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加入WTO后对四川茶叶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多边谈判的进展 ,中国成为WTO成员国已指日可待。加入WTO不仅给中国茶叶经济带来机遇 ,也使中国茶叶经济面临严峻的挑战。由于四川茶类丰富 ,加入WTO后 ,四川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机遇多于挑战。但四川茶叶发展中现有的突出问题 ,使川茶在国内市场的地位受到挑战。在机遇与挑战面前 ,四川茶叶必须扬长避短 ,走具有四川特色的发展道路。首先是加大以“三抗性”为产量基础的高香、高机能营养成分含量的特色品种的选育和推广 ;其次是大力发展有机茶 ,为四川茶叶生产提供新的增长点 ;第三是运用经济学比较利益原理 ,加强对茶业经济的研究 ;最后是用国际标准来规范茶叶生产 ,保证四川茶叶高水平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品牌文化和茶业品牌战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姜含春  赵荣 《农业考古》2005,(4):1-5,41
随着我国加入WTO,市场经济进程的加快,国内茶叶市场竞争已跨越产品竞争阶段,进入了品牌竞争时代。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不仅把茶叶企业推入品牌竞争时代,而且使整个茶业、各产茶区域,甚至茶叶科研、高校单位不可逆转地跨入品牌竞争时代。品牌竞争是21世纪市场竞争的主要形式,品牌竞争是现代茶业经济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那么,面对益趋激烈的品牌竞争,如何建设、保护、发展茶业品牌应是我国茶人共同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通过分析乐山市茶叶生产发展的现状、优势及“入世”市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加入WTO后乐山市茶业发展的对策是: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名优绿茶生产,走规模化、集约化大生产之路。  相似文献   

4.
加入WTO后我国茶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我国茶业目前现状 ,总结了我国茶业发展的优势和存在的制约因素 ,结合国际上新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形势的变化 ,探讨加入WTO后我国茶业所面临的问题 ;提出了在WTO/TBT协议规则下我国茶业发展如何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 ,以提高我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促进茶业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以市场为导向”是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一个十分重要的企业经营原则,已成为茶业经营者的共识。由此出现了国内各茶区推广适应市场经济的茶树栽培新技术;着力抓区域性的名优茶生产;培育市场流通体系,强化促销手段;实行茶业为主,多元经营等茶叶发展新格局,但这种局面仅是以市场为导向的“表层性效应”,只有对以市场为导向的深层次内涵加深认识,推动茶业加快体制改革力度,改善经营机制,提高茶业科技水平,加强茶叶成本管理,才能使茶业不被无形的市场所约束,持续高效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前祁门县茶业正步入发展的关键阶段,本文分析了我县茶业发展的优势以及产业化现状,提出了在新的形势下我县茶叶产业化的发展对策,为增强我县茶叶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7.
冯娟 《现代农业》2008,(4):67-69
湖南省的茶叶生产历史悠久、茶叶资源丰富,茶叶是湖南省的重要出口物资,近年来,由于自身和外部原因,湖南省茶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众多的问题,国际竞争力优势下降。根据这一现状,文章运用定量、定性分析方法对湖南省茶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加强茶叶的标准化工作、加大茶叶深加工、加强茶叶品牌建设等发展对策,来提升湖南省茶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入世对中国茶业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的茶叶市场不再封闭运行,在中国茶叶出口经历了持续多年的滑坡稍有上升之际,又面临着欧盟提高进口茶叶农药残留检测标准对中国茶叶出口市场的冲击。中国传统的茶业经营方式将与国际先进的现代茶产业直接碰撞,只有顺应入世的客观需要和国际绿色消费潮流,树立绿色营销观念,执行绿色质量标准,创立绿色品牌,实施绿色营销,才能促进茶业可持续发展。一、关于入世及欧盟提高进口茶叶农药残留检测标准1关于入世目前,加入WTO对中国茶业的影响主要有两种认识:一是认为影响不大。主要理由是…  相似文献   

9.
茶叶多元化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在我国被视为“国饮”,传统上是做为“饮科”之用,但随着食品科技的发展及消费者求新求变,追求新口味、新风潮,各类食品已朝多元化发展,茶叶也不例外。台湾茶业改良场为开创台茶发展新局面,扩大茶叶消费形态及促进茶叶消费量,近年来研究开发完成各类茶叶多元化产...  相似文献   

10.
《福建农业科技》2007,(3):16-16
日前,从在杭州市召开的国际商品共同基金(CFC)“有机食品生产、发展和贸易”项目启动会上获悉,福建省南安市三竹茶业有限公司,于2007年5月14日被正式确认为联合国茶叶示范基地,成为福建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该项目是中国联合印度并通过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CFC申请的国际合作项目,主要内容包括有机茶叶认证体系建设、生产关键技术研究、示范基地建设和有机茶国际市场开拓。  相似文献   

11.
弘扬茶文化,促进茶业经济──兼说“茶会”浙江省德清县蔡泉宝我是浙江省德清县农业局的科技干部,从事茶叶生产技术推广工作已经四十五年了。在这人生难得的旅途中,自谓属于以茶许身、以茶会友、以茶联谊,也深感自知足乐了。进入九十年代,本人参加了几次国际和国内的...  相似文献   

12.
茶业兴,婺源兴。2005年8月1日,作为“中国茶叶之乡”的江西省婺源县在历史上第一次统一了全县茶叶品牌,推出了“婺源茗眉”主打品牌,确定了“婺源绿茶”证明商标,出台了《婺源绿茶》江西省地方标准,从而使得茶业这一婺源传统支柱产业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3.
江西茶业茶博会上找差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曾斌  钟苏洲 《农业考古》2005,(4):263-265
10月12日。为期4天的’2005第二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落下了帷幕,在有国内外260余家茶叶企业参加的博览会上,按照茶叶的外形、香气、汤色、滋味和叶底等五项因素进行评比,江西的庐山云雾茶以总评分第一的好成绩列博览会金奖之首,另有洪州玉芽、林生茶获得银奖,晓起毛尖获得优质奖。作为全国主要产茶区的江西省,这是第一次以整体组团的形式亮相茶博会。通过参与这次茶业盛会,江西再次向世人展示出江西茶叶的魅力,同时,也深刻感知着江西茶业与国内同行的差距。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三峡名城”湖北宜昌举办了全国茶叶最高年度盛会——第七届中国茶叶经济年会暨中国三峡首届茶业国际博览会.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世界茶业和茶叶文化的发源地。我国茶业,在清一代,由极盛最后骤然走向了中衰。中国在取消海禁与外国通商以后,一直以茶叶和丝绸为出口大宗。茶在《南京五口通商条约》缔结以后,“输出尤呈猛进,输出量在1866年以后,常在150余万担上下,而以1886年之220万担为最高数。”1886年,是中国古代茶业由顶峰跌入低谷,由传统因循走上近代改革或振兴的重要转折点。在此以前,中国不只独擅种茶、制茶技术,也几乎独占了国际茶叶贸易市场。但是,在此之后,由于印度、斯里兰卡引种茶叶的成功和茶业的崛起,也由于英国和欧洲一些科学技术人员,最先把近代科学技术移诸茶树栽培和茶叶加工,这就不仅使中国垄断国际茶市的优势渐失,而且使过去一直引以为荣的传统茶学,在新建立起来的近代茶叶科学技术面前,显得相形见绌了。或  相似文献   

16.
茶业是松阳县农业主导产业。为加快茶叶产业化进程,优化茶类结构,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实现茶叶产业升级,我们开展了“松阳香茶”工艺技术研究与开发工作。现将松阳香茶的主要管理技术和工艺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福建农业》2011,(8):32-33
最近福安茶叶生产蓬勃发展,茶业经济欣欣向荣。茶叶面积、产量、茶类品种、红茶产值和销售总量、无性系茶树良种率等均跃居国内前茅。闽台茶业合作迈开步伐,茶文化事业蒸蒸Et上.茶业人才脱颖而出.福安茶业进入了复兴发展的最好时期。  相似文献   

18.
谈谈新世纪广西茶业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建国以来,广西茶叶经历了恢复、回落、稳步发展的历史发展过程.上世纪50年代从0.4万公顷稳步发展到1.3万公顷,在60年代又跌至0.5万公顷,随后到70年代末发展到历史最高水平3.7万公顷.但由于国内外茶叶市场因素,茶叶面积又降至目前的约3万公顷.当前广西茶业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又恰于我国刚加入WTO,如何发展、壮大我区茶业,使广西茶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这是非常值得茶业界同仁的重视及思考.  相似文献   

19.
《农业科技通讯》2006,(11):59-59
从2006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组委会获悉.应广大参展企业的要求.茶博会组委会决定今年秋季(茶博会举办期让)继续举办名优茶评选及竞拍活动.通过评选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特金奖、金奖、银奖、优质奖茶品.进一步宣传“中国茶”的品牌形象.并将获得奖项的品牌茶叶推荐给2008奥运会组委会、在京的各大机关、部委,以及国家外事部门作为“国礼茶”。同时.在茶博会期间还将组织大型获奖茶叶品尝会.以扩大获奖企业的知名度和品牌效应。  相似文献   

20.
今年4月,萧氏茶业集团公司“萧净尖”绿茶荣获第四届中国国际茶业及茶艺博览会金奖。这是该公司继“萧氏”、“金香品雪”、“楚红”等品牌产品获奖之后的又一项大奖。《茶经》“八之出”曰:“山南以峡州上……”茶圣陆荆对宜昌一带生产的茶叶赞赏有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保持“山南以峡州上”的美誉,萧氏茶业集团公司制定了一套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