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新农业》2020,(15)
正外来入侵物种(invasive alien species,IAS)严重危害了人类的身体健康、生物种类的多样性以及自然生态系统。外来物种入侵已成为全世界广泛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在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首批16种主要外来入侵物种当中,外来杂草占有9种,而且目前我国的外来杂草总数已高达100多种。据报道,我国仅几种主要外来入侵物种就造成高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进境粮食数量、种类和批次的增长,检出外来杂草种类和批次也大幅增长,加大了外来杂草入侵、转基因安全和粮食中有毒有害物质等方面的风险,对我国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为防止外来有害杂草在国内入侵、定殖和扩散,有效预防产品转基因逃逸造成的生态风险,针对截获的外来杂草种子及转基因玉米、大豆进行生活力测定,分析其入侵能力和转基因逃逸的可能性,研究结果为进境粮食口岸检疫及除害处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外来入侵杂草调查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来入侵杂草是指从国外输入或从国内其他地区传入本地并形成一定危害的杂草种类。北京是国际化大都市,随着北京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外来入侵杂草日趋增多,特别是一些恶性杂草已对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人畜健康产生了危害,并造成很大经济损失。20世纪80年代笔者曾组织开展北京市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主要农作物田外来入侵杂草发生危害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湖北省主要农作物田外来入侵杂草的发生危害状况,于2007年采用七级目测法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调查的101个小麦、油菜、水稻、棉花田样点中,外来入侵杂草共有23种,隶属于菊科(8种)、禾本科(2种)、苋科(2种)、大戟科(2种)、茄科(1种)、商陆科(1种)、豆科(1种)、伞形科(1种)、十字花科(1种)、牻牛儿苗科(1种)、锦葵科(1种)、车前科(1种)和玄参科(1种)。小麦田有外来入侵杂草11种,占麦田杂草种类数的23.40%,其中野燕麦(Avena fatua)、波斯婆婆纳(Veronica persica)、野芥菜(Brassica juncea var.gracilis)、野老鹳草(Geranium carolinianum)等4种发生危害较大。油菜田有外来入侵杂草15种,占油菜田杂草种类数的14.02%,其中野燕麦、波斯婆婆纳的发生频率高于50%、综合草害指数高于10,是11种恶性杂草中排在前两位的种类。水稻田外来入侵杂草只有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一种,其发生频度为61.60%,已成为稻田的一种主要杂草。棉田有外来入侵杂草15种,占棉田杂草种类数的17.24%,其中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牛筋草(Eleusine indica)、斑地锦(Euphorbia maculata)等3种发生危害较大。该研究对明确湖北省主要农作物田外来入侵杂草的种类、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能够为湖北省外来入侵杂草发生危害情况的后续监测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5.
牧草引种与外来杂草入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雪亮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4):3461-3462,3477
介绍了生物入侵的概念、牧草引种及其带来的杂草入侵现状,列举了较大危害的外来杂草种类及危害,提出了牧草引种造成杂草入侵的原因和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广西农业生态系统外来入侵杂草发生与危害状况,为外来入侵杂草的风险评估与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文献资料与野外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于2011年10月~2012年9月对广西境内14个地级市80个县区稻田、甘蔗地、木薯地、桑园、果园、蔬菜以及其他作物地外来入侵杂草进行系统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外来入侵杂草的种类、分布、生境及危害程度.[结果]查明广西农业生态系统有外来入侵杂草101种,隶属27科74属,其中以菊科最多,有25种,其次为禾本科17种、苋科8种、茄科7种、豆科6种、旋花科和大戟科各5种;从植物性状看,以草本植物为主,有88种,占87.13%;从分布特点看,以全区分布为主,有67种,占66.34%;从危害程度看,危害严重的外来杂草有15种,危害程度中等的有22种.[结论]广西农业生态系统外来杂草种类多、数量大、危害重,建立外来物种监测、风险评估及防控体系是防范外来杂草入侵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了解广西农业生态系统外来人侵杂草发生与危害状况,为外来入侵杂草的风险评估与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文献资料与野外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于2011年10月~2012年9月对广西境内14个地级市80个县区稻田、甘蔗地、木薯地、桑园、果园、蔬菜以及其他作物地外来入侵杂草进行系统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外来入侵杂草的种类、分布、生境及危害程度。【结果】查明广西农业生态系统有外来入侵杂草101种,隶属27科74属,其中以菊科最多,有25种,其次为禾本科17种、苋科8种、茄科7种、豆科6种、旋花科和大戟科各5种;从植物性状看,以草本植物为主,有88种,占87.13%;从分布特点看,以全区分布为主,有67种,占66.34%;从危害程度看,危害严重的外来杂草有15种,危害程度中等的有22种。【结论】广西农业生态系统外来杂草种类多、数量大、危害重,建立外来物种监测、风险评估及防控体系是防范外来杂草入侵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我国外来杂草入侵特点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简要综述了外来杂草带来的危害和造成的经济损失,并就主要外来杂草对农业生态系统和其他类型生态系统的危害现状和特点进行了阐述,初步总结了我国外来入侵杂草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征。这些分析和解释将有利于开发外来杂草控制的新技术和手段,最后从入侵种的角度提出了当采取行动防止和根除具有入侵性的外来杂草时的管理对策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结合对口岸的调查与监测及对大量文献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基本摸清了二连浩特口岸的植物和外来杂草的情况,确定二连浩特口岸的植物种类共45科135属245种,其中新发现的有33种,外来杂草12种。结合二连浩特口岸实际情况探讨了外来杂草入侵在边境口岸的调查和监测方法,并提出了对外来杂草的控制和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0.
外来杂草对农业生产及人畜安全的危害在国内外已有许多报导。近年来,随着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检疫机关截获外来杂草的种类越来越多,频率也越来越高,外来杂草传入的机率也随之日益增加,严峻的实现要求我们对外来杂草要有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外来入侵种植物学性状和环境因子间关系的典范对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浙江金华市郊的不同生境中设立73个样地,通过调查计测样地中外来杂草的生态重要值和34个植物学性状,以及样地中的12个环境因子,分别建立样地-杂草重要值、样地-环境因子和样地-植物学性状3个数据矩阵,应用PC-ORD4.0软件中的典范对应分析模块,探讨杂草分布与环境因子、植物学性状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73个样地中的69个样地被发现有外来杂草分布,共计有32种;(2)典范对应分析表明,土壤水分含量、含沙量、坡度、林冠层郁闭度、土壤翻耕程度、放牧程度、离住宅区距离、建筑程度和交通频度是影响外来杂草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3)在土壤含水量相对较高的区域,外来杂草多数具有营养繁殖能力、多年生、无地上茎、有根状茎、两侧对称花等植物学性状;(4)在林地中的外来杂草,多数为两年生或具有根状茎、攀缘茎、有棘刺、有毒、叶片较厚等特点;(5)在经常翻耕的土壤中,外来杂草多数为一年生,果实类型多为角果、坚果、胞果等;(6)在住宅周围和交通频繁地段,外来杂草有毒的比例高,种子大、胞果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12.
贵州黔南地区外来植物逸生及危害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贵州黔南地区外来植物逸生成为杂草的种类及危害程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外来植物逸生为杂草51 种,隶属18个科,其中有害的25种。空心莲子草、水葫芦、紫茎泽兰、胜红蓟等入侵植物给当地的生产带来极大的威胁,破坏生态系统,影响生物多样性;外来植物繁殖力、适应性、抗逆性、竞争力极强,有的本身拥有化感特性,同时又耐瘠;在本地还缺乏有力的竞争生物和天敌,是其扩散蔓延成灾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除对策。  相似文献   

13.
入侵杂草化感作用及其生态特性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外来植物入侵的问题是当前生态研究的热点。研究入侵种的生态特性.是外来种入侵研究必不可少的基础部分。由于许多外来植物具有化感作用,毒害邻近植物,而有助于外来植物抢夺生存空间。利用细胞自动机模型.通过分析外来杂草的寿命、繁殖能力及化感作用,模拟研究这些特性对外来物种在空间格局变化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云南外来入侵农田杂草发生与危害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省农科院环资所杂草研究室于1996年至2010年间开展了云南农田杂草的野外调查,共发现云南外来入侵农田杂草有186种,隶属41科,122属。外来杂草数量最多的是菊科和禾本科,分别有37种和35种,数量较多的科有豆科19种,苋科12种,茄科9种,大戟科8种。草本杂草有172种,占外来杂草植物种数的92.5%。1年生杂草植物有79种,占外来杂草植物种数的42.5%;2年和多年生杂草植物有85种,占外来杂草植物种数的45.7%。分布区域主要集中于滇南和滇中的各有122种和102种,分别占外来杂草种数的65.6%和54.8%;属于全省分布的有23种,占外来杂草植物种数的12.4%。绝大多数的外来杂草属于一般性杂草,危害的农作物主要是蔬菜、玉米和果园。调查结果表明,云南外来农田杂草的种类、数量、危害范围和严重性居全国之首。为此,各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防止其入侵和危害进一步加剧。  相似文献   

15.
通过野外调查,初步确定天门市外来杂草有40种,隶属17科。对外来杂草的原产地分布、危害性质、生活型特点、主要生境及对农业的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6.
系统分析了2004~2012年江苏口岸进境羊毛中杂草的截获情况,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结果表明,共截获38个科138个属268个种(属)13 868种次的杂草,其中检疫性杂草3个科11个属20个种(属)2 094种次。按照来源国家和地区统计,共从来自19个国家和地区的羊毛中截获杂草,其中以澳大利亚截获杂草种次数最多,占到总截获种次的71.9%。根据以上杂草截获情况分析,建议从风险评估、检疫监管、检疫处理、疫情监测等多方面制定措施,建立防范外来杂草入侵的立体结构。  相似文献   

17.
雨季是剑麻园内杂草生长的高峰期,为了揭示剑麻园雨季杂草的群落多样性规律,找出剑麻园雨季杂草的优势种群,为剑麻园杂草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选择在雨季对广东湛江的一个剑麻园进行杂草调查,运用群落生态学的方法分析杂草的多样性。结果显示:剑麻园的杂草有7科12属12种,主要的杂草为菊科(占比50%)。唇形科、豆科、防已科、海金沙科、蓼科、禾本科都是单属单种出现,每个科占比8.3%。鬼针草(Bidens pilosa)、飞机草(Eupatorium odoratum)和含羞草(Mimosa pudica)是剑麻园雨季杂草中的优势种,重要值分别为36.83%、17.73%、12.29%。鬼针草是最主要的优势种,其盖度达到52.22%。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的重要值不大(4.34%),但其危害严重。剑麻园雨季杂草的群落多样性水平较低,各杂草物种均匀交错分布。建议在剑麻田间管理时,应考虑到杂草群落多样性的保护,控制剑麻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防止个别优势种的暴发而对剑麻产生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18.
哈尔滨市田间阔叶杂草生物学特性及群落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调查了哈尔滨市及其周边地区旱田、水田和蔬菜田阔叶杂草的发生情况、杂草种类、杂草密度和主要优势杂草,掌握了不同作物田间阔叶杂草群落分布概况。结果表明,旱田(玉米,大豆,小麦)主要阔叶杂草有12科20种;水田以禾本科和莎草科杂草为主且危害较重,阔叶杂草种类虽多但危害不大,共有10科12种;蔬菜田7科8种。各作物田以一年生杂草为主,不同作物田杂草群落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赵宏  丛海燕 《河南农业科学》2012,41(9):106-109,119
通过实地调查和整理文献资料,确定昆嵛山共有恶性杂草和区域恶性杂草35种,占全国总数的26.5%,占昆嵛山种子植物的3.12%,并列出了昆嵛山现有外来入侵杂草的名单(34种)。分析了恶性杂草的现状及可能危害,并提出了合理的防治建议,为昆嵛山的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外来入侵杂草紫茎泽兰的分布与区域减灾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来生物入侵对经济、生态和社会安全均具有重要影响,目前已成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为严重的威胁之一。原产于中美洲墨西哥的紫茎泽兰是一种入侵性很强的世界性恶性杂草。综述了紫茎泽兰在我国的发生分布情况,结合项目组多年的系统调查与研究进展,提出了包括人工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及替代控制等措施在内的区域减灾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