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虫生真菌防治害虫有三种方式:1.引种定殖;2.强化地方病;3.真菌杀虫剂。根据IPM的原理和原则,不少人已将目光转向利用昆虫的自然流行病,希望以前两种方式抑制害虫。但在当前,人们对近年来发展缓慢的真菌杀虫剂兴趣仍然不减。本文就国内外真菌  相似文献   

2.
在介绍虫生真菌防治害虫特点的基础上,进而论述了云南省应用虫生真菌防治森林虫害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及其药剂产品的开发现状与存在问题,以此提出6项相应的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3.
全国第二届虫生真菌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11月15日至17日在广东省珠海市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农、林、医药等37个科研、教学和生产单位的58位代表。 应用虫生真菌防治害虫在我国害虫生物防治中占重要地位,我国在森林害虫的防治中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的规模居世界前列。近年来,我国的虫生真菌事业又有了较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全面调查余杭市野生大型真菌资源的基础上,评价和分析了余杭市野生大型经济真菌的多样性、生态习性的多样性和种类组织的多样性。发现该区孕育着较丰富的大型野生真菌资源。其中食用菌36种,药用菌51种,有毒真菌7种;木腐菌41种,菌极菌14种,土生菌37种,虫生菌5种,粪生菌1种;肉质伞菌类21种,多孔菌类26种,红菇菌类7种,牛肝菌类6种,腹菌类12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余杭市野生大型真菌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中国植物学会真菌学会于今年8月下旬在吉林省公主岭市召开了全国第一届虫生真菌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农、林、医战线上从事虫生真菌研究的39个单位共5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总结了我国建国以来在虫生真菌的基础研究、开发利用等方面所取得的可喜成就和最新进展;交流探讨了当前国内外在这一学术领域内的研究动向;并就当前亟待加强的有关学  相似文献   

6.
<正> 林虫寄生蜂是森林害虫的一类重要天敌,在保护森林、维持自然生态平衡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为了开发利用我省林虫寄生蜂资源,促进我省森林害虫生物防治工作的开展,作者近几年在工作中和指导学生毕业实习中,在我省各地注意了对这类有益生物资  相似文献   

7.
对地处山西东南部的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虫生真菌种类资源及其杀虫活性作了初步的研究。共分离鉴定真菌3目13属19种,2种为山西特有种,其中的丝孢目真菌为该地区的优势种群。选取其中的多形白僵菌和印度轮枝菌,分别对林业害虫杨二尾舟蛾、杨梢叶甲幼虫进行杀虫活性试验,多形白僵菌的平均杀虫效果高于印度轮枝菌16.4%。  相似文献   

8.
针对化学农药的种种弊端,一些国家已研制出一系列选择性强、效果好、成本低、不污染环境、对人畜无害的生物农药.生物农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微生物农药,其中包括病毒农药、真菌农药、细菌农药;另一类是生物工程植物.应用病毒治虫,从70年代起其范围已从森林害虫扩展到农业害虫.巴西农民用病毒农药防治大豆作物的主要害虫豆毛虫,一小包病毒农药粉末,兑水喷洒,比用化学杀虫剂节省75%.最常用的真菌杀虫剂是白僵菌和绿僵菌.前者能防治190多种害虫,后者能防治200多种害虫.菲律宾研究人员用真菌农药消灭犀甲虫获得成功.一公斤真菌农药能  相似文献   

9.
东北主要用材树种外生菌根真菌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我国东北地区主要用材树种外生菌根真菌资源、种类及分布进行详细调查研究,分析了树种、林龄与菌根真菌分布之间的相互关系;菌根真菌的分布、种类随林龄的增加而发生变化。结果表明,与落叶松、樟子松、油松、杨树等主要用材树种共生形成外生菌根的真菌共76种,8-20年生松林下多以牛肝菌类、乳菇类等伞菌目的菌根真菌为先锋种类;20年生以上的成熟林则以专一寄宿性的铆钉菇科和马勃目的菌根真菌为优势种群。为我国东北地区主要用材树种外生菌根真菌的采集、分离、培养,优良菌根真菌的筛选和菌根真菌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松毛虫 ( Dendrolimus spp.)的天敌资源十分丰富 ,寄生性天敌、捕食性天敌及不同的病原微生物均会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或流行 ,据统计 ,仅湖南省的天敌就达 16 3种 [1] 。天敌与寄主之间的发生关系 ,以及各种天敌之间的相互作用一直为人们所关注。虫生真菌由于寄主广泛 ,对天敌昆虫的影响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并一度曾使人们对真菌杀虫剂的生产应用产生怀疑。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报道也比较多 ,其中大多是关于虫生真菌与寄生性天敌的关系研究 ,结果表明寄生性天敌一般不受虫生真菌侵染 ,各自独立地起作用 ;被天敌寄生的寄主因表皮的破坏可能更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