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库尔勒香梨历年冬季低温评价及严重冻害成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通过评价1958-2008年库尔勒香梨越冬期间及早春低温资料,分析了历年冻害发生情况及冻害成因.结果表明:1958-2008年,气温异常偏低年份有9年,香梨发生了6次严重冻害,其中5次严重冻害发生在越冬期间,早春冻害1次(2005),剩余3年气温在临界线附近,没有造成严重冻害;1958-1986年极端最低气温变化趋势基本正常,之后有升高趋势;2007-2008年冬季气温异常偏低,导致了大面积冻害;香梨冻害发生临界温度大致为-20 ℃;香梨冻害与极端低温、低温持续日数、降温幅度、降雪厚度及持续时间、立地条件及管理水平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基于枇杷山坡地梯度观测资料和幼果低温箱试验分析,对枇杷低温冻害等级指标进行初步研究。建立了基于日最低气温的枇杷低温冻害等级指标,轻度冻害:-2.5℃Tmin≤-1.0℃;中度冻害:-3.5℃Tmin≤-2.5℃;重度冻害:-4.5℃Tmin≤-3.5℃;极重冻害:Tmin≤-4.5℃。  相似文献   

3.
利用吉林省延边地区1949~2010年苹果梨产量资料、延边苹果梨主产区建站以来的气象资料,采用主分量分析、相关系数计算等数理统计方法对吉林省延边冬季冻害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8℃可以作为苹果梨冬季冻害临界温度。据此临界温度,利用冬季(12~2月)极端最低气温低于-18℃的持续日数、极端最低气温、最大降温幅度及有害积寒作为苹果梨冬季冻害致灾因子,采用主分量叠加各致灾因子的方法得出了苹果梨冬季综合冻害指数。以综合冻害指数为基础,将冬季苹果梨冻害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严重4个等级。  相似文献   

4.
利用陕西省汉中市1971~2013年的气象观测资料,与茶树生长的温度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汉中茶叶冻害的温度特征,并提出防御措施和建议。以≤-8℃和≤2℃分别作为冬季树体冻害和春季茶芽冻害指标,冬季最低气温≤-8℃的树体冻害温度特征为汉中出现局部冻害的频率较高,大范围区域性冻害较小;最易出现冻害的时间段为12月中旬至1月下旬;宁强最易受冻害,其次是镇巴、西乡。春季最低气温≤2℃造成茶芽冻害主要发生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宁强茶区最易受冻害且最严重,其次是镇巴、西乡。3月中旬至下旬这段时间最易出现≤0℃茶芽冻害。南郑发生冻害较少。重点加强宁强、镇巴、西乡的茶园管理和防冻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英吉沙国家一般气象站2001—2019年的基本气象资料及巴旦姆物候期观测资料和冻害调查资料,采用花芽受冻率及产量分析,结合相关气象要素的数理统计方法,对英吉沙巴旦姆越冬期间导致花芽冻害的气象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英吉沙,冬季最低气温及其持续日数、最低地表温度、冻土深度对巴旦姆花芽受冻造成影响较大,最大积雪深度及积雪持续日数的长短、冬季降水量的影响不太明显。其中当最低气温为-23℃~-18℃,其持续日数的长短、地表最低温度是导致英吉沙巴旦姆在越冬期间花芽受冻最严重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镇江市柑橘冻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气象局制定的柑橘冻害指数计算公式为模型,分析了镇江市冬季低温的发生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气候变暖的大环境背景下,镇江市极端最低气温缓慢上升,日最低气温≤-1.5℃的最长持续日数不断减少;同时计算了镇江市柑橘的冻害指数,确定了柑橘冻害等级的划分标准,分析了历年柑橘冻害的发生规律,指出冻害仍然是制约镇江市柑橘正常生长的主要气象灾害。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对枇杷低温冻害风险评估和农业生产布局,对福州地区1961-2016年冬季日最低气温及枇杷冻害等级进行统计分析,探索福州地区枇杷冻害等级时空变化特征。明确在枇杷幼果期各种冻害级别出现次数的排序是1月、12月、2月;福州地区各县市枇杷冻害出现日数以西部、西北部最多,中部沿海其次,南部沿海最少。因此,福州西部、西北部县市应减少枇杷种植面积;中部沿海县市应控制种植面积;南部沿海县市应根据山区气温分布规律,调整枇杷品种布局和种植规模。  相似文献   

8.
为提升江西油菜防灾减灾能力,促进油菜产业高效发展,以油菜单产与冬春季日最低气温(站日数)为研究对象,分析建立了江西油菜产量与低温冻害的关系模型,诊断揭示了油菜低温冻害发生变化的趋势特征.结果表明:(1)前冬日最低气温≤-3℃、后冬日最低气温<0℃的低温,均会影响油菜产量的形成,且后冬更为显著.后冬日最低气温≤-3℃的站日数,与油菜气象产量负相关的显著水平,远高于前冬日最低气温≤-5℃(含≤-7℃)站日数,这表明油菜进入生殖生长阶段后,对低温冻害更加敏感,受到的影响更不可逆.(2)一方面,江西油菜低温冻害发生的站日数,年代际变化和年线性变化均呈递减趋势,且出现持续的减少突变,表明该地区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油菜低温冻害风险总体降低;另一方面,当地油菜低温冻害时间分布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周期性振荡特征,且在未来10 a可能进入风险上升的周期,由此可知,尽管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但冻害风险仍具有突发、重发等可能,需加强防范.  相似文献   

9.
《山西农业科学》2016,(7):984-987
2011—2012年冬季新疆昌吉州、农六师等地冬小麦受到了近30 a来最为严重的冻害。利用蔡家湖气象站2011—2012年冬季降雪量、气温、积雪、地温等资料与近30 a气象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用相关分析建立冬季最低气温与积雪厚度为因子的冻害指标曲线,研究气候变暖背景下2011—2012年冬季准噶尔盆地南缘中部地区冬小麦发生冻害的气候成因。结果表明,2012年1—2月的异常低温、积雪偏薄是冬小麦受冻害的主要原因;5 cm地温较历年异常偏低,是冬小麦受冻害的直接原因;造成严重冻害的关键期在1月下旬的22—25日和28—29日。建议在北疆准噶尔盆地南缘中部地区将种植冬麦的区域向南推移,北部靠近沙漠区将种植冬麦改为种植春麦以减小冻害风险。  相似文献   

10.
简单  陆韬  邵小卫  金杨 《浙江农业科学》2022,63(7):1482-1486
利用兰溪市枇杷种植重点区域内气象观测站(甘溪、花塘、黄店、穆坞)2020年枇杷花果期(10月至次年4月)气象资料,与同时段兰溪市国家气象观测站的气象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枇杷花果期低温冻害变化特征,利用统计学方法建立兰溪枇杷花果期低温冻害预报模型。结果表明,通过最低气温可以判断出枇杷花果期是否遭受低温冻害及冻害程度,枇杷在不同天气类型下最低气温的日变化特征均为单峰曲线,晴天最低气温变幅最大,阴(雨雪)天变幅较小,其中花期三花受冻害的概率最高,幼果期在1月份受冻害的可能性最大。基于气象站最低气温建立的枇杷花果期低温冻害预报模型能较好地预测枇杷种植区域内低温情况,预估其冻害情况,从而提早开展相关预报及服务,减轻冻害对种植户造成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1.
对中国20种农业高校学报办刊基本情况进行调查,针对中国学术期刊文献评价统计结果,对所调查期刊的各项评价指标进行对比和分析,提出提高农业高校学报学术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连作后西洋参根系生长状况以及根系中防御酶活性的研究,旨在揭示连作对西洋参生长、生理的影响机制.在新地及种植过一年、二年、三年参地里播种西洋参,3个月后对西洋参根重、根系活力、根系中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谷胱甘肽还原酶(G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等进行测定.结果表明:2年、3年、4年生地连作西洋参的根重依次是对照的0.76、0.83、0.68倍,差异显著(P<0.05);根系活力分别是对照的1.30、1.35、1.65倍,差异显著(P<0.05);APX活性分别是对照的3.52,0.25、0.12倍,差异显著(P<0.05);CAT活性分别是对照的1.86、0.79、0.74倍,2年生地连作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3年、4年生地连作中与对照间无显著差异;POD活性分别是对照的2.22、2.50,1.43倍,2年、3年生地连作与对照问差异显著(P<0.05),4年生地连作与对照无显著差异;GR活性分别是对照的2.57、2.75、2.41倍,差异显著(P<0.05),GR在连作处理间无显著差异.SOD活性分别是对照的0.72、0.36、0.37倍,差异显著(P<0.05);MDA含量分别是对照的1.05、1.06、1.18倍,2年、3年生地连作与对照无显著差异,4年生地连作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随连作年限的增加,西洋参的根重逐年下降;根系活力逐年升高;APX、CAT、POD、GR活性先升后降.GR处理问无差异.SOD呈现下降趋势.MDA在4年生地连作中有明显的升高.  相似文献   

13.
昆虫病原真菌白僵菌由体表入侵寄主时,分泌蛋白酶、几丁质酶等来分解昆虫体表皮,以完成侵染过程,对致死寄主有相当重要的辅助作用.笔者综述了近年来球孢白僵菌蛋白酶、几丁质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对有机磷农药降解菌阴沟肠杆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为研究其降解特性机理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测定阴沟肠杆菌生长曲线、生理生化特征,筛选出最适生长培养基,测定不同温度、pH值、摇床振数、装液量下的生长状况,确定最适生长条件,测定对乐果、甲胺磷、敌敌畏、敌百虫的耐受力和利用情况.[结果]阴沟肠杆菌培养3h后进入对数生长期,可以利用分解大部分含碳化合物.在营养贫瘠的条件上生长,生长温度范围为10~43℃,生长pH值范围为6~12,对乐果、甲胺磷、敌敌畏、敌百虫的降解利用必须建立在一定的营养物质的基础上.[结论]该菌的繁殖速度快,在营养条件较贫瘠的条件下就可以生存,是一株生存能力很强的菌株,适合应用于土壤、水体环境中的有机磷农药的降解.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东北野生香薷不同部位化学成分的差异及其挥发油对卷烟感官质量的影响,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分别提取东北野生香薷花(籽)、叶、茎中的挥发油,GC—MS技术分析并比较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的差异。由峰面积归一化法分析可知,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香薷酮、去氢香薷酮,它们在花中含量分别为19.93%,57.19%;叶中含量为20.39%,50.31%;茎中含量为18.02%,44.68%。将所得挥发油加入单料烟,对加料前后的卷烟进行感官质量评价,结果显示添加挥发油可提高烟气柔顺、细腻程度,并呈现出独特的清香气息。  相似文献   

16.
以阿月浑子良种‘科尔曼''的种子和枝条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结果表明:1/2DKW和1/2DKW+6.BA 3.0 mg/L+NAA 0.05 mg/L作为种子萌发和茎段分化的培养基;1/2DKW+6.BA4.0 mg/L+IBA 0.05 mg/L为增殖培养基,增殖系数可达3.6;1/2DKW+IBA5 mg/L+NAA 1 mg/L为生根培养基,生根率75%以上,移栽在河砂与蛭石(3:1)混合基质中,成活率达79%以上.  相似文献   

17.
对龙眼实生苗茎干中段分别进行 - 5℃模拟冻害、液氮速冻处理 ,以 95℃蒸汽烫伤作对照 .试验发现前 2种冻伤处理均阻断茎干的水分输导 ,而蒸汽烫伤处理的茎干仍保持水分输导功能 .据此认为 ,龙眼冻后修剪宜待春季萌芽后进行 ,以避免因误剪再度伤害树体 .  相似文献   

18.
[目的]测定低温处理下库尔勒香梨枝条的生理生化指标,分析产量与抗寒性的关系.[方法]以30年生库尔勒香梨树为试验对象,在果实采收时根据产量确定试验取样树,试验分为3个处理:高产(140~160 kg/株)、中产(90~110 kg/株)、低产(50~70 kg/株).选取树冠外围生长健壮,粗细均匀当年生枝条,室内人工低温处理,测定枝条电解质渗出率、MDA、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SOD、POD生理生化指标,分析产量与抗寒性的关系.[结果]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电解质渗出率和MDA含量明显增加,呈正相关,且相关性显著;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含量、SOD活性和POD活性总体呈上升趋势,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与SOD活性和POD活性呈负相关.[结论]各产量处理的抗寒性强弱顺序为:中产>低产>高产.试验技条在剪离梨树条件下进行,可能与生产实际存在一定的差异,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春天渐暖回寒时低温造成的葡萄冻害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冻后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2008年1月下旬以来,持续低温天气对中山地区园林植物造成较严重危害。本文对受害园林植物种类,栽植地点,危害症状,危害程度等方面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出持续的低温天气危害原因,并提出预防及灾后养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