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薯类作物施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薯类作物又称根茎作物,主要包括甘薯、马铃薯、木薯、山药、芋、豆薯等,是非谷类作物中重要的粮食作物。在高产栽培中,薯类作物施肥必须根据其营养特征、土壤、环境、栽培条件等,采取合理的施肥措施,才能不断提高产量与效益。1、薯类作物的营养特点薯类作物需肥量较大,尤其是对钾的需求远多于禾谷类作物,是喜钾作物。一生中对氮、磷、钾  相似文献   

2.
经验性施肥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盲目性、致使肥料利用率下降,作物单产难以提高.为此在"七五"期间根据大量的试验结果,运用动态聚类分析法,建立起县级计算机施肥系统,实行科学配方施肥.在曲周县主要作物(冬小麦和夏玉米)上应用这一系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检验和评价了该施肥模型和系统的科学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盐境下施肥对作物耐盐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金岭 《世界农业》1996,(12):39-41
盐境下施肥对作物耐盐性的影响山东省德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吕金岭在盐渍土农业利用过程中,土壤的肥力以及作为盐渍条件下作物生长管理的重要手段施肥问题是经常遇到的。对盐渍土的施肥问题以及施肥对作物耐盐性的影响问题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一、土壤肥力与作物耐盐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矿质营养是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关键.笔者探讨氮、磷、钾元素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对施肥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分析为确定作物的营养诊断标准与高效施肥方案提供理论依据,对作物生产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分作物施肥。大豆、豇豆、绿嗄等豆科作物,因有根瘤菌固定空气中游离氮,需氮较少,需磷较多,施肥时应少施氮肥,多施磷肥。水稻、玉米等禾本科作物,除需氮较多外,还需较多的磷、钾肥,施肥时,应注意氮、磷、钾合理搭配。叶菜类作物需氮鞍多,施肥时以氮肥为主。  相似文献   

6.
一、分作物施肥。大豆、豇豆、绿嗄等豆科作物,因有根瘤菌固定空气中游离氮,需氮较少,需磷较多,施肥时应少施氮肥,多施磷肥。水稻、玉米等禾本科作物,除需氮较多外,还需较多的磷、钾肥,施肥时,应注意氮、磷、钾合理搭配。叶菜类作物需氮鞍多,施肥时以氮肥为主。  相似文献   

7.
长期定位施肥对暗棕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29年肥料效应长期定位监测试验结果,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作物产量及土壤肥力、养分水平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作物产量差异较大,有机肥和氮、磷化肥的配合施用对提高作物产量、增加土壤养分作用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8.
肥料的科学施用包括科学确定施肥量,肥料品种、施肥时期、施肥比例和施肥方式等,正确施肥不但能保证作物整个生育时期对营养元素的需求,而且减少了损失,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养分平衡,植物健壮,作物抗病性增强。肥料利用率多少随肥料、作物、土壤、气候条件、施肥方法及栽培管理措施等不同,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9.
薯类作物主要包括甘薯、马铃薯等非谷类粮食作物。这类作物的产品块根在土壤中生长,因此对土壤理化性状要求比较严格,透气性好、富含有机质的地块有利于其生长。薯类作物生育期包括生长期和块根(茎)膨大期,生长期对养分的需求较少,但十分敏感,缺肥会严重影响茎叶生长和根系发育,从而影响块根(块茎)的形成;块根(茎)膨大期是地上、地下生长最旺盛的时期,需肥最多,也是施肥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0.
<正> 作物的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在保护地栽培中,棚室中CO_2的浓度大幅度下降,从而限制光合作用,制约作物生长发育,严重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施用CO_2肥料,已成为提高棚室蔬菜产量和改善品质的一项重要措施。试验表明,棚室栽培中CO_2施肥增产十分明显,一般增产幅度在20%~40%。 1 选择适宜的CO_2气源 CO_2的来源很多,如瓶装液态CO_2,价格较高,生产中  相似文献   

11.
作物营养诊断平衡施肥系统,是用于指导作物科学施肥的计算机农业专家系统。该系统在建立作物高产植株营养动态模型的基础上,以作物一生各生育期标准养分需求为尺子,对相应生育期的大田作物植株的10种营养元素的丰缺情况进行诊断,进而由计算机自动开出针对性很强的,既定性又定量的施肥方案。准确地执行该方案,即可使被诊断田块内的作物:①迅速获得不足的营养元素;②始终使元素之间彼此保持平衡状态。这样经过调节以达到作物  相似文献   

12.
科学施肥技术措施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科学施肥的措施,包括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平衡施肥、施肥量确定、施肥时间确定、施肥方法、施肥技术等方面内容,以供不同土壤、作物类型施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介绍科学施肥的措施,包括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平衡施肥、施肥量确定、施肥时间确定、施肥方法、施肥技术等方面内容,以供不同土壤、作物类型施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施肥技术是将肥料施入各种栽培基质或直接施于作物的一种手段,其组成要素包括施肥量及其养分配比、施肥时期、施肥方式和采用适当的机具等。现代施肥技术与传统施肥技术相比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施肥技术以经验为基础,通过看天、看地、看作物、看肥料等4个方面确定施肥量等各项参数,而现代施肥技术则充分应用现代科学知识,如作物的营养特性、土壤的供肥能力、肥料的性质及植物-土壤-肥料的相互作用等,在土壤肥力测试结果和田间肥效试验的基础上,确定各项施肥参数。  相似文献   

15.
作为追肥新类型的冲施肥(简称"冲肥"),由于具有使用简便、作物易吸收、肥效好等突出优点,而受到广大农民欢迎.近年来冲施肥的研制开发、使用推广等方面发展很快,特别在保护地栽培的大棚内已得到了大面积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介绍一个提供作物施肥方案的优化系统,是可动态更新、灵活易用并可持续发展应用的土壤养分管理和推荐施肥信息系统(GIS).系统最小可实现条田级的平衡施肥决策,实现县、乡、村、条田级数据的积累.  相似文献   

17.
作物生长离不开各种肥料,微量元素对农作物的生长起着关键性作用。所以在栽培作物时,不但要考虑氮、磷、钾的合理搭配,同时还应根据土壤类型,搞好配方施肥,遵循养分最小定律,给土壤补充各种微量元素,以获得更高的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18.
《农村科学实验》2005,(12):24-24
自2002年以来,农业部把灌溉施肥技术作为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引入到蔬菜、果树等作物的栽培管理中。在全国10个省组织试验示范,建立了核心示范区20万亩,平均亩增收722元,平均亩节水122方,平均亩节肥30%。这是记者从日前在京举行的2005国际灌溉施肥研讨会上获悉的。  相似文献   

19.
姜伟 《河北农业》2011,(9):34-34
施肥是调节作物营养,提高土壤肥力,使作物高产的重要措施.施肥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做到科学施肥.科学施肥的核心问题,一是如何减少肥料养分的损失,用最少的肥料,获得最高的产量,最大限度地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二是调节好化肥和农家肥的施用比例,氮、磷、钾肥平衡施肥,提高土壤肥力,防止水土污染.不合理施肥通常是由于施肥数量、施肥...  相似文献   

20.
<正>蔬菜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施肥技术是在地膜覆盖栽培的基础上,将施肥与灌溉结合在一起的一项农业新技术。这种灌水施肥方法,是通过滴灌系统,在灌溉的同时将肥料配对成肥液一起输送到作物根部土壤,供作物根系直接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