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014-2015年度灵璧县小麦"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通过开展2014—2015年度灵璧县"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为构建小麦施肥模式和肥料配方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灵璧县砂姜黑土中等肥力地块小麦生产中,氮肥、磷肥、钾肥不同施用量是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耕作、管理等农事操作措施一致的条件下,适当比例的氮、磷、钾肥配合施用,能使小麦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经济效益.中等肥力土壤小麦生产中,氮、磷、钾肥施用量的配比为:N 210~255kg/hm2、P2O593~97.5kg/hm2、K2O 97.5~105kg/hm2.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甬籼975最佳氮肥施用量.[方法]设5个氮肥施用量处理和1个空白对照,小区净面积13.4m2,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结果]各施氮处理间产量无显著差异;施纯氮210.0 kg/hm2时穗、粒、重较为协调,增产潜力大;施纯氮270.0 kg/hm2时实割产量最高,收益最好,但其肥料利用率较差,同时病虫害和倒伏风险加大,生态负担重;施纯氮150.0 kg/hm2时肥料利用率最高,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结论]综合考虑高产、稳产、效益,在高肥力大田中甬籼975纯氮施用量控制在150.0 kg/hm2左右为佳;当天田肥力中等或偏低时纯氮施用量可增至180.0 kg/hm2左右;为发掘其高产潜力,在高产攻关田纯氮施用量可增至210.0 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甬籼975最佳氮肥施用量。[方法]设5个氮肥施用量处理和1个空白对照,小区净面积13.4 m2,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结果]各施氮处理间产量无显著差异;施纯氮210.0 kg/hm2时穗、粒、重较为协调,增产潜力大;施纯氮270.0 kg/hm2时实割产量最高,收益最好,但其肥料利用率较差,同时病虫害和倒伏风险加大,生态负担重;施纯氮150.0 kg/hm2时肥料利用率最高,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结论]综合考虑高产、稳产、效益,在高肥力大田中甬籼975纯氮施用量控制在150.0 kg/hm2左右为佳;当大田肥力中等或偏低时纯氮施用量可增至180.0 kg/hm2左右;为发掘其高产潜力,在高产攻关田纯氮施用量可增至210.0 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4.
以中等肥力水平的红壤性稻田为载体,设置5级氮肥施用量和4种氮肥施用方式研究了杂交早稻优I200的高产施氮技术,试验结果表明:优I200的产量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纯N施用量宜控制在195 kg/hm2左右。同一氮肥施用量条件下,优I200的产量表现为穗氮肥(幼穗分化前期施用)、粒氮肥(抽穗期施用)均衡施用比单独施用穗氮肥好,蘖肥(移栽后5~7 d施用)、穗、粒氮肥均衡施用处理的产量高于偏重施用分蘖氮肥的处理。分蘖数、有效穗数均随分蘖期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施用氮肥对分蘖期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用五因素(1/2)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施氮量、基肥施氮比例、磷肥施用量、钾肥施用量及密度对粳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施用量对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除磷肥施用量外,其余各因素对产量的直接作用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最高理论产量是750.30 kg/亩,此时各因素的最佳组合是:施用纯氮12.0 kg/亩,基肥施氮占总氮量的10%,不施用磷肥,钾肥施用量11.2 kg/亩,移栽密度2.6万窝/亩。实现亩600 kg以上产量的主要农艺措施是:施氮量:9.77 kg/亩,基肥施氮占49.04%;磷肥施用量:4.22 kg/亩;钾肥施用量:6.72 kg/亩;密度:1.73万窝/亩。  相似文献   

6.
在磷肥施用量不变,氮、钾肥施用量在一定范围的情况下,水稻产量与氮、钾肥的施用量呈同步增长的趋势.泰兴市水稻纯氮与氯化钾的用量均以300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7.
夏芝麻施肥决策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田间试验表明:各种施肥配方对夏芝麻产量影响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NP>K>N>P,高肥力田块,目标产量为1 110.0kg/hm2,氮肥经济合理施用量为纯氮106.5kg/hm2,磷肥经济合理施用量为五氧化二磷52.5kg/hm2;中肥力田块,目标产量1 011.0kg/hm2,氮肥经济合理施用量为纯氮129.0kg/hm2,磷肥经济合理施用量为五氧化二磷117.0kg/hm2;低肥力田块,目标产量759.0kg/hm2,氮肥合理经济施用量为纯氮147.0kg/hm2,磷肥经济合理施用量为五氧化二磷64.5kg/hm2。氮肥以底追结合和2次追施方式效果最好,比对照增产34%~35%。叶面肥增产幅度为7.7%~10.4%,以喷磷酸二氢钾和喷硼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在青海省湟中县上新庄地区采用三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氮,磷,钾肥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当氮肥固定时、随磷肥用量增加苜蓿鲜草产量表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在氮肥低、中水平时苜蓿最高鲜草产量出现在磷肥中偏高的水平,而氮肥在高水平时苜蓿最高鲜草产量出现在磷肥的中间水平。在青海省湟中县上新庄地区N肥,P肥,K肥施用后苜蓿的产量遵循Y=23.1113+0.8797X1+1.1210X2+0.6993X3-0.7398X12-0.5100X22-0.4216X32-0.4500X1X2。N肥,P肥,K肥,施用量的最优组合为纯氮150kg/hm2,纯磷195kg/hm2,纯钾120kg/hm2。  相似文献   

9.
研究玉米产量在不同氮、磷、钾肥配施下的表现,探讨玉米高产节肥的适宜氮、磷、钾肥施用量,对提高玉米产量有重要的意义。选用春玉米中单509为试验材料,氮、磷、钾肥各设置5个施用水平,采用3因素5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测定玉米产量。结果表明,不施钾肥条件下,当施用的纯氮量为123.00 kg/hm~2、纯磷量为87.00 kg/hm~2时,产量最高;不施磷肥条件下,当施用的纯氮量为128.00 kg/hm~2、纯钾量为82.50 kg/hm~2时,产量最高;不施氮肥条件下,当施用的纯磷量为73.00 kg/hm~2、纯钾量为69.50 kg/hm~2时,产量最高。施纯氮量为114.65 kg/hm~2、施纯磷量为73.03 kg/hm~2、施纯钾量为60.95 kg/hm~2时,产量最高,为10 363.13 kg/hm~2。其中,氮肥施用量对中单509产量影响最大,其次是钾肥施用量。说明氮、磷、钾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存在互作效应,增施适量的氮、磷、钾肥有利于玉米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用五因素(1/2)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施氮量、基肥施氮比例、磷肥施用量、钾肥施用量及密度对优质粳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施用量对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除磷肥施用量外,其余各因素对产量的直接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最高理论产量是788.95 kg/亩,此时各因素的最佳组合是:施用纯氮12.0 kg/亩,基肥施氮比例10%,不施用磷肥,钾肥施用量11.2 kg/亩,密度3.0万窝/亩。实现亩产600 kg产量的主要农艺措施是:施氮量:10.09 kg/亩,基肥施氮比例:45.74%,磷肥施用量:4.07 kg/亩,钾肥施用量:6.90 kg/亩,密度:1.99窝/亩。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对脱毒马铃薯不同播期、不同种植密度和不同施肥水平试验,结果表明:在普施45%硫酸钾型复合肥1125 t/hm2的基础上,以播期12月10日,密度7.5万株/hm2,施尿素75 kg/hm2、磷肥900 kg/hm2、钾肥450 kg/hm2、锌肥22.5 kg/hm2作底肥最为适宜,产量为25.31 t/hm2,商品薯率为60.3%。  相似文献   

12.
采用2因素3水平随机区组设计,在广西北流市民安镇才旺村百亩连片中试示范区进行玉丰点不同施N量、插植密度试验,以探讨施N量、插植密度对玉丰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N量、插植密度、施N量×插植密度之间有显著的产量差异,30万穴/ha插植密度需要纯N180kg/ha和纯N210kg/ha的施N水平,24万穴/ha插植密度需要纯N210kg/ha的施N水平,36万穴/ha插植密度需要纯N150kg/ha的施N水平才能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13.
在大田2.4万株/hm2的稀植栽培条件下,采用相同的氮磷钾配比,四个不同水平的氮磷钾施用量组合处理,对杂交棉予杂35群体的生长发育特点及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氮磷钾施肥量增加可明显地促进群体干物质积累和叶面积增长,增加单株铃数和群体总铃数,显著地提高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但是,当氮磷钾施肥量达到每公顷施N:195kg、P2O5:97.5kg、K2O:136.5kg后,再增加施肥量则增产不显著,肥效降低,而且霜前花率和子棉经济系数降低。  相似文献   

14.
杂交中稻Ⅱ优7号的高产生理基础与栽培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 2 0 0 0年 ,研究了杂交中稻Ⅱ优 7号的高产生理基础与栽培技术。结果表明 :Ⅱ优 7号高产的生理基础是库大源足 ,Ⅱ优 7号产量为 90 0 0kg/hm2 以上的库源特征为 :齐穗期叶面积指数 6 5~ 7 0 ,成熟期叶面积指数 3 4~ 4 0 ,成熟期干物重 1875 0kg/hm2 左右 ,颖花 375 0 0万朵 /hm2 左右 ,齐穗期叶粒比 1 7cm2 /粒。Ⅱ优 7号的主要高产农艺措施是 :移栽叶龄 3~ 4叶 ,栽 2 4~ 2 7万穴 /hm2 ,施纯N 16 5~ 180kg/hm2 。  相似文献   

15.
烟宏2000是速生丰产的半冬性小麦品种,为了探究该品种的施肥模型,充分发挥烟宏2000的增产潜力,开展烟宏2000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处理条件下株高、公顷总茎蘖数、公顷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公顷产量和肥料利用率。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配方施肥效果最好,在株高、公顷总茎蘖数和千粒重上均显著优于其他处理;无磷区和无钾区表现相当,在株高、公顷总茎蘖数和穗粒数上显著优于无氮区和空白区;无氮区表现最差,仅在株高和公顷总茎蘖数显著强于空白区。理论公顷产量氮磷钾区>无磷区>无钾区>无氮区>空白区,3种肥料的增产效果和对肥料利用率的影响均表现为氮肥>钾肥>磷肥。综上所述,在烟宏2000种植过程中,氮肥发挥最大作用,但配方施肥是最合理的施肥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盐渍化土壤向日葵氮肥施用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盐渍化土壤上,向日葵施用氮肥的增产效果十分明显,而且土壤速效氮含量越低,增产效果越显著,增产幅度在28.8%-51.8%,施氮(N)量在85-102 kg/hm2为宜。在施用氮肥的同时,配施磷、钾肥增产作用更加明显,且氮肥总量的1/3底施与2/3现蕾期追施作用最明显。  相似文献   

17.
测土平衡施肥对玉米产量与品质及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测土平衡施肥对玉米产量、品质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测土平衡施肥可促进玉米的营养生长,增加有效穗数、穗长、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提高玉米籽粒蛋白质、脂肪、淀粉含量,降低可溶性糖含量,改善玉米的品质。试验条件下,测土平衡施肥玉米单产达9 071.9 kg/hm2,比常规施肥单产(7 385.2 kg/hm2)增产1 686.7 kg/hm2,增长22.8%;平衡施肥净增效益27 840.66元/hm2,比常规施肥净增效益(21 888.68元/hm2)增加5 951.98元/hm2,增长27.2%;大田示范也获得相似的效果,重现性较好,增产增收显著。  相似文献   

18.
施肥量和种植密度对粤糖60号产量和蔗糖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探索甘蔗新品种粤糖60号在广东湛江蔗区获得高产、稳产的最佳施肥量和适宜种植密度.结果表明,粤糖60号出苗率、分蘖率、成茎率、茎长对肥料施用量和种植密度反应不敏感;茎径和有效茎数对氮肥量、钾肥量和下种量反应敏感,对磷肥反应不敏感;随着施肥量和下种量的增大,蔗糖分会显著降低.各因素中均以水平2(氮肥0.825 t/hm2、磷肥1.875 t/hm2、钾肥0.675 t/hm2和49 500段双芽苗/hm2)时蔗茎产量最高,以氮肥0.600t/hm2、磷肥1.125 t/hm2、钾肥0.900 t/hm2、下种49 500段双芽苗/hm2水平组合时的含糖量最高.因此,氮肥0.825t/hm2、磷肥1.125~1.875 t/hm2、钾肥0.675~0.900 t/hm2、下种量49 500段双芽苗/hm2为粤糖60号在广东湛江蔗区最佳施肥量和适宜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脱毒甘薯商薯19最佳钾肥施用量,通过固定氮、磷肥用量,以钾肥为变量,进行了单因子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随钾肥施用量的增加,薯块迅速膨大期天数延长,光合产物积累增加,产量提高,以666.7m^2施氧化钾16kg产量为最高,达2880.6kg。  相似文献   

20.
张祥明  郭熙盛  王文军  凌国宏  洪国胜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7086-17087,17222
[目的]为皖南山区冷浸田综合治理和水稻养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水稻D优202为材料,在皖南山区冷浸田中设置钙镁磷肥和过磷酸钙2个磷肥品种及3个磷素水平试验。[结果]在冷浸田开沟降渍的条件下,施磷能够在0.05水平显著提高水稻产量。施磷有利于水稻有效分蘖的形成。过量施磷易造成中后期无效分蘖增多,恶化群体结构和质量,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降低,不利于产量的进一步提高。钙镁磷肥能够促进水稻前期分蘖,中后期的干物质积累明显增加,钙镁磷肥增产效果比过磷酸钙显著。[结论]冷浸田水稻施磷以75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