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卓飞 《种子科技》2008,26(6):33-34
2006年以来,我市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精神,按照《福建省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的部署和安排,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大力推进种子政企分开,健全种子管理体系。加强种子市场监管,加快了我市现代种子产业建设步伐。促进了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现将有关种子管理体制改革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夯实种子管理基础强化种子市场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国办发[2006]40号,以下简称《意见》),具体部署了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种子管理体系和强化种子市场监管等相关工作。探索建立和完善管理科学、运行高效、保障有力的种子管理体制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种子世界》2006,(9):1-2
2006年5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国办发[2006]40号,以下简称《意见》)正式下发,具体部署了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种子管理体系和强化种子市场监管等相关工作。为便于大家更好地理解《意见》,近日中国政府网记者采访了农业部负责人。  相似文献   

4.
加强市场监管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以下简称国办《意见》),明确提出要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实现政企分开,完善种子管理体系,强化种子市场监管。文件下发后,我省积极行动,切实采取措施,大力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5.
《中国种业》2006,(9):6-7
2006年5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国办发[2006]40号,以下简称《意见》)正式下发,具体部署了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种子管理体系和强化种子市场监管等相关工作。为便于大家更好地理解《意见》,近日中国政府网记者采访了农业部负责人。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深入实施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的贯彻执行,我市各县区实现了种子政企分开,结束了国有种子公司长期垄断种子生产、经营的局面,各种所有制种子企业大量涌现,种子销售网点急剧增多,种子市场监管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为此,笔者针对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后,我市种子产业发展状况和种子市场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了多次专题调查研究,旨在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我市种子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深入实施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的贯彻执行,全国各地实现了种子政企分开,国有种子公司长期垄断种子生产、经营的局面一去不复返,各种所有制种子企业大量出现,种子经销网点急剧增多。本文针对我区种子市场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种子市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相似文献   

8.
对加强种子管理工作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年来,国家非常重视种子工作,切实采取措施,加强种子管理体系建设,强化市场监管、质量监控及行业指导工作,积极推进种子企业改革改制,壮大种子龙头企业,为建设现代农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有力保障。200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使市场监管的意见》(以下简称国办《意见》),明确提出要坚持以政企分开为突破口,完善种子管理体制,强化市场,对加强种子管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盛焕银 《种子科技》2010,28(6):11-12
<正>为贯彻国办发【2006】40号(《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文件精神,全国各地相继进行了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各级(包括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纷纷成立了种子管理机构。而此前,县级农业行政执法大队已经存在。因此,在种子管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着机构重叠、职能交叉、资源浪费、分工不明  相似文献   

10.
加强县级种子管理工作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海艳 《种子科技》2008,26(6):21-22
县级种子管理部门是受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委托行使种子行政管理的基层单位,县级种子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种子市场的稳定,关系到品种选育者和种子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能否得到有效保障。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06]40号《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  相似文献   

1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明确要求,在2007年6月底之前将种子生产、经营机构从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剥离出去。这对进一步加强种子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政企分开后,如何加强种子管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分析了当前种子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探讨加强种子管理的几个途径,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种子是特殊的农业生产资料,关系作物产量、品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甚至关系社会稳定和发展。抓好种子管理工作,对于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一定意义。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颁布实施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的贯彻执行,大部分县级种子管理站已单独行使管理职能。但目前县级种子管理站开展工作仍面临着经费短缺,种子市场监管手段和设备滞后,种子管理工作任务重。如何履行种子管理职能,保障农业生产用种安全,成为县级种子管理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实施以来,种子产业发生深刻变化,农业用种商品化,种子经营市场化,对种子管理工作和种子管理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种种原因,近几年来,种子管理体系不但未与产业同步发展,相反有所弱化,出现编制不足、经费匮乏、手段落后、职责不清的局面。200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以下简称国办文件),明确提出要实行政企分开,健全种子管理机构,完善管理体系,对种子管理的工作主体、工作职能、工作内容、工作要求、保障措施都予以了明确。根据我省现状,对照国办文件要求,笔者就加强种子管理体系建设、改善种子管理工作条件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以下简称《国办文件》)出台,揭开了全国种子管理体制改革的序幕,为种子事业可持续发展指明了科学的发展方向,提供了空前的发展机遇。湖北省高度重视,积极行动,目前种子政企分开任务已基本完成,种子管理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市场监管工作成效显著。但是,从农业农村经济和种子产业发展的形势来看,种子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种子市场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种子市场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2006年5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和加强种子市场监管的意见》,该意见的出台,无疑加快了国有种子企业体制改革的步伐。《种子法》经过近5年的市场洗礼,虽然中国原先的2700多家国有地市县中小型种业公司逐渐退出,真正能靠自身经营维持生存的为数不多,替代他们的是民营新建的中小型种业公司。  相似文献   

16.
1基本情况 多年来,尤其是2006年以来,全省各级农委、种子管理机构认真贯彻执行种子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国办发[2006]40号)(以下简称国办《意见》)及《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意见〉的实施意见》(黑政办发[2007]2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17.
种子管理的目的在于维护种子选育者、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规范种子市场秩序。按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要求,杭州市的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已将种子生产、经营机构从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剥离出去,这对进一步加强种子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政企分开后,如何加强种子管理是一个新课题,本文结合工作实际,调研当前种子管理体制现状后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探讨加强种子管理的几个途径。  相似文献   

18.
穆彦珍 《种子科技》2007,25(4):28-28
按《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种子市场监管的意见》(国办发[2006]40号)文件要求进行的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多数县市做到了认识到位、思想到位、工作到位,但也有不少县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和工作上的敷衍。为此,需明确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9.
高建国  缪斌  徐斌 《种子世界》2009,(10):10-11
近年来,如东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和《江苏省种子条例》(以下简称《条例》),2002年进行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实行种子管理与经营彻底分离,通过建立健全种子管理机构,理顺管理职能,创新管理机制,强化市场监管,全县种子管理工作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20.
杨桂琴 《种子世界》2007,(10):10-11
种子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种子质量的优劣事关粮食生产安全和农村社会稳定的大局。多年来,我区各级种子管理部门高度重视种子质量管理工作,将其视为做好“三农”工作、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来抓。200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确立了新形势下种子质量管理的新目标和新要求。我区认真贯彻落实《意见》精神,按照坚持以质量监管为重点,坚持全方位加大监管力度的原则,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确保农业生产安全、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