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治市为旱作农业区,多年来在玉米生产上实施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文章简要介绍了玉米地膜覆盖的增产原因及春播地膜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整地、播种、地膜选择、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以期为旱地玉米地膜覆盖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大垄双行高产栽培技术有两种模式:一是玉米大垄双行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二是玉米大垄双行裸地栽培技术。1玉米大垄双行地膜覆盖栽培技术1.1地膜规格的选择玉米大垄双行地膜覆盖应选用超薄地膜,幅宽90~100厘米、厚度0.007~0.008毫米,每亩4~5公斤。1.2选地整地玉米地膜覆盖栽培,选择地  相似文献   

3.
于1987年在威宁县采用地膜覆盖玉米栽培技术,结果表明。地膜玉米比露地玉米增产显著,增产率最高达185.9%,杂交种平均增产95.5%;经济性状表现较好,植株增高,变粗.全生育期提早,杂交种缩短40~47天,农家种缩短46天,覆膜后提高了地温和积温,杂交种积温平均增加350℃,农家种增加387℃。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使半凉山地区种植杂交玉米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宁夏中部干旱带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应用现状,从地膜强度不够、不注重回收、耕作粗放、不注重选地施肥等方面分析了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了地膜玉米增产的主要原因及地膜覆盖技术等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博乐市上世纪80年代开始推广地膜覆盖栽培技术,30余年来,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棉花、玉米、甜菜等10余种作物。2012年,博乐市地膜使用面积480千米^2,占农作物总播面积的92%以上,年地膜使用量约2300吨左右。为掌握全市农田残膜污染情况,技术人员就当地主栽作物棉花、玉米开展农田地膜残留实地调查。  相似文献   

7.
杨金梅 《农技服务》2014,31(8):58-58
近年来,随着地膜在玉米种植中的广泛应用,玉米的产量和收获量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是,在使用地膜的同时,我们也发现,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推广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严重影响着玉米的产量和农民的利益。本文主要针对玉米地膜栽培技术推广的难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积累经验,大力推广地膜玉米。  相似文献   

8.
<正> 我们经过三年的玉米地膜覆盖栽培试验和示范推广,发现常规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存在有许多弊端。为此,通过试验研究,提出地膜玉米覆盖栽培改进技术——玉米膜侧栽培。一、玉米膜侧栽培技术玉米膜侧栽培是在播前精细整好土地的基础上,尽早铺膜,在适宜播期内把玉米种在距地膜边缘3—5厘米的土壤内,采用挖窝点种或沟播耧播,播后及时镇压。地膜选用幅宽为40—80厘米的。如选用幅宽小于40厘米的,效果不理想。铺膜要注意地膜与土壤紧贴铺平,  相似文献   

9.
韦国光 《北京农业》2012,(12):15-17
介绍玉米地膜覆盖栽培的技术优点及具体的栽培技术,并提出了几点地膜玉米栽培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为比较相同栽培技术条件下在玉米上使用全生物降解膜及普通地膜的效应,开展了不同地膜覆盖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普通地膜(PE膜)覆盖和全生物降解膜覆盖与无地膜覆盖相比对玉米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均无显著差异,但对杂草抑制效果极显著,普通地膜(PE膜)与全生物降解膜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旱地地膜玉米双垄沟格膜集流增墒技术的示范推广结果表明:该栽培技术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较常规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平均增产600.0kg/hm^2以上,同时还具有增加地温、集流增墒、促进玉米植株生长发育和受土壤墒情限制小等特点,适宜在甘当省和我国北方大部分旱地作区大面积推广。在分析旱地地膜玉米双垄沟覆膜集流增墒栽培技术特点及主要技术措施的基础上,提出了旱地地膜玉米双垄沟覆膜集流增墒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玉米地膜覆盖栽培,具有明显的增湿、保墒、保肥、保全苗、抑制杂草生长、减少虫害、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早熟、增产的作用。主要是采取地膜覆盖栽培模式,比全县平均亩增产92公斤(全县平均亩产746公斤),比对照田亩增常156.8公斤(对照田平均亩产681.2公斤),亩增效益203.8元,扣除覆膜成本每亩65元,亩增纯效益138.8元,主要栽培技术如下:1地膜规格的选择单种玉米可选用幅宽60-70厘米、厚度为0.007-0.008毫米的超地膜(或0.005毫米的超微膜)为宜。  相似文献   

13.
在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推广过程中存在一些制约推广效果的问题,为此,本文重点分析了玉米地膜栽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措施,以便对玉米种植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4.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是一项具有明显的增湿、保墒、保肥、保全苗、抑制杂草生长、减少虫害、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早熟、增产的作用。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已成为古登乡夺高产的重要措施,针对古登乡玉米种植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大面积推广玉米地膜栽培技术措施对提高玉米单产,促进粮食生产持续增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地膜覆盖技术有力地推动了玉米产业的发展,但地膜的广泛应用也为耕地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白色污染”。目前应用降解膜替代地膜是治理“白色污染”的有效途径,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概述了近年来我国玉米生产面积、产量等现状,探讨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在促进玉米生产的同时带来的残膜污染问题,并且分析了降解膜在保墒增温和产量方面与普通地膜的差异,提出了降解膜下一步发展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6.
蛟河市位于吉林省东部山区,无霜期较短,年有效积温偏低,玉米种植品种多数为早熟品种和中早熟品种,造成玉米单产偏低,影响了农民种植玉米的效益。从2013年开始,蛟河市享受了吉林省地膜玉米重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的优惠政策,借助政策的扶持,我们在全市范围内积极推广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方法和新模式,经过几年试验研究,探索出一套适合东部山区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新模式—玉米地膜覆盖“二比空”双垄覆膜栽培技术,平均增产幅度达到30-35%,尽管生产费用有所增加,但增产明显,效益可观,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推广地膜玉米“二比空”双垄覆膜密植栽培技术项目,是玉米栽培模式的重大改变,也是实现玉米增产,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综合生态效益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7.
结合陇东旱作区气候条件、近年产区内玉米露地垄沟栽培现状及植物地膜覆盖垄沟栽培试验示范,从整地、覆盖物栽培、适宜品种等方面总结形成了陇东旱作区玉米植物地膜覆盖垄沟栽培技术,旨在进一步降低甘肃陇东旱作区地膜使用量,实现玉米生产绿色高质高效。  相似文献   

18.
<正>山西平定县石门口乡南上庄村在继总结小麦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示范了玉米膜侧沟种栽培技术,即把40厘米地膜覆盖在两行玉米之间(窄行)的垄背上,玉米播在地膜两侧垄沟里;由于膜侧沟种垄盖栽培具有膜内栽培相似的增温保墒、抗旱抗  相似文献   

19.
论渭北旱塬春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渭北旱塬气候、自然地理条件进行分析,科学地阐明了本地区地膜玉米的生产现状、增产原理、栽培技术。并通过试验、示范,论证了渭北旱塬旱地春玉米高产原因。针对本地区旱塬旱地春玉米生产环境,提出了适宜渭北旱塬生产的春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聚乳酸可降解地膜应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铺覆可降解地膜的玉米株高、茎粗、穗长、穗重、百粒重等指标均高于普通地膜,可降解地膜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其他处理,用聚乳酸可降解地膜比普通地膜回收成本低。1.研究背景和意义定西市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推广农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破解了水资源短缺对我市农业的制约瓶颈,不仅提高了自然降水的高效利用,而且解决了冷凉气候积温不足的劣势,促进了我市种植业结构调整,扩大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