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灵菇菌丝对不同碳氮源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白灵菇菌丝培养中不同的碳氮源以及合适的碳氮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所试7种碳源、7种氮源和8种不同碳氮比中,白灵菇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是麦芽糖和蔗糖,最适氮源是酵母粉和蛋白胨,最适碳氮比是40∶1。  相似文献   

2.
本文意在探究外源碳对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 AM)真菌吸收氮源合成精氨酸(Arg)的影响。采用三室隔离盆栽培养系统,以高粱(Sorghum bicolor L. Moench)为宿主植物,接种AM真菌Glomus intraradices,在菌丝室施加4 mmol/L的NH4NO3,同时在根室施加不同形式的碳源,测定分析不同外源碳条件下根外菌丝体(ERM)、菌根和植物茎叶中的Arg含量和总氮含量。结果表明ERM和菌根中的Arg含量远远高于茎叶中;虽然不同形式外源碳提高了AM真菌的ERM干重和菌根侵染率,但是葡萄糖降低了ERM、菌根和茎叶中的Arg含量,蔗糖和甘油对Arg含量没有显著的影响,只有外源Arg和谷氨酰胺(Gln)使ERM中的Arg含量显著增加;不同外源碳对菌根和茎叶的总氮含量没有显著影响。由上述结果分析可知在根室施加外源碳对AM真菌的氮代谢和宿主植物氮素营养水平没有显著影响,Arg合成所需的碳可能大多来自宿主植物供给的碳水化合物;但是施加外源碳能够促进AM真菌的生长繁殖。  相似文献   

3.
【目的】认识碳、氮和pH及其与植物的交互作用对垂直流人工湿地真菌反硝化作用的影响,为真菌反硝化作用的调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4种常见的水生植物(黄菖蒲、美人蕉、水葱和伞草),在20个垂直流人工湿地中设置了4种单独栽培处理。运行5个月后,分别从20个湿地中收集0-30 cm的细砂样品,利用微宇宙培养的方法,检验不同碳源、氮源补充和pH梯度对细砂样品中真菌反硝化潜力的影响。【结果】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垂直流人工湿地中碳源、氮源与植物种类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真菌反硝化潜力作用不明显(P 0.05),而pH与植物种类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真菌反硝化潜力作用显著(P 0.05)。7种碳源中的葡萄糖和琥珀酸钠的应用最能促进湿地填料中真菌反硝化潜力的提高(P 0.05),而在4种氮源中亚硝酸钠是最能提高真菌反硝化潜力的氮源(P 0.05)。与未进行酸碱处理(pH 6.89)相比,调节pH到2.8显著降低了真菌反硝化潜力(P 0.05),而调节pH到5.6或8.4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真菌反硝化潜力。【结论】本研究突出了葡萄糖、琥珀酸钠和亚硝酸盐在调节真菌反硝化潜力中的重要性,并发现在pH 5.6~8.4范围内,湿地填料中的真菌反硝化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4.
5.
西洋参对不同氮源N的吸收利用和在体内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土壤栽培和水培养条件下,利用^15N示踪法研究了1、3、4年生西洋参吸收利用NH4^+和NO3^-及其在植株体内的分布。结果表明:水培条件下西洋参从芽苞萌动到叶片展开即可吸收肥料N,并表现出喜铵现象,两种栽培条件下,植株对NH4^+的吸收量比对NO3^-的吸收可高出1倍以上,而且此时肥料N在茎叶中的分布高于在根中的分布;在根生长时期,植株对两种形态的肥料N均能很好地吸收利用,此时肥料N在根中的分  相似文献   

6.
通过盆栽培养方法,在土壤中可利用磷基本耗竭条件下,研究供给两种不同氮源的大豆对土壤中有机和无机磷的利用和形态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固氮处理大豆吸收的总磷量比尿素处理多58.0%,而对磷素的利用效率仅下降了3.3%。无论供给哪种形态氮源,种植大豆后土壤中各形态无机磷含量总体表现为O-P〉Al—P〉Fe—P〉Ca10-P〉Cas—P〉Ca2—P,有机磷的含量表现为:中等活性有机磷(MLOP)〉高稳性有机磷(HROP)〉中稳性有机磷(MROP)〉活性有机磷(LOP)。生物固氮处理,Al—P和0一P成为维持大豆生长的主要磷源,而尿素处理只有O-P。生物固氮处理主要是促进土壤中的MLOP和MROP矿化分解,分别减少了29.48mg/kg和14.16mg/kg;尿素处理土壤中的MROP和HROP转化的程度较大,分别减少了12.47mg/kg和3.68mg/kg。比较而言,尿素处理的大豆从土壤中获得有机磷的能力不及生物固氮处理。  相似文献   

7.
白腐真菌所具有的降解木质素能力源于其所产生的酶系统,碳源和氮源是其降解木质素和产酶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影响因素。通过室内小麦秸秆固态发酵试验,研究了不同的碳、氮源对两株侧耳属真菌Tf1(P.pulmonarius)和JG1(P.cornucopiae)产酶活力、木质素降解和粗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Lip和MnP是参与复合木质素降解菌Tf1+JG1降解小麦秸秆重要的木质素降解酶。以葡萄糖为碳源,酒石酸铵为氮源能显著提高复合木质素降解菌对木质素的降解能力,发酵9 d后小麦秸秆的失重率为14.87%,木质素含量为8.68%,木质素降解率为22.95%;粗蛋白含量为7.28%,比未发酵麦秸提高了36.84%(P〈0.05);Lip和MnP活力分别为629.11 U.g-1和622.22 U.g-1。  相似文献   

8.
大豆在利用不同氮源时对土壤磷形态和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培养方法,在土壤中可利用磷基本耗竭条件下,研究供给两种不同氮源的大豆对土壤中有机和无机磷的利用和形态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固氮处理大豆吸收的总磷量比尿素处理多58.0%,而对磷素的利用效率仅下降了3.3%。无论供给哪种形态氮源,种植大豆后土壤中各形态无机磷含量总体表现为O-P>Al-P>Fe-P>Ca10-P>Ca8-P>Ca2-P,有机磷的含量表现为:中等活性有机磷(MLOP)>高稳性有机磷(HROP)>中稳性有机磷(MROP)>活性有机磷(LOP)。生物固氮处理,Al-P和O-P成为维持大豆生长的主要磷源,而尿素处理只有O-P。生物固氮处理主要是促进土壤中的MLOP和MROP矿化分解,分别减少了29.48 mg/kg和14.16 mg/kg;尿素处理土壤中的MROP和HROP转化的程度较大,分别减少了12.47 mg/kg和3.68 mg/kg。比较而言,尿素处理的大豆从土壤中获得有机磷的能力不及生物固氮处理。  相似文献   

9.
不同包装方式对白灵菇低温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研究不同包装方式对白灵菇低温贮藏过程中品质的影响,0℃贮藏条件下,以白灵菇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厚度PE膜,微孔膜,PE膜结合抽真空,PE膜结合抽真空后充氮气等处理对白灵菇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其他包装方式相比,用0.035 mmPE抽真空充氮气方式进行贮藏效果显著,较好地保持白灵菇原有的外观品质,降低了白灵菇贮藏期间PPO和POD活性,抑制了白灵菇的褐变,延缓了贮藏期间白灵菇的衰老进程及膜脂过氧化程度,与常规PE膜包装相比,延长白灵菇保鲜期10~15 d,为白灵菇的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摘要:以珠美海棠(Malus zumi Mats)苗叶片为试材,对影响离体叶片再生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基的成分可以显著地影响叶片再生。在激素组合中,BA浓度变化对再生影响较小,而NAA浓度的变化影响较大。MS培养基氮源中,NO3-与NH4+比例以2∶1最好(2∶1MS,即常规MS),3∶1MS和4∶1MS次之,1∶1MS最差。4种碳源(果糖、蔗糖、葡萄糖、山梨醇)中,果糖明显优于其它3种。适宜的培养基组成为:MS盐、维生素,BA(2.5 mg/L)+NAA(0.25 mg/L),果糖(30 g/L),琼脂8 g/L,pH 5.8。叶片再生率为97%,平均再生芽数为5.6个。对碳源影响再生的可能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以华北平原农田土壤为对象,通过室内静态培养系统研究NO_3~--N与不同碳源组合对土壤N_2O和CO_2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NO_3~--N作为氮源和不同碳源施入土壤,除NO_3~-+纤维素,其余土壤N_2O排放通量均高于对照组和只添加氮源土壤;NO_3~--N和不同碳源组合的CO_2累积排放量均高于对照和只添加氮源土壤。NO_3~-+果胶的N_2O排放量在第1 d达到最大值1 383.42μg N·kg~(-1)·d~(-1);NO_3~-+葡萄糖的CO_2排放量在第1 d达到最大值370.13 mg C·kg~(-1)·d~(-1),CO_2累积排放量顺序为:葡萄糖果胶秸秆纤维素淀粉木质素。土壤NO_3~--N含量与N_2O排放呈极显著正相关。总之,添加纤维素可以抑制N_2O的排放,促进CO_2排放,并增加土壤中NO_3~--N含量,添加其余碳源均会促进土壤N_2O和CO_2排放。  相似文献   

12.
水培技术用于蔬菜生产是对传统土壤栽培模式的重要补充,也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手段,研究不同氮源配比营养液对水培生菜根系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功能预测对水培生菜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水培试验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营养液处理包括:100%无机氮源(T1),100%有机氮源(T2),50%无机氮源和50%有机氮源(T3)。不同处理生菜生长过程控制完全相同,水培营养液成分除氮添加有差异外,其他成分均相同。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测定生菜根系微生物群落结构并进行功能预测。α多样性分析表明,3个处理细菌种类无显著性差异,T2处理生菜根系细菌丰富度和均匀度最高。主坐标分析表明,T2处理根系细菌群落结构与T1、T3之间差异较大,T1与T3处理细菌群落结构相对相似。物种组成分析表明,在目水平上,3个处理下分离到丰度排名前10的类群分别为假单胞菌目、鞘氨醇单胞菌目、黄色单胞菌目、β-变形菌目、柄杆菌目、根瘤菌目、黄杆菌目、类固醇杆菌目、Salinisphaerales和立克次氏体目。其中Pseudomonadales为TI和T3样品中的主要优势群类,Xanthomonadales为TI样品中的第二优势群类。Sphingomonadales为T2样品中的主要优势群类。在属水平发现10种差异显著的细菌,其中T2处理下生菜根系细菌中鞘脂菌属、Asticcacaulis、Pelomonas、Phenylobacterium、Uliginosibacterium、IS-44、Methylopila和Pseudolabrys的Indval值最高,为该处理中属水平的指示物种,T1处理下Stenotrophomonas和Aeromonas的Indval值最高,为该处理中属水平的指示物种,T3处理中Chryseobacterium的Indval值最高,为该处理中属水平的指示物种。PICRUSt2功能预测分析发现,碳水化合物代谢和氨基酸代谢是3个处理下根系细菌最丰富的代谢途径,区别在于氨基酸代谢、辅助因子和维生素的代谢活动在T2处理下显著增加,且与T1和T3差异显著或极显著,但脂质代谢、萜类和多酮类化合物的代谢、信号转导、细胞运动、内分泌系统、聚糖的生物合成与代谢及传染病活动显著低于T1和T3处理。因此加入有机氮的营养液生菜根系细菌丰富度更高,同时表现出更强的功能特征。但如果仅加入50%有机氮营养液对细菌群落和功能的影响不十分明显。100%有机氮来源营养液配方可能对生菜生长及品质带来更多正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不同氮源发酵的玉米秸基质对番茄育苗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试验分别以烘干鸡粪、尿素和硫酸铵为氮源发酵的玉米秸基质为原料,采用玉米秸基质∶蛭石=6∶4(体积比)为育苗基质,以草炭∶蛭石=2∶1(体积比)为对照,进行春季番茄育苗试验,研究了不同氮源及配比发酵的玉米秸基质对番茄育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25%烘干鸡粪氮 75%化学肥料氮发酵生产的玉米秸基质,在番茄日历苗龄35 d、40d时,其幼苗平均株高与对照基质相近,平均茎粗、平均根体积、平均最大根长均高于对照;日历苗龄40 d时,番茄幼苗地上部、地下部平均单株干重均略高于对照,采用该氮源配方发酵生产的玉米秸基质可以替代草炭用于番茄育苗。  相似文献   

14.
该试验分别以烘干鸡粪、尿素和硫酸铵为氮源发酵的玉米秸基质为原料,采用玉米秸基质∶蛭石=6∶4(体积比)为育苗基质,以草炭∶蛭石=2∶1(体积比)为对照,进行春季番茄育苗试验,研究了不同氮源及配比发酵的玉米秸基质对番茄育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25%烘干鸡粪氮+75%化学肥料氮发酵生产的玉米秸基质,在番茄日历苗龄35 d、40 d时,其幼苗平均株高与对照基质相近,平均茎粗、平均根体积、平均最大根长均高于对照;日历苗龄40 d时,番茄幼苗地上部、地下部平均单株干重均略高于对照,采用该氮源配方发酵生产的玉米秸基质可以替代草炭用于番茄育苗。  相似文献   

15.
酶法提取白灵菇深层发酵菌丝体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为提高白灵菇菌丝体多糖得率,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对白灵菇液态深层发酵菌丝体多糖的酶法提取工艺条件中的酶用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pH值4因子的最优化组合问题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具有良好预测性能的白灵菇菌丝体多糖提取条件模型,并利用回归模型结合Matlab软件对工艺条件的最优组合、各单因子效应以及双因素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酶用量为2.53%、酶解温度39.6℃、酶解时间3.2 h、pH值7.2时,多糖得率最高可达8.23%。  相似文献   

16.
60Co辐照对白灵菇采后低温贮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0.8、1.2、1.6和2.0kGy60Coγ射线辐照白灵菇,在4℃下贮藏保鲜。结果表明,经过1.2kGy辐照处理的白灵菇维持了最高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最大的硬度,贮藏保鲜时间最长。白灵菇在贮藏期间的硬度越大,其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也越高,且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辐照会加大白灵菇的细胞膜透性,破坏细胞膜结构,剂量过大反而会加速营养成分降解和腐烂。  相似文献   

17.
采用营养液培养法研究了不同氮源和钾水平对杂交稻及其亲本和常规稻生长、叶绿素含量、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 ,水稻生长、叶绿素的含量及养分吸收与氮源供应密切相关。在供钾充足的条件下 ,杂交稻上位叶的干物质产量以硝态氮营养的最高 ,其次为硝态氮与铵态氮混合营养 ;保持系与杂交稻的趋势一致。杂交稻下位叶和根系干物质积累量受 3种氮源的影响与恢复系相一致 ,即 :硝 +铵混合 硝态氮 铵态氮。硝态氮营养比硝 +铵混合及铵态氮更有效地提高杂交稻功能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杂交稻与其亲本植株地上部全氮含量受 3种氮源的影响为 :硝 +铵混合 硝态氮 铵态氮 ;然而杂交稻地上部的吸氮量受氮源的影响为硝态氮硝 +铵混合 铵态氮 ,与保持系的规律一致。杂交稻地上部钾含量及吸收量在 3种氮源处理间有差异 ,表现为硝态氮 硝 +铵混合 铵态氮 ,保持系的趋势一致 ,但与恢复系不同。研究结果还表明 ,杂交稻对硝态氮的营养特性具有明显杂种优势。 3种氮源对水稻生长、营养吸收的影响程度与钾营养状况及水稻品种有关 ;杂交水稻及其亲本较常规稻受影响更大。在高钾供应时 ,各项指标受到氮源影响的程度都明显高于低钾处理 ,其中以硝态氮为氮源更有利于杂交水稻生理及营养优势特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18.
不同碳、氮源对鲍鱼菇生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鱼菇(Pleurotus abalonus)属于担子菌亚门,侧耳属,原分布于我国台湾、福建等省.其子实体肉质肥厚,蛋白质含量高,且富含维生素及矿物质.据分析,鲜菇含水分92.75%,干菇含粗蛋白19.20%,脂肪13.48%,可溶性糖16.61%,粗纤维4.8%,氨基酸总量占21.87%[1].是一种食、药兼用的理想食品.本试验研究了7种碳源和7种氮源以及8种不同碳氮比对鲍鱼菇生长的影响,从中选出鲍鱼菇菌丝和子实体生长的最适碳源、氮源和碳氮比,以期为鲍鱼菇高产稳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VA菌根菌丝对土壤磷锌的吸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晓林  曹一平 《土壤》1991,23(5):257-262,270
利用隔网分室盆栽方法,将土壤分为根系吸收区和菌丝吸收区,以白三叶草为供试作物,定量测定了VA菌根菌丝对土壤璘和锌的吸收量及磷锌在植物体内的分布。结果表明,菌根的侵染率显著提高了植物磷锌含量。根外菌丝吸磷量随菌丝吸收区施磷量上升而迅速增加,但锌的吸收量变化不大,说明菌丝对磷和锌吸收之间无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几种食用菌菌丝呼吸生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闭路式装置研究了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灵芝(Ganoderma lucidum)、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德国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和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带料菌丝的呼吸生理结果表明,低CO2浓度环境下所有菌类CO2排放量均较高,且草菇>金针菇>德国平菇>猴头>灵芝>灰树花;而高CO2浓度环境下菌丝呼吸作用明显受到抑制,CO2排放量衰减;在相同时间内灰树花的CO2排放量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