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索猴头菌CB1木质素降解酶系统对4种染料脱色降解的研究。[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猴头菌木质素降解酶活性及4种染料不同浓度的脱色率。[结果]猴头菌可同时产生Mn P和Laccase,但不产生Li P。随着Mn2+的浓度变化,Mn2+对Mn P的酶活性起到诱导/限制作用;猴头菌在72 h对不同浓度的茜素红和中性红染料的脱色率分别为100.00%和68.75%,而5 mg/L浓度的刚果红在24 h的最大脱色率为74.61%,5 mg/L结晶紫在72 h的最大脱色率为66.86%。[结论]猴头菌的胞外酶液对不同浓度的茜素红和中性红染料表现为易脱色底物,刚果红次之,结晶紫最难被脱色降解。  相似文献   

2.
通过小麦秸秆固态发酵试验,研究了不同的碳、氮源对2株侧耳属白腐真菌Tf1(Pleurotus sajor-caju)和JG1(Pleurotus Cornucopiae Roll)混合发酵产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Lip和MnP是复合木质素降解菌Tf1+JG1主要的木质素降解酶。以淀粉为碳源,麸皮为氮源时总酶活最高,分别为1419.01U/g和1626.64U/g。  相似文献   

3.

白腐真菌所具有的降解木质素能力源于其所产生的酶系统,碳源和氮源是其降解木质素和产酶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影响因素。通过室内小麦秸秆固态发酵试验,研究了不同的碳、氮源对两株侧耳属真菌Tf1(P. pulmonarius)和JG1(P. cornucopiae)产酶活力、木质素降解和粗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Lip和MnP是参与复合木质素降解菌Tf1+JG1降解小麦秸秆重要的木质素降解酶。以葡萄糖为碳源,酒石酸铵为氮源能显著提高复合木质素降解菌对木质素的降解能力,发酵9 d后小麦秸秆的失重率为14.87%,木质素含量为8.68%,木质素降解率为22.95%;粗蛋白含量为7.28%,比未发酵麦秸提高了36.84%(P<0.05);Lip和MnP活力分别为629.11 U·g-1和622.22 U·g-1。

  相似文献   

4.
白腐真菌所具有的降解木质素能力源于其所产生的酶系统,碳源和氮源是其降解木质素和产酶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影响因素.通过室内小麦秸秆同态发酵试验,研究了不同的碳、氮源对两株侧耳属真菌Tf1(P.pulmonarius)和JG1(P. cornucopiae)产酶活力、木质素降解和粗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Lip和MnP是参与复合木质素降解菌Tf1+JG1降解小麦秸秆重要的木质素降解酶.以葡萄糖为碳源,酒石酸铵为氮源能显著提高复合木质素降解菌对木质素的降解能力,发酵9 d后小麦秸秆的失重率为14.87%,木质素含量为8.68%,木质素降解率为22.95%;粗蛋白含量为7.28%,比未发酵麦秸提高了36.84%(P<0.05);Lip和MnP活力分别为629.11 U·g-1和622.22 U·g-1.  相似文献   

5.
6.
黄伞液体培养碳氮源的优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液体培养的方法,筛选出最适合黄伞生长的碳源、氮源及碳氮比。结果表明:最适宜的碳源是葡萄糖,最适宜的氮源是蛋白胨、麦麸、牛肉膏,最适宜的碳氮比是40:1。  相似文献   

7.
通过室内小麦秸秆固态发酵试验,研究了不同的碳、氮源对复合侧耳属白腐真菌Tf1(P.pulmonarius)和JG1(P.cornucopiae)降解麦秸中木质素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葡萄糖为碳源,酒石酸铵为氮源能显著提高复合木质素降解菌对木质素的降解能力,发酵9d后小麦秸秆的失重率为14.87%,木质素含量为8.68%,木质素降解率为22.95%(p0.05)。  相似文献   

8.
猴头菌液体培养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猴头菌液体培养技术及其应用马谈斌,吴永宏,刘文海,许莉,童兆红,吕东成,张秀美,彭兰,杨春芳液体培养与固体培养相比,细胞增殖速度快,培养周期短;细胞发育均一,甚至可提供同步分裂的细胞系。猴头属担子菌纲、多孔菌目,为大型真菌,细胞具壁,有明显的细胞核。...  相似文献   

9.
木质素降解酶的酶活测定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合介绍了目前木质素研究所涉及到的主要降解酶类的不同测定方法,并对这些测定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
木质素降解酶系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木质素降解酶系的组成、作用机理、生理学研究、分子生物学研究四个方面对木质素降解酶系研究新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木质素降解酶系在农业固体废弃物降解中的应用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以低筋面粉、猴头菇、鸡蛋、木糖醇、调和油为主要原料,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探讨了猴头菇面粉比例、木糖醇、调和油对猴头菇无蔗糖戚风蛋糕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猴头菇无蔗糖戚风蛋糕感官品质影响的主次顺序为:猴头菇粉面粉比例>调和油>木糖醇;最优配方为鸡蛋250g,木糖醇60g,牛奶50g,调和油40g,猴头菇粉:面粉(1.5:8.5)100g,塔塔粉2g.  相似文献   

12.
用棉籽壳为主料配制的培养基进行猴头的组织培养,并用组织培养的菌丝体作菌种,进行栽培试验,取得了优良的结果,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不同栽培方式对猴头菇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不同栽培方式(瓶栽、袋栽、泥墙栽培)对猴头菇生物学效率、生育期和子实体性状的影响,以期为生产上选择适合的栽培技术体系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瓶式栽培猴头,菌丝萌发快,发菌期短,生物学效率较高,菇体圆整;袋式栽培猴头,产量高,菇体适中;抹泥墙栽培猴头,现蕾需时长,易产生巨型猴头,生物学效率高达100%。  相似文献   

14.
15.
应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优化猴头菇粗多糖的提取工艺。以提取时间、液料比、温度为影响粗多糖提取率的主要考察因素,通过Box-Behnken试验设计,以猴头菇粗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应用Designexpert 7.0软件对结果进行二次多项式模型拟合,绘制等高线图和响应面图,比较各因素交互作用对提取率影响的强弱,得出最优工艺,并对其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3.8 h,液料比25 m L/g,提取温度81℃。验证实验显示猴头菇粗多糖提取率为3.09%,实测值与预测值接近。研究结果说明响应曲面法建立的模型预测性良好,能合理地优化猴头菇中粗多糖的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16.
亚硒酸钠对猴头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猴头菌(Hericiumerinaceus)菌丝发酵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Na2Se2O3,振荡培养7d后,测定菌丝生长量和发酵液中主要胞外酶的活性。研究发现:一定浓度的Na2Se2O3可影响猴头菌丝的生长及菌丝生长期间多种胞外酶的活性,0.05~2.00mmol.L-1的Na2Se2O3均可促进菌丝生长和菌丝生长期间胞外蛋白酶、纤维素酶、淀粉酶的活性,以0.75mmol.L-1和1.00mmol.L-1的Na2Se2O3促进作用最为明显,菌丝生长量和胞外纤维素酶、淀粉酶的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17.39%、134.78%,24.12%、77.39%,34.95%、52.43%;0.75mmol.L-1的Na2Se2O3显著提高了蛋白酶的活性,比对照高143.92%,而高浓度(≥1.5mmol.L-1)的Na2Se2O3对酶活的促进作用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7.
对猴头菌3个菌株在菌丝长满袋,第一、二潮菇采收后,基物失重、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减少率与产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H05菌株对基物降解力最强,子实体转化率也高,8406次之;8413菌株最差。用通径分析表明,基物通过纤维素的降解直接影响子实体产量,随纤维素的含量减少,产量逐步提高,而木质素的降解与菌丝生长速度和生长量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8.
猴头菌适生配方和仿野生立体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 :猴头菌丝在分别以木屑、锯末、刨花、玉米芯为主料的培养基上均能正常生长 ,日均生长速度为 0 .5 3~ 0 .71cm ,满袋时间为 1 9~ 2 5d ,前两茬的生物学转化率均超过 1 0 0 % ;且子实体色泽正常 ,菇形端正。其中菌丝在刨花培养基上生长速度最快 ,满袋时间最早 ,但以木屑的生物学转化率最高。仿野生立体栽培猴头较传统栽培产量高 ,品质好。  相似文献   

19.
采用液体纯培养方法,研究了猪苓菌丝体生长速度、生物量以及菌丝胞内外β-1,3-葡聚糖酶、蛋白酶、几丁质酶和纤维素酶的酶活性变化状况.试验结果:纯培养条件下猪苓菌丝体在培养1周后进入旺盛生长阶段,菌丝生长速度和生物量鲜重随着培养时间延长而显著加快;猪苓菌丝细胞内β-1,3-葡聚糖酶、蛋白酶的活性变化与菌丝生长呈现相关性,在菌丝旺盛生长时期都有一个酶活高峰;猪苓菌丝胞内几丁质酶和纤维素酶的酶活变化规律与菌丝生长未呈现相关性,胞外纤维素酶的活性变化规律是否与共生型真菌的营养特性有关尚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能高效降解木质素的菌株,从31份采集的朽木和土壤样品中分离纯化获得155株菌;将纯化获得的菌株接入到含愈创木酚的选择培养基上进行初筛,观察其颜色变化,根据菌落圈和变色圈直径的比值,筛选出9株可降解木质素的菌株;将这9株菌接入产酶培养基中进行液体静止培养并测定木质素酶活力,最终获得2株高产木质素酶的真菌菌株14-7和15-1.将这2株真菌培养7 d后,所产木质素过氧化物酶、锰过氧化物酶和漆酶的活力分别为0.087、0.060、0.144和0.070、0.059、0.000U·m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