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叙述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乙腈∶水(4∶1)为流动相,C18柱和紫外检测器同时定量分析了混剂中的毒死蜱和高效氯氟氰菊酯的含量。结果表明,毒死蜱和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124 6、0.021 21;变异系数分别为0.62%、1.03%;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49%、100.36%,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r毒死蜱=0.999 7、r高效氯氟氰菊酯=0.999 9。  相似文献   

2.
1杀鼠剂溴敌隆,溴鼠灵,杀鼠醚,敌鼠钠盐,杀鼠灵,氯敌鼠钠盐,C型肉毒梭菌毒素2卫生杀虫剂烯丙菊酯*,炔丙菊酯*,苯醚菊酯*,环戊烯丙菊酯,炔咪菊酯,氯烯炔菊酯,戊烯氰氯菊酯*,烯炔菊酯*,右旋炔呋菊酯,避蚊酯,氟蚁腙,醚菊酯,吡丙醚,苯醚氰菊酯*,胺菊酯*,避蚊胺,对二氯苯,四氟苯菊酯,甲醚菊酯,苄呋菊酯*,三氯杀虫酯,噁虫酮,甲基吡噁磷,环氧乙烷,硼酸,氟虫胺,桉叶油,噁虫威,硫酰氟。(*:含各种异构体)3其它品种代森锰锌,噁唑禾草灵(包括精噁唑禾草灵),甲霜灵,联苯菊酯,氟氯氰菊酯(包括高效氟氯氰菊酯),克百威,丁硫克百威,阿维菌素,乙酰甲胺磷,炔螨…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乙腈+磷酸溶液为流动相,使用以ZORBAX SB-Aq、5μm为填料的不锈钢柱和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245nm波下对氟丙菊酯·阿维菌素水乳剂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分析方法中氟丙菊酯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9,标准偏差为0.02,变异系数为0.84%,平均回收率为99.76%;阿维菌素的线性相关系数为1.000 0,标准偏差为0.03,变异系数为0.22%,平均回收率为99.52%。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分别测定炔草酯及其代谢物炔草酸在小麦和土壤中残留量的方法。样品经乙酸乙酯或丙酮提取,中性氧化铝柱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表明:炔草酯在小麦籽粒、植株和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0.4%~92.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5%~4.4%;炔草酸的平均回收率为71.7%~83.8%,RSD为2.3%~6.0%;炔草酯和炔草酸的最小检出量分别为1.0×10-9和2.0×10-10 g;在籽粒、植株和土壤中炔草酯和炔草酸的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0.02、0.05、0.02 mg/kg和0.01、0.02、0.01 mg/kg。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气相色谱法,HP-5弱极性毛细管柱,以邻苯二甲酸二丙酯为内标物,用FID检测器对七氟甲醚菊酯原药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该方法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9,标准偏差为0.132 7,变异系数为0.143 1%,平均回收率为100.31%。此外,用强极性毛细管柱,FID检测器对其顺式Z/E异构体进行分离。  相似文献   

6.
电热蚊香液中右旋炔丙菊酯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用5%SE-30/ChromosorbW-HP填充柱,用FID检测器对电热蚊香液中右旋炔丙菊酯进行定量分析,测得其对相对偏差为0.30%,回收率在98.9%以上,方法简便,可靠。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水为流动相,使用Inertsil ODS-SP C185μm为填料的不锈钢柱和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254nm波长下对试样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啶酰菌胺和咯菌腈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7、0.999 8;标准偏差分别为0.01、0.01;变异系数分别为0.05、0.10;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99.8%。  相似文献   

8.
以光活化菊酯农药新理念为指导,设计合成了氯丙炔菊酯的二炔衍生物(JZB),并以胺菊酯、溴氰菊酯、联苯菊酯和氯丙炔菊酯为对照药剂,采用MTT法、Giemsa染色法和流式细胞术研究JZB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litura(SL)细胞的光活化毒力和毒性机制。结果表明,500μg/mL处理SL细胞后24h,氯丙炔菊酯及JZB均表现出良好的抑制活性,抑制率分别达89.79%和92.95%,而胺菊酯、溴氰菊酯和联苯菊酯的抑制率均低于21%;氯丙炔菊酯及JZB对SL细胞形态影响明显,50μg/mL处理后24h,细胞密度降低,90%以上的细胞收缩变圆,无法正常贴壁,而500μg/mL溴氰菊酯处理后24h,70%以上细胞贴壁状态良好;经50μg/mL氯丙炔菊酯及JZB处理后,细胞线粒体膜电位较对照分别降低了35.43%和45.55%,活性氧较对照分别升高212.09%和311.60%。  相似文献   

9.
啶虫脒-辛硫磷混配制剂的液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以甲醇 水为流动相,采用254nm检测波长,对啶虫脒和辛硫磷的有效成分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的方法。该方法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007、0.050;变异系数分别为0.78%、0.25%;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8、0.999 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7%、99.77%。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气相色谱法,以邻苯二甲酸二正戊酯为内标,在DB-1色谱柱上对混剂中的甲霜灵.烯酰吗啉进行分离和定量。本方法中甲霜灵、烯酰吗啉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02、0.03;变异系数分别为0.25%、0.14%;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07%、99.05%: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r甲霜灵=0.999 9,r烯酰吗啉=0.999 9。  相似文献   

11.
为了给红火蚁化学防控提供新药剂,本文测定了氟啶虫胺腈对红火蚁中、小型工蚁的毒杀活性及行为能力的影响作用。制备了不同浓度的氟啶虫胺腈饵剂,分别测定其对红火蚁工蚁的毒杀活性以及对抓附能力、攀爬能力和行走能力等的影响。结果表明:0.01%、0.02%、0.03%的氟啶虫胺腈饵剂处理5 d后,小型工蚁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35.18%、66.66%、100.00%,抓附率分别为65.00%、31.67%、0.00%,攀爬率分别为55.00%、31.67%、0.00%,行走率分别为61.67%、30.00%、0.00%;中型工蚁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22.47%、55.06%、100.00%,抓附率分别为68.33%、33.33%、1.67%,攀爬率分别为63.33%、33.33%、0.00%,行走率分别为61.67%、30.00%、0.00%。在设计剂量下,氟啶虫胺腈饵剂对红火蚁工蚁具有较好的毒杀活性,且对其行为能力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几种化学物质诱导黄瓜对霜霉病的抗性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在黄瓜幼苗子叶期及第1真叶期用苯酚、水杨酸、无水对氨基苯磺酸和氯化钾进行诱导接种,可使黄瓜植株产生对霜霉病的抗病性。在自然病原激发病害的试验中,经上述4种化学物质诱导的植株,其病株率比CK分别降低30%、0%、20%和20%;病叶率发别降低20.61%、6.80%、31.62%和20.72%;相对免疫效果分别为21.73%、35.19%、59.61%和40.84%。在人工接种病原激发病害试验中,经上述4种化学物质诱导的植株,其病株率分别降低28.57%、42.86%、57.14%和28.57%;病叶率分别降低89.13%、63.13%、72.96%和82.75%;相对免疫效果分别为91.15%、33.33%、55.99%和52.81%。  相似文献   

13.
研究不同土壤水分梯度下盆栽苗木四翅滨藜(Atriplex canescens)、中宁枸杞(Lycium barbarum)、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水分利用效率(WUE)与土壤含水量(SWC)的关系.结果表明:维持沙棘、四翅滨藜和中宁枸杞净光合速率为最高的土壤含水量分别是18.88%,17.41%和18.49%,三树种维持叶片水分利用效率最佳土壤含水量依次为10.58%,15.3%,12%;土壤水合补偿点分别为4.3%,4.4%,4.54%,最大蒸腾速率的土壤含水量分别为21.25%,22.49%,21.64%,沙棘最适宜的土壤含水量应在10.5%左右,四翅滨藜应在10%~12%,中宁枸杞应在10%~15.5%.  相似文献   

14.
不同除草剂对遍地黄金草坪杂草的控制效果及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出可用于防除遍地黄金草坪杂草的除草剂配方,经室内盆栽法测定不同除草剂茎叶处理对马唐、香附子、红花酢浆草的抑制效果及对遍地黄金的安全性后,进行药剂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5%啶嘧磺隆WG对总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达到78.1%和80.5%,显著高于其他单剂处理的防效;56%2甲4氯钠盐SP对阔叶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为85.4%和85.7%,高于其他单剂处理的防效;108 g/L高效氟吡甲禾灵EC对禾本科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可达92.2%和92.6%,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的防效;108 g/L高效氟吡甲禾灵EC+56%2甲4氯钠盐SP混剂对禾本科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为88.2%和91.1%,对阔叶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为75.3%和78.2%,但对莎草科杂草的防效低;108 g/L高效氟吡甲禾灵EC+75%氯吡嘧磺隆WG混剂对禾本科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较好,分别可达到85.4%和87.4%,对莎草科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为71.9%和77.6%,但对阔叶杂草防效较低;56%2甲4氯钠盐SP+75%氯吡嘧磺隆WG混剂对阔叶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可达到85....  相似文献   

15.
16.
根结线虫在内蒙古设施黄瓜生产中平均造成30%以上的产量损失,危害严重时导致绝收,为了明确41.7%氟吡菌酰胺SC有效防治黄瓜根结线虫的最佳施药时期,在定植后当天、3 d、7 d和15 d分别使用41.7%氟吡菌酰胺SC稀释1 500倍液灌根;以定植后当天使用对照药剂20%噻唑膦EW稀释1 000倍液灌根、10%噻唑膦GR 2 kg/667 m2地面撒施及未施药处理为对照,施药71 d后41.7%氟吡菌酰胺SC处理区的土壤根结线虫虫口减退率分别为43.75%、37.39%、32.05%、18.12%,对黄瓜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6.4%、60.8%、55.6%、33.4%,对照药剂处理根结线虫虫口减退率分别为36.4%、25.0%,防治效果分别为64.6%、39.8%。研究结果表明,〖JP+1〗41.7%氟吡菌酰胺SC稀释1 500倍药液于设施黄瓜定植后当天和3 d灌根处理对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较好,都达到60%以上,增产明显,分别为25.1%和39.2%,本研究为41.7%氟吡菌酰胺SC防治黄瓜根结线虫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2019年-2020年, 对甘肃省不同生态区于小麦不同生育期采集的661份条锈菌标样, 在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兰州温室进行条锈菌生理小种变异监测, 结果表明:两年共监测到52个生理小种及致病类型, 其中贵农22仍为优势致病类群, 居第一位, 2019年和2020年出现频率分别为36.7%和 49.5%, 低于2018年的50.3%; 其次是HY和水源致病类群, 出现频率分别为25.3%?25.5%和10.2%和15.5%; 中四致病类群出现频率分别为22.8%和7.6%, 2020年居第五位, 低于2018年的13.9%?流行小种条中34号出现频率分别为23.4%和22.5%, 居第一位; 条中32号出现频率分别为19.6%和17.9%, 居第二位; 条中33号?贵22-14出现频率分别为4.4%?4.0%和2.5%?6.0%; 新类型ZS-1出现频率分别为7.0%和0.6%?次要致病类型如HY8?HY29?HY103?水11-192及贵22-13?贵22-108?贵22-244和贵22-271等出现频率在1.0%~1.9%之间, 其他致病类型均在0.6%以下?毒性分析发现, VYr9?VYr3b+Yr4b?VYrsu?VYr26为甘肃省条锈菌主要毒性致病基因, 毒性频率在50.6%~93.7%之间?甘肃小麦条锈菌群体结构仍处于以条中34号为主的贵农22致病类群占优势阶段?对感染中四的新致病菌系ZS进行持续监测是今后一段时期甘肃省小麦条锈菌变异研究的重点?小麦抗条锈育种应以兼抗条中34号?条中32号为主, 兼顾贵农22其他类型及中四新菌系?  相似文献   

18.
6种杀菌剂对芦笋茎枯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笋茎枯病是芦笋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近年来其发生程度有加重的趋势。为有效地防治该病,对6种杀菌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吡唑醚菌酯乳油的防效最好,对芦笋茎枯病防效为64.30%~74.85%;30%苯醚甲环唑乳油和2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次之,其防效分别为61.90%~72.66%和61.12~71.25%;30%醚菌酯悬浮剂的防治效果相对较好,防效为57.07%~67.37%。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防效较差,其防效分别为24.48%~34.99%和22.37%~29.85%。25%吡唑醚菌酯乳油的增产率最高,有效成分用量300、400、500g/hm2的增产率分别为19.84%、22.08%、23.66%。30%苯醚甲环唑乳油次之,有效成分用量300、400、500g/hm2的增产率分别为19.32%、20.77%、22.14%。2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和30%醚菌酯悬浮剂的增产率相对较高,为15%~20%。对照药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增产率均在10%左右。  相似文献   

19.
湖南省棉田杂草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湖南省棉花主产区棉田杂草的种类、发生规律及化学除草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 湖南省棉田常见杂草包括12科, 28种, 其中禾本科杂草占25.00%, 阔叶杂草占67.86%, 莎草科占7.14%; 一年生杂草占78.57%, 多年生杂草占21.43%。相对多度10%以上的杂草有7种, 其中马唐、牛筋草、千金子、铁苋菜、小飞蓬5种杂草为湖南省棉田杂草的优势种, 相对多度分别为37.79%、33.64%、29.15%、26.23%、23.83%。杂草发生呈现3个高峰期, 分别为5月下旬, 6月中下旬, 7月下旬至8月初, 杂草防除主要采用苗前土壤处理和苗后茎叶处理相结合的化学防除方法。  相似文献   

20.
采用工蚁诱测法和挖巢观察法评价了4种国产毒饵对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氟虫胺、胺菊酯、苯氧威、多杀霉素4种毒饵处理后,红火蚁工蚁诱集百分率均明显降低,处理5d后氟虫胺、胺菊酯的工蚁诱集率为0,而多杀霉素处理10d后诱集率为0。施药后25d4种毒饵处理活动蚁巢减退率分别为100%、100%、50%和71.4%,工蚁减退率分别为100%、100%、92.7%和100%。处理6周后蚁群级别分别降低了100%、100%、83.3%、7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