊时间应追溯至1905年创办的《北直农话报》。  相似文献   

19.
姬松茸碳源利用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麦秸培养基,系统研究了姬松茸在生长期间对碳源的利用规律。结果表明,姬松茸降解的有机物质绝大部分被菌体的呼吸过程消耗掉,绝对生物学效率较低;在菌丝生长阶段,木质素的降解速率大于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这对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十分有利;非木质纤维素组分在菌丝生长阶段被主要利用,而木质纤维素则是子实体生长阶段的主要碳源。且就整个栽培过程而言,姬松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79.86%的碳源来自木质纤维素。  相似文献   

20.
应用萄聚糖凝胶柱层析对水牛梭形住肉孢子虫包囊包溶性抗原进行了纯化。结果表明:纯化水牛梭形住肉孢子虫包囊抗原的最适条件为:选用萄聚糖凝胶G—100柱层析系统;洗脱液为03MPBS(pH72),床体积为10cm×165cm,上样体积为500HL;流速为12mL/h。纯化抗原可使琼脂凝胶双扩散试验的阳性检出率提高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