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辽西北半干旱地区土地资源广博,但气候干旱、风沙严重等是发展农业的不利因素,常规农业生产抗自然灾害的能量较弱.为此,辽西北半干旱地区实行了退耕还林栽果工程,到2010年末,建平县已实施退耕还林栽果10000hm2,但是,退耕后,农民耕种土地的总量大幅度减少,仅靠国家退耕还林补助,农民的生活水平难以提高,推广林下优化间作方式,能在短时间内让林果农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使林果农在退耕还林栽果工程前期减少损失,增加收入.  相似文献   

2.
柳让  马桂珍 《现代农业》2009,(12):35-36
辽宁省建平县充分利用西辽河开发和退耕还林工程项目的支持,大力发展具有辽西北半干旱地区特色的林下经济,在10000亩幼龄南果梨行间间作马铃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实践证明,幼龄南果梨间作马铃薯是辽西半干旱低山丘陵区一种效益显著且切实可行的间作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3.
隆德县退耕还林工程林药间作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实现退耕还林能够"退得下、稳得住、不反弹",在确保退耕还林建设生态成效的同时,又要充分考虑退耕农民的经济利益。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退耕还林通过在条件适宜的地区,采取林药间作的模式,在林下种植道地中药材,既解决了生态问题,又解决了退耕农户的收入问题,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培育找到了有效途径。该文介绍了退耕还林工程林药间作模式的技术与管护措施,并总结其取得的成效,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在辽西北地区进行南果梨园间作绿肥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有机质含量较低的沙质土壤南果梨园间作绿肥,能明显提高土壤营养.从而进一步促进南果梨树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5.
<正>辽西北低山丘陵区林间果园早春蔬菜间作模式,是一种在林间果园进行蔬菜种植的优化模式。该模式的优点是:投资收回周期短、时间快、经济效益高。林果行间间作蔬菜每亩年效益高达5000~10000元。林间果园早春蔬菜小拱棚地膜覆盖间作技术模式,不仅利用了早春林果行间的充足光、热资源,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林地果园的总体效益,现总结浅析如下。1辽西北地区的气候特点辽宁西北部地区,位于  相似文献   

6.
二、林药间作模式 (一)易县林药间作模式易县位于河北省中部,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季风性气候,年降雨量564.5毫米左右。易县在2002年施行退耕还林以来,遵照生态优先,生态效益、社会经济效益并重,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原则,大力发展金银花、知母、栝楼、瞿麦等木草本药材,推广林药间作。  相似文献   

7.
本文作者通过实践总结,提出苹果树间作混栽其他果树林木病虫害严重,田间管理费工费时,投资大,果实商品果少,残次果多,应引起果农高度重视。建园时,建议按照一园一种树,"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思路栽植苹果树。现介绍苹果树不宜与桃树、柏树、梨树、洋槐、杨树、柳树、酸枣、杏、李、山楂、核桃、葡萄等树间作混栽的原因,供果农栽植苹果树时参考。  相似文献   

8.
南疆三地州粮棉果间作经济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实地调研南疆三地州的粮食棉花果树间作模式,了解当地的多种间作模式及其基本情况,确定粮棉果最佳的间作模式.[方法]选取10个静态指标和2个动态指标,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法对24种粮棉果间作模式的经济效益评价,并用熵值法进行复核评价,两者的评价结果通过了Kendall-W协和系数法的一致性检验,由集成综合评价法得最终评价结果结果.[结果]果树处于不同时期,其适宜的间作模式不同,因果树类别及间作作物而异;处于盛果期时,核桃-小麦、核桃-玉米、核桃-小麦-玉米,这种核桃间作粮食作物的模式的经济效益较高,并且除了棉花单作的经济效益较高外,其他单作的经济效益都比间作低.[结论]粮棉果间作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相似文献   

9.
随着退耕还林惠农政策的深入落实,退耕面积逐年加大。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利用林(果)间空地种植中药材,实行果药间作,成为承德县退耕农民新的种植增收模式。目前承德县中药材发展势头强劲,农民积极性较高。本文简要介绍了承德县中药材产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随着退耕还林惠农政策的深入落实,退耕面积逐年加大。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利用林(果)间空地种植中药材,实行果药间作,成为承德县退耕农民新的种植增收模式。目前承德县中药材发展势头强劲,农民积极性较高。本文简要介绍了承德县中药材产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正>建平县是一个土地资源丰富的市县之一。近年来,建平县充分利用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有利契机,积极组织农户开展退耕还林,卓有成效。至2013年底,全县共实施退耕还林0.8万公顷。为了使广大农民的经济收入不减,建平县林业部门积极开展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推进工作,大力推广林下间种药材知母。通过林下间作药材知母,实现了以药养林、以短养长、循环相生、林药互补,不仅缩短了林农投资回收周期,还改善了林地土壤结构,  相似文献   

12.
杨华  任宝君  安书超  范永江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9):201-201,186
本文介绍了辽西半干旱地区沙壤土质南果梨园间作绿肥的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13.
辽宁西部朝阳地区适合发展林果产业。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发挥林下作物种植经济效益,探讨了4种林(果)粮间作栽培模式,苹果与小麦间作、苹果与红薯间作、桃与谷子间作、大枣与大豆间作。经效益分析表明,苹果与红薯间作纯经济效益最好,桃与谷子间作纯经济效益次之,根据生产需要选择合适的间作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4.
退耕还林(草)林药复合模式中草药栽培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退耕还林示范小区的林药复合模式中,对中草药的栽培技术做了简述,提出药材种植在不破坏植被的前提下有计划的栽培;详述了种植的中药材品种应符合本地气候、土壤条件,选购药材种子、种栽要注意时间和质量;了解种子、种栽特性,种子发芽率、种栽带菌、带病情况;目前中草药加工、收购的市场并不十分完善,因此不能一哄而上,大面积种植,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15.
林药间作品种及优化模式筛选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药间作是一种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为一体的多功能复合经营模式。2003-2005年进行了"林药间作优化模式试验研究",从3种气候类型区22种林药间作模式中筛选出了各气候类型区9种优化间作模式。该文介绍了试验方法及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6.
孙永泰 《北京农业》2011,(28):41-42
<正>1退耕还林幼苗期林农间作技术在退耕还林的造林地上,利用行间、株间空隙土地,间作低秆作物,如药材、蔬菜等,以耕代抚,促进树木生长,并能收到以短养长之利。林农间作,必须以林为主,并需注意几点:①林农间作的坡地,必须采取工程整地措施,间作的作物必须采取水土保持耕作措施,防止造成水  相似文献   

17.
低山丘陵区果农复合生态经营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项研究是在对寒温带低山丘陵地区的果农复合经营的果园生在子和农民经济收入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果农复合生态系统因子动态变化分析,间作作物种类比较分析和经济效益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果农复合生态经营模式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效益和经济效益,它能够有效地改善果园条件,  相似文献   

18.
对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6 a来,在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退耕还林工程是一项政策工程,为了解决退耕还林区的长远发展问题,必须在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同时,大力发展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必须坚持因地制宜、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相结合、与农民增收相结合以及长短兼顾、以短养长的原则.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的模式主要有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林业产业化发展模式、林草间作-畜牧业-畜牧产品加工模式、林药间作-药材-制药模式和生态旅游模式.  相似文献   

19.
退耕还林的后续产业发展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项政策工程,退耕还林若要实现长足发展,就必须在该政策得以妥善进行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发展退耕还林的后续产业。而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发展必须要坚持因地制宜且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增收等相结合的原则,其主要的发展模式包括:发展生态农业模式;发展林业产业化模式;发展林草间作-畜牧业-畜牧产品加工模式;发展林药间作-药材-制药模式;发展生态旅游模式等。  相似文献   

20.
曹国忠 《新农业》2001,(11):14-14
果树的行间种点啥好?这一直是广大果农关心的问题.笔者通过40多年种植中药材的实践,摸索出了退耕还林、退耕还草,上栽果树下种药的发挥山区优势新模式.其好处是既退耕还林、防风固沙,又美化环境、增加收入,确是一举多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