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枣不同品种花粉发芽特性及贮藏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蔗糖培养基,对梨枣等5个枣品种的花粉生活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花粉生活力存在差异。以梨枣发芽率为最高,冬枣发芽率最低。梨枣单花不同发育时期以蕾黄期花粉生活力最高;又对梨枣的花粉贮藏方法进行了研究,分别采用六种方法进行贮藏,发现不同方法贮藏对枣花粉贮藏效果不同,蕾黄期的花蕾,在低温干燥条件下贮藏,花粉生活力保存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枣、酸枣花粉贮藏及其发芽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试验以灰枣和小圆酸枣为主要试材,对枣和酸枣花粉的贮藏方法,发芽动态及发芽影响因子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枣和酸枣花粉在室温及低温干燥贮藏过程中,存在“短期被迫休眠现象”,其“低潮”出现在贮后11天左右,“复原”发生在贮后14天左右,“低潮”和“复原”程度因种而异。酸枣花粉的适宜贮藏方法是在低温(4℃和-8℃)干燥器中带花粉药贮藏,灰枣花粉短期贮藏(11天以内)以4℃带花最好,较找时间贮藏则以低温干燥为佳。酸枣花粉发芽和花粉管生长曲线均呈单“S”形,在含琼脂1%、蔗糖10%、硼酸0.01%的培养基上,于30℃,饱和汨湿度下培养2小时始见个别花粉萌发,2—8小果发芽率一直保持低水平,8小时后迅速上升,26小时后趋于稳定。枣和酸枣花粉发芽的适宜培养基成分为琼佛0.5—1%、蔗糖10~20%、硼酸25~50ppm。低浓度硼酸(100ppm以下)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花粉管生长,而对发芽影响不大。高浓度硼酸(高于500ppm)抑制花粉发芽,5000ppm以上花粉被全部抑制。枣和酸枣的品种(类型)间花粉发芽率差异悬殊,高者达50%左右,低者在10%以下。单花不同发育阶段的花粉发芽率,枣以萼片展平至花瓣分离期最高,酸枣以初开至萼片展平为最高  相似文献   

3.
枣不同品种花粉发芽特性及人工授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4个枣品种单花不同发育阶段的花粉发芽特性、不同干燥处理方法对花粉发芽率的影响及人工辅助授粉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临猗梨枣,初开期花粉发芽率最高,‘苹果枣’、‘晋枣’、‘辣椒枣’在蕾黄期花粉发芽率最高.在烘箱35℃烘干12 h与日光灯照射干燥12 h的花粉发芽率无显著差异,均显著高于在常温放置下的花粉发芽率.人工授粉后,‘冬枣,和‘雄性不育1号,(MSN1)的坐果率(吊果率)分别达102.5%、88.1%,显著高于自花授粉和自然授粉的对照(分别为33.6%、24.3%);‘雄性不育1号’人工授粉后的含仁率(50%)亦显著高于自花授粉的对照(0);单一花粉(‘临猗梨枣’)和混合花粉(‘苹果枣’、‘晋枣’、‘辣椒枣’)的授粉效果因品种而异.不同授粉方式对‘雄性不育1号’(无花粉)的吊果率和含仁率影响很大,点授花粉后的吊果率为88.1%、含仁率为50%,均显著高于液体喷粉.花粉育性很低的‘冬枣’成熟花粉粒形状多为椭圆形,萌发孔1个;‘雄性不育1号’小孢子在四分体时期后,出现未成熟花粉粒退化消失现象.  相似文献   

4.
枣不同品种花粉量及花粉萌发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骏枣1号、妈妈枣、猴头枣3个枣品种为试材,采用I-KI染色法、花粉离体培养法,结合显微镜镜检,对不同培养基条件下花粉发芽率和花粉管长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品种枣品种花粉量差异不显著、花粉生活力和发芽率明显不同,花粉量、花粉生活力与花粉发芽率相关性不大。不同枣品种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所需的硼酸,蔗糖和琼脂浓度略有差异,较合适的硼酸浓度为0.01%,蔗糖浓度为10%~15%,琼脂浓度为1%。  相似文献   

5.
枣开花生物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相似文献   

6.
6个枣品种花粉形态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6个枣品种花粉形态进行了电镜扫描观察.结果表明,枣正常的花粉形态均为长椭圆形或椭圆形,不同枣品种之间花粉形状相似,但大小存在差异.襄汾木枣的部分花粉粒是异型的.枣品种花粉的发芽器官是萌发沟.属三孔沟类型.正常的花粉粒有3条萌发沟.枣品种的花粉外壁表面有明显的网状纹脊,并且品种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阎良相枣是地方优良制干枣良种,平均单果重9.38 g,可食率96,鲜枣含可溶性总糖21.42,Vc3.886 mg/g,制干率47,制干品质优良,可以抗3~5 d的阴雨.阎良相枣9月下旬成熟,属中晚熟品种.经多年试验表明,该品种是适宜在陕西关中东部发展的优良制干枣良种.  相似文献   

8.
18个枣品种花粉数量与萌发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花粉育性是确定杂交亲本的基础。以河北省常见的18个枣品种为试材,通过测定不同品种的花粉量和萌发率来确定花粉育性。在枣树盛花期10:00,选取树冠外围2~3 a生枝条,采集蕾黄期枣花花蕾,采用蔗糖离体培养法,比较了不同蔗糖浓度下花粉萌发率的差异,以筛选出最适宜花粉萌发的培养基蔗糖浓度;并在此基础上,对参试枣品种的花粉数量和萌发率进行了测定,以筛选较适宜做授粉树的枣品种。结果表明:最适宜枣花粉萌发的培养基蔗糖浓度为15%。18个枣品种的花粉量和萌发率差异显著,其中,南方优系2和金丝无核3号的单药花粉量在4 000粒以上,萌发率却在5cA,以下;金丝4号和抗病优系(99-1)的萌发率分别为46.62%和45.15%,单药花粉量分别为3:333粒和3 222粒;多数品种的花粉量和萌发率均较低。金丝4号、抗病优系(99-1)、大荔龙枣、玉田小枣和金昌l号花粉数量适中,且萌发率较高,较适宜做授粉树。  相似文献   

9.
枣、酸枣不同部位花粉发芽率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以月初、酥枣2个枣品种和酸枣为试材,采用离体培养的方法结合显微镜镜检,对树冠不同部位花的花粉发芽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枣及酸枣树冠不同方位花的花粉发芽率不同,发芽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南部外围、南部内膛、北部外围、北部内膛,多重比较差异极显著;不同枝龄花的花粉发芽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多年生、二年生、一年生,多重比较差异极显著;枣吊不同节位花的花粉发芽率中部的第3、4、5节位花粉发芽率极显著高于基部的第1、2节位和顶部的第6、7节位;酸枣、酥枣同一花序不同级次花花粉发芽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零级花、1级花、2级花,而月初次序为1级花、零级花、2级花、3级花,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0.
葡萄杂交育种效率的高低或成败直接受花粉生活力高低的影响。测定不同鲜食葡萄品种的花粉生活力,可为正确选择杂交组合和授粉时间等提供参考依据,也是保证杂交育种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以不同鲜食葡萄品种的花粉为试材,用离体培养法测定其新鲜花粉的生活力,并探讨不同贮藏条件对不同鲜食葡萄品种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院不同鲜食葡萄品种新鲜花粉的生活力存在差异,新葡一号、维多利亚、木纳格、马奶子4个品种间的花粉生活力差异不显著,但京秀与其他品种的花粉生活力差异极显著;显微观察发现黑贝蒂的花粉没有萌发。在不同的贮藏条件下,花粉生活力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不同的贮藏条件对其有很大的影响,适当的低温可有效延长花粉的贮藏时间。其中以-40益萌发率最高,为最佳贮藏温度;在贮藏过程中马奶子和京秀存在短期被迫休眠现象。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甜柿花粉的萌发特性及适宜的贮藏方法,以"禅寺丸"花粉为试料,研究了不同蔗糖浓度,不同硼酸浓度,不同酸碱度,不同培养温度以及不同贮藏条件对"禅寺丸"花粉发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禅寺丸"花粉最适培养温度为25℃,培养基附加10%蔗糖,50 mg/L硼酸,pH为6,该培养条件下花粉萌发率达到最大值69.53%;适宜的花粉贮藏条件依次为:-20℃冷冻干燥,-20℃冷冻,4℃冷藏干燥,4℃冷藏,常温干燥和室温保存.此研究可为甜柿生产上的花粉贮藏和人工授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应用AFLP标记分析枣品种亲缘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分子水平研究宁夏红枣品种系统发育和亲缘关系,为宁夏枣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利用AFLP标记方法对原产宁夏地区7个枣品种和6个从区外引种的枣品种基因组DNA进行分析。筛选出的5对AFLP引物组合对13个供试材料共扩增出351条DNA带,其中301条为多态带(占85.75%),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多态性带70条。13个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376~0.957。UPGMA聚类表明,13个材料在相似系数0.85处被划分为5个类。宁夏地域相对狭小,品种交流频繁,从而造成该产区枣品种间亲缘关系较近,演化关系复杂。枣虽然品种资源丰富、分布范围广泛,但遗传多样性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3.
枣树基因组DNA提取及其RAPD体系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瑞环  李新岗  黄建  高文海  张亚利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7):5102-5104,5148
以不同生长期的枣和酸枣为研究对象,采用CTAB法提取枣基因组DNA;通过单因素5水平试验,筛选模板、Mg2+、Taq酶、dNTPs和随机引物的浓度及其用量,建立了枣和酸枣RAPD技术最优体系,即25μl反应体系中各组分含量为10×Taq Buffer+KCl 2.5μl;Taq DNA聚合酶0.04 U/μl;MgCl22.0 mmol/L;模板DNA2 ng/μl;引物0.3μmol/L;dNTP为0.2 mmol/L。适宜的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5 min;94℃循环变性50 s,36℃退火50 s,72℃延伸1.5 min,38个循环;72℃延伸10 min。  相似文献   

14.
为了验证不同类型黄腐酸对骏枣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本试验选取4种不同类型的黄腐酸产品与常规施肥和不施肥处理做对比。结果表明:各黄腐酸处理与常规施肥(CF)相比,骏枣产量均高于CF,其中TFS处理产量最高,与CF相比增产幅度达35.6%(P<0.05)。不同黄腐酸处理的红枣维生素C、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高于CF,其中FA+70%CF处理维生素C含量最高,增幅95.4%(P<0.05),TFS处理可溶性糖和糖酸比显著优于CF,增幅分别为15.5%和53.1%(P<0.05),蛋白质含量除FA外,均显著优于CF。制干率均高于CF,其中FA+70%CF、TFS、BFA+70%CF处理红枣制干率显著高于CF处理(P<0.05),增幅分别为9.9%、9.6%、8.5%。不同黄腐酸处理下红枣收入均显著高于CF(P<0.05),增幅为20.8%~35.7%,产投比均显著高于CF处理(P<0.05)。由此说明,不同类型黄腐酸对红枣产量和品质提升均有促进作用,推荐施用黄腐酸磷酸二氢钾复合肥1 500kg/hm2。  相似文献   

15.
旨在建立标准化、统一化的枣果实质地品质鉴定评价方法,为枣种质资源质地品质精准鉴定评价提供理论参考依据。以50份枣种质脆熟全红期果实为试材,采用质构仪整果穿刺法鉴定果实质地品质,并对果实质地品质进行感官鉴定评价。结果表明,果皮穿刺强度、果皮破裂距离、果皮韧性、皮肉跌落脆性、果肉平均坚实度和果肉纤维指数6项指标在不同种质间存在丰富的多样性,变异系数为18.31%~40.40%。口感感官评价方法鉴定的果皮厚度、果肉质地和果肉粗细在不同种质间差异较大。质构仪分析得到的各项参数与感官评价参数间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果皮穿刺强度、果皮破裂距离、果皮韧性、果肉平均坚实度和果肉纤维指数5项指标均与感官评价的果肉质地呈极显著正相关,果肉纤维指数与感官评价的果皮厚度、果肉质地和果肉粗细间都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52、-0.364和-0.549。因子分析共提取两个主因子,包括果皮韧性、果肉平均坚实度和皮肉跌落脆性3项指标,累积贡献率为75.909%。基于因子分析结果,采用系统聚类法将50份供试种质分为3个类群,根据质地参数特征,分别将其定义为皮厚质密群、皮薄质疏群和中间类群。本研究建立了质构仪检测枣果质地品质的标准体系,可用于枣果实质地品质的精准鉴定评价。  相似文献   

16.
对不同胚败育类型枣(Ziziphus jujuba Mill.)和酸枣(Ziziphus acidojujuba C.Y.Cheng M.J.Liu)品种的花粉萌发和授粉过程、胚发育进程、胚败育动态进行观察,为研究胚败育机制和胚挽救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花粉萌发和授粉状况不是造成枣胚败育的主要因素。不同类型品种原胚阶段胚发育状况基本一致;胚分化发育阶段,除‘壶瓶枣’未观察到子叶胚之外,其余品种均有部分果实可完成胚发育,不同品种胚发育进程有差异。各品种胚发育到鱼雷形时进入硬核期。品种间胚败育始期和高峰期略有不同,各品种都是花后28d约球形期胚开始大量败育,花后28d开始胚抢救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具有可行性;同一品种胚败育率的田间调查和显微切片观察结果基本一致。花后时间和果实大小可间接反映胚的状态。  相似文献   

17.
枣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枣园管理中整形修剪、土肥水管理、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枣和酸枣的分类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对长期争议的枣和酸枣的分类地位、学名及其次级划分进行了研究。通过形态、解剖和生境习性比较,数量性状的统计分析,DNA多态性检测及有关分类学资料考证,认为二者存在多方面显著差异,宜处理为两个独立种。在枣的16个曾用名中ZiziphusjujubaMill.是唯一合法可用的;而酸枣做为独立种其5个曾用名均不合法,鉴于其与枣近缘且果肉大多偏酸,给予了新名Z.acidojujubaC.Y.ChengetM.J.Liu。另据全国范围的实地考察及文献和标本考证,认为长期来被列为枣一变种的无刺枣Z.jujuhaMill.var.inermisRehd.不能成立,应予以归并;同时在酸枣和枣下确立了5个新变型和3个新等级。  相似文献   

19.
陕北枣品种群遗传结构的SSR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在分子水平上研究陕北枣品种群遗传结构,揭示品种群分化与品种间的亲缘关系。【方法】选取陕北4个区域(县)8个枣品种群的54份种质叶片为材料,采用7对SSR引物,研究品种群的遗传结构。【结果】基于4个地理区域的枣种质平均观测杂合度(Ho,0.909)大于平均期望杂合度(He,0.634),平均Shannon’s信息指数(I)为1.141,固定系数与近交系数均为负值;佳县品种的有效等位基因数(Ne)、He和I均最小,延川最大;狗头枣品种群的Ne、He和I均最小。供试枣品种地理区域内变异(97%)和品种群内变异(91%)分别大于地理区域间(3%)和品种群间(9%)的分化;且品种群内变异(91%)小于地理区域内变异(97%)。品种群遗传分化系数(0.136)大于地理区域(0.042),而品种群平均基因流(1.584)小于地理区域(5.653)。在遗传距离为0.13处,地理区域UPGMA聚为2个类群:清涧-米脂-佳县类群和延川类群;在遗传距离0.99处,品种群UPGMA聚为2个类群:团枣-木枣类群和狗头枣类群。NJ聚类分析将54份枣种质分为2类,延川、清涧和米脂团枣聚在一起,佳县所有枣种质均聚在第Ⅰ类,且各品种群亲缘关系很近;狗头枣品种群与其他品种群亲缘关系较远。【结论】陕北枣属中度杂合,遗传多样性丰富,变异程度较高,近交程度很低。供试枣品种交流频繁,地理区域间遗传分化低,品种群间分化程度高;枣品种遗传关系与地理区域无明显关系,与品种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