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荷兰农业对上海农业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荷兰和上海的农业经济特征对比,指出了上海与荷兰在农业发展上的差距,并通过分析荷兰农业的成功因素,提出了荷兰农业对上海农业发展的启示与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2.
刘正垣 《现代农业》2001,(11):34-34
当前,内蒙古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村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农业也逐渐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农村形势的变化使农村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农产品出现结构性过剩,价格下跌,出现卖难现象;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造成人力资源浪费;粗放经营,过度开发资源,环境恶化,水资源短缺;农民增收减缓。这些问题最终必须靠市场来解决。但要把握市场,必须把握市场信息,一个信息不畅通的地方,产品不可能打开市场。尤其是作为农村、农业和农民,最需要的是信息,只有建立完善的权威的系统化的信息网络体系,引导农民找开市场这扇大门,才能真正实现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增收。相对于发达省区,较为闭塞的我区,更应该在网络技术应用上加快步伐。否则,在农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决策以及技术扩散等对网络技术的依赖性越来越大的当今,如果我们在网络技术的应用上停滞不前,不能实现与发达省区的同步发展、资源共享、就会在农业发展,特别是农业市场化上进一步拉大与其他省区的差距。  相似文献   

3.
论上海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持续发展是现阶段人类所追求的一种发展模式。下一世纪上海将建成国际化大都市和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之一,对其农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需求。本文用可持续发展思想重新审视了上海郊区农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现上海农业持续发展的目标-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性 的一些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根据上海当前农业发展现状,对上海都市型农业的建设与发展作了分析探讨。提出加大沿海防护林建设,增强上海农业抗灾体系;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要做到“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面向市场,科技领先”;继续大力发展林业,提高森林覆盖率;并对上海农业种植区划、功能定位作了探索。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分析世界性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潮的实质入手,研究了上海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对市郊农业产生的客观要求;对人多地少、农业资源制约性极强的上海,提出了应以建设现代集约持续农业为目标,表述了两订约持续农业内涵及其特征,并对其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经济发达国家农业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发达国家农业发展趋势南京农业大学王凯,徐翔世界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主要是通过三个环节来推进的,即:(1)以政策及管理体制来调控农业投入;(2)以农业投入来影响农业产出;(3)以农业产出来实现农业发展目标。上述各个环节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了一个完...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数字农业工程与技术研究中心是一个从事数字农业技术研究和开发的研究所建制的机构,成立于2006年10月。前身为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计算机研究室(1980-2003年)和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3-2006年)。中心根据国家和上海市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战略,围绕“数字上海”和上海“数字农业”的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8.
随着上海经济的迅速发展,城乡差别与工农差别不断缩小,城乡一体化正在逐步成为现实。但是,上海农业发展中仍面临着许多战略问题。因此,21世纪上海农业的持续发展,一定要拓宽农业的含义和功能,逐步形成与未来世界农业发展趋势相适应的上海大城市农业的特色.这种特色,具体地讲,就是要重点发展绿化农业、宾馆农业、创汇农业、旅游农业、休闲农业和生态农业等6种城市农业模式  相似文献   

9.
论浙西低丘红壤区农业的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分析了浙江低丘红壤区农业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上的特点为亚热速季风气候,但降水时空分布不匀;低丘红壤连绵分布而地力不足;作物多样化而种植制单一,产量和效益不高,综合1978-1994年国家投资开展区域治理系统研究,特别在浙西开展的红壤综合试验区所进行了多元复合种植中的高产配套技术;红壤园地经济果木优质丰产技术;红壤改良培肥及防旱、避旱种植效 ;食草家畜的优化杂交组合和高效舍饲效应。  相似文献   

10.
本文回顾了我国特大城市-上海郊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历程,总结了上海城郊型农业的特点,判析了上海农业发展 临的困惑和艰难,指出了要警惕和防止上海农业已经露头并可能展延的衰退萎缩的迹象,着重探讨了上海在进一步改革开放,加强市政建设,励志发展经济的新形势下,建设起与新上海这个具有国际地位的现代化城市相匹配的,具有高度现代化水平的新农业的构想。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上海郊区的农业生产和持续农业现状和问题,提出了上海持续农业的发展战略,即围绕市场需求,充分利用资源,推广适应科技,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整体效益,持续稳定发展,以及实施该战略的主要政策措施,包括农业经济政策,农业信贷投资政策以及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持续农业整体科技素质,完善和逐步推广持续农业试验区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农业信息化既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又是推动农业发展、农村繁荣的新动力,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象征。因此农业信息化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努力的目标,至今已有部分国家实现数字化农业,能做到精准播种、施药和用肥,其国家被公认为“世界的粮仓”。反观我国,就在经济发达的上海郊区农业信息化总体尚处于“计算机被当做打字机使用”的阶段。静观目前状况,在现有基础上我们完全可以做得更好,走得更快。本文就上海农业植保技术信息化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从我国近几年农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实际情况出发,深化可持续农业发展认识的重要方面之一是要确立植保经济的地位,树立可持续植保观念。当今世界各国选择的植保模式有很大差异,但可持续植保模式应充分体现植保经济思想,要在动态中追求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双重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政府重视;加速建立植保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施体系;加强植保科学研究和提高农民的素质。  相似文献   

14.
农业科技体系改革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了我国农业科技体系改革的目的,目标,指导思想,途径,主体,动力及衡量标准;并对农业科技产品供,求及其交易环境进行了分析和初步说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制订相应政策加强政策引导,建立改革风险基金,改革需要无直接经济回顾与扶持;发展典型;全面总结经验,营造良好环境,发挥典型引路与示范作用;改革宜采用渐进式,成熟一批向企业化转化一等4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凉山州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和已取得成效的基础上,阐述农业结构调整的近期目标是增加农民收入,根本目标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现代化。调整的对策应做到4个优化:①优化农村经济结构;②优化农业产业结构;③优化农产品品质;④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同时应完善市场运行机制,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6.
淮北市效区充分发挥近城近矿的区位优势、信息优势、技术人才优势、坚持信托城市、服务城市的宗旨,确立了城郊型农业的发展道路,通过建立规模基地、扶持龙头企业、培育市场、强化科技投入、典型示范带动等有效措施,引导农民走出了一条淮北特色的农业产业化新路子,促进了近效农业生产由“菜蓝子”工程向“菜蓝子”经济的跨跃。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分析、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上海发展信息农业与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分析了上海发展信息农业的基础条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上海发展信息农业的决策建议,论述了建设上海农业信息系统的构思,可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8.
论农业职业技术教育与农业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职业技术教育与农业经济发展有着直接、紧密的联系。农业职业教育对农业经济的促进,主要表现在农业职业教育与农业劳动力的智力结构的改善、农民收入的增加、农业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农民传统观念的转变四个方面;农业职业教育对农业经济的适应主要体现在服务方向与所有制结构相适应、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适应、层次结构与技术结构相适应、规模结构与劳动力结构相适应、布局结构与经济发展布局相适应五个方面。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发展农业职业教育,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红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模式与运行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云南红河州区域农业发展科技需求的分析,阐明了红河园区成为当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辐射源头的现代农业和产业化示范基地,即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平台的战略定位。提出了将红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成为中国西南地区的农业“硅谷”,形成科技促进产业和区域经济跨越发展的“红河模式”的建设目标。即技术上依托高等院校与国家级科研院所,运行机制上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产品开发上结合“立体气候”和多样性特征.市场开拓上面向东南亚国际市场;将园区建设划分为3个发展阶段即开创探索阶段、协同整合阶段和创新提升阶段.探讨了其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讨论了园区的土地利用和科技与人才支撑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概念及发展过程特征进行了系统的阐述,认为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提出了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措施与政策性建议:应把农业科技现代化摆在首位;推动农业生产的集约化,实现“一优双高“的发展目标;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健全农工结合的农业资金积累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