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以米蛾卵为中间寄主的稻螟赤眼蜂规模化繁殖技术,对不同蜂卵比及接蜂时间进行试验比较。结果表明:蜂卵比和接蜂时间对稻螟赤眼蜂的寄生率影响较大,对羽化率影响不明显,对雌蜂率没有影响。蜂卵比为1∶10、1∶15、1∶20时寄生率分别达到91.22%、90.49%和84.71%。蜂卵比为1∶10时接蜂时间24~36 h、蜂卵比为1∶15时接蜂时间36~48 h、蜂卵比为1∶20时接蜂时间48~60 h寄生率均较高。蜂种扩繁采用蜂卵比1∶10接蜂时间24 h,可提高蜂种羽化率,工厂化大量生产应采用蜂卵比1∶20接蜂时间48 h为宜。  相似文献   

2.
稻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japonicum Ashmead)是水稻螟虫的优势寄生蜂,为了明确米蛾卵冷藏后对稻螟赤眼蜂繁蜂质量的影响,在0,3,6,10℃4个温度和0,3,6,12,20,25,30,40 d 8个冷藏时间条件下冷藏米蛾卵,调查了稻螟赤眼蜂对冷藏米蛾卵的寄生能力、羽化及性比。结果表明:在4个温度下,稻螟赤眼蜂各指标均随冷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各温度下,以0℃最为敏感,米蛾卵冷藏至25 d时,稻螟赤眼蜂已不能寄生;其次为3℃,米蛾卵冷藏至25 d时,稻螟赤眼蜂寄生米蛾卵数(0.93粒)、羽化率(21.11%)和性比(0.2♀∶1♂)均显著低于未冷藏米蛾卵。6~10℃冷藏的米蛾卵繁殖稻螟赤眼蜂,各指标下降较缓慢,至12 d时,稻螟赤眼蜂寄生米蛾卵数达22~26粒,寄生后羽化率可82%,雌雄蜂比例可达6.5,显著高于其他温度。综合各指标,工厂化繁殖稻螟赤眼蜂时,米蛾卵最佳冷藏温度为6~10℃,冷藏时间为12 d。  相似文献   

3.
稻螟赤眼蜂防治稻纵卷叶螟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稻螟赤眼蜂对稻纵卷叶螟卵有良好的寄生作用,3d后的寄生率达到58%,保叶率达到91.2%,效果同施药区相当。  相似文献   

4.
通过在2代二化螟发蛾期释放2~3次稻螟赤眼蜂,与当地常规用药比较,结果表明,赤眼蜂对当地稻田天敌无影响,2次放蜂和3次放蜂的防效分别为59.23%、65.38%,比当地常用药剂20%阿维·唑磷EC1 200mL/hm~2低9~1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6.
应用人工卵繁殖螟黄赤眼蜂防治大豆食心虫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人工卵繁殖的螟黄赤眼蜂防治大豆食心虫室内和田间小区的防治效果进行评估,经过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人工卵繁殖的螟黄赤眼蜂与柞蚕卵繁殖的螟黄赤眼蜂对大豆食心虫的寄生虫效果无明显差异,准确把握放蜂时间是利用人工卵蜂防治大豆食心虫的关键技术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绿色防控稻纵卷叶螟,减少化学农药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放蜂一区、放蜂二区,田间人工释放6000头/667m2、9600头/667m2两种不同螟黄赤眼蜂蜂量,并设对照区,各区试验期间不施用任何化肥、农药;调查放蜂前后稻纵卷叶螟螟卵发生情况,计算防治效果。【结果】释放螟黄赤眼蜂6000头/667m2、9600头/667m2对稻纵卷叶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螟卵寄生率分别为10.34%、38.60%、卷叶率控制在7.33%、4.92%,防治效果达77.26%、84.5%。对照区螟卵粒寄生率变化不大。【结论】放蜂后放蜂区稻纵卷叶螟卵粒寄生率明显提高,释放螟黄赤眼蜂对稻纵卷叶螟具有较好防治效果,释放蜂量越大,效果越好;把握螟蛾始盛期的最佳放蜂时期,使蜂卵相遇,达到最好的寄生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稻螟赤眼蜂对水稻螟虫的实际防治效果,在广东省南雄市开展了释放稻螟赤眼蜂防治水稻螟虫的试验。在合适时机释放稻螟赤眼蜂进行生物防治后,辅以化学防治,此项技术集成了2种防治方法的优点,达到了最佳的增产效果。此研究为在广东省大面积推广、应用稻螟赤眼蜂防治水稻螟虫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用 9种药剂对不同发育进度的三化螟的卵进行处理 ,比较药剂的杀卵活性。结果表明 :对 6d的卵 (黑色卵 )活性最高的是敌百虫 ,其次分别为喹硫磷、甲胺磷、哒嗪硫磷、乐斯本和三唑磷 ,活性最低的是杀虫丹和锐劲特 ;对 3d的卵 (黄色卵 )活性最高的是喹硫磷 ,其次分别为哒嗪硫磷、乐斯本、三唑磷、甲胺磷和倍硫磷 ,活性最低的仍然是杀虫丹和锐劲特。  相似文献   

10.
稻螟赤眼蜂防控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在长沙县优质稻基地,开展了大面积释放稻螟赤眼蜂试验示范,结果表明,人工释放稻螟赤眼蜂对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等害虫的防控效果较好,是一项发展绿色植保战略的重要措施,有利于推行绿色防控的总体策略。  相似文献   

11.
稻田常用农药对螟黄赤眼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别利用药膜法和浸渍法测定了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戊唑醇、烯啶虫胺、亮氨酸、噻虫嗪、溴氰虫酰胺、苏云金杆菌对螟黄赤眼蜂(Trichogramma chilonis)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田间推荐使用的浓度下,甲氨基阿维菌素、戊唑醇、噻虫嗪、溴氰虫酰胺对螟黄赤眼蜂的毒性较强,接触6 h后的死亡率均超过96%。而氯虫苯甲酰胺处理6 h后的死亡率小于20%,与丙酮对照无显著差异。10种药剂处理后,以氯虫苯甲酰胺处理的羽化率最高,与对照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平均存活率为87.13%;其次是苏云金杆菌,处理浓度为25和33.33 mg·L~(-1)时,平均羽化率分别为81.55%和80.17%。亮氨酸抑制剂与烯啶虫胺作用效果相似,平均羽化率分别为25.27%和26.60%;而戊唑醇、噻虫嗪、溴氰虫酰胺及阿维菌素处理螟黄赤眼蜂卵、幼虫和蛹均显著影响蜂的发育,其中,阿维菌素副作用最大,平均存活率仅为7.11%(卵:F10,44=248.16,P0.01;幼虫:F10,44=232.83,P0.01;预蛹F10,44=468.25,P0.01;蛹:F10,44=663.71,P0.01)。  相似文献   

12.
李敏  康子洋 《安徽农业科学》2014,(18):5792-5793,5835
[目的]为向日葵生产提供参考。[方法]对防治向日葵螟赤眼蜂蜂种进行筛选,探讨向日葵螟的发生规律,研究田间投放赤眼蜂数量和向日葵被害率的关系。[结果]松毛虫赤眼蜂黑龙江K-4品系日平均寄生率为60.72%,显著高于其他3个品系。当松毛虫赤眼蜂的释放量为675000头/hm^2时,对向日葵冥的防效达61.47%,投入产出比达1:38。向日葵螟的始盛期与向日葵开花期相吻合。放蜂量与被害率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松毛虫赤眼蜂可对向日葵螟的田阃防治起到一定作用,提高向日葵产量,还可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相似文献   

13.
通过释放赤眼蜂寄生向日葵螟卵,对向日葵螟开展生物防治。结果表明,防效达62%,建议作为无公害生产的一项病虫害防控技术,在生产上大力普及应用这一成本低、防效明显的绿色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为推广以虫治虫绿色防控技术,减少水稻田化学农药的使用,提高赤眼蜂释放效率,降低防治成本。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和二因素完全随机化设计,完成了不同放蜂量、放蜂器投放数量、放蜂量和放蜂器投放数量组合3个试验,调查卵块寄生率、校正寄生率、相对防效和产量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应用植保无人机释放稻螟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释放量45万头/hm2,放蜂器投放数量90个/hm2,分3次平均释放,每次释放间隔5 d,卵块寄生率62.8%,校正寄生率60.0%,防治效果67.7%,产量和挽回产量损失率分别为11 186.4 kg/hm2和6.0%。  相似文献   

15.
16.
以柞蚕卵为中间繁殖寄主,研究螟黄赤眼蜂在不同接蜂时间处理下对其繁殖特性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接蜂时间对螟黄赤眼蜂繁殖有明显的影响,大量生产时应掌握在36~48 h之间,以48h为最好,表现为羽化率最高、单卵有效蜂数最多。  相似文献   

17.
为评价螟黄赤眼蜂山东烟田品系对烟草棉铃虫的控害潜能,室内开展了其对烟草棉铃虫的寄生作用研究.结果 表明,在供试温度下螟黄赤眼蜂寄生功能反应符合模型HollingⅡ型.棉铃虫卵密度对螟黄赤眼蜂的寄生作用有明显影响,在相同温度下螟黄赤眼蜂的寄生量随着棉铃虫卵的增加而增大,但搜寻效应随着棉铃虫卵的增加而降低.螟黄赤眼蜂对棉铃...  相似文献   

18.
19.
应用赤眼蜂防治向日葵螟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对应用赤眼蜂防治向日葵螟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赤眼蜂防治向日葵螟有效防治率达61.97%,赤眼蜂防治区的被害籽粒和被害率较对照区差异显著。赤眼蜂防治区较对照区增产8.33%,投入产出比为1∶41。  相似文献   

20.
不同种赤眼蜂对齐齐哈尔地区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选择齐齐哈尔地区优势赤眼蜂蜂种防治水稻二化螟,对齐齐哈尔地区不同种赤眼蜂寄生水稻二化螟的能力进行研究,并对其防治效果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稻螟赤眼蜂对水稻二化螟卵粒的寄生率最高,防治田虫伤株率最低、防效最高。松毛虫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的各项防治指标略低于稻螟赤眼蜂,但是数值之间差异不显著。螟黄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较差。由此可见,稻螟赤眼蜂为寄生水稻二化螟的优势蜂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