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3 毫秒
1.
《辽宁农业科学》2015,(1):93-94
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是由科技部、农业部、财政部、国家粮食局联合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三大平原12个粮食主产省人民政府于2006年共同启动实施的。工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依靠科技创新,持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和保护生态环境提供有效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实施成效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是由科技部、农业部、财政部、国家粮食局联合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3大平原12个粮食主产省人民政府于2004年共同启动实施的国家科技攻关重大项目。为进一步明确"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在2004~2014年实施期间取得的成效,该研究从"一田三区"(高产攻关田、核心试验区、技术示范区、技术辐射区)增产增收成效、关键技术创新、重要成果和组织管理特色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了项目实施对河北省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所提供的科技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3.
《北京农业》2007,(12):56-57
“十一五”期间。中国计划投入资金3.2亿元,实施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为中国粮食安全提供有效保障。由科技部、农业部、财政部、国家粮食局组成的国家丰产工程联合管理办公室和河北、辽宁、吉林等12个项目重点实施省近日在京签署了课题执行协议。科技部部长万钢表示,“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将以恢复和持续提高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国家粮食持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提供有效科技支撑为目标.对粮食持续丰产共性关键技术和产后减损增效技术攻关、技术集成转化与大面积应用示范、粮食丰产监测与安全战略研究进行系统设计和部署。  相似文献   

4.
<正>2013年黑龙江省实施的"十二五"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研究项目,在玉米、水稻"一田三区"总示范面积4207.4115万亩,共增产粮食175.966万吨,增产效益43.46亿元,为黑龙江省粮食丰产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黑龙江项目区以全面提升黑龙江省玉米、水稻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针对制约黑龙江省玉米、水稻生产中存在的水肥资源利用效率低、单产不稳、总产不高等主要阻碍因素,开展玉米、水稻的高产攻  相似文献   

5.
湖南省粮食增产的科技战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分析了国际国内粮食安全形势以及湖南省粮食生产上存在的各种障碍因素,提出了提升湖南省粮食生产能力的7大科技战略,为增产目标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6.
全面分析了国际国内粮食安全形势以及湖南省粮食生产上存在的各种障碍因素,提出了提升湖南省粮食生产能力的7大科技战略,为增产目标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7.
国家设立超级稻推广项目,写进了2005年中央“1号文件”,这对于中国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将产生多大影响?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袁隆平院士称,中国超级稻实现大面积推广种植,预计要到2006年。他用数据说明,超级杂交稻以667平方米增产150公斤、年种植面积1300万公顷计算,未来每年将增加300亿公斤粮食,可多养活7000万人口。1997年,“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瞄准水稻超高产研究这一更高目标。在他的技术构思指导下,我国超级稻选育进展领先世界。2004年,全国11个6.67公顷示范片667平方米产量达800公斤,其中3个6.67公顷示范片连续2年667平方…  相似文献   

8.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是由科技部、农业部、财政部、国家粮食局联合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三大平原12个粮食主产省人民政府共同推动,于2006年启动实施的。项目以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实现粮食单产年增长率达到2%,保证2010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4  相似文献   

9.
以科技创新为先导 促进我国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文章回顾了依靠科技进步促进我国粮食单产两次突破和粮食产量跨越式发展的历程,分析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业项目中土壤肥料、旱作农业、作物育种、生物灾害防控等粮食增产技术措施在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中的科技支撑作用,并就进一步加快粮食生产关键技术再创新、促进我国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确保粮食稳定增产,大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十一五”期间,要围绕5000亿千克的目标,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着力提高资源保障、物质装备、科技支撑、抗御风险和政策支持等5个方面的能力,努力构建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长效机制。要加强粮食主产区建设。继续组织实施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力争到2007年建设5000万亩标准粮田,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20亿千克;2008~2010年再新建标准粮田1亿亩,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素有"天下粮仓"的美誉,龙江粮食生产能力的目标定位,为我国粮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家粮食的安全压力。黑龙江省是中国耕地面积最大的省份,是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带之一,耕地面积达1586.6万公顷。全省人均耕地面积居全国第一位,人均耕地面积达0.4公顷。2017年,黑龙江粮食总产量达到1203.76亿斤,实现"十四连丰",连续七年居全国首位。这么一个粮食大省,土地利用面积不如南方主销省份,粮食的产量、质量问题依然存在。黑龙江省对全国粮食增产发挥起着主导作用,要想成为国家重要的粮食储备基地,稳定和提高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粮食生产分析与能力提升对策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河南省是产粮大省,其粮食生产对国家粮食安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对河南省粮食产量的现状与动态进行了分析,指出河南省粮食总产量的变化呈上升态势,总结出科技和政策是粮食单产和总产增长的重要因素,并在分析影响粮食生产能力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化粮食科技支撑、增加粮食财政投入、激发粮食生产动力、保障粮食生产者利益等对策措施,以期为河南省粮食增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关于黑龙江省粮食增产能力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是我国粮食生产大省,2011年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达到5 571万t,其中,商品粮达到78%,成为全国粮食总产量和商品量双第一的省份,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文章对黑龙江省粮食增产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制约黑龙江省粮食增产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加强水利建设、增加对中低产田改造的投入、加大对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的科技支撑力度等促进黑龙江省粮食增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1农业技术进步是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根本动力在推动现代农业进程中,农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农业技术进步。“十五”期间,我国农业科技在主要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农业种养殖、农业信息、农业节水、农产品深加工和新型农业机械等领域取得重大进步,形成了一批新兴农业高科技产业,初步建立了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为大幅度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农以种为先,科技进步为种子工程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在主要农作物新品种选育方面,水稻育种技术获得重大突破。超级杂交稻的产量在杂交水稻的基础上又提高了20%~30%,667 m~2产量达800 kg以上;2005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4 800亿kg,在2004年增产387.5亿kg的基础上,再增产100亿kg。水稻基因研究取得进展,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水稻全基因组芯片的研制及水稻全基因组表达谱绘制。河南的优质小麦、陕西的大红苹果、东北的高油大豆……,所有这些,正是近年各地大力推进育种攻关,不断优化农业结构的收获。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2006,(5)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农业部组织实施的节水技术项目核心示范面积17万公顷,平均667平方米增产粮食在35~70千克,水果和蔬菜等经济作物667平方米均增收在70~150元,667平方米均节水40~80立方米。这是记者从2005年9月28日在京召开的第四届节水农业论坛上获悉的。节水农业论坛是由农  相似文献   

16.
粮食自给工程是国家财政部、农业部、水利部为推动我国粮食生产发展推出的重大财政支农项目。新泰市是粮食自给工程1997~1998年度和1999~2000年度两个投资期的项目市。承担粮食自给工程以来,新泰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加强组织领导,科学制订规划,精心组织实施,全市粮食生产能力和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1997~1998年,项目区增产粮食1.5万吨,增加经济效益1950万元,并在全市基本实现了粮食自给。  相似文献   

17.
粮食安全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十一五”期间,科技部、农业部、财政部和国家粮食局将继续联合12个粮食主产省组织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7月16日,4部门在北京联合组织举行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启动签约仪式,由4部门组成的国家丰产工程联合管理办公室和重点实施的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12个省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订课题执行协议。“十五”期间“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成功实施,为我国粮食科技持续…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提升亳州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实施国家新增粮食生产能力发展规划,深入开展安徽省政府第二轮小麦高产攻关活动,在综合分析毫州市小麦生产的区位优势、高产基础、创建经验、增产潜力、发展机遇等因素的基础上,毫州市提出了从2010年秋种起,用两年的时间创建小麦亩产千斤市。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创建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达到预期目标。现将创建经验介绍如下。1创建成效2011年是毫州市创建小麦亩产千斤市的第一年,全市小麦平均单产达478.4 kg/667m~2,比"十五"末净增110kg/667m~2,连续6年居全省第1位,涡阳县、蒙城县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粮食生产的回顾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了辽宁省粮食生产的历史,系统地将辽宁省粮食生产划分为1952~1957年的恢复发展、1958~1965年的波动起伏、1966~1977年的缓慢增长、1978~1997年高速发展和1998年以来的持续稳定增长等5个阶段;总结了辽宁省粮食生产存在的四方面主要问题,即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抵御自然风险能力不强;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下,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粮食生产专业化水平低,产业化经营的格局没有形成;粮食生产科技水平低,成果扩散渠道不畅。在总结基础上,提出了辽宁省粮食发展的对策:制订优惠政策,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供政策保障;加强科学研究工作,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供科技支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粮食生产条件;培育以粮食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湖南水稻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统筹粮食增产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全面提升中国农业科技的创新能力、储备能力和转化能力,迅速将最新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粮食增产能力,2004年,科技部、农业部、财政部和国家粮食局联合启动了“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湖南作为粮食生产大省,中标承担了该工程中的课题之一——“湖南水稻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介绍了2004年度技术集成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