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海南园地(包括水果园地和热作园地)面积60万hm2,为探索提高园地土壤肥力的有效途径,1998年3月—2002年5月在海南槟榔园地内引种格拉姆柱花草进行田间示范效益研究。1 材料与方法示范区在海南省文昌市迈号镇迈众村委会省土肥站槟榔园基地(槟榔已种植2年)。此基地位于低丘陵  相似文献   

2.
2001年7月至2002年5月,在对海南鳽救护的基础上,研究了笼养海南鳽的觅食活动及其食性。经过13次的觅食活动和9次食性选择的观察.得到如下结果:笼养海南鳽以晨昏活动为主,白天休息。日觅食活动呈现早7:00~9:00和晚19:00~21:00两个高峰。日觅食时间在春、夏、冬三季的差异不显著。笼养海南鳽以动物性食物为食,不食植物性食物。在吞食的几种动物性食物中,鱼类占的比例最大。各食物所占的比例是:长圆形鱼53.66%,纺缍形鱼36.58%,虾4.07%,蛙类2.44%.蝗虫3.25%.表明笼养海南鳽对食物选择性高.食物格局狭窄.为狭食性动物。对食物长度与取食频次进行的分析表明两者间不相关,说明食物长度不影响海南鳽选择食物。X^2检验表明海南鳽在夏、冬季的食性存在差异,其差异是对不同形态的鱼的偏好引起的。  相似文献   

3.
上思县海南嗀活动区的水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开 鸟)(Gorsachius magnnficus)是世界上最为濒危的鸟类之一。在上思县海南的活动区,分布有水鸟32种;其中在海南(开 鸟)主要觅食地浅水区活动的有14种,包括11种白昼活动的水鸟和3种夜行性水鸟,海南(开 鸟)属夜行性水鸟。由于生境使用时间不同,海南(开 鸟)与大部分白昼活动的水鸟形成生态分隔;夜鹭在觅食生境的使用和活动时间上,与海南(开 鸟)重叠最多,有可能对海南(开 鸟)产生重要的生态影响,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研究还表明,冬季和初春是调查海南(开 鸟)的分布和数量的重要季节。  相似文献   

4.
在江西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海南鳽(Gorsachius magnificus)栖息地及活动时间进行了初步考察,结果表明,较高的植被覆盖度(90%以上)和密度有利于海南鳽的隐蔽,并满足其躲避敌害的要求;海南鳽对栖息地的坡度选择性不明显,而对坡向的选择性较明显;海南鳽主要栖息在海拔500m以下,而且多选择溪水流动缓慢、有浅水区或大片沙滩及鱼虾充足的地方作为觅食地;4~6月份海南鳽活动的频次较高,可能是海南鳽在九连山的繁殖育雏期。  相似文献   

5.
利用长汀县2000年和2016年Landsat TM影像的土地利用类型解译结果,用马尔可夫的转移矩阵法分析长汀县的土地利用结构时空变化,并重点分析耕地、林地和园地在不同高程、坡度上的分布状况和动态变化。结果表明,2000~2016年,林地面积增加,耕地面积减少,未利用地大量减少,园地面积增加。未利用地主要转变为林地、园地和建设用地,耕地主要转变为林地和园地。未利用地和耕地转变速率最快。随着海拔升高,林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少,在800~1 000m高程带变化较大;耕地和园地面积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减少,主要分布在小于600m的区域。林地在6~15°内面积增加最多;耕地在15~25°坡度范围内变化最大;园地在高海拔和高坡度地区出现面积增加趋势,需加强对山地开发的监督。  相似文献   

6.
“果园生草法”和Agri-sc“免深耕”土壤调节剂这两种农业技术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调节和改良各类园地土壤结构,培育和提高土壤肥力,节约生产和劳动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产值。同时,还可以达到治理山地水土流失,搞好各类园地水土保持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海南设施园艺始于20世纪90年代。应用设施栽培技术种植的种类和品种很少,应用面积不大。通过对各项条件的分析表明,充分发挥利用海南特有的热带气候资源,大力发展设施园艺技术将是海南热带高效农业生产结构性调整的重要战略决策之一。  相似文献   

8.
紫色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抗冲性特征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紫色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抗冲性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径流含沙量在土壤冲刷过程中总体呈递减趋势。但传统农耕地7~10min后径流含沙量有增大趋势,径流含沙量表现为传统农耕地(0.81g/L)〉农林混作型耕地(0.73g/L)〉园地(0.69g/L)〉竹林地(0.58g/L);(2)在整个冲刷过程中,随着时间增加,土壤抗冲指数逐渐增大,竹林地抗冲性能最强,园地和农林混作型耕地抗冲性能较为接近,抗冲性能最弱的为传统农耕地;(3)土壤抗冲指数依次为竹林地(1.37min/g)〉园地(0.99min/g)〉农林混作型耕地(0.92min/g)〉传统农耕地(0.70min/g),竹林地、园地、农林混作型耕地的抗冲指数分别是传统农耕地的1.96,1.41,1.31倍;(4)根系对紫色土的保护作用明显,抗冲性的增强效应依次为竹林地〉园地〉农林混作型耕地〉传统农耕地。  相似文献   

9.
城市化对都市农业景观的影响*--以西安市长安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对都市农业景观的影响日益显著,研究城市化对都市农业景观格局的影响对协调城市化与都市农业发展、优化城市与都市农业功能、把都市农业景观融入城市景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西安市长安区为案例,利用遥感、GIS及FRAG-STATS 3.3软件对研究区都市农业景观(耕地和园地)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利用SPSS软件分析了城市化与都市农业景观格局的关系。结果表明:①随着城市化的发展,长安区耕地面积减少,2011年耕地聚集度比1999年下降了2.45%;而园地面积增加,斑块形状趋于复杂,2011年聚集度比1999年上升了10.44%。②研究区内15个乡镇(街道)的耕地破碎度呈上升趋势,而园地面积在各乡镇(街道)都表现为增加,聚集度上升。③相关关系表明,随着城市化水平提高,耕地面积减少,破碎度上升,但综合城市化与耕地斑块数量、形状指数、聚集度等的相关性尚难以确定;而园地随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在空间上呈集聚趋势;除此之外,城市化与园地的景观指数相关系数普遍较低,相关系数都小于0.5,相关性不显著。④不同城市化水平对耕地和园地的作用机制不同,耕地在较高城市化水平和较低城市化水平下与城市化景观指数的相关关系相对明确;但园地在中、低城市化水平下城市化与其对景观的影响作用机制比较复杂,相关关系不明确。因此得出,园地在城市中面积增加但分布零散,在以后的城市规划工作中应重视这一部分。  相似文献   

10.
以海南为例,通过对海南农民科技信息意识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对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当前海南农民科技信息意识普遍较低,其影响因素主要有农民自身的受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不高、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缓慢、科技信息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针对这几个影响因素提出提高海南农民文化素质水平、加快农业产业化、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完善科技信息服务体系等对策。  相似文献   

11.
鹞落坪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动态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1994—2017年鹞落坪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特征,揭示退耕还林、生态旅游等对保护区土地格局变化的影响,为保护区林地保护与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1994,2002,2012和2017年4期LandsatTM/ETM~+/OLI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监督分类提取研究区土地利用信息,并建立转移矩阵,分析保护区20 a间土地利用格局动态变化及其转移特点。[结果] 1994—2017年保护区内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林地、居民地和园地面积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耕地显著减少。土地利用类型主要转移方向为耕地转化为园地、林地和居民地,小部分林地转化为居民地。1994—2002年区内林地面积大幅度增加,耕地面积大量减少;2002—2012年居民地呈现出扩张的趋势,园地面积大幅度增加,耕地面积则有所减少;2012—2017年区内土地利用转化量相对较小,居民地、林地以及园地面积小幅度增加,耕地面积相对减少。[结论]保护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是退耕还林、茶业发展和旅游开发共同作用的结果。退耕还林导致耕地面积减少,林地和园地面积增加;旅游开发导致居民用地面积增加。  相似文献   

12.
以临沂市蒙阴县孟良崮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国土壤流失方程(CSLE)分析2015-2019年孟良崮小流域水土流失动态变化,结果表明:2015-2019年孟良崮小流域土地利用发生了明显变化,主要表现在耕地面积减少了2.71 hm2,园地面积增加了2.09 hm2;园地、林地植被覆盖面积增加了2.71 hm2,尤其中覆盖...  相似文献   

13.
土壤水分是土地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性限制因子。利用2006年4—9月土壤水分定位观测数据,研究了桂西北环境移民迁入区坡地开发后不同利用方式土壤水分的时空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间土壤储水量变化与降雨量变化基本一致;在时间尺度上,不同月份各利用方式土壤储水量差异显著,0-1m平均储水量依次是坡耕地〉园地〉荒草地〉灌丛〉林地;在空间尺度上,不同利用方式土壤储水量为中等变异,在表层(0-20cm)荒草地和灌丛的土壤储水量较大,在深层(60-100cm)坡耕地和园地土壤储水量较大;不同土地利用结构土壤水分从坡顶到坡脚呈增加趋势,但修筑梯田的坡地较自然坡地土壤水分沿坡面变化幅度小。  相似文献   

14.
根据2003年、2009年遥感数据,从数量结构、空间格局和类型转换3个角度对湖南醴陵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6 a来,醴陵市旱地与园地面积锐减,林地面积大幅度增加,城乡居民工矿用地逐年增加;醴陵市土地利用景观变化的强度和方向在不同地貌区存在明显差异,岗丘区和低山丘陵区的土地利用变化较大,而山地区的土地利用变化相对缓慢;土地利用类型转换主要表现为水田、旱地、园地、林地转变为城乡居民工矿用地,水田、旱地、园地和未利用地转换成林地,园地转换为旱地,未利用地单向转移,新增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丘岗区、低山丘陵区,而林地增加主要集中在北部山地区。醴陵市经济发展必须重视和解决经济发展与农地保护间的矛盾,为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提供可持续的区域性生态保障。  相似文献   

15.
基于特征波段的SPOT-5卫星影像耕地信息自动提取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首先分析了SPOT-5卫星影像中植被和其它主要背景地物的光谱特征,发现利用原有波段难以提取复杂的植被信息,同时植被信息中的耕地(水田和旱地)和园地在所有波段上都有重叠很难区分。因此考虑到植被信息的复杂性和波段信息的不足以及研究区内地势平坦,该文提出了利用植被特征波段:加和比值植被指数(PRVI)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作为新的波段融入原始影像中,在增加有效信息量的同时运用简单决策树模型提取耕地信息,并参照最新的航测数据进行了精度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总体提取效果较好,能够在快速、准确提取植被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区分旱地和水田,并且去除容易混淆的园地。与常规的监督分类方法相比都有很大的提高,只是在耕地和园地交界处有误判现象。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晋江西溪流域不同子流域的产沙情况进行模拟与分析,并模拟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对输沙量的影响,为晋江流域水资源质量改善提供科学支撑。[方法]构建流域月产沙的HSPF(hydrological simulation program in fortran)模型,分析实际情况下的产沙情况,模拟园地、耕地和林地3种不同极端土地利用情景对流域输沙量的影响。[结果]①月泥沙的相关系数(R~2)、Nash-Suttcliffe效率系数(Ens)、相对误差(R_e)在率定期分别为0.849,0.789和-5.720%,在验证期分别为0.836,0.837和10.790%,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②年平均产沙量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园地和耕地比例相对较高区域;③从年尺度上看,园地、耕地和林地情景的输沙量与基期相比变化情况分别为23.56%,20.39%和-17.42%。从月尺度上看,所有情景在丰水期的输沙量都大于枯水期,其中5月和7月3种土地利用情景的输沙量表现为:耕地园地林地,6月和8月3种土地利用情景的输沙量表现为:园地耕地林地;④山地茶果园不合理开发和坡耕地比重较大且没有采取合适的水土保持措施是园地和耕地情景年输沙量上升的主要原因,林地遭受破坏且林种结构不合理是林地情景降低输沙量有限的主要原因。[结论] HSPF模型在流域输沙量模拟中具有较高精度;研究区园地和耕地导致输沙量上升,林地可降低输沙量但降低幅度有限。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1978~2011年海南三次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现状的描述,利用回归模型,分析我国及北京、云南与海南三次产业对GDP的贡献并作比较,发现海南三次产业结构跳过"二三一"类型直接进入"三二一"类型。海南经济发展薄弱,尤其第二产业为"短腿"产业,认为海南已进入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期,应以国际旅游岛建设为背景,在稳定第一产业发展的前提下,继续刺激第三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形成二、三产业"齐头并进"的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20年来利用GIS技术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本文以长寿湖周边地区为例子,利用研究区遥感、地质、地球化学等数据资料,基于遥感与GIS技术,参照国内外规范,应用AHP(层次分析法),建立一套园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完成研究区园地适宜性评价及分析,并将评价结果叠放在遥感三维影像上,运用遥感三维可视化飞行技术宏观分析研究区地形地貌,园地适宜性分布情况,为地方政府在制定土地规划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山地经济林栽植五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园地选择、整地方式、树种品种、科学栽植、防护林带等方面,对于旱山区经济林栽培提出五项技术要点,供生产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20.
泉州市果茶园土壤侵蚀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泉州市果茶园生产发展状况及水土流失现状,分析了造成园地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同时针对降雨,土壤,坡度,植被等侵蚀因素提出了果茶园水土流失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