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黄龙山林区属全国典型的天然次生林区,故有黄河流域“绿洲”之称。程安东省长来黄龙视察,被这秀丽山川,万顷林海的自然景观所陶醉,欣然誉之为“陕西的一叶肺”。 目前,黄龙林区森林覆盖率为84.6%,这凝结着黄龙几代林  相似文献   

2.
封山育林对黄龙山林区森林资源的形成与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龙山林区位于陕北黄土高原东南部 ,是陕西省五大林区之一 ,享有黄土高原“绿色明珠”的美誉 ,其中“封山育林”对黄龙林区森林资源的形成、发展、提高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当前 ,在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 ,再造秀美山川工作如火如荼的形势下 ,探讨、研究“封山育林”对黄龙林区森林资源的影响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1 封山育林的主要措施早在 1 95 1年 ,原黄龙林区管理处 ,就在黄龙林区的崾先等地封山育林 5 375 hm2 ,是陕西开展封山育林最早的地方之一。到 1 998年累计封山育林 7.92万 hm2 ,通过封山育林恢复森林面积 …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黄龙山次生林区森林特点与类型进行分析,总结了次生林经营成效,阐述了各森林类型演替规律及趋向,提出了今后次生林经营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侧柏大蚜(Cinara thujafoliae Theobald)是为害侧柏(Biota orientalis)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曾在陕西黄龙山林区严重发生,猖獗为害。我们于1965年,就侧柏大蚜在黄龙山林区的发生与为害作了调查,并进行了初步防治试验,现将所获资料,整理如下,供进一步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5.
黄龙山次生林在陕西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党中央、国务院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 ,把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列为西部大开发的根本。研究分析黄龙山次生林区在我省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对于实施林区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1 黄龙山次生林区的范围与概况1 .1 广义的黄龙山次生林区广意的黄龙山次生林区 ,系指位于黄河西岸、洛河东侧的梁山山系 ,包括黄龙县的全部 ,宝塔、甘泉、宜川、富县、洛川、韩城等县(市、区 )的大部分或一部分范围内的森林 ,它的形成是经过长期的人为破坏和自然演替的天然次生林 ,…  相似文献   

6.
地处陕北黄土高原东南部的黄龙山次生林区,沟壑纵横,连绵不断,森林植被覆盖率较高,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本文对黄龙山林区鸟类动物的区系、种类、分布以及保护与利用进行了研究,以便唤醒人们的保护意识,正确引导对这些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7.
黄龙山林业局 ,地处陕北黄土高原东南部的黄龙山腹地 ,位于东经 1 0 9°38′49″~ 1 1 0°1 2′47″,北纬 35°2 8′46″~ 36°0 2′0 1″之间 ,辖区总面积 1 941 74hm2 ,其中森林面积1 44 1 2 9hm2 ,活立木蓄积 6 0 2万 m3,有林地覆盖率 74.2 % ,是全国典型的天然次生林区 ,建局近 40年来 ,黄龙山林业事业全面发展 ,特别是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工作成绩巨大。人工林的森林地位和作用在黄龙林区越来越显著 ,已经成为黄龙林区森林资源的重要类型。目前 ,在实施天然林保护 ,重视环境建设的大好形势下 ,如何经营管理好现有油松人工林 ,对恢复扩…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油松毛虫(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 Tsai et Liu)在陕西黄龙山林区的发生规律,笔者于1963—1966年在黄龙北寺山林场进行了初步观察,兹就所获资料,整理分析如下。一、成虫迁飞能力成虫迁飞是油松毛虫扩散的主要形式之一。据1964年调查,在照离重灾区(北寺山)1700米远的麻子山(轻灾区)和2300米远的梅家山(无虫区),由  相似文献   

9.
黄龙山次生林区是黄河、洛河之间黄土高原上的一片绿色林海,总面积1971平方公里。黄龙山林业局公安科和官庄、瓦子街、圪台、石堡4个林业派出所的24名林业公安干警,怀着为金盾增添光彩的坚强信念,为林业改革和林区社会治安平稳保驾护  相似文献   

10.
黄龙油松林资源现状与经营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油松是黄龙山林区的主要乡土树种 ,是目前生长最好、最适宜发展的针叶树种。油松林是黄龙山林区地带性植被 ,分布于海拔80 0~ 1 6 0 0 m的山地 ,发育良好 ,生产力较高 ,在黄龙山林区面积、蓄积分别占到 2 2 .5 %和 2 9.8% ,是除栎类以外面积、蓄积所占比例最大的树种。因此 ,油松林在当地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作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由于多年来的过度利用 ,致使油松成过熟林资源数量减少 ,林分质量下降 ,油松林系统生态、经济功能下降。目前 ,针对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 ,急需对油松林制定合理的经营对策 ,以便恢复和保护油松林资源 ,…  相似文献   

11.
火炬松人工林直径分布收获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搜集福建省火炬松人工林各30株林分平均木和优势木的树干解析数据,运用正态分布、对数正态分布、Weibull分布、B分布、Γ分布函数来拟合福建省火炬松人工林的直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Weibull分布的拟合效果好,标准地接受率为80%,用参数回收技术建立火炬松人工林直径分布收获模型,经检验,每公顷材积平均相对误差8.37%,每公顷胸高断面积平均相对误差6.72%。因此该模型可以用来估测福建省火炬松人工林的林分结构和产量。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针阔混交林直径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12年广东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样地和样木调查数据,分析广东省针阔混交林直径分布特征,应用Weibull分布函数分别按全林分、不同起源、不同龄组和不同林分密度对省域尺度的针阔混交林林木直径分布进行了拟合和卡方检验。结果表明,在SPSS和Matlab软件中拟合出的15个模型中有10个能够较好地由Weibull分布函数模拟,多模型较好地表达了起源、龄组、林分密度等主要林分因子的针阔混交林林木直径分布。但纯天然起源、人工植苗、幼龄林、中龄林、林分密度为1 000~1 500株/hm2和2 000~3 000株/hm2的针阔混交林林木直径分布模型因受人为干扰,Weibull拟合效果不理想,需进一步尝试其它抗干扰模型。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最新(2005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概述了黄龙山次生林区森林资源的现状;并与上期(1997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比较,分别从林地面积,森林蓄积,林种、树种、龄组结构等方面对森林资源消长变化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价,对今后森林经营作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4.
林分直径结构规律的研究是森林经营的基础工作。以湖南省湘西地区花垣县桤木幼龄林标准地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其直径结构特征。利用四种分布函数对其直径结构进行拟合,同时对四种分布函数进行了卡方检验。通过拟合结果及卡方检验得出,湘西桤木幼龄林符合正态分布和Weibull分布,不符合对数正态分和伽马分布。利用Richards模型、Logistic模型及传统的三次方程模型对湘西桤木幼龄林株数累积百分数和相对直径关系进行拟合,结果表明:Richards模型、Logistic模型的拟合效果优于三次方程模型,并具有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青石冈林场木荷直径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湖南青石冈林场木荷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木荷直径结构规律。运用威布尔分布(Weibull)、正态分布、对数正态分布和伽马(Gamma)分布进行直径拟合,并结合X2对拟合结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木荷林分平均胸径为10.4cm,在5.1~37.1cm之间变动,全距32.0cm,径阶分布范围不大;小径阶的林木数量居多(6~12cm),累计百分比已达到83.7%;4种分布函数中,威布尔分布拟合效果最好,其次是对数正态分布,但两者的差异不大,均可用于预测木荷林直径结构。  相似文献   

16.
北京西山油松人工林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西山试验林场近自然经营试点区建立的11块中龄油松人工林样地为依据,对油松林分的结构特点、表达模型和树种多样性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油松人工林林分平均密度为1069株/hm^2,平均胸径为13.7cm,平均高为8.6m,蓄积量为86.36m3/hm^2。应用正态分布、Weibull分布、对数正态分布、Gamma分布和Beta分布拟合直径和树高结构,发现正态分布拟合直径分布和树高分布效果最好,也符合人工林的林分结构规律;油松人工林层次结构简单,物种多样性较低,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Shannon—wiener指数、均匀度指数分别为0.355、0.726、0.160和0.372、0.651、0.266;幼苗更新各高度级均以构树和栾树为主,他们分别占总体更新树种的72.2%和10.2%。  相似文献   

17.
Permanent plots in the montane tropical rain forests in Xishuangbanna, southwest China, were established, and different empirical models, based on observation data of these plots in 1992, were built to model diameter frequency distributions.The focus of this study is on predicting accuracy of stem number in the larger diameter classes, which is much more important than that of the smallcr trees, from the view of forest management, and must be adequately considered in the modelling and estimate.There exist 3 traditional ways of modelling the diameter frequency distribution: the negative exponential function model, limiting line function model, and Weibull distribution model. In this study, a new model, named as the logarithmic J-shape function, together with the others, was experimented and was found as a more suitable model for modelling works in the tropical forests.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河南登封林场栓皮栎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研究抚育间伐对林分不同生长阶段林木株数、林木直径分布和树高分布的影响,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抚育经营措施奠定理论和技术基础.[方法]在株数强度为31.55%的间伐林分和条件基本一致的未间伐林分内,分别设置1个1 hm2样地,间伐作业2 a后获取每木检尺数据,分别利用Normal分...  相似文献   

19.
利用2018年青海省连续清查固定样地调查数据,对次生林区的天然云杉林进行直径分布研究,按照林分单位蓄积量分为A类、B类、C类和D类4种类型;选用Weibull分布、Beta分布和负指数分布对各类型林分直径分布进行拟合。结果得出:A类和D类直径分布服从Beta分布,B类服从Weibull分布,C类服从负指数分布;模型拟合的相关系数R^2均在0.94以上,各类型林分q值在1.18~1.98之间,次生林区的林分q均值为1.41。  相似文献   

20.
金沟岭林场阔叶红松林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金沟岭林场阔叶红松过伐林直径结构、重要值、分布格局以及存活曲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林分直径结构呈反"J"型,表现出了异龄林的特征,经不同分布函数拟合结果显示,对数函数、逆函数、二次函数、三次函数、复合函数、幂函数、生长函数、指数函数、逻辑函数都符合直径分布规律,R2>0.922、显著性水平P≈0,其中逆函数和三次函数的R2达到了0.976和0.971;②主要树种中,红松的重要值最大,其次为椴树、色木和杂木,冷杉的重要值最小;③林分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经显著性检验差异显著;不同树种分布格局有所不同,红松、杂木和色木为聚集分布,经显著性检验差异极显著,其它树种为随机分布;④主要树种存活曲线经线性回归,红松和色木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椴树、云杉、冷杉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