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推广新能源发展 推进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能源建设事业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社会、经济、生态等综合效益逐渐累积,为新世纪农村能源事业新发展奠定了基础。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保护生态环境等重大决策的大背景下,农村能源事业的发展获得了难得的历史机遇。论述了当前加快农村能源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出了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村生物质能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阐述了中国农村发展生物质能源的意义,分析了发展现状和今后以生物质发电、沼气工程、生物液体燃料和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为重点的发展领域,以及在做好农村生物质能源调查、全面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加强规划、技术攻关、部门合作和宣传教育,实现生物质能源发展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3.
健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仅是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破解的课题。笔者根据山西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结合多来的工作实践,对健全山西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谈些看法,以期更好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山西省坚持不断巩固和加强粮食及农业基础,积极发展多种经营,不失时机地把握住各个历史机缘,将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作为振兴和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内容,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坚持不懈地对农村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优化,使农村资源得到了较为合理的配置,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山西省通过采取积极的扶持政策,强龙头、创品牌、建网络、拓市场,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和基地建设开始从无到有、由小到大,逐步向布局相对集中、产业集聚、节约用地的方向发展,有效地推动了山西省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快了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中国户用沼气技术转化制约因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围绕生物质能源技术转化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制约因素,提出发展户用沼气池相应对策:改变政府职能和激励措施,搭建自由公平的社会平台;开拓多种融资途径,加强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构建服务体系,推进沼气技术产业化;通过科普宣传、资金扶持、政策约束和经济效益反馈激励等措施,协调和促进农村沼气能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7.
山西省拥有丰富的农村旅游资源,并且可致力于农村旅游资源的开发,而旅游电子商务是当前旅游业发展的新形式,电子商务和旅游业具有天生的适应性,所以农村旅游电子商务的建设与应用对于推动农村旅游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如果在此过程中,加入农产品交易的整合发展,那将是一条具有创新模式的、切实可行的发展之路。这必将为山西省转型跨越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山西果业是山西省农村经济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快的产业,果业已成为山西省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相对于国外及国内部分省份,山西果园机械化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分析研究山西省果园机械化生产现状、加强果园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对提高果品品质、提高果园生产效率,以及山西果树产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2004年10月,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在江西南昌召开放心粮油进农村动员大会,提出要在全国粮食行业,大力开展放心粮油进农村活动。虽然山西省开展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工作的时间不长,但它却显示出无比强大的生命力和向心力,顺应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同时也为粮食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闯出了路子。  相似文献   

10.
蔬菜是人类不可或缺的副食品,近年来山西省的蔬菜产业进入了一个较快的发展时期,并在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重新认识山西省蔬菜产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可以更好地促进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农业的发展,越南秸秆资源总量不断增加。但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程度较低,产业化发展滞后,秸秆焚烧而引发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近年来,高温热裂解生物质炭化与生物质农业应用成为秸秆资源化的新方向。笔者以越南广宁省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走访农村并发放调查问卷,采集农业废弃物利用信息,特别是资源化利用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而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估算农户规模水稻秸秆生产生物质炭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农户秸秆炭化收益最高可达1275元/(hm2·a),生物质炭的碳交易收益可达117元/(hm2·a)。笔者还分析了农业废弃物制成生物质炭对环境和社会的效益,以期为越南乃至东盟国家秸秆炭化的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与生物质炭产业发展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9月6日下午,由山西省农业农村厅、中国畜牧业协会、中国肉类协会共同主办的雁门关农牧交错带建设暨晋北肉类平台发展高层论坛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县成功举办。中国畜牧业协会、中国肉类协会、中国出入境检疫协会、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畜牧业协会等单位领导,全省11市农业农村局分管局长,雁门关区37县(市、区)农业农村局分管局长,国内部分大中城市肉制品采购商,省内外畜禽养殖、屠宰、加工企业代表以及有关媒体等参加了论坛。  相似文献   

13.
晋中市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中市是山西省主要农区,稳步提高农民收入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出发点和归宿。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是近期和今后农业与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通过走访农户、与基层干部座谈和听取市、县两级汇报等形式,对晋中市农民增收问题进行专题调研,研究分析了晋中市农民收入现状及增长缓慢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积极调整和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以及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等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山西省曲沃县周庄蛋鸡养殖小区是一个占地500亩的规模化养殖小区。该小区2002年10月启动,总投资达1800万元,现已建成鸡舍396栋,生活用房、饲料和鸡蛋库房700余间,养殖规模达到108万只,是山西省规模较大的农村蛋鸡养殖基地。  相似文献   

15.
他是一个从山西省定襄县宏道镇走出来的农村人,他凭借着自己的兴趣爱好,不但做大了自己的事业,还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企业家,2006年还被授予“山西省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他就是通过创办木雕公司让众多从未接触过工艺美术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较短的时间内成为技术骨干的特色乡村人物——刘晓辰。  相似文献   

16.
针对山西省土壤Pb2 +污染问题,为了选择一种环保及可循环利用的生物质材料。以农业废弃物小麦秸秆和花生壳制备而成的生物质炭为材料,通过平衡吸附法确定影响吸附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当Pb2+初始浓度为200 mg/L时,生物质炭添加量为8 g/L,pH值3~7,25℃条件下震荡360 min,为最适吸附条件,吸附效果最好,吸附量达24.85 mg/g,去除率达99.38%。该种生物质炭对Pb2 +的吸附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R2分别达0.9994和0.9985。本研究表明,用小麦秸秆和花生壳制备而成的生物质炭在一定条件范围内对Pb2+具有良好的去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种业导刊》2012,(7):36-36
在科技部近日专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副部长张来武表示,今后将组织实施农业科技重点专项。继续推进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组织实施节水农业、农村农业信息化、农机装备、农业生物药物、海洋农业、生物质能源、食品产业、村镇建设等科技重点专项。  相似文献   

18.
山西省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山西省委、省政府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县域经济的发展作为统筹城乡、统筹区域的重要成果,也是全省上下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结果。县域经济是以县内城镇为中心,以农村为基地的各种经济成分的有机构成。而农产品加工业恰好具有适合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它以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呈现出原料基地化的趋势,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19.
以特色农业为基础的农产品加工业是山西省建设新型能源和32业基地重点发展的七大优势产业之一,也是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途径,它可使农民得到产业链条各个环节的平均利润,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20.
苏世伟  刘甜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23):267-271
生物质能源利用已成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缓解能源危机的有效途径,各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农作物秸秆资源作为重要的生物质能源备受国内关注。本研究梳理了国内外现有的秸秆生物质能源财税政策,归纳总结了生物质能源的政策有效性评价文献。研究发现目前中国财税政策工具应用较为单一,政策组合工具灵活性不够;国内对秸秆生物质能源政策实施效果的研究以定性为主,对政策组合工具进行综合评价的实证研究相对缺乏,未能有效地给政策制定者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