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猝倒病俗称“小脚瘟”,是西瓜苗期的重要病害。该病属真菌性病害,是幼苗出土后、真叶尚未展开前,遭受病菌侵染,致使幼茎基部发生水渍状暗斑,继而绕茎扩展,逐渐缢缩呈细线状,幼苗地上部因失去支撑能力而倒伏。疫病等侵染西瓜幼苗也能引起猝倒。  相似文献   

2.
正苦瓜枯萎病,又叫蔓割病、萎蔫病等,为典型的土传病害,全生育期均可发病,主要危害苦瓜根和根颈部,引起茎叶枯萎,最后导致植株枯死(图1)。发病症状幼苗期发病:幼苗受害早时不能出土,即在土中腐烂;或出土后不久顶端出现失水萎蔫状,叶色变黄、叶脉黄化,子叶萎蔫下垂,根茎基部变褐缢缩,病苗枯死,剖开可见维管束变黄。胚茎基部呈褐色水渍状软腐,潮湿时长出白色菌丝。成株期发病:植株藤蔓生长缓慢、衰弱或矮化,通常从基位叶发展,叶片  相似文献   

3.
<正>蕹菜猝倒病俗称烂倒、烂头、腐头。是蕹菜种植时期的一种常见的真菌病害(图1)。发病症状主要为害未出土或刚出土不久的幼苗,种子在苗床出土前发病引起烂种。子叶展开后,病菌侵染幼苗基部。发病初期呈水渍状,后变黄褐色并缢缩成线状,植株倒伏,子叶仍为青绿色,病株附近成为发病中心,苗床出现大大小小的塌圈,在高温潮湿条件下,受害部位可见到白色棉絮状霉状物,随病情向外蔓延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蔬菜秧苗的猝倒病又名绵腐病,是蔬菜苗期的主要病害,我国各地都有发生,可造成幼苗成片死亡,影响蔬菜正常生产,并延误农时,在蔬菜育苗过程中必须高度关注。一、症状蔬菜种子如果受到猝倒病的病菌侵染则在播种后不能萌发。种子发芽到幼苗出土之前如果感染猝倒病,会引起子叶、幼根及胚轴病部呈水浸状褐变,病部扩展后组织腐烂,导致烂种、烂芽。幼苗出土后如果感染猝倒病,一般会在幼茎基部或中部出现水渍状软化,之后变成黄褐色病斑,继而病斑绕茎扩展,使病部变为褐色并缢缩。幼苗一旦感染猝倒病,会迅速扩展,子叶凋萎之前病苗便折倒贴附在地面,刚折倒的幼苗  相似文献   

5.
<正>芝麻立枯病是苗期常见的重要真菌性病害,全国普遍发生,以南方产区发生较重,发展病时幼苗较多死亡,造成缺苗,严重影响芝麻产量。一、发病症状初发病时,幼苗茎基部或地下部一侧呈黄色至黄褐色条斑,逐渐凹陷腐烂,后绕茎部扩展到茎四周,最后茎部缢缩成线状,遇有天气干旱或土壤缺水时,下部叶片萎蔫,严重的枯死。病菌侵染根系,引起根系腐  相似文献   

6.
小麦全蚀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发病特症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典型的根病,病菌只侵染根部和茎基部15cm处的1~2节间。幼苗发病后,植株矮化,下位黄叶多,分蘖减少,类似干旱缺肥状,初生根(种子根)和根茎变成黑褐色,重病株的次生根也局部变黑,严重时造成全株连片枯死。  相似文献   

7.
金鱼草是一种常见的切花植物,具有较强的观赏性,但在栽培过程中易发生病虫害。常见的病虫害有疫病、苗腐病、锈病、叶枯病、灰霉病、蚜虫、红蜘蛛、白粉虱与蓟马等,现将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疫病 又称茎腐病,主要为害茎和根部。病菌侵入茎基部后,形成淡褐色的病斑,病斑水渍状并缢缩、腐烂,严重时常引起植株枯死。空气湿度大时,可在病斑部长出白色丝状物。 防治方法:1.加强栽培管理,避免连作;及时拔除病株并烧毁,减少侵染菌源,降低发病率。栽植前2—3周,用福尔马林对土壤进行消毒,每平方米用药  相似文献   

8.
<正>立枯病林下参立枯病植株发病部位在幼苗的茎基部,距土表3~6厘米的干湿土交界处。发病部位初显黄褐色小斑点,后扩大呈凹陷长斑,逐渐深入茎内,使感病的病茎缢缩变细软化,终使幼苗倒伏,枯萎死亡。在田间,中心病株出现后,迅速向四周蔓延,幼苗成片死亡。病部及土壤常可见菌丝体。病原属立枯丝核菌。病菌以菌丝体或菌核在病株残体和土壤中越冬,成为第二年初浸染菌源。立枯病多发生在春  相似文献   

9.
<正>小麦纹枯病在小麦播种后即可侵染,土壤中的菌丝和菌核是小麦纹枯病主要的侵染来源。小麦发芽时若受到病菌侵染,就会使小麦芽鞘变褐,最后腐烂枯死。小麦拔节前期呈典型的黄褐色梭形或眼点状病斑,后期病斑融合,茎基部呈云纹花秆状,造成茎壁失水坏死,最后病株枯死,形成枯株白穗。纹枯病为害一般减产20%~40%,严重地块形成死棵白穗或颗粒无收。针对小麦纹枯病发病的严重性,结合本地冬小麦发病特点,特做本试验。  相似文献   

10.
<正>死棵是令菜农比较棘手的问题,近几年来大棚蔬菜死棵尤为严重。导致蔬菜死棵的原因较多,既有侵染性病害,又有非侵染性病害。导致蔬菜死棵的侵染性病害主要是土传病害,其中包括疫霉根腐病、茎基腐病、腐皮镰孢根腐病、枯萎病等,主要由卵菌、半知菌引起。疫霉根腐病。在定植后不久就可以发病,多为茎基部到主根发病,病株从茎基部出现小黑点后发展成黑斑,皮层呈黑褐色湿腐、缢缩。纵剖茎基部或根部,导管变为深褐色,后根茎腐烂。夏秋季定植后为发病高峰期。该病扩展速度  相似文献   

11.
1 发病症状1.1 真菌性立枯病芽腐在秧苗出苗前或刚出土时发生.幼苗的幼芽或幼根变褐色,病芽扭曲、腐烂而死.在种子、芽基或根部生有霉层,在苗床上呈点块分布.基腐又叫针腐,多发生在幼苗立针至二叶期,病苗心叶枯苗,叶片不展开,茎基部变褐色,有时叶鞘上可见褐斑,根系变黄或变褐,茎的基部逐渐变成灰色,腐烂,种子与幼苗茎基交界处生有霉层,茎基软弱,易折断.在苗床上呈不规则簇生.黄枯多发生于幼苗三叶期前后,叶片呈淡黄色,并有不规则的褐色斑点,病苗比健苗矮小,心叶卷曲,病苗叶尖不吐水.  相似文献   

12.
<正>全蚀病是小麦常见病害之一,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每年均有不同程度发生,严重时引起植株成簇或大片枯死,降低有效穗数、穗粒数及千粒重,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影响农民收入。1小麦全蚀病的发生与危害1.1小麦全蚀病的发生小麦全蚀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典型根部病害。病菌侵染的部位只限于小麦根部和茎基部15cm以下,地上部的症状是由根及茎基部受害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13.
烤烟种子十分细小,1g种子约有11000~13000粒。致使出苗期间和苗床前期,幼苗生长缓慢柔弱,抗力差,极易受杂草及病虫危害。在苗床整地时,又难除尽病菌虫卵和杂草种子、杂草根、茎质;出苗后除草花工多,除草不及时杂草生……  相似文献   

14.
1南瓜疫病的症状 南瓜疫病在整个生育时期都可以发生,危害叶、茎及果实.幼苗期发病,茎基部出现水浸状软腐,多呈暗绿色圆形斑,近地面处缢缩或枯死,常造成幼苗倒伏.成株期叶片上产生暗绿色圆形病斑,边缘不明显,湿度大时,病斑迅速扩展,叶片腐烂象开水烫过一样,并在病部可看到白霉.茎部各部位可发生褐色软腐状不规则斑,蔓延迅速,湿度大时,病部也产生白色霉层.果实被害,其初呈暗绿色水浸状凹陷斑点.迅速扩散全果,致使果实腐烂,果实上常密生灰白色的霉状物即菌丝.  相似文献   

15.
正眼下,小麦即将进入播种期,对小麦危害最大的小麦全蚀病要趁早防治,从根源上防治效果最好。小麦全蚀病是危害小麦的重要病害之一,是一种毁灭性病害,被称为小麦的"癌症"。该病一旦传入,蔓延迅速,很难根除,发病轻者减产10%~20%,重者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此病在小麦全生育期均可发病,病菌只侵染根部和茎基部1~2节处。幼苗发病后,植株矮化,下部黄叶多、分蘖减少,根茎变成灰黑色,严重时造成全株连片枯死。拔节期冬小麦病苗返青迟  相似文献   

16.
<正>茄子根腐病是一种土传性病害。主要侵染茄子根部和茎基部。连年重茬种植,会出现茄子定植后大面积根腐死秧现象,发病率可达40%以上,甚至绝产绝收。高温、高湿有利于发病,连作地、低洼地、土壤黏重,发病重。一般在茄子定植后开始发病。1.发病症状病菌初期侵染茄子主根或茎基部,水渍状斑,然后病斑转为褐色,后又变为黑褐色。这时地面上植株还正常,随着茎或根部病斑不断扩大,当茎基部病斑绕茎一周时,病部的组织溃烂露出木  相似文献   

17.
在小麦生长后期,麦田不同程度地出现白穗现象,而且有逐年增加趋势,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进一步提升造成一定程度的制约,特别是沙壤土地和旱薄地较为严重.经多年的实地观察和防治,总结出小麦出现白穗的原因和以下对策. 1造成小麦白穗的原因 1.1 小麦全蚀病 这是一种毁灭性的典型的根部病害,小麦白穗是由于根部及茎基部受病菌侵染为害引起的.小麦全蚀病菌是土壤寄居菌,是主要的初侵染菌源,在小麦整个生育期均可侵染,但以苗期侵染为主.病菌可由幼苗的种子根、胚叶以及根茎下的节间侵入根组织内,也可通过胚芽鞘和外胚叶进入寄主组织内.幼苗期感病,初生根部根茎变为黑褐色,重者病斑连在一起使整个根系变黑死亡.  相似文献   

18.
<正>黄瓜枯萎病又叫萎蔫病、蔓割病、抹脖子,主要为害黄瓜。该病由于具有发病快、病害重、传播迅速等特点,一旦发生常引起全株枯死,因而能造成绝产,经济损失巨大。该病在温室和大棚黄瓜栽培中为害最为严重。因此,认识及预防黄瓜枯萎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1 病害症状该病症状特点主要是叶片急性凋萎和导管变色,在黄瓜苗期及成株后均有发生。苗期病菌先侵染子叶,使其萎蔫,然后侵染茎基部,使其呈黄褐色水渍状软腐,  相似文献   

19.
李靖 《种业导刊》2011,(4):18-18,20
1猝倒病 1.1症状 幼苗出土前即可受害,造成种子、胚芽或子叶腐烂。受害幼苗出土后,近地面幼茎基部呈水渍状黄褐色病斑,绕茎扩展,似水烫状,而后病茎缢缩成线状,幼苗即倒地。空气潮湿时,病苗或土壤表面可出现白色絮状霉层。  相似文献   

20.
<正>炭疽病是山药最为普遍、危害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该病菌既可侵染山药的藤茎,也可侵染山药的叶片。藤茎染病最初在茎基部产生梭形或不规则褐色病斑,并逐渐向上发展。环境对发病有利时,病斑逐步扩大并融合成片,导致山药整株枯死。叶部染病有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慢性型病斑较大,发病较慢;急性型发病快,危害重。发病初期多在叶柄与叶片(或叶柄与茎蔓)交界处出现不规则的褐色病斑,叶面病斑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