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地带性是指随地理位置不同而产生变化所表现出来的一般规律。丰宁是草原资源大县,20世纪80年代该县拥有736万亩的草原资源面积。对丰宁县全境草原植物区系的地带性分布状况、分布规律进行调查研究,评定全县各自然区域中草场的植被组成、等级和演替情况,从而为草原保护建设和畜牧业生产提出合理的区划设想,使全县的草原畜牧业能够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特点进行发展,也为政府的生态建设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从2005年开始,丰宁县农牧局责成草原站在草原监测的基础上,连续10年对该县草原植物区系地带性分布  相似文献   

2.
草原植被是草原畜牧业第一性生产力,草原植被的好坏,决定着草原环境的好坏和草原畜牧业的兴衰。从内蒙古草原开发和利用的历史来看,什么时候草原植被保护的好,建设的好,草原环境就稳定,草原畜牧业欣欣向荣;什么时候草原植被遭到破坏,草原环境破坏,草原畜牧业就遭受严重的灾害。所以在开发利用草原的进程中,我们必须积极地保护草原植被,科学合理地利用草原植被,建设草原植被,草原才能为人类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再生资源。  相似文献   

3.
呼伦贝尔植物区系组成及植被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地植被系统分析表明,该草地有维管束植物1354种,隶属108科、468属,分属于15个植物区系,5个生活型及4个水分生态类型,在大兴安岭岭东植被垂直分布明显,而岭西草原植被径向分布分明。上述特征主要是该草地所处地理位置和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大兴安岭对气候的影响造成的。  相似文献   

4.
<正>阿勒泰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北部,边境线长达1205km,该地区以草原畜牧业为主,区域面积广,水资源丰富,环境气候较为舒适,有着天然优势来进行畜牧业发展。该地区地形较为复杂,北部山区至南部平原、沙丘之间海拔高度相差较大,自然条件也有很大不同。所以,这也使土壤差异化较为明显。由于海拔影响导致该区域水、热条件再分配,即每个地区草地植被生长和发育情况不能一概而论,有些地区干旱,有些地区较为湿润,这也使草地类型多种多样。植物种类有20多科,较为  相似文献   

5.
锡林郭勒盟土地面积20.3万平方公里,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18万平方公里。锡林郭勒草原是国家四大草原之一,属温带干旱草原,是世界温带草原中在原生植被保护较完整、草地类型最多、饲用植物最为丰富的草原,具有草原生物群落最基本的特征。有我国唯一被列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的国家级草原。畜牧业经济是该地区国民经济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前言 草原与草地在学术上是不同的两个概念。草地科学工作从农学的观点出发,把凡是能作为发展畜牧业的草本植被均称之为草地,包括草原、草甸、灌丛和荒漠等类型,草原则一般是指在大陆性气候、降水在250-500mm下生长的羽茅草本植物为主体的草地。有的作把草原等同于草地。  相似文献   

7.
吐鲁番地区天然草场毛面积为76.86万hm2,可利用面积69.23万hm2,草场类型复杂、种类繁多,根据盆地所处的自然条件和植被分布特点,可将盆地的草场类型分为7个大类,分别是低地盐化草甸草场、山地荒漠草场、山地荒漠草原草场、山地草原草场、山地草甸草原草场、高寒草甸草场,这些草场是吐鲁番地区草原畜牧业的物质基础,也是畜牧业发展的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8.
王宁  那日苏  秦艳  王海 《草业科学》2009,26(9):212-215
蒙新区由于地域辽阔,东西跨度大,其西部耐干旱的草本植物十分繁盛,而东部地区降水较丰富,属温带草原植被类型,组成了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蒙新区的牧草资源每年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各种牧草害虫的危害,给畜牧业生产带来一定的损失。其中网蝽科昆虫体型较小,且生活隐蔽,不善活动,通常不易被发现,但对植物组织会造成严重的破坏,对牧草的质量和产量均会造成一定的损失,对构成草原植被的其他植物的生长发育也有一定的影响,其危害不可忽视。记录了我国蒙新区草原植被14科43属植物中网蝽科昆虫的寄生情况,共包括网蝽科昆虫13属40种,结果表明,网蝽科昆虫在我国蒙新区寄生的植物种类十分广泛,而且有些科属的植物被多种网蝽寄生。  相似文献   

9.
库鲁斯台草地资源及其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卫国 《草业科学》1995,12(6):18-21
文章介绍了库鲁斯台草原的自然概况,对该区的平原草甸草原,平原森林草甸草原,平原沼泽甸草原,平原荒漠草原等草地类型的分布,面积,植被盖度,草层高度,产草量,理论载畜量,植物组成,着生土壤等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同时分析了该区草地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草地管理和保护,加快退化草地改良和建设,普及草业科技改变传统生产模式及治理额敏河,合理利用河水资源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李学武 《四川畜牧兽医》2006,33(7):15-15,25
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是通过围栏建设、草种补播以及禁牧、休牧、划区轮牧等措施恢复草原植被、改善草原生态,提高草原生产力,促进草地畜牧业协调发展而实施的一项基本建设性草原工程项目。通过实施以草原围栏禁牧、休牧、草场补播为主要措施的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建设项目,达到天然草原植被盖度明显增加,产草量明显提高,“三化”草原植被得到有效恢复,人为破坏草原的行为得到有效遏止,基本实现草畜平衡,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天然草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初步实现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In this study, we examined temporal and spatial dynamics of minerals of forage, soil and cattle serum in two savannas (valley and plain) of South Africa. The aims wer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ecosystem components, and plan communal grazing and fodder flow for sustainable livestock production. In each area, grazing sites near, at intermediate distance from (middle) and far from homesteads were selected. In the valley land, site interacted with season to influence local variations (P<0.05) of soil calcium and microelements. In the plain lands, local variations occurred for soil phosphorus and magnesium. At the large scale, most macro-minerals showe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valley and plain lands. In the valley areas, forage calcium differed (P<0.05) locally in the dry season, whereas in the plain areas, potassium and phosphorus showed local variations (P<0.05) in the wet season. Seasonal variations of most forage elements were significant within each local site of both study areas. All forages were deficient in phosphorus and copper. Cattle serum from the valley area had low iron concentrations. The study concluded that biotic and abiotic factors may influence the distribution of soil and forage elements, but their effects may vary between the two areas. Rangeland improvement and supplementation strategies are suggested to sustain animal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本地牦牛品质退化原因的分析,关键是牦牛饲养管理水平、人工繁育水平和动物保健水平等较低而导致,建议从舍饲人工驯养入手,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在牦牛繁育中推广使用,对牦牛进行品种选育及人工扩繁扶壮,应用半舍饲综合配套技术及育肥出栏技术,冬季及枯草期补饲,达到提高牦牛品质、提高养殖水平、加快牦牛产业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临夏州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农牧过渡地带,与辽阔的青海、甘南牧区接壤。每年10月至次年4月草原牧区进入枯草期,大量牲畜从牧区向农区、半农区转移,当地群众利用秋收丰富农作物秸秆进行阶段性育肥,实现了草原牧区和农耕区饲草料和草食畜资源的互补性,做到了经济和生态双赢发展,有力地推动了脱贫攻坚工作。项目组通过现场入户、问卷调查、样本试验等方式,对犏牛育肥情况进行了详细调研和认真分析,提出了农牧过渡地区犏牛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4.
自拟中药方对家兔降血脂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通过饲喂高脂饲料创建家兔高脂模型,配以山楂、马齿苋、甘草为降脂基础配方,分别加以权枝鸦葱等、镰叶碱蓬等、泽泻及芹菜组成配方1、配方2、配方3,通过测量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5个指标,经过28d的治疗,结果表明:3个配方均有降血脂作用,但配方1效果作用最好.  相似文献   

15.
Half a million sporocysts of Sarcocystis levinei obtained from experimentally infected dogs were fed to a buffalo calf, and sarcocysts of this species were recovered from its oesophageal muscles when the animal was killed on the 62nd day of inoculation, thus establishing a buffalo-dog-buffalo cycle.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林芝县畜牧业资源条件及其利用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尼洋河流域饲料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17.
大庆市畜禽粪便处理与利用状况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大庆市畜牧业现状,分析了畜牧生产所产生的粪、尿数量及畜禽粪便对大庆市环境产生的压力,并对各区县进行了区划分析.分析了大庆市畜禽粪便处理的主要模式,以及利用程度,提出减少畜禽粪便污染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不同生境芦苇的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分析了分布在不同生境条件下的芦苇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1)单位面积地上部生物量以沼泽芦苇为最高,沙丘芦苇次之,过渡带芦苇较低,盐化草甸芦苇最低;碳水化合物总量沙丘芦苇>沼泽芦苇>过渡带芦苇>盐化草甸芦苇;粗蛋白含量由高到低顺序为:盐化草甸芦苇、沙丘芦苇、沼泽芦苇、过渡带芦苇。(2)4种生境芦苇的总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中均含有18种天然氢基酸,其中10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因生境条件不同而备有差异。但总氨基酸及结构氨基酸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均在10%以上。由此得出,4种生境芦苇利用价值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沙丘芦苇、沼泽芦苇、过渡带芦苇、盐化草甸芦苇。  相似文献   

19.
A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of the urinary bladder was found in a beluga whale stranded in the St. Lawrence middle estuary. Various organs of this animal were submitted to high resolution gas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mass spectrometry analysis. High frequency of urinary bladder cancer in the human population of the same area and the presence of carcinogenic compounds in the marine environment of this animal are discussed.

Concurrent isolation of Edwardsiella tarda from various organs of this whale is also reported.

  相似文献   

20.
加速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草原畜牧业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苏加义  赵红梅 《草业科学》2006,23(11):83-87
目前我国进入“WTO后过渡期”,加快向市场经济和自由贸易制度靠拢。这就要求我国草原畜牧业要改变传统经营方式,从宏观层面合理配置畜牧业资源。通过实施“北繁南育”战略,将北方地区草食家畜的繁殖优势与南方区域的草食家畜育肥优势有机结合起来,生产符合国内外市场需要的绿色畜产品,同时有效解决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畜产品竞争力低下、农牧民增收困难的矛盾,实现我国传统草原畜牧业向现代化草原畜牧业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