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十一五"期间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决策。文章从土地开发整理的角度论述了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
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关系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整理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农村现阶段最重要的两大项目。为有效促进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该文结合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的相关理论,运用对比分析与综合分析的方法,揭示了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间的关系,即两者在目标上具有统一性、在特点上具有相似性、在内容上具有交叉性、在作用上具有互动性、在资金上具有互补性,呈现出一种相辅相成、互为依托、互相促进的关系。因此,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必须密切结合,协调共进,以解决"三农"问题为出发点,为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土地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和基础.土地合理流转与集中是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有效途径.当前在土地流转中存在流转行为不规范,流转规模小,缺乏土地流转的中介组织等问题.要促进合理的土地流转与集中应遵循"三大原则",尊重农民利益;探索和加强土地流转制度建设,促进农村土地机制创新;有效发挥政府和村集体的职能;多渠道、多途径输转农村劳动力,减轻土地压力;推进土地经营权市场化.  相似文献   

4.
土地整理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可以促进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带动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是适应新时期建设高效农业、现代化农业的重要手段。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以嵩县田湖镇为例,通过对项目区土地整理前后土地利用状况和农用基础设施等的对比,阐述了土地整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所取得的现时效益,即增加了耕地、改善了基础设施、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改善了农村环境;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等,并针对土地整理项目在实施中存在的组织、管理和资金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5.
城市土地整理是我国实现耕地"占补平衡",解决"吃饭与建设"矛盾的重要手段.但因整理项目的特殊性,使其比一般工程项目具有更大的风险性.在对城市土地整理风险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城市土地整理项目风险评估AHP模型.  相似文献   

6.
我国土地整理的长效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胡春湘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5):1427-1428
土地整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工程.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就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土地整理就是通过开展以田、水、路、林、村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整治.在论述土地整理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土地整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构建我国土地整理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决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任务,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切入点之一。土地整理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解决土地利用问题的必然选择,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也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手段。详细分析了土地整理对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作用以及在推进土地整理和新农村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关系。研究表明:二者目标一致,内容交叉,资金互补,土地整理的开展能够推动新农村建设,而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又能为土地整理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三农问题,农地作为农民最为重要的物质财富,对乡村全面振兴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为保持农民与土地稳定的承包关系,国家先后推行了"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与"长久不变",旨在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稳定大家对土地投资的预期,更好地实现农地利用的高效化。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和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战略。新农村的土地流转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它有助于解放和发展农村和农业的社会生产力,为解决“三农”问题奠定基础。苏州市作为国家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区,在农村土地流转中致力于公正建设,基本实现了公平正义;但是,在一些新农村示范村的土地流转中存在着不公正问题。苏州新农村土地流转中公正的实现既有赖于政府的努力,又需要农民和农村社会组织的配合,在三者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提升,粮食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对我国耕地产能提出了新要求。加之我国城市化的脚步不断加快,建设用地需求日益增加,耕地占补平衡遇上"资源紧约束",国家未利用地资源不断建设,占补平衡项目标准逐渐提高。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山论",对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在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时要考虑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确保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能够得到同步发展。针对农村土地开发整理中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为从事相关工作的单位或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归纳总结广西土地整治的实施规律,分析确定其主要驱动类型,运用时间序列法,对广西2005年至2015年土地整治规模变化进行了演绎归纳。运用线性趋势分析法,对2016年至2020年土地整治规模进行了预测。运用改进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基于城乡统筹视角,从经济、社会和资源三个方面共选择15个因子,对土地整理、土地开发和土地复垦进行了驱动力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5年广西土地整治存在不同增长极现象,"十一五"期间土地整理是增长核心,"十二五"期间土地开发是增长核心。经预测分析,"十三五"期间土地复垦将会是增长核心。受政策和时机影响,土地整治的增长极将会在土地整理、土地开发和土地复垦之间呈依次循环、周期叠进的发展规律。受优质耕地资源数量少、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等因素影响,广西土地整理主要为"资源+社会"驱动型。受"不稳定耕地"资源数量大、农业保险赔款支出率高等因素影响,广西土地开发主要为资源驱动型。受北部湾经济区发展速度快、土地利用集聚效应显著、不合理开发所致破损土地数量增大等因素影响,广西土地复垦主要为经济驱动型。研究表明,区域土地整治存在增长极现象,土地整理、土地开发和土地复垦作为土地整治发展的核心,其实施规模与驱动类型各有差异,三者间的优化协调发展,应是新时期土地整治发展的主要方向与任务。  相似文献   

13.
土地资源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人类的一切生产和生活都是在土地的基础上展开的。土地整治和土地整理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拟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从理论层面上探索土地整治与土地整理的区别与联系,避免二者被混淆使用。土地整治与土地整理的区别在于:目的、范围和实施的手段不同;二者的联系在于:土地整治包含了土地整理,土地整治统率着土地整理的发展,二者的作用都是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平衡土地利用中数量、质量与生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如何有序推进土地流转、土地整理,化解土地资源分散与集中的矛盾?如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动农民全面步入小康社会?武汉银河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以一系列突破性举措和实绩,为解决这些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三农问题"是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总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为了解决好"三农问题".站在理性的角度来思考解决"三农问题",应该该做到:对于农民,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农民素质;对于农业,加强基础地位,用工业的办法解决农业的问题,提高农业生产力,走工业化、集约化和多样化的道路;对于农村,配套和完善公共服务和公共生活设施,走城市化、城镇化和大农庄的集中化的道路,并加快工业化.同时,解决"三农问题"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定位于全球化之中,统一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之中.  相似文献   

16.
浅议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土地整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娜 《农业与技术》2007,27(6):17-20
目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了家喻户晓的热点话题,它关系着中国农村整体面貌的改变,包括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生产居住条件的提高等,指出要坚持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整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着诸如投资方向不合理、耕地方面重量轻质、农民权益受到损害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实现土地整理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晋中地区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及土地问题的主要症结。提出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要加强土地宣传教育,树立土地忧患意识;合理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山区土地利用率;集约利用城镇土地,开展土地整理;重视环境治理,提高土地质量。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建设中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较为系统地分析了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土地资源利用现状,从五个方面提出了优化配置和合理使用土地资源的对策:①加强土地利用规划,控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总量和速度;②强化建设用地管理,促进土地集约有效利用;③落实土地政策,加强土地市场动态监测管理;④因地制宜科学论证,合理配置农业土地类型;⑤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全面实施农村土地资源配置的市场化.  相似文献   

19.
土地开发整理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补充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和综合生产能力,改善生态环境,在确保粮食战略性安全和耕地资源保障的前提下,追求的是最大综合效益.对宁夏中北部土地开发整理的范围、目标和主要建设内容进行了阐述,分析评价了重大工程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土地整理项目后效益评价是土地整理项目后评价的核心组成部分,笔者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三方面构建土地整理项目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泰兴市分界乡土地整理项目为例开展实证研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项目后效益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泰兴市分界乡土地整理项目综合评价等级为"基本成功",社会效益成功度最高,经济效益次之,生态效益成功度最低,项目建设从整体上取得了较好的综合效益。在此基础上,分析该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当前土地整理项目开展及后效益评价的建议,以期对我国东部平原区土地整理项目后效益评价工作起到参考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