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土壤有机质主要来源于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残体,是植物碳素营养和植物养分的源泉,土壤的许多属性都与有机质紧密相关,它不仅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而且还能调节土壤酸碱度和热、水、气、肥条件。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反映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摸清永胜县各类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及丰缺状况,对土壤培肥和施肥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植物和微生物的养分源泉,参与土壤发育过程,决定着土壤的结构以及透气性、渗透性和缓冲性等生产性状,影响着土壤全氮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尽管土壤有机质仅占耕作土壤重量的很小一部分,但在土壤肥力、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含量是评价土壤肥力和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土壤有机质不仅是土壤养分的重要来源,同时还对植物的生长起着主要的作用。笔者结合平山县测土配方施肥和耕地地力评价,采用室内分析、统计和地力信息系统(CIS)等方法,对平山县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特征及其空间分布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为县域耕地土壤有机质的管理和土壤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对土壤的影响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土壤有机质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所含碳的有机物质。它包括各种动植物的残体、微生物体及其会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质。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固相部分的重要组成成分,尽管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只占土壤总量的很小一部分,但它对土壤形成、土壤肥力、环境保护及农林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作用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植物养分的主要来源。有机质含有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各种营养元素,特别是土壤中的氮,有95%以上氮  相似文献   

5.
正土壤有机质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所含碳的有机物质。它包括各种动植物的残体、微生物体及其会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质。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固相部分的重要组成成分,尽管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只占土壤总量的很小一部分,但它对土壤形成、土壤肥力、环境保护及农林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作用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植物养分的主要来源有机质含有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各种营养元素,特别是土壤中的氮,有95%以上氮素是以有机状态存在于土壤中  相似文献   

6.
土壤肥力对植物的生长起着关键作用,对土壤施加肥料可有效改善土壤肥力。文章从长期施肥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入手,重点分析了长期施肥对土壤有机质、氮元素、磷元素、钾元素的影响,最后探讨了合理施肥需要遵循的原则与合理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7.
1.有机肥施用量不足。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是制约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重要因素。据资料显示,在世界农业发达国家如荷兰等国的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多在6%以上,而河南省多数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在2%~3%。土壤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有机肥料、植物和土壤微生物残体。优质有机肥施用量少、农作物秸秆还田率低是造成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的主要原因。大量的实践证明:要使土壤肥力稳定增长,就必须使土壤有机质含量维持在一定范围内,产量随有机质含量增加而增加,成显著正相关。这充分说明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基础,提高有机质含量对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增强土壤的通透性、改良土壤和提高作物品质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深汕特别合作区典型旱地土壤肥力状况,为旱地作物施肥管理、农业绿色发展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对深汕特别合作区典型旱地进行土壤调查及取样分析。结果显示:土壤pH 3.32~7.25,有14.90%的土壤处于强酸性到极强酸性范围;有机质含量总体中等偏低,有61.70%的土壤处于缺乏及以下水平;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和速效钾总体含量较低;土壤有效磷、有效铁含量总体较丰富,有效铜、有效锌含量整体中等偏上;土壤有效锰总体中等偏低,有55.32%的土壤处于锰缺乏状况。建议结合旱地作物养分需求及土壤肥力推行配方施肥,同步优化种植模式、农艺措施和施肥技术,并注意土壤磷和铁的过度积累,补充土壤有机质含量。  相似文献   

9.
周玉环 《北京农业》2012,(10):47-48
土壤有机质泛指土壤中以各种形式存在的含碳有机化合物.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作物生长状况的好坏.近几年,由于农业的过度开发,尤其是长期偏施单质化肥,没有适当给土壤有机质补充,造成土壤有机质下降和土壤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及功能减弱,导致土壤质地严重退化,影响农业生产.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与土壤肥力水平是密切相关的.虽然有机质仅占土壤总量的很小一部分,但它在土壤肥力上起着多方面的作用却是显著的.通常在其他条件相同或相近的情况下,在一定含量范围内,有机质的含量与土壤肥力水平呈正相关.土壤有机质具有以下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套种前胡对新造油茶基地土壤肥力的影响情况,在浙江龙泉、青田、遂昌、松阳新造油茶基地开展了套种及施肥与不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套种施肥对新造油茶基地土壤肥力的影响具有显著性差异,与不套种不施肥的对照相比,套种施肥处理促进了土壤肥力水平的提高,土壤中有机质、水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得到积累,其中有机质含量提高21.4%,水解氮含量提高20.5%,有效磷含量提高109.7%,速效钾含量提高17.1%。套种施肥处理土壤酸化程度较低,有利于油茶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1.
玉米秸秆还田试验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有机质是形成土壤肥力的核心物质,是植物有机营养物质在土壤中的主要存在形式。土壤有机质含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土壤的性质,左右着土壤肥力水平。多年来,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急剧下降,造成土壤理化性状不断恶化,土壤容重增加,孔隙度减少,通透性变差,持水量降低,保肥、供肥能力和对有害物质缓冲作用减弱,土壤水、肥、气、热的调解功能变差,土壤综合肥力下降。为此,进行玉米秸秆还田试验,摸清提升土壤有机质的最佳技术途径,为建设高产稳产农田,保证国家粮食安定,实现农民增收节支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土壤中的有机质是植物矿物质营养和有机营养的源泉(本身含有碳、磷、钾、钙、镁、化合物),又是土壤中异养型微生物的来源,同时也是形成土壤结构的重要因素.因此,有机质直接影响着土壤的保肥性、保水性、缓冲性、可耕性、通气状况和温度等。所以,有机质含量是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有机质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增产幅度。  相似文献   

13.
为有效开展耕地质量提升工作,对义乌市基本农田试点土壤进行测试,针对土壤肥力状况,建立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提出相应施肥方案。通过测土配方施肥,义乌市2008-2014年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提升,土壤全氮含量下降,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提高,土壤质量得到一定改善。受农民意识限制,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很难全面实施,因此,它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一、配方施肥。配方施肥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综合施肥技术。它以有机肥为基础,平衡施用化肥,可以向作物提供全面营养,消除了土壤养分障碍因子,又补充了土壤有机质的消耗,从而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5.
不同施肥结构对稻田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为探明长期不同施肥结构对湖南省稻田土壤肥力的影响,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测定,研究了湖南省土肥站1986年冬季在全省各地建立的、持续了18年的6个土壤肥力与施肥效益监测长期定位试验点不同施肥处理对稻田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处理相比,长期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能全面提高土壤氮、磷、钾、有机质以及CEC含量,能有效调节土壤pH.秸秆还田和施用NK肥都能显著提高土壤速效钾的含量,施用NK肥的处理比NPK肥处理平均高48.4%;秸秆还田处理比NPK肥处理平均高32.3%.施用NP肥能显著提高土壤的速效磷含量;各化肥处理的有机质含量总体上较为稳定,而施用有机肥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最有效途径,有机质与全氮和CEC含量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n=0.959**;r2=0.914**).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明该龙眼园土壤肥力特征,找寻适宜的施肥方案,以期为进一步指导该区域龙眼园科学施肥和果园地力提升提供参考。[方法]以土壤pH值、有机质、总氮、总磷、总钾作为土壤肥力特征评价指标,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模型,对阳西县儒洞镇某龙眼园土壤肥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比较了该果园北、中、南3个龙眼种植区块土壤肥力差异特征。[结果] 该龙眼园土壤pH值总体偏酸,土壤总磷、总钾平均含量均为低等水平(5级),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较低水平(4级),土壤总氮含量水平较高(2级)。总钾缺乏是影响土壤肥力水平的主要障碍因子。[结论]该龙眼园土壤肥力总体处于低等水平,同一果园不同空间水平上的土壤肥力存在一定差异,在生产中建议果农针对不同区域土壤养分现状平衡施肥,培肥地力。  相似文献   

17.
以咸阳市小麦-玉米轮作地作为研究对象,选取pH、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作为评价指标,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土壤肥力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以期能够真实反映土壤肥力整体状况,为实际农业生产指导和施肥管理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咸阳市小麦-玉米轮作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中等偏低,全氮含量中等,有效磷含量较高,速效钾含量丰富。土壤肥力加权关联度平均值为0.522,变异系数为15.90%,整体属于中等肥力水平,有机质是制约土壤肥力水平的关键因子,三原县除有机质外,有效磷也是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18.
车卫东  王兴祥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7):13185-13188
通过野外考察、调研和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东南红壤丘陵区第四纪红粘土发育的红壤肥力的时空变化及退化红壤的重建模式和施肥措施。研究结果表明,20世纪80-90年代自然荒地和稀疏林地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下降,土壤酸化;由林地开垦的耕地土壤肥力一般都下降,而果园土壤肥力随着耕作不断提高;水田的土壤肥力的提高幅度往往较旱地大。旱耕地系统中土壤养分库的恢复效果最好,其次是牧草地系统,再次是茶园系统,但即使是在施肥条件下,红壤的速效氮、全钾和交换性钾库仍然退化。红壤旱地土壤在不施肥时有机质和养分元素含量有退化趋势;荒地红壤开垦后均出现酸化现象,单施化肥促进了土壤的酸化,施用化肥和有机肥则可减缓酸化的进程。单施化肥时红壤肥力的仍有部分指标退化,而施用化肥和有机肥时土壤肥力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三江平原漂白冷凉淋溶土垦殖后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酸度增高,土壤养分元素有增有减。土壤的物理性质也因有机质的减少和耕作而变差,土壤的生物学性质也发生了显著变化。采取秸秆还田、施用石灰、平衡施肥及合理耕作等措施,可使土壤肥力得到恢复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阜新市地处辽西风沙带,土层薄、有机质含量低、结构松散,孔隙度大、保水保肥能力差,作物单产较低,严重制约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调查表明,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与土壤肥力水平成正相关的关系,土壤有机质的含量越高,土壤肥力越高。土壤的固体物质中,除土壤矿物质以外,最重的组成部分就是有机质,是土壤肥力主要的物质基础之一。因此,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实现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