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定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成效与发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定区发扬“领导苦抓,社会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坚持“水保立区、农业稳区、工业富区、科教兴区、依法治区”的发展战略,累计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2 176 km2,治理程度达65.7%,年土壤侵蚀模数由治理前的5 640 t/km2下降到现在的2 700 t/km2,年减少进入黄河的泥沙约1 000万t。马铃薯、畜草、劳务三大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 593元。介绍了区内水土保持发展概况、取得的成效和今后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马什好项目是宁夏第一个比较大的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该项目累计完成综合治理措施面积372.93km2,新增水土流失治理程度52.8%,林草覆盖率由治理前的7.5%增加到现在的20.41%,初步形成了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项目区年人均占有粮食达到431 kg,年人均纯收入达1 306元,分别比治理前提高了19.1%和59.9%。介绍了项目建设的具体做法与经验。  相似文献   

3.
水土保持扶贫成效与攻坚阶段措施韩荣(青海省水土保持局,810001)青海省既是严重的水土流失地区,同时又是贫困面大的地区。1982年起,我省在主要水土流失地区有计划地开展了小流域综合治理。两年以后(即1984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帮助贫困地...  相似文献   

4.
2013年5月,水利部组织完成了对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辽宁省(2008—2012年)项目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的竣工抽验,也标志着辽宁省2008—2012年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全面顺利完成。5年间,全省共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 290.6 km2,共治理了125条小流域,省以上投资26 860万元,项目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全面总结了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和做法,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宽甸县2017年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位于宽甸县东北部的红石镇红石砬子小流域,该项目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00 hm2。工程的实施不仅能有效遏制项目区日益严重的水土流失趋势、保护耕地资源、提高土地生产能力、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而且对振兴宽甸县地方经济和提高边境地区国际形象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对红石砬子小流域的建设管理过程中,总结出: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制度;科学合理规划,优化治理模式;加强建后管护,巩固治理成果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6.
广西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自2013年开始实施,经过8年的建设,两期工程均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工程实施的突出特点是治理范围和治理规模逐年增加,治理措施更加多样化。工程的实施经验主要有:发展特色产业,助力脱贫攻坚;积极整合多部门资金,推动工程高质量实施;大力推动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因地制宜,针对特殊类型的水土流失提出不同的治理模式。后续"十四五"工程实施时应当进一步加强推进前期工作,充分吸引民间资本,推动以奖代补,加强工程监督,及时推动工程验收。  相似文献   

7.
沂南县拉动内需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把实现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定为目标,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通过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多方筹集资金、优化措施配置等方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为当地小流域治理与开发提供了样板,走出了一条工程建设规范化管理、生态与经济相互协调、治理与开发相结合的路子。  相似文献   

8.
2013年,作为一类革命老区的莒南县被列入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治理县,经过连续两期的治理,共治理小流域15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9.67 km2,治理效果显著。其经验和做法主要有: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加强前期工作,优化项目设计;落实"四制"等规章制度,提升建设能力和水平;严格财经纪律和资金审批程序,加强资金管理;加强宣传引导,健全管护机制;推动项目信息化,提高工程管理水平等。提出了加大水保措施管护力度、降低县级配套资金比重、加大水保宣传力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定西地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成效与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定西地区各级党委、政府立足实际 ,围绕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产条件、促进经济发展、加快脱贫致富这个主题 ,以全新的思想观念、超前的思维方式、求实的工作作风 ,靠实责任、科学规划、创新机制、强化监督 ,带领全区人民开展了艰苦不懈的探索与实践 ,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0.
偏关县是山西省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县之一,严重的水土流失,极大地制约县域经济发展.偏关县历届县委、政府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六十年代出现水保典型村;七十年代树立了英儿沟样板小流域;八十年代初涌现出了集中连片、综合治理的小流域和户包小流域治理的热潮,典型的引导,加快了全县水土保持治理步伐.近年来,我县加大水保...  相似文献   

11.
拜泉县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与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拜泉县经过30多年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县域内禁垦坡度以上的陡坡地全部采取了水土保持措施,陡坡开荒全面禁止,87%的坡耕地得到了治理,林草保存面积占宜林宜草面积的90%,治理程度在80%以上的小流域面积占全县应治理小流域面积的60%,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70%,土壤侵蚀量减少了60%,农业生产条件和居民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当地生态环境趋向良性可持续发展。介绍了拜泉县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和经验。  相似文献   

12.
浮山县土地总面积940.6 km~2,水土流失面积760 km2,占80.8%;年均输沙量400.2万t,年土壤侵蚀模数5 266 t/km~2,水土流失严重。经过多年以建设基本农田为中心的水土流失治理,特别是近三年的重点治理,治理度达到72.9%。总结了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成效与经验,提出了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2008—2012年,定西市安定区在青石项目区共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50.68 km2,新增水土保持措施年减少土壤流失量53.59万t,保水能力增加134.24万m3。项目区结合"景观廊道效应"理论,使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在原来"五子登科"治理模式上突出"五个转变",呈现出梯度化拓扑镶嵌的生态景观格局。经过5年的综合治理,耕地基本实现梯田化,生物种类趋于多样化,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4.
"十一五"期间,由于领导重视、机制灵活、责任落实、重点突出、管理规范,南康市的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介绍了南康市水土保持工作的经验,包括大造舆论,水保工作氛围浓厚;领导重视,水保工作责任落实;科学规划,坚持不懈抓好实施;政策优惠,干群治理热情高涨;整合力量,特色产业发展迅速;强化管理,预防监督执法到位等。  相似文献   

15.
固原市郊的饮马河小流域被列入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重点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后,通过4年以生态景观建设为主的综合治理,形成了以城市外围绿化为依托、基本农田为骨架,骨干工程控制、小型水保工程点缀的多层次的立体防护体系,给固原市居民打造了一个山清水秀、现代文明、生态休闲的活动场所,增强了城市生态保障功能。其主要经验是:领导重视,狠抓落实;将水土保持与城市园林、景观建设相结合,实行拼盘工程建设模式;适地适树,推广抗旱造林技术;注重治理与开发的结合;依法管护,巩固成果。  相似文献   

16.
莱芜市围绕打造"绿色钢城"、建设"生态市"这一目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市上下把水土保持作为发展山丘区农业经济的基础工程来抓,制定完善了一系列政策,放手发展民营水土保持,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实施大户承包、规模经营、加快山丘区水土保持治理投入的新机制。截至目前,全市发展民营水保户31 000户,每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5 km2,占全市年治理面积的60%以上。民营水土保持已成为全市山丘区水土保持治理的生力军和主力军。  相似文献   

17.
云南省城市水土保持试点的经验与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思茅、楚雄、大理市和昆明市西山区在 2 0 0 0~ 2 0 0 3年城市水土保持试点期间 ,加强领导 ,科学规划 ,广泛宣传 ,以示范工程推动城市水保建设 ,取得了城市居民水土保持意识显著提高、生活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城市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 ,城市基础设施得到有效保护的良好效果 ,增强了城市的凝聚力、投资吸引力 ,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8.
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临安始终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建设美丽幸福新临安为目标,科学开展水土流失系统治理,全面强化人为水土流失监管,构建了政府重视、规划引领、保护优先、系统治理、产业融合“五位一体”的水土保持工作体系,探索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绿色+”生态经济发展道路,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9.
截至2014年底,安远县通过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共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73.65 km2,总投资6 327.34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把水土流失治理与扶贫开发结合,取得了良好效果,2008—2014年脱贫人口达6 900余人。安远县的主要经验和做法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搞好调查规划,做到精准布局;突出治理重点,优化治理模式;狠抓典型引领,发挥示范效应;强化宣传发动,促进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十二五"以来,泉州市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大力开展水土保持项目建设,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9 542.48hm2,治理小流域89条、治理崩岗1 200处、治理坡耕地8 733.33hm2,治理区植被覆盖度普遍提高10个百分点,土壤侵蚀量减少65%以上,水土流失率由2010年末的15.2%下降至13.35%,近百万亩治理区水土流失程度下降,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十三五"期间,泉州市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围绕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重点抓好综合治理、监督管理和宣传教育等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