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三交育种在三系杂交水稻抗瘟育种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90年代以来,湖北恩施自治州红庙农科所在杂交水稻三系法育种的基础上,借鉴玉米三交种选育方法,采用“基础不育系/桥梁保持系(高抗稻瘟病)∥恢复系”的配组方式,将桥梁保持系中的主效抗性基因导入基础不育系,成功地育成了一系列稻瘟病抗性提高的三系三交中籼组合,实现了杂交水稻的稻瘟病抗性改良,并缩短了育种周期,延长了新恢复系的使用年限,有效地推动了稻瘟病常发病区杂交水稻的合理布局。  相似文献   

2.
两系超级杂交稻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综述了近年来中国在两系超级杂交稻育种理论与实践中取得的进展,提出了两系超级杂交稻育种的主攻方向和策略,认为以分子育种技术为核心,进行种质创新及亲本遗传改良是今后两系超级杂交稻育种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杂交粳稻三系育种的基础研究:IV.不育细胞质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4.
“三系”光身杂交稻不育系光香A的选育与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要介绍了光香A的选育目的、技术关键及选育过程,指出了光香A的利用范围。从农艺性状、稻米品质、产量表现、抗性表现等方面描述该品种的特征特性。总结出光身杂交稻所具有的创新点,预测了光身杂交稻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回交法在杂交稻抗瘟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IR26、IR24为轮回亲本,赤块矮,IR50等为抗源供体品种,采用回交育种法,,成功地将多个抗源的不同抗性基因导入轮回亲本,育成了一批抗稻瘟病的恢复系;用这些新育成的恢复系配组成选育得到汕优6216等一批抗稻瘟病的新组合,目前已在生产大面积推广。回交育种中的有关技术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论杂种优势群理论对杂交稻育种的指导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杂种优势群理论是杂交玉米育种历经百年而不衰的重要理论支柱。概述了杂种优势群理论的基本内容,以及在玉米和水稻两大作物中的研究和应用。分析了我国杂交稻育种面临的挑战,指出了用杂种优势群理论指导杂交稻育种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W6184S和W6154S在宜春市两系制种的花期安排,以 8月 10日左右为宜。并对两系法制种的高产技术进行了总结,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两系法杂交稻育种现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石明松发现光敏核不育水稻,开辟了杂交稻研究的新篇章。两系法杂交稻的发展依赖于新的遗传工具,即光敏核不育水稻(PGMR)和 温敏核不育水稻(TGMR)。研究表明,农垦58S系统的不育系不存在绝对的光敏不育性或绝对的温敏不育性,其育性转换都是受光 温共同作用的结果。到目前为止,已育成了一批两系法品种间杂交稻组合。这些组合已经在长江流域的双季稻区作晚稻种植了6000多hm2,一般产量6.75-7.50 t/hm2,比同生育期的常规粳稻鄂晚5号和鄂宜105等增产10%-15%,与同生育期的三系杂交稻汕优64等产量持平。此外,具有强优势的亚种间杂交稻组合也已初步选出  相似文献   

9.
籼型杂交水稻三系不育系选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回顾了籼型“三系”不育系选育的历程。阐述了野败型,矮败型,D型,印尼水田谷型等几个主要类型的籼稻不育的选育与特征特性及其应用状况。对细胞质和细胞核单一,很难提高杂交稻的抗性和品质等问题,提出了今后应培育多种类型的细胞质和细胞核的雄性不育系,并介绍了其方法。  相似文献   

10.
“八五”期间三系杂交稻研究和应用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春季,在海南南繁基地进行了为期10d的考察。走访了湖南、湖北、四川、浙江、安徽、广东、广西、辽宁、海南等省的农大,农科院以及中国水稻所、中日种子公司海南分公司等共18个单位。现将三系杂交水稻的考察情况综述如下:据不充全统计,“八五”期间全国共有四十多个不同类型,不同熟期的优质、高产、高效的新组合通过省级以上的审定。其中:早籼型:汕优016、威优404、351制选等;中他型:金优桂99、特优559、汕优195、Ⅱ优501等;晚籼型:威代晚3、Ⅱ优6078、岗优501、K优1号、博优桂99等。这些新组台具有较好的丰产性、较强的抗…  相似文献   

11.
T优5537系福建农林大学选配而成的籼型杂交稻新组合,2002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丰产稳产,抗稻瘟病,较汕优63增产4.05%~8.98%,平均单产约7.34t/hm^2。2002年引种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岭头乡栽培试种结果:平均单产7.86t/hm^2,最高单产8.01t/hm^2。其高产栽培技术主要是以适宜抽穗扬花期确定播种期;稀播种、培育适龄带蘖壮秧;合理密植、保证基本苗;配方施肥;科学水层管理;及时防治病虫草鼠害。  相似文献   

12.
信阳地区不同于南、北稻区的气候条件,杂交稻制种难度大,历年制种产量低。本文从分析该地区制种期间气候条件的利弊出发,认为把父母本的理想始穗期安排在 7月下旬至8月初,在技术措施上采用塑料薄膜育秧以提早花期,搭好苗架,确保父母木盛花相遇,抓好病虫防治和人工辅助授粉,仍能获得制种高产。  相似文献   

13.
八两优63是用安农810S与明恢63配制而成的两系杂交稻新组合。具有生育期适中,米质好、产量高、抗性好,适应性广等特点,2000年2月通过湖南省品种认定。  相似文献   

14.
我国杂交稻育种研究的亮点及难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杂交稻经过40年的发展,取得了三系杂交、两系杂交及杂交稻种子生产技术体系等一系列研究成果。概述了我国杂交稻育种研究的四大亮点,同时分析了面临的四个难点,并阐述了我国杂交稻育种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以及培养高级育种人才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籼型三系不育系选育的研究现状与创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籼型杂交水稻实现三系配套以来,由于其强大的杂种优势与可操作性,在全国乃至世界得到迅速推广,为我国粮食的大幅度增产,解决12亿人口的温饱问题立下了奇功,被称为农业上的“第二次绿色革命”。然而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下世纪我国人口高峰的临近,必将对稻米的需求总量、品质和食用卫生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籼型三系杂交稻当家组合的不育系珍汕97A和威20A持续大面积使用了20余年,种性逐步退化,丰产性变劣;开花习性差;柱头短小而不发达,外露率低;繁殖制种受温、湿度及光照条件…  相似文献   

16.
Y优 8 6系福建农业大学作物学院选育的不育系Y80A与三明市农科所选育的恢复系明恢 86配制的三系杂交稻新组合。Y80A是从珍汕 97B/地谷B∥龙特甫B复交组合后代株系与珍汕 97A经多代回交选育成的迟熟不育系 (全生育期比龙特甫A早 2~ 3d)。该组合近年来参加农大的多点试验 ,表现丰产性好 ,米质较优 ,抗稻瘟病性强等特性。1999年该站引进试种 ,并与农大协作进行栽培研究。现将Y优 86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简介如下 :1 特征特性1 1 生育期 经多年多点观察和省区试资料统计 ,Y优 86作连晚种植 ,全生育期与汕优 6 3相当。1998…  相似文献   

17.
国际水稻研究所杂交稻育种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际水稻研究所杂交稻育种进展ProgressofHybridRiceBreedinginIRRI杨仁崔(福建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350002)在中国杂交水稻开始大面积应用时,于1979年,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重新开展杂交水稻的研究和育种工...  相似文献   

18.
今后几年提高制种产量的途径,主要是解决产量不平衡问题,实现大面积平衡高产。技术措施上应适当增加早茬比例。坚持父本两段育秧;提高母本秧苗素质,提倡小苗或中苗密植。推广单行父本,两期播种,提高磷钾肥比重,适时搁田,以及调整花期、合理施用“九二O,和注意稻粒黑粉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9.
杂交稻制种单产要上新台阶(亩产达180~200公斤),必须抓技术落实,搞好一个调整(调整制种季别),抓好两个普及(一期父本制种配套技术和低量高效喷施“九二O”技术),推广四项新技术(即增加母本颖花数,喷施洞科1号、配施“九二O”增效剂,综合防治黑粉病)。  相似文献   

20.
杂交水稻不育系的配合力分析许旭明,余永安,张爱刚,黄显波,谢小丹(三明市农科所沙县365509)水稻不育系是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基础。70年代野败型不育系的选育成功,使我国杂交水稻实现了三系配套,至今珍汕97A、V20A仍然是杂交水稻生产上主要应用的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