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青黄蚕强健农家品种和大型茧"选大一号"为亲本材料,采用杂交选育与系统选育技术,经11年22代育成饲料转化率高、抗病性新品种"高新一号"。该品种对NPV抗病力比"选大一号"高6.6倍,龄期47.9d,全茧量11.36g,茧层量1.30g,千粒重11.35kg,虫蛹统一生命率97.50%,5龄茧重转化率23.00%,5龄茧层转化率为2.64%,收蚁结茧率33.92%,平均单蛾收茧118粒,与对照相比差异均达显著(P0.05)水平。  相似文献   

2.
柞蚕茧质性状的遗传效应与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柞蚕茧质性状的遗传规律和群体杂种优势的表现,对柞蚕3个品种采用完全双列杂交试验设计,利用加性-显性遗传模型(AD模型)和MINQUE(1)统计分析方法分析柞蚕茧质性状的遗传表现。结果表明:全茧量和茧层量同时受加性基因和显性基因的控制,茧层率则主要受显性基因的控制;遗传率的大小顺序为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3个茧质性状均表现为正向的群体平均优势,且F2代的优势减半;全茧量表现为负向的群体超亲优势,茧层量F1代的群体超亲优势不明显,F2代表现为负向的群体超亲优势,茧层率则表现为正向的群体超亲优势。3个供试柞蚕品种中,582的全茧量和茧层量具有较高的基因加性效应值,适合作为高全茧量和茧层量育种的杂交亲本。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结果表明,五对蚕品种强健好养,发育齐一,各龄经过一致.全期23天21小时.综合分析显示,5号品种的茧丝质最好.其茧质成绩:全茧量2.08g、茧层量0.511g、茧层率24.50%;丝质成绩:茧丝长:1 450M,纤度2.890dt,干茧出丝率48.92%,强力3.342 CN/dt,粒内纤度均方差0.44.  相似文献   

4.
柞蚕三个茧质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徐亮  吴艳  孟宪民  黄先敏 《蚕业科学》2005,31(3):354-357
以柞蚕品种9906、H043及其F1、F2、B1、B26个世代类型作材料,对柞蚕茧质的3个主要性状(全茧量、茧层量和茧层率)进行了基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3个性状均不符合简单的加性-显性模型,普遍存在基因互作,使杂种优势表现较为复杂。茧质的3个主要性状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遗传力较低;广义遗传力除全茧量的雌雄个体之间无明显差别之外,茧层量和茧层率的雌雄个体之间则开差较大;茧层量的遗传变异系数最大,而全茧量和茧层率的遗传变异系数则略低。实验还表明新品种9906比H有较多的部分显性等位基因。  相似文献   

5.
家蚕耐氟性遗传与茧丝质性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蚕耐氟遗传,据本试验遗传参数估测结果,其相对耐氟优势(P.R)为5.56,P.R值为正值,故为显性遗传,由正向显性微效多基因控制.不同世代耐氟性方差分析结果存在极显著差异,F1代耐氟性强弱排列为F1>P1、P2>F2>BC1(各回交形式).相关分析结果,耐氟性与茧质性状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均为正相关,耐氟性与全茧量达极显著水平,耐氟性与茧层量达显著水平,但耐氟性与茧层率未达显著水平.耐氟性与茧丝质性状相关分析结果,耐氟性与解舒、纤度呈负相关,并达显著水平,耐氟性与茧丝长、茧丝量呈正相关,但未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家蚕五龄期血液为材料,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法,对20份基础家蚕品种材料的血液蛋白质含量进行测试并对茧质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分析得出:(1)各品种材料间的血液蛋白质含量有着显著差异,高的为1387.86 ug/mL,低的为666.22 ug/ mL;(2)家蚕血液蛋白质含量与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等经济性状,在一定的范围内,有着一定的相关性,其中与茧层率之间的正相关性大于茧层量;与茧层量间的相关性大于全茧量;(3)家蚕血液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可以预测家蚕品种茧质遗传基因质量性状的环境表达及相对稳定性,在高茧层率品种的亲本选配和系统选育领域上有一定的借鉴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以家蚕5龄期血液为材料,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法,对20份基础品种材料的血液蛋白质含量进行测试,并对茧质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⑴各品种材料间的血液蛋白质含量有着显著差异,高的为1387.86.11ug/ml,低的为666.22ug/ml;⑵家蚕血液蛋白质含量与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等经济性状有着一定的相关性,其中茧层率之间的正相关性大于茧层量,茧层量间的相关性大于全茧量;⑶家蚕血液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可以预测家蚕品种茧质遗传基因质量性状的环境表达及相对稳定性,在高茧层率品种的亲本选配和系统选育领域上有一定的借鉴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采用黄、绿(白)茧色限性蚕品种分别与绿色茧蚕品种和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白色茧蚕品种进行杂交,选育出黄、绿茧色限性中系CLC-03、CLC-04、CLC-05和日系CLJ-06、CLJ-07等5个育种材料。选育出的各育种材料的发育经过、强健性、茧质等成绩都不同程度优于黄、绿(白)茧色限性亲本D03,其中表现最突出的是中系CLC-04、日系CLJ-06。中系CLC-04、日系CLJ-06与亲本D03相比,全龄经过短3 d;虫蛹率分别提高22. 45个百分点和10. 88个百分点;全茧量有所提高,茧层率分别提高1. 67个百分点和0. 79个百分点。二元杂交组合CLC-04×CLJ-06的实验室鉴定成绩显示:该组合为素蚕,限性性状稳定;茧色鲜艳,黄色茧为雌,绿色茧为雄;全龄经过20 d左右,可雌雄茧分别缫丝,雄茧丝质成绩普遍优于对照品种两广二号。  相似文献   

9.
以四川省南充蚕种场保存现行推广品种的部分母种为材料,采用1~2龄颗粒饲料、3~5龄常规桑叶育,调查茧质成绩,并与全龄桑叶育茧质成绩进行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小蚕人工饲料育的蚕品种,其全茧量、茧层量增幅较大,茧层率有升有降,增幅不明显。说明增幅主要来源于蛹体重量,其次为茧层量。通过茧质成绩尤其是全茧量、茧层量比较发现,小蚕人工饲料育转到大蚕期桑叶育后,生长迅速,全茧量、茧层量增幅较大,说明可能存在某种补偿生长,但具体作用机理还有待进一步探究。试验结果为下一步选育人工饲料蚕品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渝黔绿茧"是家蚕特殊用途新品种,属于天然绿色茧.以贵州省大量推广的"贵蚕1号"为对照,对该品种进行区试.通过对催青、龄期经过、结茧率、死笼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茧色以及产值等多项指标的调查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渝黔绿茧"品种的茧丝成绩已经达到常规家蚕品种实际生产水平,其产值远高于普通家蚕品种,其茧色为淡绿色,可促进地方民族家蚕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浙蕾×春晓(春5×春6)是一对优质、高产、好养的春蚕新品种,经1981-82两年全国七省联合鉴定,符合国家审定标准,审定合格同时又经本省8个农村点共同鉴定,主要经济指标超过对照种华合×东肥、杭7×杭8.该品种孵化、眠起、上簇均较齐一,体质强健,茧形大,茧层重,万蚕产茧量、万蚕产茧层量比对照种高.丝长长,解  相似文献   

12.
探讨换气孔数量及饲养台姿态对家蚕生长和茧质性状的影响。饲养蚕筐设置40个和80个孔径为10 mm的换气孔区,再将换气孔区分为饲养台水平区和倾斜区,倾斜区两长边高度分别为4 cm、6 cm。结果显示,4个试验区2龄眠蚕体重处于同一统计水平,均大于对照区,且与对照区有显著差异;茧质调查结果表明,40孔水平区的全茧量与对照存在显著差异,其他试验区的全茧量、茧层量和茧层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运用回归分析法,对部分纯系家蚕品种的茧质性状进行了稳定性测定,结果表明,品种782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性状表现稳定,在杂交育种中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在本地原蚕区选育和推广优良桑品种,采用生物试验和化学分析的方法,对几个新选育的桑品种进行了叶质鉴定试验。结果表明,新品种Su-T4在5龄蚕生长发育(龄期经过、蚕体重)、虫蛹生命力(结茧率、健蛹率)、茧质成绩(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及制种成绩(产良卵数、卵粒重)等方面都接近或超过了对照品种,是属于叶质特别优良的桑品种。  相似文献   

15.
为了给家蚕新品种永中3号在河南省丝茧育推广应用提供依据,进行了永中3号幼虫4~5龄在常温(24.5±0.5℃)和高温(32.0~35.0℃)环境条件下的饲育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常温环境条件下,永中3号与对照蚕品种菁松×皓月相比,全龄经过明显缩短(缩短1 d 6 h),茧丝质成绩稍差,但强健性好,4龄起蚕虫蛹率(97.20%)提高3.53个百分点;在高温环境条件下,永中3号与对照蚕品种932·芙蓉×7532·湘晖相比,全龄经过相同,强健性相仿,但全茧量、茧层量、万蚕收茧量及丝质成绩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与常温环境条件相比,高温环境造成永中3号5龄期经过明显缩短(缩短1 d 9 h),蚕茧变小,茧层变薄,体质和茧丝质都明显下降,因此大蚕期高温是造成蚕茧歉收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不完全双列杂交分析模型,通过对20个双限性卵色杂交组合的结茧率、全茧量、茧层量、万蚕产茧量和万蚕产茧层量5个主要经济性状指标的一般配合力(GCA)、特殊配合力(SCA)和相关遗传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一般配合力较高的中系亲本有"卵11""卵13";日系亲本有"卵82B""卵虎".特殊配合力较高的组合有"卵11×卵虎""卵13×卵82B""卵17×卵虎""卵17×卵皓B".从遗传角度看,全茧量、茧层量、万蚕产茧量的遗传力较高,其主要受基因遗传作用影响,并能稳定遗传给后代.结茧率的特殊配合力相对方差贡献高,易受环境影响.通过不完全双列杂交分析,获得了部分限性卵色家蚕品种亲本的遗传信息,有助于后期双限性卵色杂交组合的选配与亲本选择.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采用生物学试验的方法,对不同倍数性桑品种的茧质与饲料效率进行了探讨,为推广叶质优良的桑树新品种提供实验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多倍体桑的茧质和饲料效率明显高于对照品种湖桑32号,而桑叶消化率却显著低于对照品种;供试多倍体桑品种中,以三倍体桑“304”的叶质为最好,全茧量、茧层量、万头蚕产茧层量、50g桑产茧量及茧层生产效率分别比对照增加 14.7%~22.8%,春秋两季表现相同的倾向,表明“304”是一个叶质特别优良的桑树新品种。  相似文献   

18.
戚俐  孟宪民  刘凤云  徐亮  宿桂梅  焦阳 《北方蚕业》2011,32(2):16-17,20
以柞蚕高饲料效率品种9906和多丝量品种H043为亲本进行杂交分别获得P1、P2、F1、F2、B1、B26个世代材料,利用干量折合法获得6世代的茧重转化率和茧层生产率,按照Mather和Cavalli,L.L.等的方法进行基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这两个性状均符合简单的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基因作用比较简单,茧重转化率和茧层生产率的基因加性效应作用方向不同,茧重转化率表现为正值,茧层生产率表现为负值,而显性效应的作用方向相同,均为正值,即表现为正向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9.
蚕茧荧光色对茧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虞晓华 《江苏蚕业》1998,20(2):16-18
以现行二化性多丝量品种菁松×皓月F_1为材料,分析了蚕茧荧光色对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蚕茧荧光色对全茧量,茧层量有影响,对茧层率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天然黄茧品种彩茧1号的性状及对云南地区的适应性,于2010年春蚕期和2011年春、秋蚕期以云南省大面积推广应用的菁松×皓月为对照品种,进行了实验室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彩茧1号与对照品种相比,幼虫期发育快而整齐,其5龄经过与全龄经过均缩短了9~24 h;体质强健,秋季更好,虫蛹率提高2.44%;万头收茧量提高6.64%~19.67%;春季的万头茧层量低8.83% ~ 11.75%,而秋季提高4.03%;反映茧丝质的茧丝长、出丝率分别比对照品种少118 m、3.14%;解舒率高,达到了78.3%以上,3期平均比对照品种提高0.8%;清洁与对照品种相当,而洁净比对照品种提高0.9分.试验结果为新品种彩茧1号的推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