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调查研究了千岛无核柿炭疽病的发病规律,发现柿炭疽病的发生与柿树春梢的抽梢长度、树龄、梅雨季节的雨日和降雨量等存在着紧密相关关系,而与梅雨季节的平均气温相关不明显。这表明,千岛无核柿炭疽病的防治重点应放在苗期,控制柿苗徒长,防治时期应为梅雨季节之前。 相似文献
2.
3.
4.
千岛无核柿在1994年被评为“浙江省优质柿子”称号,本文对其良种选育工作进行报道,通过最后筛选,选出优良单株4株,并建立良种采穗圃,开展无性繁殖育苗,为大面积推广奠定了良好的种苗基础。 相似文献
5.
6.
[目的]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防治效果相结合的方法筛选对柿炭疽病抑制效果较好的药剂。[方法]选取山东青州、广西恭城、河南栾川及陕西富平的4个柿炭疽病代表性菌株作为处理对象,测定10类22种杀菌剂对其抑制作用的MIC值和EC50值,在此基础上筛选5种药剂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苯并咪唑类、脱甲基抑制剂类(三唑类、DMIs)、苯吡咯类3类杀菌剂效果较好,MIC值均在10μg·m L~(-1)L以下,EC50在0.011 2 0.520 3μg·m L~(-1)范围内。30%苯醚甲环唑WG 1500倍液、240 g·L~(-1)噻呋酰胺SC 2000倍液、240 g·L~(-1)吡唑醚菌酯SC 1000倍液、25%咪鲜胺EC 2000倍液、25 g·L~(-1)咯菌腈SC 1000倍液在第4次喷药后10 d调查的防治效果在18.72%47.76%。[结论]咯菌腈和咪鲜胺两种药剂起效速度和最终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8.
柿炭疽病主要为害新梢、果实,造成树势衰弱、产量下降,是永泰县柿树生产上重要病害之一,通过柿炭疽病发生特点调查、药效试验和当地防治经验,提出以健生栽培为主、药剂保护为辅的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9.
10.
柿炭疽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柿炭疽病是陕西商洛柿树的主要病害之一。试验研究表明,根据该病发生规律,在抓好农业防治的基础上,采用农业防治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通过在不同条件下设标准地调查和防治试验,表明杉木林发生半穿刺线虫病Tylenchulussemipetrans后大大加重炭疽病Glomerellacingulata的发病程度,成林重于幼林,立地条件好差没有多大差别。采用单治炭疽病的方法不能奏效,兼治半穿刺线虫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杉木球果炭疽病发病规律及种子损失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杉木球果炭疽病发生进程与气温和相对湿度有显著的相关性。经多元回归分析,回归方程y=0.34x_2-0.17x_1-19.7,相关系数R=0.5217>P_(0.05)=0.5132。发生期4月上、中旬,5月上旬为1年发病的最高峰,6月中旬出现第二次高峰,8月上旬基本停止发病。 分别对健果和重病果种子重量、千粒重和发芽试验比较,受害严重的球果种子重量损失31.75~40.65%,千粒重损失19.9~20.4%;种子室内发芽率损失17.0~74.5%;场圃发芽率损失29.8~54.2%。经方差分析,病、健种子重量和质量均有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炭疽病是富平升底柿的重要病害,是制约河南省禹州市柿树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试验采用6种杀菌剂在柿树坐果初期至果实着色期喷药4次,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6种供试药剂按照使用说明书推荐使用浓度的最高用量喷施,柿树生长正常,未出现药害,表明供试药剂按照标签说明指导的用量施用不会对柿树生长产生不良影响,可以作为柿树炭疽病防治用药;25%咪鲜胺乳油750倍液、80%戊唑醇水分散粒剂6 000倍液、25%嘧菌酯悬浮剂800倍液对富平升底柿炭疽病防效较高,可作为禹州市富平升底柿炭疽病田间防治的主要药剂。 相似文献
15.
以广西、山西、陕西、云南不同树龄的涩柿品种‘恭城水柿’、甜柿品种‘阳丰’和‘次郎’为材料,调查柿果顶腐病发生时期、病害症状及落果时间,柿果顶腐病与果园立地、树龄、树势等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柿果顶腐病发生在柿果膨大、转色期;发病部位在果实中上部;‘恭城水柿’和‘阳丰’柿果的病害始发部位是顶部果皮或少许皮下果肉,由外而内发病,而‘次郎’是内部果肉先发病,病害由内而外扩展。‘恭城水柿’、‘次郎’病果软化速度较快,‘阳丰’软化较慢,病果集中落果时间分别为症状初现后的15、20、35 d左右;树势弱的柿园发病重;‘恭城水柿’平地柿园较山地柿园发病重;‘次郎’、‘阳丰’病果率和树体结果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72、-0.895;‘阳丰’、‘次郎’病果比一般健果大,树冠上层发病较下层重,外侧发病较内部重。调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柿果顶腐病病因及制定防治方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柿疯病是由类立克次体细菌引起的严重危害柿树的病害,主要从感染症状、发病规律、防治方法等方面对柿疯病的发病过程和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7.
18.
梅花炭疽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1992年,作者对梅花炭疽病(Colletotrichum mume Hori)进行了病菌分离、接种及其生物学特性测定、发病规律观察和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此病菌不论进行有伤接种或无伤接种均能致病,该病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3~25℃,最适pH值为6.5,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2~25℃,高于35℃或低于10℃时不能萌发。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状态在叶片和嫩梢的病斑内越冬,病菌和初次侵染为4月中旬,病害发生期为4~9月,每年有2~3个发病高峰期;病害的发生与温度、湿度、降雨量和雨日有关,雨量大、雨日长发病重;受害程度与品种有关,一般花梅比果梅严重。药剂试验表明,百菌清、代森锰锌、三唑酮各1000倍液,对该病菌有明显的抑菌效果,抑菌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富平升底尖柿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品种混杂,建园质量不高,管理粗放,单产和果品商品率较低等问题。在富平县开展了“富平升底尖柿良种丰产栽培管理技术研究”,促进了提高富平升底尖柿良种使用率,规范栽培管理技术,提升柿农经营管理水平,增加群众收入,提高品牌知名度,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