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渭北旱原苹果树修剪枝以及当地方便可取的玉米芯、柿树枝等作为原料,以香菇传统生产原料杂木为对照,进行香菇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苹果树修剪枝可作为优于杂木的原料来栽培香菇;柿树枝、刺槐枝、核桃树枝可作杂木原料的补充原料;玉米芯作为一种配合原料栽培香菇,有较好的开发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香菇栽培历来以阔叶树木屑为主料,但会使菌林矛盾突出,对生态环境保护不利.近年来,我们利用本地丰富的桑园副产品桑枝、棉区副产品棉秆作主料栽培香菇获得成功,生物转化率达80~100%.  相似文献   

3.
香菇玉米芯生料地栽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玉米芯为主要培养原料,采用生料地栽栽培方法进行香菇生产与以往的香菇以木屑半熟料栽培方法相比,具有原料丰富,生产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成本低等优点是当前玉米产区很有发展前途的一种新的香菇生产方法。  相似文献   

4.
果桑枝条栽培香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果桑枝条部分代替硬杂木栽培香菇,在菌丝生长、原基分化与发育、子实体产量与品质均优于用青冈木等杂木屑为原料栽培的香菇,生物学效率可以达到98.3%,比常规配方增产达9.8%。研究结果表明,用果桑枝条作为香菇的替代原料是完全可行的,也使桑树的果、枝、叶得到综合利用,这对建设节约型农业,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用果桑枝条部分代替硬杂木栽培香菇,在菌丝生长、原基分化与发育、子实体产量与品质均优于用青冈木等杂术屑为原料栽培的香菇,生物学效率可以达到98.3%,比常规配方增产达9.8%。研究结果表明.用果桑枝条作为香菇的替代原料是完全可行的,也使桑树的果、枝、叶得到综合利用,这对建设节约型农业,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 用木屑、棉籽壳等为原料栽培香菇,不仅可以解决段木资源缺乏地区栽培香菇的原料紧缺问题,而且有利保护森林资源不受破坏,并可获得高产优质香菇。代料栽培香菇成功者多,失败者也不少,究其原因,主要是有些诀窍没有掌握好。笔者根据多年实践,要使代料香菇高产优质,必须抓好以下几点: 1 选定好栽培季节。栽培季节直接关系代料香菇的产量与品质。香菇属于低温型菌类。菌丝生长温  相似文献   

7.
棉秆栽培双孢菇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秆营养成分丰富。粗蛋白含量高,且粗纤维含量丰富,是栽培食用菌的优质原料。利用棉秆栽培双孢菇,是栽培料由木质化程度比较低的草木原料向木质化程度比较高的草木原料转移的一个尝试。投料35kg/m^2,产菇15kg。  相似文献   

8.
桑条栽培香菇技术石朝民刘祥林(许昌市农经委,许昌461000)刘兴龙(许昌市蚕场)香菇又名冬菇,是珍贵的食用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我国香菇产区,主要用柞木段作原料进行生产。随着香菇生产规模的扩大,产业化程度的提高,需要大量...  相似文献   

9.
利用冷棚栽培香菇是东北香菇生产中最主要的栽培模式之一,已由最初的冷棚香菇半熟料地床栽培模式发展到冷棚香菇半熟料菌柱栽培和冷棚香菇全熟料菌柱栽培。近两年,随着香菇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栽培观念的不断更新,香菇栽培模式也在不断完善和创新。冷棚香菇覆土栽培技术是借鉴我国南方香菇反季节覆土栽培模式,结合北方冷棚香菇栽培模式,在二者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实用型香菇栽培新技术,兼有二者的栽培优点。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棉秆为主要原料,探索棉秆规模化栽培杏鲍菇的关键技术指标,为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在充分分析棉秆营养成分适合栽培食用菌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杏鲍菇的原料处理方法及配方的不同,进行对照试验,即从分析测定棉秆的主要营养成分及碳氮比入手,研究确定棉秆屑栽培杏鲍菇培养料配方、装袋灭菌、发菌管理、出菇管理等栽培管理技术措施,形成系统的棉秆屑栽培杏鲍菇的技术体系,同时,在适宜区域进行示范推广,为棉秆栽培木腐菌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龙泉是世界香菇人工栽培的发源地,将公元1800年前的西晋作为人工栽培始期,将河澹在《龙泉县志》上所记185个字,定为中国香菇栽培技术的成熟期。解放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龙泉市把历史上单一的香菇生产发展成为香菇、黑木耳、黑木耳菌种、灵芝等多菌类产业结构,采用高新技术,高效生态为主产的浙江省食用菌十强县(市)之一。  相似文献   

12.
桑树枝条是蚕桑生产中的主要副产物,一般多用做燃料,其利用价值极低。若用其粉碎后加上其它辅料作为培育香菇的原料制成菌棒或菌袋栽培香菇,每个菌棒(袋)可获利2元左右,每亩成园桑同的枝条栽培香菇可获得收入7000余元,既提高了桑园副产物的综合利用价值,拉长蚕桑产业链,  相似文献   

13.
王营洁 《河南农业》2014,(11):10-10
<正>栽培过香菇的废料中含有很多的营养成分,是栽培鸡腿菇的好原料,可用于高产栽培鸡腿菇,从而使香菇废料进一步得到利用,增加其经济效益。一、菌棒制作(一)废料处理将香菇栽培过的废料运至水泥地上,用铁锹等敲打拍碎后建堆发酵,堆高60~80cm,每24h翻堆1次,堆积2~3d。(二)培养料配置培养料配方为:香菇废料55%、棉籽壳35%、玉米粉8%、石灰粉2%,或香菇废料50%、棉籽壳20%、杂木  相似文献   

14.
草料和食用菌栽培废料的香菇栽培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生产成本较低的草料作为主原料,结合麸皮、糖、石膏配以少量碎木屑以及回收利用的蘑菇栽培废料等多种原料进行香菇栽培试验;初步探索香菇在草料培养基中的生长条件、生长情况和出菇率.单纯的草料培养基和食用菌栽培废料提供的营养较少,导致香菇生长速率较低或者死亡.在草料培养基中加入少量碎木屑可提高香菇的生长速率和出菇数量.  相似文献   

15.
反季节香菇栽培是指其栽培出菇季节与大面积代料常规栽培季节相反。通常代料香菇出菇期为每年的10月至翌年的4、5月,而采取反季节栽培法,香菇的出菇期为每年的4、5月至10、11月。反季节代料香菇栽培突破了夏季出菇,与代料常规袋栽出菇期相配套,形成周年生产,以提高经济效益。采用该栽培法的技术关键是,选择海拔较高的地区为栽培区,选择适宜的菌种,以及掌握好全年的气候资料。根据商洛高寒山区多年栽培经验,反季香菇工艺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6.
桑树枝条是蚕桑生产中的主要副产物,一般多用作燃料.利用价值极低。若将其粉碎后加上其他辅料用作培育香菇的原料.则既提高了桑园副产物的综合利用价值,拉长了蚕桑产业链。拓展了蚕桑增效途径.又为香菇栽培提供了原料来源的新途径.减少了自然林木的消耗,保护了生态环境.从而有效地实现社会、生态、经济三个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覆土袋栽香菇是香菇栽培的一种新模式、采用该模式栽培香菇具有菇形佳、产量高,高温易出菇、管理省工等优点,是日前香菇栽培中的一种较先进的技术。特别是反季节覆土袋栽香菇,盛产优质夏秋香菇,经济效益更高。现将反季节覆土袋裁香菇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8.
香菇大袋栽培近年来在我省发展很快.它克服厂以往代料栽培香菇品质低下的缺点,缓解J菌林矛盾.为香菇生产带来I一次新的技术系而。但是.在实际栽培过程中,菌袋发菌时间过长,行理难度较大,菌袋成品率较低.菇农收益差异悬殊,在很大程度上限制该项技术的进一步推]’。针对这些问题.笔者于1997~1998年度进行了小袋发菌大袋出菇(简称二步法栽培)技术的研究.效果比较理想.现将结果报道如下。l材料与方法1.l供试品种香菇)87.供种中位:洛阳农专食m苗教研室。1.2原料基本巴方木屑1川内.鼓皮*叩·石膏北g.磷酸二氢钾O.3kg·…  相似文献   

19.
德化县常年栽培香菇、平菇等木生菌类600万袋以上,栽培后留下大量的废菌筒,这些废菌筒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是很好的草生菌栽培原料。我们组织菇农以废菌筒、稻草和牛粪为主要材料栽培蘑菇560m^2,平均每平方米产鲜菇9.6kg,比常规栽培增产1.4kg,节省成本1.2元,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该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香菇代料菌块栽培,是80年代在我省兴起的食用菌栽培新技术。近年来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已成为我省农村的一项重要的副业生产。但是,由于该项技术普及时间短,地区的自然条件、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差异较大,目前存在着单产偏低的问题。根据几年来从事这方面研究和生产工作的经验,就如何提高香菇代料菌块栽培的单产问题,提出一些初步看法和探讨意见。一、培养基的选择与配制香菇是一种非病原性真菌,生长在自然界死亡的落叶树木上。我国传统的香菇栽培,是用木段砍花的方法,一直沿用了800多年我省70年代引进的香菇段木速生栽培,是对砍花栽培的改进。这些方法,都没有脱离香菇的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