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拖拉机运输作业时,道路很不平整,田间作业时的地表条件更为恶劣,地面给拖拉机的激振力通过拖拉机机体传给拖拉机驾驶员座位,产生低频(常低于15Hz)、大位移(振幅高达100毫米)的振动。驾驶员长期在此激烈的低频大位移的环境下工作,不仅会使驾驶员早期疲劳,影响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而且危害人的身心健康。为了开展  相似文献   

2.
拖拉机、农用运输车在通过凹凸不平的道路时,如果操作不当就会剧烈振动,不仅容易损坏机件,而且振动还会使方向盘失去控制而发生危险。因此,驾驶员要灵活掌握驾驶技巧。 1.通过凹凸道路时要谨慎。首先要保持正确驾驶姿势,上身贴后靠背坐稳,两手紧握方向盘,防止身体随车跳动而失去对机车的控制。 2.随时注意路面情况,决定通过方法。在通过短而凹凸窄小的道路时,可空档滑行通过。 3.通过有连续小凹凸路或“搓板”路时,要适当减速,保持匀速行驶。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拖拉机座椅振动对驾驶员腰部疲劳的影响,模拟拖拉机作业时的振动状态,在不同振动加速度和频率作用下测试了受试者腰部多裂肌和竖脊肌的表面肌电信号(sEMG),并分析其积分肌电值(iEMG)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腰部多裂肌和竖脊肌的iEMG在振动频率为4.0Hz的条件下,随振动加速度的增大而增加,在2.0m/s2 时出现最大值;在加速度为1.2m/s2 的条件下,随振动频率增大其变化不大;驾驶员主观感受的腰部肌肉疲劳随振动加速度和频率的增大而加重.  相似文献   

4.
振动病是因长时间接触振动物体所引起的人体血管、神经、骨与关节、肌肉等出现病变的一组病症,因此这种病被称为振动综合征.由于农用车、农用拖拉机行驶的乡间道路和田间地头,路面高凹不平,因此,农机手驾驶农用车辆受到的振动会很剧烈,剧烈的振动引起农机驾驶员手部末梢血管和肌肉痉挛,手指和手臂发麻、握力下降,日积月累,还会造成指关节骨质增生、手指变形、肿胀或萎缩,以及手掌皮肤增厚等.  相似文献   

5.
振动病是因长时间接触振动物体所引起的人体血管、神经、骨与关节、肌肉等出现病变的一组病症,因此这种病被称为振动综合征。由于农用车、农用拖拉机行驶的乡间道路和田间地头,路面高凹不平,因此,农机手驾驶农用车辆受到的振动会很剧烈,剧烈的振动引起农机驾驶员手部末梢血管和肌肉痉挛,手指和手臂发麻、握力下降,日积月累,还会造成指关节骨质增生、手指变形、肿胀或萎缩,以及手掌皮肤增厚等。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道路条件的改善,运输和拖拉机作业状况的变化,在驾驶操作、车辆维护保养、安全知识、职业道德等方面向拖拉机驾驶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仅对如何提高拖拉机驾驶员素质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拖拉机轮胎垂直动态刚度和阻尼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为春  何吕昌  刘存波 《农机化研究》2007,(12):148-150,156
针对拖拉机无悬架的特点,系统地阐述了采用室外道路对拖拉机轮胎进行垂直动刚度和阻尼特性测试的方法,讨论了拖拉机在使用过程中轮胎的垂直动刚度和阻尼特性与轮胎气压之间的关系,反映了拖拉机振动与轮胎垂直动刚度和阻尼之间的相互关系,为设计中选择合适的轮胎来减少拖拉机的振动以及提高驾驶员的工作环境质量提供实验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 减轻拖拉机的振动是改善驾驶员劳动条件、延长机器使用寿命、保护环境、提高生产率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仅从使用的角度出发,针对拖拉机的振动源,对症下药,进行综合控制。  相似文献   

9.
为更了解国产拖拉机的振动情况,对拖拉机行驶在不同工作路面条件下的振动特性进行研究。以CF700拖拉机为研究对象,测试拖拉机分别行驶在水田、小麦秸秆田、稻秸秆田和田间小路四种不同的农田道路上时的振动加速度。试验过程中,对拖拉机前桥、后桥、驾驶室底板与座椅位置纵向、横向和垂向共4个位置8个方向的振动加速度进行测试。结果得到,同等条件下,拖拉机在水田行驶时的振动加速度均方根值最小,在水稻秸秆田行驶时的振动加速度均方根值最大;加速度功率谱的峰值频率主要集中在1~5 Hz,垂向的峰值频率一般大于纵向和横向的峰值频率;前、后轮动载荷系数随速度的增加而增大,均在安全行驶的范围内。该研究为后期设计适合国内路面情况的拖拉机减振装置提高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拖拉机、农用运输车在通过凹凸不平的道路时 ,如果操作不当就会剧烈振动 ,不仅容易损坏机件 ,而且振动还会使方向盘失去控制而发生危险。因此 ,驾驶员要灵活掌握驾驶技巧。( 1 )通过凹凸道路时要谨慎 ,首先要保持正确的驾驶姿势 ,上身稍贴后靠背坐稳 ,两手握紧方向盘 ,防止身体随车跳动而失去对机车的控制。( 2 )随时注意路面情况 ,决定通过方法。在通过短而凹凸又小的道路时 ,可空档滑行通过。( 3 )通过有连续小凹凸路或“搓板”路时 ,要适当减速 ,保持匀速行驶。( 4)通过凸形较大的障碍路面时 ,应用低速档缓慢通过。必要时可在障碍前停车 …  相似文献   

11.
拖拉机大都在乡村道路行驶,道路曲折,高低不平,路面条件恶劣,情况复杂,行驶中的安全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拖拉机驾驶员技术要熟练,精力要集中,能在各种复杂的条件下安全行驶。拖拉机在行驶中除了要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维护交通秩序,确保安全行驶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种复杂情况下行驶时的安全事项。1 在乡村、田间道路行驶11 拖拉机在乡间、田间道路上行驶,没有任何交通指挥信号,驾驶员必须熟悉道路和地形,如道路不熟悉,应由向导带路。12在乡村、田间道路上会车时,要做到非机动车让机动车,拖拉机让汽车,空车让…  相似文献   

12.
陈勇  朱思洪  马然 《拖拉机》2013,(5):13-15
为研究拖拉机振动对驾驶员舒适性的影响,试验测试了某型号拖拉机在标准较粗糙路面上以不同速度行驶时驾驶员处的振动特性,使用功率谱密度(PSD)曲线及“疲劳一降低工效界限”曲线对该振动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的谱峰值频率在低频范围内集中在10}Iz以下,对驾驶员舒适性的影响明显,工作约1h后驾驶员工效降低。  相似文献   

13.
<正> 近几年来,装有舒适的驾驶室和坐椅的拖拉机数量明显地增多,振动状况和操作条件有很大改善。在拖拉机的行驶速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要进一步减小振动变得更为困难。  相似文献   

14.
农业轮式拖拉机在作业和行走时均会产生较强的振动,为了避免这种振动对驾驶员的身体尤其是腰部产生损害,提高其工作质量和效率,也为了改善座椅减振性能以及考核振动舒适性,需进行驾驶员全身振动的测量与评价。为此,基于LabVIEW平台,开发出一套实用的农业轮式拖拉机驾驶员全身振动测量与评价虚拟仪器系统。该系统将振动信号的测试以及分析与虚拟仪器相融合,可实时、准确地对测试数据进行记录,并利用应用软件进行处理,实现对农业轮式拖拉机驾驶员全身振动的测量与评价。  相似文献   

15.
针对路面不平度引起的拖拉机振动及驾驶员驾驶疲劳等问题,以大功率拖拉机为研究对象,基于车辆动力学理论建立六自由度人-椅-路面拖拉机振动模型,仿真拖拉机动态工况下人椅系统的振动传递过程。为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在田间及沥青道路上进行实车试验,测量动态工况下拖拉机座椅及人体头部、腰部、腿部的振动加速度,并与模型仿真结果进行对比;通过加速度响应的时域和频域分析,把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作为评价指标,对驾驶员的振动舒适性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人椅系统模型与振动试验的结果有很高的一致性,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且驾驶员测量部位因振动产生的不舒适感由低到高为头部、腿部、腰部,为拖拉机减振及座椅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驾驶员疲劳的几种消除方法车辆驾驶工作,既是体力劳动,又是脑力劳动,因此驾驶员长时间驾车容易产生身心疲劳。特别是拖拉机的条件比汽车的差,运行中产生的噪音和振动比较大、加上农村公路设施不够好,所以拖拉机手在从事道路运输作业更容易产生疲劳,疲劳不仅使人的生...  相似文献   

17.
农田和乡村道路的坎坷不平,引起机组振动,影响拖拉机驾驶员的身体健康,降低劳动生产率。为研究拖拉机带拖车机组的总体参数,行走机构的悬架形式及座椅结构等对乘坐舒适性的影响,我们进行了道路试验和理论计算,结果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18.
拖拉机驾驶员要防胃下垂拖拉机驾驶员工作条件恶劣,颠簸、振动、烟尘和饮食不定等使胃下垂成了他们的职业病。所以驾驶员一定要注意防止胃下垂。(1)患胃下垂的驾驶员多数是不注意饮食饥饱所致。所以驾驶员平时要注意饮食,切忌饥一顿,饱一顿。(2)频繁的颠簸、振动...  相似文献   

19.
拖拉机手怎样预防职业病拖拉机驾驶员由于长年累月在比较艰苦的环境中工作,容易得职业病,常见的有胃病、关节炎、气管炎、痔疮等。有哪些因素容易使驾驶员得职业病呢?一、振动致病。作业时田间坑坑洼洼或道路高低不平引起颠簸振动;发动机有毛病,也会产生振动。振动对...  相似文献   

20.
拖拉机工作时产生剧烈的振动。时间长了,驾驶员的手臂、腰部等受振动部位会出现病变。主要表现为手腕乏力、手指麻木、腰背肩酸痛,甚至出现胃下垂、恶心、失眠等全身性症状。 那么,怎样减轻振动的危害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