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东北林区,除了还有一小部分贮木场采用人力推平车选材以外,可以说,贮木场五大工序已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作业。近几年来,正积极向全盘机械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 但是,要在贮木场实现全盘机械化和自动化,除了大搞技术革命之外,也必须在管理上进行重大改革,以适应生产现代化的发展。华主席在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的工作报告  相似文献   

2.
<正> 本文材料选自“”(第八屈世界林业会议)和”两本新书的有关内容以及“”和等近期杂志。编译者拟分几个专题连续而系统地介绍美国、加拿大、瑞典、芬兰和苏联等先进国家的木材采运机械化状况、机械系统及其将来的发展方向。上述几个国家的木材采运生产已实现了单工序作业机械化,从六十年代开始向伐区全盘综合机械化和连续化的方向发展;采运机械也从单工序机械发展成为多工序的联合机组,形成了完整的采运机械体系,使伐区作业  相似文献   

3.
我们把适用于林区地下直埋,供交流50赫、额定电压500伏以下或直流1000伏及以下的线路用的导线,简称"地埋线";把采用这种导线的林区供电线路叫做"林区地埋低压电力线路",简称"地埋线"。一、地埋线路的特点1、不占林地、农田,适应机械化耕作。随着林区电网不断扩大,现有低压线路、高压线路、通讯线路、等,占地面积可观。这些纵横交错、分布甚广的电杆及拉线,给林区机械化耕作带来麻烦。地埋线能解决上述问题。2、节省原材料,造价较低。地埋线路比架空线  相似文献   

4.
伐区生产阶段的采伐作业,一般包括下列工序:伐木、打技、造林、剥皮(很少进行)、归堆、伐区清理、原木检尺和验收。但是随着集材方式的不同,上述工序也相应改变。如果实行原木集材时,则采伐作业包括上述工序;原条集材时,上述工序简化为伐木、打技、伐区清理,而造材等工序就转移到伐区椤场或贮木场去进行;伐倒木集材时,在山上只需完成伐木工序,而将打技、造材等工序一并转移到伐区椤场或贮木场去进行。基于此,文中对于伐木的伐前准备工作和林区采伐树倒方向的选择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射流破土式挖沟机利用一定压力、流速的水流冲击破坏土体,形成埋设海底电缆和管道所需的沟型,并将其埋设在海底底泥中以防止外界的破坏。挖沟机在海底作业时,喷嘴的配置和喷射参数直接影响着的开沟能力和效率。目前国内对射流式挖沟机喷嘴配置和喷射参数的研究还不够透彻,对这些参数对射流开沟的影响还不够明确。针对提高射流破土挖沟机的海底作业效率,增强挖沟机的开沟能力,本文通过仿真分析研究了不同因素,如射流流速、喷射靶距、间距和喷嘴的角度对射流开沟的深度和宽度的影响。借助本文的分析,在挖沟机实际作业中,根据需要埋设电缆的尺寸以及需要埋设的深度,设置合适的喷射条件和喷嘴角度,可以有效增强挖沟机的开沟能力,提高挖沟机的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6.
章慧全  王丽 《新农业》2010,(10):53-53
辽宁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结合目前农村生产实际,设计了两行悬挂式玉米收获机。该机以17.5千瓦及以上小型轮式拖拉机作为配套动力,一次作业完成摘穗、秸秆还田、剥皮和集箱等工序。作为配套动力的小四轮拖拉机目前在农村保有量很大,使购机成本和使用成本大大降低。该机操作简单,适应性强,是中小农户实现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好帮手。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水稻种植机械化的程度,针对其生产过程中的整地筑埂作业工序,设计了一种稻田生产用整地筑埂两用机的传动系统,该传动系统主要由变速箱、传动轴、链传动系统、两个旋耕集土器半轴、离合器、轴承等关键部件组成;采用轮式拖拉机为动力,实现了一次进地,可同时完成整地和筑埂两种作业。田间试验表明,该传动系统设计合理、性能稳定、技术先进,为水稻生产过程全程机械化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黄淮海地区夏玉米机械化播种、收获关键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机械化粒收的实现,首先简化了作业工序,其次减少了粮食污染,因晾晒造成的粮食损失也随之减少。近年,黄淮海地区夏玉米机械化播种方兴未艾,而机械化籽粒收获才刚刚开始。总结了该区域夏玉米机械化播种和收获技术要点,以冀对黄淮海区域夏玉米机械化播种和收获有所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唐立志 《油气储运》2012,31(2):128-130,167
为研究影响喷射式挖沟机挖沟能力的因素,设计物理模型,并选择合适的泥沙作为试验底质,开展了室内模型试验。通过测量冲沟断面和水中泥沙质量分数的变化,研究了流速和挖沟机行进速度对挖沟效果的影响,并分析了冲沟沟型从刚开挖至平衡状态的历时变化过程和变化原因。试验结果表明:流速对冲沟深度的影响是有一定限度的;挖沟机行进速度的变化对沟宽的影响明显大于对沟深的影响;冲沟断面历时变化的前一阶段,沟深变浅的同时沟宽增大,这是因发生冲沟塌方、滑坡以及沟内泥沙的落淤而造成的,而后一阶段沟深变浅但沟宽没有明显增大的原因主要与泥沙的密实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
《农家致富》2007,(16):23-23
人工挖山药沟特别麻烦,农民为此经常会累得直不起腰,用山药挖沟机代替人工就解决了这一难题:江苏省丰县果蔬特种机械研制厂开发出山药挖沟机械.并获得国家专利。该厂研制出的挖沟机在实际操作中比传统人工提高工效100多倍时。使用该机还能为农户带来收益,是农户省工增收的好机具。  相似文献   

11.
水稻收获是水稻生产中的一项重要的作业环节。水稻生产实现机械化收获,一次性完成收割、脱粒、清选等作业工序,能减轻劳动强度,保证收获期和作业质量,减少收获损失,提高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12.
芝麻全程机械化生产关键技术集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芝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优化集成包括机械精量播种施肥技术、机械化管理技术、联合机械收获技术等。该技术可有效提高机械化生产水平,简化芝麻生产工序,大幅度提升生产效率,节省大量劳动力成本,实现节本增效,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化农业发展趋势下,中国橡胶生产机械化技术渐趋成熟,但是橡胶种植、采胶和收胶等重要作业环节仍依赖手工操作,制约着我国橡胶生产快速发展。加快发展我国橡胶生产机械化,既要提高现有机械化装备水平,也要解决橡胶生产中的割胶、收胶和种植等作业工序中的机械化问题,通过相关关键技术的突破与推广应用,可以实现橡胶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从而推动橡胶产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据报道,不丹利用国际开发协会(IDA)的550万美元信贷执行了第一个清地和更新造林相结合的项目。 森林是不丹最大的可更新资源,但8,800平方公里森林面积中约500平方公里属退化林区。该项目选择不丹南方的庞措林和加来府作为小规模试验区。 这一项目为期5年,内容是清除上述两地的3,800公顷的退化林区,其中2,800公顷地将用来发展人工林,并建立4个苗圃,修筑通往林区  相似文献   

15.
现在,日本的水稻生产其大部分是移栽法虽然费工,但已实现了机械化,作为稳产高产栽培技术深深扎下了根。现行的水稻移栽法需重翻地,翻地之后撒肥、灌水、耙地、平地、排水等工序之后进行插秧。这需要适于水田作业的轻量四轮驱动拖拉机,高效率的回转耙和高精度的插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我国水稻种植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种植技术被应用到了实际的农业生产中来,而水稻机械化穴播技术正是其中之一。这一技术不仅具有着作业效率高、工序简单等优势,同时也对稻米的品质造成了影响,本文从稻米品质指标体系中的外观品质、碾磨品质、蒸煮品质、营养品质四方面入手,对水稻机械化穴播技术对稻米品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一、水稻机械化穴播技术对稻米品质的影响(一)机械化穴播技术对稻米外观  相似文献   

17.
在海底管道挖沟埋设施工中,除了管道登陆的近岸段采用预挖沟方式挖沟以外,其他海洋段普遍采用海底挖沟机进行后挖沟埋设.在后挖沟施工中,海底管道挖沟机利用高压射流冲射海底泥面形成所需的沟形,采用射流泵将冲射过程中打散的泥沙及时排出工作区域.基于对射流泵设计原理、射流泵的基本方程以及射流泵性能曲线的分析,给出了海底管道挖沟机射流泵的技术参数(最大土方流量、流量比、扬程比、面积比、射流体积流量等)的确定方法及步骤,可为海底管道挖沟机相关参数的确定和主要设备选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农技服务》2017,(5):154-155
根据我国杂交水稻推广情况及制种的发展,劳动密集、工序繁琐的传统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方式已成杂交水稻发展的障碍因素;必须实施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才能适应我国种子企业改制与农村新形势的发展需要;机械化制种具有可操作性强、节约成本、保证制种产量、质量的优势;结合多年制种实践,及在川谷优T16机械化制种上的探索,提出了实现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的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19.
<正>改新玉米大垅双行覆膜技术就是对玉米大垅双行覆膜技术的改进和完善,在玉米大垅双行覆膜栽培技术的基础上,改变了人工播种、施肥、覆膜、放苗等繁重工序,实现了机械化一次性施肥、播种、覆膜作业。是一项省工、  相似文献   

20.
<正> 建国以来,我国的林区道路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到现在已有九万公里的林区汽车运材道路。在这方面,我们的成绩是很大的。我国的主要林区可以分为三大片。即东北、内蒙古的国有林区、西南高山林区和南方九省(区)集体林区。这些林区的木材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百分之九十七,其中东北、蒙古林区约占百分之五十五,西南林区约占百分之三十二,南方集体林区约占百分之十。如何建设好这些林区,使之实现长期经营,永续作业,越采越多,越采越好,是我国林业建设的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