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不断有人在杂志或有关的专业会议上提出“王台内王浆越多,育出的蜂王个体越小”(简称“浆多王小”),与常规论断相佐的说法。对于这一问题,由于养蜂管理方式的截然不同和缺少交流,加之较少有人进行专门研究,尽管这种现象在我国养蜂生产……  相似文献   

2.
“浆蜂”的问世,是蜜蜂育种史上的一次飞跃。在此之前,任何蜂种的王浆产量都很低,养蜂者求王浆高产,都在生产技术上探索,但增产有限。有了“浆蜂”以后,在同样的条件和方法之下,王浆生产的接受率及产量,都有大幅度地提高。国外也有向我国引种“浆蜂”的。“浆蜂”不是单纯从西方蜜蜂某个亚种中选出来的,而是从我国饲养的一些混杂的西方蜜蜂群中选育的,这些蜂群体色混杂,以黄色为主,还有部分红色、灰黑色工蜂,也有一些中间体色的,性能差异、优劣区别较大。经群众性长期定向选育,选出了一些王浆产量较高的蜂群,为“浆蜂”的选…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灌县沿江乡互助“养蜂联合体”是养蜂专业户巨万良牵头组织起来的养蜂联合体,共8户、12人。在县农牧局、县科协的指导下,实行经济技术联合,坚持自愿互利的原则,促进了养蜂生产的发展,不断提高了养蜂的经济效益。 1986年联合体养蜂670群,共产优质蜜16,225公斤,产王浆262公斤,花粉148公斤,蜂蜡98公斤,总产值达113,000元;人  相似文献   

4.
本刊56年11期发表了怀谷同志“欢迎匈牙利养蜂专家来我国访问”的报道后,接到各地读者来信访问关于“王浆”的一些问题,我们请陈剑星同志写了这篇文章,作为解答。  相似文献   

5.
随着王浆的开发与利用,生产王浆已成为养蜂增收的重要项目,但在伊犁黑蜂饲养地区,由于受“黑蜂产浆量低,生产王浆得不偿失”的“传统经验”的影响,至今仍有不少蜂场不生产王浆,使黑蜂生产王浆的潜力没能得到发挥,白白浪费掉,甚是可惜!为了消除“传统经验”的影响,改变养蜂取蜜的单一生产方式,1985年尼勒克种蜂场示范用黑蜂生产王浆,当年生产王浆24公斤,  相似文献   

6.
养蜂问答     
养蜂问答问:定地养蜂一个场地能容纳多少蜂(这里指强群);饲养“浆蜂”,以喂白糖、花粉来生产王浆,又与容蜂量有什么关系;中蜂“一人多养,可取得高效益”这种说法对吗?(四川省芦山县卫云海)答:定地浆蜂场喂白糖、花粉生产王浆,在浙江目前大多数蜂场每个场地在...  相似文献   

7.
<正>张老师您好:我是一名业余养蜂人,养蜂有几年了。为了方便分蜂,我也尝试人工培育蜂王,但我发现一个怪现象,我培育的蜂王经常出现“脱浆”现象,培育的蜂王不是个体小就是“夭折”,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请张老师给予指导,我需要怎么做才能防止这种现象发生呢?读者:王天利王师傅您好:所谓的“脱浆”其实就是我们在培育蜂王的时候,因为工蜂分泌的王浆稀薄或振动等原因,导致蜂王幼虫脱离了王浆,  相似文献   

8.
在“蜜蜂王国”里奋斗不息的人─—赞王浆高产户、嵊县蜂协副理事长裘元春在浙江省嵊县养蜂同行中,讲起养蜂老前辈裘元春,大家都翘起大拇指赞扬。的确,老裘几十年来把全部精力倾注在养蜂事业上,默默无闻,终日与蜜蜂为伴,不断探索,掌握了蜜蜂的生活规律,总结出了一...  相似文献   

9.
黄坚 《蜜蜂杂志》1993,(5):9-10
浙江省嵊县蜂业营养制品厂沈育初师傅,由于科学养蜂,成为嵊县王浆高产户。尤其是近年来,运用“数控法”养蜂,王浆产量进一步提高,去年定地养蜂40箱,共收王浆210余千克,每箱平均产王浆破5千克大关。创造了罕见的高产纪录。仅王浆一项,净收入达1.4万余元。他计划1993年发展到80箱,比1992年增加一倍。沈育初师傅的主要经验是:  相似文献   

10.
1994年3月到2002年11月,我在长江北岸的南京郊县江浦定地养蜂8年,1996年夏天,突然发现产浆台幼虫下面的王浆缺失,形成v字形孔洞(见图),我1971年开始养蜂产浆,虽见过“包子”王台(第2天封盖,王台极短如“包子”,无浆),但从没见过这种现象。第2天我走访周围2个蜂场,接着又走访10km外的几家蜂场。大家都说近1~2年气温高缺蜜粉时会出现孔洞,气温下降蜜粉源好转孔洞下降或消失。根据症状我把这种病称为王台“孔洞病”。  相似文献   

11.
王桂华蜂王浆高产经验本刊通讯员黄坚浙江省嵊县三界镇鸽鸡山村养蜂专业户王桂华,近年来用科学方法养蜂,创造了历史上罕见的蜂王浆高产。1993年养蜂89群,年群均产王浆5.5千克。1994年养蜂98群,全年收王浆598千克,年均群产6.1千克。今年养蜂11...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温江县正子公社永和六队老养蜂员刘子云同志(全场就他一个人),今年五十三岁,在我县全体养蜂员中,要算年龄最大的一个了。今年四月全县召开过两次王浆生产现场会,他参加了会议,学习了毛主席“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综合利用大有文章可做”的伟大教导,深刻地认识到不但要养好蜂,而且要狠抓蜜蜂综合利用,大搞王浆生产,提供医药原料,为集体增加收  相似文献   

13.
在“倒春寒”条件下我是怎样调整生产计划的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出现的长时间的“倒春寒”给养蜂生产带来极大的损失,导致春蜜和王浆大幅减产减收。蜂群春繁期间历年多在2月下旬出现低温雨雪天气,由于蜂群还处于恢复期,巢内蜂卵和虫蛹不多,只要...  相似文献   

14.
蜂王浆是目前养蜂生产中的主要项目,王浆产量高低,直接关系到蜂场收入的多少,尤其是定地养蜂喂糖产浆的蜂场。我于1967年开始养蜂,当时王浆产量很低,年均群产王浆1.5kg左右。为使王浆高产,我不断探索、研究,总结养蜂技术,掌握了蜂群生活规律,从而使王浆产量不断提高,近几年来王浆群均产量一直在5kg以上。2003年养蜂57群,共产王浆375kg,年均群产6.5kg;其中19号群年产王浆10kg多。由于比周围蜂场产量高,来移虫、购王的蜂友较多。甚至数百千米外的东阳、绍兴等地的蜂场也来移虫。怎样获得王浆高产?现谈谈我的体会。体会之一:优良的蜂王是王浆高…  相似文献   

15.
各地蜂讯     
各地蜂讯▲夫妻养蜂160群,今年产值超十万元浙江省东阳市南圹村养蜂专业户郭银洪,已过不惑之年。他根据本地辅助蜜源多的特点,从1985年开始在自家门口定地养蜂,每年从3月起喂糖取王浆,逢紫云英、油菜、山花等花期,摇蜜、取王浆一起进行。从1985年起到1...  相似文献   

16.
浙江嵊县定地王浆专业蜂场养蜂员俞亚萍女士1992年一人管蜂40群,至10月18日止全场产浆已超200千克,年群平均产浆已超5千克。其附近王浆高产区的各王浆专业养蜂户(都是男养蜂员)产量都在她之下。俞亚  相似文献   

17.
养蜂体会谈(九)浙江省蜂业协会会员黄坚1蜂群防暑降温九法养蜂者都有体会,每年夏季王浆产量逐步下降,群势不断变弱,出现规律性的“夏衰”。“夏衰”导致产量降低,收入减少,是养蜂生产中的薄弱环节。出现“夏衰”的根本原因在于天气热、温度高。改变这一被动局面的...  相似文献   

18.
黄坚 《中国蜂业》1994,(2):15-17
吴圣梅谈王浆高产四要素浙江省嵊县养蜂协会(312462)黄坚浙江省嵊县养蜂协会副理事长吴圣梅,养蜂27年来,默默无闻地与蜂相伴,把全部精力投在养蜂事业上。不断探索、试验、研究、总结养蜂技术,掌握蜂群生活规律。从而,使王浆产量不断提高。成为全县闻名的王...  相似文献   

19.
辽东地区是长白山的余脉,多山区和半山区,蜜粉源植物十分丰富,为定地养蜂提供了优越的条件,给生产王浆和蜂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本地养蜂打破了以前的春夏繁蜂,“立秋”后才采蜜的传统养蜂法,兼顾生产王浆,陡养蜂的效益大大提高,形成了歉年有王浆收入,丰年蜜、浆双丰收的大好形势,养蜂成了本地区脱贫致富的一条好门路。根据多年实践,春天出窖的一群蜂(平均3框蜂)从6月上旬至9月上旬,可生产王浆1~1.4公斤,产值120~150元;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两套王浆框,一套在蜂场让蜜蜂生产蜂王浆。另一套带回家取浆,两套王浆框交替使用这是在蜂场离家及工作单位较远的情况下,业余养蜂省时间的一种生产蜂王浆的方法,我把这种方法称之为“离场循环取浆法”。现将具体操作程序作一介绍。利用该法取浆要准备两套王浆框,且要选择拆卸的规格统一的塑料台基条。提前放入蜂群让蜜蜂清理后。将一套王浆框移入幼虫放入产浆群,待72小时取浆前,将另一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