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割地草23.5%乳油防除马铃薯杂草试验结果表明,割地草防除地膜马铃薯地杂草效果较好,可用于田间生产,用药量为21 ml/667 m2。如田间杂草较多,推荐用量为24 ml/667 m2。  相似文献   

2.
播后芽前使用土壤处理剂封杀杂草是蔬菜田化除的主要方法,由于各类除草剂有效成分和活性差异,使用时必须考虑对杂草种群的杀灭效果和安全性.为此,我们选用6种常用药剂在地膜菜豆田作除草试验,明确使用药效和安全性.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3.
《蔬菜》2003,(12):42-42
请致信或发电子邮件致sc5634@sohu.com近几年,为了提高作物产量,农民种田普遍使用地膜,但也有些耕地不适宜盖地膜,概括起来有以下5种田: 1.纯旱田。除雨季外,长期干旱的耕地盖地膜不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而且加重旱情。 2.沙土田。沙土地盖地膜,中午地面温度过高,尤其是在干旱的情况下,对作物反而有害。 3.粘土田。粘土地坷垃多,地膜与地面贴接不紧易被风刮起,损伤膜料,失去功效。 4.贫瘠田。由于贫瘠田肥料不足,满足不了作物需求,盖地膜也起不到增产增收的效果。 5.多草田。杂草过多的耕地,虽然播前喷施除草剂,但有些地下根茎繁殖的杂草仍将…  相似文献   

4.
《蔬菜》1989,(5)
目前,许多农户正忙于购买地膜,却苦于掌握不好数量,下面这个计算公式可供参考。地膜用量=地膜比重×覆盖田面积×地膜厚度×覆盖度该式中,地膜用量单位为公斤;当前市场上供应的主要是聚乙烯膜,比重为0.91;覆盖田面积要折算成平方米:地膜厚度,高  相似文献   

5.
正塑料薄膜分为无色透明膜和有色膜两大类。有色地膜具有拟制杂草、增温保温的作用,根据不同的颜色,分为白色膜、一面白一面黑膜(铺时白面朝上)、两面全黑膜及绿色膜等。为了对比陕南地区马铃薯在不同有色地膜覆盖条件下的生长发育状况和有色地膜的增温效果,特开展此研究。1试验基本情况试验安排在汉中市宁强县和商洛市商州区开展。宁强县采用的是黑白地膜和全黑地膜,品种为紫花白,2月19日播种。商州区品种为紫  相似文献   

6.
丙炔噫草酮80%WG是拜耳作物科学有限公司生产的除草剂,为了明确该药剂在马铃薯田播后苗前封闭施药,对马铃薯的安全性及对田间杂草的防除效果,2008年我们在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东富乡进行田间小区试验,取得明显的防除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双膜覆盖种植技术,是棚膜与地膜相结合的一项综合栽培技术。它有效地解决了乐都地区马铃薯生产上存在的干旱、冻害、水肥流失、杂草繁多等一系列问题,是马铃薯种植技术的一项创新。马铃薯双膜种植,促进马铃薯早播,有利于商品薯提前上市,从而达到增产、增效目的。通过试验,马铃薯双膜种植比地膜种植可提前20~30天收获,667m~2增产700~1300kg,增幅28%~52%,667m~2增收940~2340元。1 选地 选用平坦、土层深厚,通气良好,保水与透水适中,疏松轻沙壤、微酸性、微碱性或中性土壤为宜。  相似文献   

8.
我国马铃薯各产区因种植制度不同,播种期不一致,田间杂草发生规律也不同。以长江下游春马铃薯为例,地膜马铃薯12月中旬播种,播后10天左右开始出草,翌年1月上旬(播后20天左右)形成出草高峰,出草量占总杂草量的40%左右,1月中下旬又有部分杂草出土,直到3月下旬还有少量杂草发生。露地马铃薯3月上旬播种,只要田间墒情好,播后5天杂草开始出土,出草高峰一般在3月中下旬。出草量占杂草总量的60%左右,这批杂草与马铃薯竞争激烈,是形成草害的主体。为此应针对不同的发生状况,采取相应的防除技术。1 化学除草技术 …  相似文献   

9.
《北方园艺》2005,(3):76-76
近年来,为了提高作物产量,农民普遍使用地膜,但以下5种田不适宜盖地膜:1)纯旱田。除雨季外,长期干旱无法灌溉的耕地盖地膜不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而且还会加重旱情。2)沙土田。沙土地盖地膜,中午地面温度过高,尤其是在干旱的情况下,对作物反而有害。3)黏土田。黏土地坷垃多,地膜与地面贴接不紧易被风刮起,损伤膜料,使地膜失去功效。4)贫瘠田。由于盆瘠田肥料不足,满足不了作物需求,盖地膜也起不到增产增收的效果。5)多草田。杂草过多的耕地,虽然播前喷施除草剂,但有些用地下根茎繁殖的杂草仍可将膜穿破或顶起,从而失去作用。哪些田地不适宜覆…  相似文献   

10.
小葱种植试验上覆黄连专用除草地膜,研究其杂草防除效果与小葱产量及生态影响。结果表明:覆膜杂草株防效果为89.9%,杂草鲜重防效87.1%;草甘膦对照杂草株防效果为72.2%,杂草鲜重防效68.9%。同条件试验水平覆膜比草甘膦对照小葱增产56.7%。该地膜使用后可100%回收再生利用。使用该地膜技术防除杂草与增产效果显著,不造成环境污染,可在小葱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为探明全生物可降解地膜在浙江舟山地区马铃薯生产上的应用效果,作者对覆盖全生物可降解地膜和聚乙烯(PE)地膜在土壤温度、出苗时间、植株长势、马铃薯产量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开展了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全生物可降解地膜的保温保水性、防除杂草效果与聚乙烯(PE)地膜相当;全生物可降解地膜的耐候性可满足马铃薯生长的需要,各处理植株长势大致相同,产量差异不显著;从节省劳动力和保护生态环境方面考虑,覆盖全生物可降解地膜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更显著。  相似文献   

12.
第二讲 蔬菜田常用除草剂的使用技术(一) 蔬菜相对于粮食、经济、油料三大作物来说,其栽培面积是相当小的。所以目前使用的蔬菜田除草剂极大部分是以三大作物为对象,在经过反复试验的基础上才引入蔬菜田使用的。由于蔬菜田主要是旱地作物,因此蔬菜田使用的除草剂以旱地除草剂为主,仅有少部分水田除草剂应用于水生蔬菜。下面介绍蔬菜田常用的八个除草剂品种。 一、敌草胺 属酰胺类选择性芽前土壤处理除草剂。适用于直播蔬菜和移栽蔬菜,是一个以防除禾本科杂草为主的除草剂。本剂为20%乳油或50%可湿性粉剂。苗床可用于萝卜、甘蓝、四季豆、毛豆、香葱、冬瓜、丝瓜、茄子、甜椒、番茄、茼蒿、青菜、马铃薯、花菜、豇豆、白菜等作物,防除马唐、稗草、千金子、牛筋草、看麦娘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  相似文献   

13.
豇豆田间杂草不同调控方式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早熟豇豆是湘北地区的主要夏季蔬菜之一,栽种面积达1.5万hm2,由于田间杂草危害严重,使经济效益大幅度下降,有些地区使用除草剂除草,导致产品农残超标,食用的安全性下降.为此进行了特早熟豇豆田杂草生态调控及其对产量影响的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陕西凤翔地膜马铃薯栽培面积逐渐扩大,但耕作技术较为粗放,群众普遍不重视病虫防治,致使病虫害发生较重,马铃薯产量低、品质不佳、商品价值不高.现将地膜马铃薯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春播地膜马铃薯通常可比露地马铃薯提早上市50天左右,夏季能作为菜用型鲜薯供应市场,上市后价格高,种植效益好,近年来在陕西榆林北部风沙滩区栽培面积逐年扩大.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种植中地膜的使用量是十分巨大的,为降低地膜对土壤和生态环境造成的破环和污染,设置不同地膜覆盖试验,探讨马铃薯液态地膜覆盖效果,并进行效果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功能性液态地膜覆盖的马铃薯产量比塑料地膜覆盖的低7.47%,但是减去地膜铺设、人工捡拾和破膜等成本后,功能性液态地膜覆盖的利润比塑料地膜覆盖的高4.58%。综合可降解液态地膜的经济效益和环保特性,认为功能性液态地膜是比较合适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田如何应用化学除草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扈保杰  王娟 《蔬菜》2003,(7):20-21
我国马铃薯因种植制度的不同,播种期不一致,田间杂草发生规律也不同。如北方露地马铃薯3月上旬播种,出草高峰一般在3月中下旬,此期出草量占杂草总量的60%左右,这批杂草与马铃薯竞争激烈,是形成草害的主体。为此应针对不同的发生状况,采取相应的化学除草剂。一、禾本科杂草为主的马铃薯田的土壤处理1.氟乐灵 为选择性内吸传导型土壤处理剂。播后苗前用药,667 m2用48 %氟乐灵乳油100~125 mL(商品量,下同),对水40~50 kg,均匀喷雾于土表。对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如马唐、牛筋草、狗尾草、旱稗、千金子、早熟禾、硬草等防除效果优异,并对马齿苋、…  相似文献   

18.
邹珏 《上海蔬菜》1989,(2):32-33
据调查,上海、江苏、浙江的大蒜田杂草,数量多,危害大。草害严重的田块,每年亩损失产值达300元以上,据上海市嘉定县的试验,秋季杂草引起的损失大大超过春季杂草。我们于1986~1988年连续进行大蒜田秋季杂草的化学防除试验,总结如下。一、大蒜田秋季杂草种类及危害秋季杂草在大蒜田的危害,历时3个多  相似文献   

19.
随着化学药剂除草技术的推广应用,马铃薯田药剂除草已成为广大农民关心的问题,他们想用药又不知用什么药和怎样用药,为此笔者将此项技术介绍如下,敬请参考。1根据杂草种类选择药剂在明确田块上一年出现的杂草类别选择药剂,如果该田块上一年出现的杂草以禾本科杂草为主要杂草群落应选用拿扑净、盖草能等;如果该田块以禾本科杂草和小粒种子的阔叶杂草为主则应选用乙草胺、异丙甲草胺、乙草胺 嗪草酮、乙草胺 扑草净等;如田块内有鸭跖草、刺儿菜、苍耳、苣买菜等恶性杂草时可选用广灭灵或田得济、除草通。注意:马铃薯对氯嘧磺隆、普施特类药剂…  相似文献   

20.
随着稻田栽培莲藕的浅水藕面积的增大,莲藕田的杂草危害也越来越严重。据我们调查:莲藕田杂草以禾本科的看麦娘、稗草、马塘、牛筋草等杂草为主,杂草密度每平方米少则800多株,多则1500多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