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5 毫秒
1.
试验以“米拉”脱毒苗为基础材料,研究了在不同光照和蔗糖浓度条件下,不同浓度BA以及不同时间加入BA对试管块茎形成与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BA与光照条件,蔗糖浓度之间在影响块茎形成和生长过程中不存在显著的互作关系,但三者均为块茎形成和膨大的必要条件,短日照有利于匍匐茎的发生,BA有利于匍匐茎顶端的膨大,蔗糖浓度与块茎大小和数量有密切关系。本文涉及的试验中,每天光照8小时,蔗糖浓度为8%,使用2p  相似文献   

2.
柳俊  谢从华 《马铃薯杂志》1994,8(3):138-141
试验采用“Mira”、“87P48-64”两个栽培品种的脱毒苗为材料,在培养温度20℃、诱导温度18℃条件下,小苗生长4周后,采用不同天数黑暗处理诱导,再分别转入长日照和短日照条件下培养8周,观察统计不同处理的试管块茎形成能力,试验结果表明,黑暗处理和短日照条件对试管块茎的形成是有利的,试验中以黑暗处理两天,每天光照8小时的处理单株结薯总数最多。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出苗后接受1个月的每日8小时短日照处理并与当时自然光照长度进行比较,研究光照长度对块茎形成及内源激素②的影响,探讨块茎形成与激素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短日照处理使块茎形成显著提早,但使结薯数减少,植株茎叶生长受抑,块茎淀粉含量降低;短日照处理使叶片中ABA含量提早增高,GA3含量提早减少,GA3与ABA的比值提早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4.
光周期对马铃薯块茎形成的影响及对激素的调节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马铃薯出苗后接受1个月的每日8小时短日照处理并与当时自然光照长度进行比较,研究光照长度对茎形成及内源激素的影响,探讨块茎形成与激素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短日照处理使块茎形成显著提早,但使结薯数减少,植株茎叶生长受抑,块茎淀粉含量降低;短日照处理使叶片中ABA含量提早增高,GA3含量提早减少,GA3与ABA的比值提早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5.
试验采用“Mira”、“87P48—64“两个栽培品种的脱毒苗为材料,在培养温度20℃、诱导温度-18℃条件下,小苗生长4周后,采用不同天数黑暗处理诱导,再分别转入长日照和短日照条件下培养8周,观察统计不同处理的试管块茎形成能力.试验结果表明,黑暗处理和短日照条件对试管块茎的形成是有利的.试验中以黑暗处理两天,每天光照8小时的处理单株结薯总数最多.  相似文献   

6.
以紫花白和晋薯2号两个品种为材料,研究了马铃薯同一个体植株中,处于不同生长阶段上的块茎,其内源GA3和ABA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开始形成的块茎(块茎直径1cm左右)中ABA和GA3含量最高,但GA3/ABA的比值则较低;之后随着块茎的膨大,ABA和GA3的含量均逐渐降低,但ABA的降低速度大于GA3,从而使GA3/ABA的比值逐渐增高,到块茎成熟时,ABA和GA3都有所增加。而由块茎迅速膨大到成熟的过程中,GA3/ABA的比值则又逐渐降低。两个品种在块茎生长过程中,内源GA3和ABA的含量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成熟期块茎平均直径较大的紫花白,当块茎直径小于5cm左右时,其中GA3的含量大于相应大小的晋薯2号,后期两个品种之间则基本无差异;而ABA的含量在两个品种之间则始终无多大差异;因此使GA3/ABA的比值在块茎直径小于5cm以前紫花白大于晋薯2号。因此我们认为GA3和ABA在块茎开始形成与膨大及成熟的整个生长过程中,对块茎的形成和生长发育具有负反馈调节与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匍匐茎发生、块茎膨大和淀粉积累是马铃薯块茎发育的三个重要过程。由腋芽发生形成匍匐茎,主要进行细胞的分裂和纵向伸长,匍匐茎纵向伸长停止后,其顶端细胞的膨大是块茎膨大的主要原因,块茎形成过程中,伴随着淀粉的积累,这些过程均受激素、矿质营养、环境条件等不同因素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块茎发育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徐欣  连勇 《马铃薯杂志》1997,11(2):115-119
匍匐茎发生、块茎膨大和淀粉积累是马铃薯块茎发育的三个重要过程,由腋芽发生形成匍匐茎,主要进行细胞的分裂和纵向伸长,匍匐茎纵向伸长停止后,其顶端细胞的膨大是块茎膨大的主要原因,块茎形成过程中,伴随着淀粉的积累,这些过程均受激素,矿质营养、环境条件等不同因素的控制。  相似文献   

9.
不断繁殖的马铃薯枝条在含有2.0mg/l苄氨基嘌呤(BAP)+6%蔗糖(8小时和24小时光照)的培养基中继代培养,6~8周内可诱导形成微型薯。BAP促进块茎形成的效果在短日照下比常日照更好。短日照下大多数块茎在琼脂表面形成,长日照下块茎在琼脂中形成。在培养基中加入矮壮素(CCC)对促进块茎形成的效果极差,但CCC加强了BAP导致在琼脂块茎上面提早形成的效果。在培养基中不加激素的情况下,块茎最终发生在4~5个月,短日照下比长日照下形成得早。经一段长日照培养然后给予短日照和低温处理并不加速块茎的形成。脱落酸(ABA)对块茎形成的效果很小,赤霉素(GA_3)强烈抑制块茎形成。密封的培养容器也抑制块茎形成,但如果培养基中引入乙烯吸收剂则抑制会清除。  相似文献   

10.
形成块茎是块茎作物繁殖的主要方式,这种繁殖方式的发生和发展与块茎作物起源中心的自然历史条件有关。短日照和较低温度是所有块茎植物形成块茎的有利外界因素,但是有一部分块茎植物不仅能在短日照下形成块茎,而且在长日照下也能形成少量块茎;而另一部分块茎植物只能在短日照下形成块茎。属于后者的野生块茎植物  相似文献   

11.
光周期对3个马铃薯种形态机能特征的影响A.M.MapakpoB等马铃薯繁殖功能生理学研究对于解释块茎形成与有性繁殖的调节机理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许多带有块茎的马铃薯种在短日照影响下,能促进块茎形成。同时有一些马铃薯种只有在短日照条件下才能形成块茎,而...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块茎生长过程中内源赤霉素和脱落酸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紫花白和晋薯2号两个品种为材料,研究了马铃同一个体株,处于 不同生长阶段上的块茎,其内源GA3和ABA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开始形成的块茎中ABA的GA3含量是是高,但GA3/ABA的比值则较低;之后随着块茎的膨大,ABA和GA3含量远逐渐降低,但ABA的降低速度大于GA3,从而使GA3/ABA的比值逐渐增加,到块茎成熟时,ABA和GA3都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试管块茎诱导过程中总RNA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试验以南中 5 5 2 (N5 5 2 )脱毒试管苗为材料 ,设计采用了 5种蔗糖浓度和 5种光照时间共 2 5个处理 ,测定分析了各处理试管块茎诱导前后总RNA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 ,除连续光照下各蔗糖浓度处理的总RNA含量变化幅度较小外 ,其它处理在培养过程中总RNA含量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化差异。光照处理后总RNA含量上升的处理能正常形成块茎。培养期间总RNA含量上升到一定程度后 ,即呈下降趋势的处理无块茎形成或形成极少。不同处理可能启动了不同的基因表达系统 ,进而导致了试管块茎的形成差异  相似文献   

14.
以“中薯3号”脱毒试管苗为材料,研究了外源诱导剂在试管薯发生、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及必要性.结果表明:在含有8%食用白糖的MS培养基上,没有任何外源诱导剂参与,全黑暗培养条件下,可诱导试管薯的形成,但结薯晚、产量低,块茎小.为提高试管薯产量和质量,缩短生产周期,外源诱导剂是必要的。BA能显著促进试管薯的形成和发育.CCC可促进块茎的发生,不利于块茎的膨大,两者同时使用,起相反的作用,不利于试管薯发生发育。  相似文献   

15.
2,4-D和GA_3对马铃薯试管块茎催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研究对已诱导成熟的试管块茎采用2,4-D+GA3、R.S(RinditeSolution)、GA3三种药剂及处理方法对试管块茎催芽,通过1996~1998年连续试验及应用实践证明:用针刺试管块茎,务须在室温20℃±1℃条件下,以(2,4-D0.2mg+GA32mg)配方溶液浸泡8h,效果最佳,1周内发芽86.0%,按每年667m2温、网室生产两季计算,可降低生产成本4万元。  相似文献   

16.
赤霉素对马铃薯块茎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赤霉素 (GA ,Gibberellins)广泛存在于马铃薯植株体内 ,不同部位和发育时期的GA种类、含量及活性变化受块茎形成时环境条件的影响。GA通过参与马铃薯块茎形成时细胞分裂及细胞骨架的调整、光周期诱导块茎形成时的信号传递、以及碳水化合物的合成代谢时多种酶活性的影响等对马铃薯块茎形成进行调控。外源添加GA能促进马铃薯茎、叶和匍匐茎的生长 ,而抑制块茎的形成。添加GA生物合成抑制剂可降低植株体内GA水平和活性 ,促进块茎形成  相似文献   

17.
以马铃薯栽培品种中薯3号、大西洋、米拉脱毒试管苗为材料,着重研究了离体条件下,外源激素、培养基C/N对匍匐茎发生及试管薯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①GA3、IAA对诱导匍匐茎发生有明显的作用,处理时间和处理浓度的不同,对试管薯形成有不同的影响,以GA30.5mg/L+IAA1mg/L诱导匍匐茎发生6~9d,再转入结薯培养基培养,单株结薯量最大。②不同C/N处理匍匐茎发生数量不同,C/N值与成薯指数呈三次抛物线形式变化,C/N=17.669时,成薯指数最大。  相似文献   

18.
以晋薯2号、紫花白为材料,分析了马铃薯整个生育期间,叶片和块茎中内源激素的含量变化.结果:整个生育期间叶片和块茎中的GA3、IAA含量变化是单峰曲线,叶片中的峰值在块茎形成期,块茎中的峰值在块茎迅速膨大期;ABA含量变化则随着生育的进程而增加;叶片中ZR的变化比较平缓,IPA是单峰变化,峰值也在块茎形成期,块茎中ZR,IPA和Z的变化在2品种间的变化不一致.无论是叶片还是块茎,紫花白的GA3、IAA、IPA的含量均比晋薯2号的高,而ABA含量则比晋薯2号的低.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休眠块茎上芽眼组织休眠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鹏  连勇  金黎平 《中国马铃薯》2002,16(4):195-198
以早熟品种中薯 3号和加工品种大西洋脱毒试管薯为试验材料 ,通过对休眠块茎芽薯分离培养 ,研究休眠块茎上芽离体培养后的生长发育变化。初步结果表明 ,休眠马铃薯块茎上侧芽停止生长始于匍匐茎生长期 ,主要受顶端优势的影响 ;顶芽停止生长开始于块茎形成起始 ,可能是因为匍匐茎上的细胞分裂中心和代谢重心转移影响 ;在块茎休眠过程中顶芽和侧芽不生长主要是受到来自块茎内部因素的抑制 ;当芽从休眠块茎上分离出来 ,在培养基上能够很快的生长。马铃薯块茎休眠和块茎上芽的休眠可能是两种不同的生理机制所控制。  相似文献   

20.
经三年的试验资料表明,晋薯9号马铃薯的结薯规律,与地上部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株高生长最快时期是在块茎膨大盛期前夕;分枝生长最快时期是在花期左右,与块茎膨大盛期同步。复叶生长最快时期是和匍匐茎发生与生长同时进行。当植株茎叶鲜重生长进入高峰时期,块茎也进入膨大盛期。匍匐茎的发生是伴随着根和芽的生长而发生。在幼苗期考察,已有匍匐茎3~5条,出苗30d后基本全部形成,约7条左右。现蕾期后一周,匍匐茎顶端形成小块茎,单株出现10~50g块茎,即块茎形成期。出苗后40d左右,正是初花,单株出现50~100g块茎,地下部块茎进入膨大期。当株高、茎叶鲜重达到全生育期最大值时,单株出现100g以上块茎,当时正是花期后的两周,即出苗后60d左右,单株块茎日增量增至18~27g,块茎进入膨大盛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