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体囊虫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我国为该病的高发区,本文对猪体囊虫病在我国的分布与流行情况,各省的感染率分别作了介绍。综合了30年来的防治研究概况,并提出了今后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2.
猪囊虫病为常见的人畜共患病,此病影响养猪经济效益,造成公共卫生安全隐患。做好生猪囊虫病的防控管理,务必要了解此病的流行,掌握此病的发病症状,针对性落实好预控和治疗措施。文章就相关防病技术要点作系统阐述,以供同仁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4.
5.
猪囊虫病是传染性人畜共患病,该文阐述了此病的流行特征,与屠宰前后的检疫方法,提出加强日常饲养管理、定期驱虫、治疗与无害化处理等防控措施,以期避免该病的传播蔓延,保障地区生猪养殖安全。 相似文献
6.
7.
8.
王慧英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998,(Z2)
①棘球蚴病在内蒙地区的流行概况棘球蚴病在内蒙地区各地均有发生,畜间羊、牛、猪、驼为主;感染强度的高低因区域而不同,感染率以牧区放牧羊高于农区羊群.羊感染率兴安盟为29.2%,锡盟17%,赤峰有一群羊因瘦弱淘汰削杀206只,而棘球蚴羊89只,感染率达44%.有一只羊因棘球蚴继发脾脓肿,脓肿占脾脏三分之一,体积18cm×14cm,脾表面有棘球蚴包囊三个.牛的感染率在牧区8%左右,猪的感染率16.67%,驼感染率平均20%.牧区犬感染细粒棘球绦虫的很普通,最高感染强度5256条(兴安盟). 相似文献
9.
南涧县猪囊虫病分布情况调查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囊虫病又名猪囊尾蚴病(俗称米星肉),是由有钩绦虫的幼虫所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对人、猪危害极大,被列为国家二类动物疫病,是公共卫生上的重大问题之一,所以囊虫病是我国肉品检验的重点之一。本病在少数地方近年呈上升趋势,直接威胁着人民的身体健康和养猪业的发展。为了解云南省大理州南涧县猪囊虫病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0.
刘明远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998,(Z2)
1 流行病学概况1.1 人暴发流行率高、死亡率高旋毛虫病是一种常见的人兽共患病,也是兽医公共卫生的重要研究课题,它不仅在畜牧业生产上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对人类的健康也构成严重的威胁。1988~1992年卫生部开展的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的统计资料显示自1965年我国首次发现人体旋毛虫病至1992年共发生人旋毛虫病暴发流行433起(包括发表与未发表起数)、发病人数达17453人、死亡194人,其中56起进行了发表与报道、发病人数2810、死亡23人,发病人数及死亡 相似文献
11.
复方吡喹酮注射液按80mg·kg~(-1)一次剂量肌内注射治疗猪囊虫病就具有特效.本药在治疗后4~24h,对猪囊虫的囊壁、头颈节以及其各种细胞器均发生明显破坏作用,使囊虫迅速失去活力而死亡;24h 后囊液大部分被吸收;虫体经80~120d 后可完全被吸收.5年来共治疗2068头囊虫病猪,鲜销率达98.60%,钙化率为1.39%.对比试验治疗人工感染猪囊虫病表明,在治疗后77d 与100d 剖杀时,复方吡喹酮注射液组全部杀死成熟型与幼稚型猪囊虫,并完全吸收恢复为好肉,肉质良好,鲜销率为100%;吡喹酮注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乌鲁木齐市某区牛羊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地理分布及流行规律,基于基线调查、血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初筛、试管凝集试验(SAT)复核等方法,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运用SPSSAU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该区2014-2019年牛布病阳性率0.88%,总体呈下降趋势,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 相似文献
13.
猪喘气病又名地方流行性肺炎,是猪的一种慢性肺病,每年都有很多猪死于该病,为了弄清猪喘气病的流行情况,对我镇的猪喘气病作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已基本摸清了该病的传染流行情况。 相似文献
14.
猪库布病毒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湖北省流行病学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猪库布病毒的3 D基因设计1对引物,建立了两步法RT-PCR检测方法,使用该方法分别对CSFV、PRRSV、JEV、SIV、PEDV、TGEV、GARV阳性模板及包含猪肠道病毒3 D基因和口蹄疫病毒3 D基因的重组质粒进行PCR检测,结果从以上9种常见猪病病原的阳性模板中均不能扩增出323bp大小的PCR产物,说明该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很好,能够用作临床样品的检测。敏感性试验显示,本试验建立的检测方法能够检测到的模板最低质量浓度为180fg/mL。应用该方法对湖北省各大猪场进行了临床病料检测,在采集的165份病料中有118份样品检测为猪库布病毒阳性。在4个发生腹泻疫情的规模化猪场进行了分群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猪库布病毒在猪群中集中分布在发生腹泻疫情的猪群,说明猪库布病毒和现阶段的腹泻疫情有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为调查了解内蒙古乌审旗地区自然放牧绵羊主要蠕虫病的流行情况,并为当地牧民制定较为可行的驱虫方案,本研究于2009年3月至4月,对乌审旗不同地区的绵羊群进行了蠕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并开展了驱虫效果比较试验。分别从6个采样点随机选取300只绵羊,由直肠采集新鲜粪便,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和离心沉淀法富集虫卵,借助光学显微镜观察进行形态学鉴定,用麦克马斯特氏法进行定量分析,并计算感染率。同时,选取蠕虫感染强度较大的60只绵羊作为试验对象,开展了几种抗寄生虫药物的驱虫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乌审旗地区自然放牧绵羊蠕虫病流行情况较为严重,并以混合感染为特点,且与当地的草场类型、气候条件和饲养方式以及用药历史密切相关。总感染率达80.7%,感染优势虫种为线虫。根据虫卵形态特征初步鉴定出13种,分别隶属于2门3纲4目9科和12属。药物驱虫结果表明,伊维菌素皮下注射剂仍显示出强大的驱虫效果,而推荐剂量的阿苯达唑片剂几乎没有驱虫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18.
驻马店市汝南县某养猪场,存栏300头育肥猪,2005年8月30日一头猪出现高烧,食欲废绝,突然死亡。第二天又死一头,接着又有十多头相继发病。畜主疑为猪链球菌病,后经流行病学调查、症状观查、剖检变化、病原学检查,诊断为猪丹毒合并弓形虫混合感染。随后用先锋九号和磺胺六甲氧嘧啶钠联合治疗,收到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9.
20.
猪副伤寒病又名猪沙门氏菌病,是一种猪常见的沙门氏菌感染性疾病,该病菌的存活能力很强,防治较为困难,本文对猪副伤寒病的临床症状及具体治疗方法进行简要论述,希望可以为养殖户治疗该病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