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结合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项目积累的经验,介绍海城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技术模式及管理措施,总结项目实施取得的主要成效,为全面提高耕地质量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耕地质量等别是表征耕地质量好坏、粮食产能高低的一项重要定量描述指标,对耕地质量进行综合评定,有利于进一步摸清耕地质量和产能变化情况。土地整治项目工程措施、土壤培肥、灌溉保障等措施可显著提升耕地等别。笔者对蒲城县YF镇土地整治项目完成后的耕地等别评定进行研究,研究方法可为其他土地整治项目耕地质量评定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王敏 《农业机械化与电气化》2003,(6):23-23
新机手在耕地作业中都存在毛病,难以保证作业质量,其主要表现是:1 地头留得大,且不齐。这主要是由于新机手耕地时,机车在出地头时起犁早,进地头时落犁晚所造成的。为 相似文献
4.
耕地质量评价是耕地管理和保护的基础,对于实现我国的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耕地质量评价主要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常用的方法包括专家经验法、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法、基于GIS的耕地质量评价方法等。基于此,课题组先对耕地质量的含义和耕地质量评价的意义进行了讨论,并在此基础上对各个评价方法的使用方法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和论述,以期为耕地质量评价方法和体系构建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在耕地质量评价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和实践,完善评价指标和方法,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可比性和精细化水平,从而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我国的耕地资源。 相似文献
5.
6.
7.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脉,农业的红线包括数量和质量.农业生产者应认识到保护和提高耕地质量的重要性,对土壤开展长期跟踪监测,及时发现耕地生产障碍因素与设施损毁因素,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保护.文章将从耕地态势分析、耕地质量提升的战略措施与途径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以辽宁省耕地质量监测点监测数据为基础,全面分析区域内耕地土壤理化性状。结果表明,2013年~2018年全省耕层土壤有效磷含量呈上升趋势,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基本稳定,土壤肥力水平稳中有升;肥料投入总量基本稳定,有机肥施用量整体呈下降趋势,施肥结构不尽合理,有必要加大科学施肥技术推广力度,改善施肥结构,促进肥料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9.
耕地等别评定是对耕地质量进行的综合评价工作,耕地质量分等成果在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的多个阶段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笔者以扶风县为例展开耕地等别评定研究,对耕地等别评定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应用相关公式对扶风县2018年耕地质量进行综合评定,同时针对现行耕地等别评定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以期为我国耕地等别评定工作...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现有耕地与农产品质量现状的调查,参照第二次土壤普查(1982年)相关资料,结果表明:耕地质量、土壤肥力水平总体上升,但存在耕作层物理性状变差、土壤环境趋于恶化的趋势;肥料投入不合理、大量农药残留与三废、生活垃圾等污染物残留直接带来了农产品的品质的下降。农产品质量是否安全,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而耕地质量与农产品质量密切相关,只有良好的耕地质量,农产品质量才能有保障。 相似文献
11.
2015年福清市对全市耕地种植面积进行习惯施肥调查、摸底。共采集土壤样品5 500个,调查分析了福清市的土壤属性,初步完成了对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的评价,从中找到耕地水肥管理存在的问题,为耕地施肥提供科学的农业生产技术指导与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耕地入选基本农田整备区包括耕地质量排序和耕地入选两个过程,根据这两个决策过程的特点,构建了耕地入选基本农田整备区的指标体系。应用GIS技术提取相应的指标评价值,并选用耕地模糊优选模型、理想点法这两种模型对耕地质量进行评价、排序,最后通过一般农地入选整备区的0-1整数规整模型,实现了耕地入选基本农田整备区的决策。 相似文献
13.
14.
15.
北京大兴区浅层地下水水质初步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大兴区82个浅层地下水监测井的水质进行了现状评价。结果表明,中西部水质较好,主要为Ⅱ类和Ⅲ类水,而北部、南部和东部大部分地区水质较差.主要为Ⅳ类和V类水。造成本区地下水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是过境污水的渗透、不适当的污水灌溉。 相似文献
16.
根据近年来贵阳市花溪区林地管理现状,总结了林地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加强林地保护、建立林业保护管理机制、加强林地保护管理队伍建设、充分利用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结果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辽宁省主要土样类型建立43个耕地质量监测点,采集86个土壤样品,对耕层厚度、容重、有机质、土壤pH、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等7项监测指标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耕层厚度和容重变化不大,土壤pH值和全氮含量基本稳定,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有所提高;化肥使用率有所降低,有机肥投入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