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研究牧草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及青贮时气候条件对青贮发酵的影响,分析了从商品农场1972~1978年间的地面青贮采的1009个样本,测量了第一茬刈割牧草青贮的氨态氮含量和pH。青贮料的干物质(DM)含量是影响发酵的主要因素,而青贮料DM决定于降水量、制备青贮时的晾晒时数和牧草收割时的DM含量。WSC含量对其后的发酵亦有明显的影响。影响牧草WSC的主要因素是生长期内的日照时数和降水量,制备发酵良好的不加添,加剂的青贮料,必须的最低DM含量约为260g/kg。当添加蚁酸时,DM的需要量明显降至240g/kg,添加硫酸+甲醛时,降至252g/kg。结果表明,为了防止青贮中梭菌发酵的发展,牧草必须的最低WSC含量,在牧草DM为230g/kg不加添加剂时,约为37g/kg,添加蚁酸时,需30g/kg。结论是,在商品农场里,气候条件即牧草生长期和青贮时的降水量和日照时数,对青贮发酵的影响比使用添加剂更大。  相似文献   

2.
添加甲醛对草木樨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刚收获及收获后经过8h和30h晾晒的初花期草木樨(干物质含量分别为27.36%、38.69%和44.98%)青贮料中,加入甲醛(添加量分别为1.5g/kg、3.0g/kg和4.5g/kg)进行青贮。结果表明,草木樨低水分(DM为44.98%)青贮可以使青贮料的氨态氮含量降低,并保存更多的干物质、粗蛋白质和可溶性糖。草木樨添加甲醛青贮有助于降低青贮料的氨态氮含量,并保存较多的可溶性糖和粗蛋白质;但低水平(1.5g/kg)甲醛处理使青贮料发酵不良;草木樨青贮添加3.0g/kg和4.5g/kg的甲醛效果最好,晾晒30h添加4.5g/kg的甲醛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添加剂对不同干物质含量的多花黑麦草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不同添加剂类型与干物质含量对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青贮品质的影响,本研究将3种添加剂处理——甲酸(formic acid,FA)、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mentum,LP)、布氏乳杆菌(L.buchneri,LB)添加于3种干物质含量(20%、30%、40%)的多花黑麦草中,青贮60d后,测定不同处理青贮营养成分和发酵品质的相关指标。结果表明,甲酸处理组在3种干物质条件下,其pH均在4.3以下,氨态氮(NH3-N)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05),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ater soluble carbohydrate,WSC)含量则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在干物质含量为30%、40%的多花黑麦草中添加两种乳酸菌可以获得较好的发酵效果,其中,LB处理组乙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LP处理组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就干物质含量而言,干物质30%和40%时发酵品质均优于干物质20%时同样的添加剂处理组,且在干物质20%时,对照组和乳酸菌处理组均含有大量的丁酸。因此,在制作多花黑麦草青贮时尽量凋萎使干物质含量保持在30%~40%,同时添加乳酸菌类添加剂是保证青贮料品质的关键。当没有条件凋萎,将鲜样直接青贮时,添加一定量的甲酸(4mL·kg~(-1))是保证青贮料发酵品质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在刚收获及收获后经过8h和30h晾晒的初花期草木樨(干物质含量分别为27.36%、38.69%和44.98%)青贮料中,加入甲醛(添加量分别为1.5g/kg、3.0g/kg和4.5g/kg)进行青贮.结果表明,草木樨低水分(DM为44.98%)青贮可以使青贮料的氨态氮含量降低,并保存更多的干物质、粗蛋白质和可溶性糖.草木樨添加甲醛青贮有助于降低青贮料的氨态氮含量,并保存较多的可溶性糖和粗蛋白质;但低水平(1.5g/kg)甲醛处理使青贮料发酵不良;草木樨青贮添加3.0g/kg和4.5g/kg的甲醛效果最好,晾晒30h添加4.5g/kg的甲醛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紫花苜蓿为原料进行青贮发酵试验,研究苜蓿单独青贮时发酵品质的动态变化,研究其pH值和乳酸、干物质、氨态氮(NH3-N)、总氮(TN)含量变化,探明苜蓿青贮发酵规律和青贮饲料成功保存的调控途径.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干物质含量和化学添加剂对发酵的影响,根据氨-N浓度和pH值测定分析了从各大饲养场青贮窖中收集到的总计1713个青贮饲料标样。增加干物质含量而不使用添加剂对发酵具有比较有益的影响。当青贮饲料的干物质含量大下260克/公斤时,85%的青贮饲料被完全发酵,平均氨-N浓度为94克/公斤全氮,pH为4.36。随着干物质浓度减少,完全发酵的青贮饲料的比例下降。干物质为220-260克/公斤时,完全发酵的青贮饲料占67%,此时的氨-N浓度为125克/公斤全氮,pH为4.30。当干物质为180—220克/公斤时,48%的青贮饲料完全发酵,此时的氨-含量为151克/公斤全氮,pH4.38。当千物质低于180克/公厅时,青贮饲料都不能完全发酵,这时的氨-N浓度为252克/公斤全氮,pH芳4.84.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紫花苜蓿为原料进行青贮发酵试验.研究苜蓿不同密度单独青贮时发酵品质的动态变化,研究pH值、乳酸(LA)、干物质(DM)、氨态氮(NH3-N)和总氮(TN)含量的变化,以探明苜蓿青贮发酵规律和获得苜蓿青贮饲料成功保存的调控途径。  相似文献   

8.
添加甲酸+甲醛对草木樨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在刚收获及收获后经过8和30 h晾晒的初花期草木樨青贮料中,加入甲酸 甲醛进行青贮.结果表明,草木樨低水分(DM为44.98%)青贮可以使青贮料的氨态氮含量降低,并保存更多的干物质、粗蛋白质和可溶性糖.甲酸 甲醛青贮能明显改善草木樨青贮料的发酵品质,即降低青贮料的氨态氮含量和保存更多的可溶性糖和粗蛋白质.晾晒8 h组添加甲酸(2.0 ml/kg) 甲醛(2.0 g/kg)的效果最好;而晾晒30 h组添加甲酸(3.0 ml/kg) 甲醛(1.0g/kg)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研究苜蓿在第一、第六生长期刈割,凋萎后用4种添加剂分别处理青贮料。所用添加剂分别为附生植物乳酸菌发酵剂(FJLB)、蔗糖(S)、FJLB+S,对照组青贮料(C)用同样数量的无菌FJLB处理。苜蓿第六(1996年10月17日)和第一生长期(1997年4月14日)的干物质量分别为20%和17%。凋萎苜蓿干物质含量分别为26%、31%、36%和29%、36%、48%。尽管两刈割期的附生植物乳酸菌形成的菌落团(CFU)无差异,但第六生长期苜蓿比第一生长期苜蓿的发酵品质好。与第一生长期苜蓿相比较,第六生长期苜蓿具有较低的PH值和氨—N浓度,较高的乳酸盐和醋酸盐浓度与较高的乳酸盐和醋酸盐比率。这些现象对<29%干物质含量的对照组青贮料效果更为明显。FJLB处理大大提高了两刈割期青贮料的乳酸盐发酵(p<0.05),与第六生长期苜蓿相比,第一生长期苜蓿蒋的梭菌发酵有较大的降低,氨—N和醋酸盐浓度下降。对第六生长期苜蓿来说,用FJLB和S共同处理与用FJLB或S单一处理比较,它的发酵品质反应更大。本研究讨论了不同刈割期苜蓿和不同水分含量条件下,用FJLB处理对它们的影响及变化。  相似文献   

10.
试验以籽粒苋为材料,在青贮中分别添加乳酸菌制剂、葡萄糖和甲酸3种添加剂,研究不同的处理方式对籽粒苋青贮动态发酵品质以及营养成分的影响,以明确青贮添加剂对粒苋青贮的作用,为籽粒苋青贮饲料的合理利用提供研究途径。试验设5个处理组:对照组,不加任何添加剂;乳酸菌制剂组,按1kg乳酸菌制剂调制3~4t籽粒苋鲜草装罐;葡萄糖组,添加量为30g/kg;乳酸菌制剂和葡萄糖组,添加量与单独添加时一致;甲酸组,添加量为5g/kg。在发酵第1,3,9,30和57天分别开罐取样,检测样品中pH、乳酸、氨态氮、干物质、粗蛋白和中性洗涤纤维等指标。结果表明,在籽粒苋青贮同时加入乳酸菌制剂和葡萄糖可以快速发酵,产生大量乳酸,迅速降低青贮pH值,显著降低乙酸、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和氨态氮/总氮(P0.05),并能显著提高干物质和粗蛋白含量(P0.05);加入甲酸可以显著降低乙酸含量(P0.05),对干物质含量没有明显影响(P0.05)。综上所述,籽粒苋通过制作青贮饲料可以保存营养成分,与籽粒苋自然青贮相比,籽粒苋青贮时加入上述青贮添加剂均可不同程度的改善青贮品质,同时加入乳酸菌和葡萄糖对青贮改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晾晒和添加剂对白羊草青贮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含水量和添加剂对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青贮的影响,以抽穗期新鲜的和晾晒的白羊草为原料,分别设计对照、添加甲酸(6 mL·kg-1)或蔗糖(2%)处理,袋装密封青贮360 d后取样分析。结果表明:晾晒处理白羊草青贮饲料的pH较高,乳酸和氨态氮含量极显著下降(P<0.01);添加蔗糖或甲酸能够改善白羊草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甲酸或蔗糖均能够极显著降低白羊草青贮饲料的pH、乙酸和氨态氮含量(P<0.01),极显著提高乳酸含量(P<0.01);添加甲酸或蔗糖显著提高了白羊草青贮饲料的干物质保存率(P<0.05);青贮之后,硝酸盐含量下降。添加剂可改善白羊草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而白羊草晾晒后再进行添加剂青贮则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2.
探究不同水分(75.65%和71.39%)下,添加剂(蔗糖添加量:20 g·kg-1和甲酸添加量:6 mL·kg-1)对袋贮灰绿藜(Chenopodium glaucum)的发酵品质、养分及硝基化合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蔗糖或甲酸,灰绿藜青贮中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和乳酸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乙酸、氨态氮含量和pH极显著降低(P<0.01)。晾晒使灰绿藜青贮干物质含量、水溶性碳水化合物、灰分和pH升高;同时降低青贮中的硝酸盐、氨态氮和乙酸含量。添加蔗糖或甲酸和晾晒对灰绿藜青贮中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及干物质回收率无显著影响。添加蔗糖或甲酸能改善灰绿藜青贮发酵品质尤其是晾晒后青贮。  相似文献   

13.
不同水平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对青贮高粱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添加不同酶量的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测定青贮高粱装填后第15、31、60及90d的可溶性糖分(WSC)、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pH、干物质(DM)、乙酸、丙酸、丁酸、乳酸、总有机酸和氨态氮与总氮比例(NH3-N/TN)的变化,来评定酶制剂对青贮高粱发酵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加酶对青贮料的最终pH(90d)无显著影响。加酶对青贮料的最终NH3-N产量(90d)无显著影响,但有随着酶增加而下降的趋势,其中D组,青贮30和60d能显著降低青贮料的NH3-N产量(P<0.05)。当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的添加量为30ECU/g和0.15IU/g时,可以显著降低90d青贮饲料的ADF和NDF含量(P<0.05),提高青贮饲料60d前乳酸含量(P<0.05)。  相似文献   

14.
青贮饲料发酵品质评定体系及其新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牧草青贮发酵品质评定体系的建立是对青贮饲料质量好坏更好的监督与评价,是提高青贮饲料质量、减少资源浪费的重要途径与方法,同时对提高家畜饲草料营养价值以及生产性能有着重要的意义.牧草青贮发酵品质评定体系中常规的实验室评定指标一般以有机酸(乳酸、乙酸和丁酸)和氨态氮含量为基准,但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青贮料中乳酸含量增多就容易发生二次发酵,而且牧草青贮的pH值和氨态氮含量与牧草本身化学成份不同有关,因此在青贮饲料发酵品质评定体系中不宜将这些指标用作青贮料发酵品质评定的统一标准.  相似文献   

15.
以杂交狼尾草和苎麻为原料,进行添加剂和混合比例两因素对杂交狼尾草苎麻混合青贮效果影响的研究,为生产提供优质杂交狼尾草苎麻青贮饲料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设计7个杂交狼尾草和苎麻混合比例,按鲜重计分别为100∶0(P100)、70∶30(PR73)、60∶40(PR64)、50∶50(PR55)、40∶60(PR46)、30∶70(PR37)和0∶100(R100)。每个混合比例均有4个处理,即对照(CK)、2%绿汁发酵液(FJLB)、5%糖蜜(M)和2%纤维素酶(C),每个处理均设3次重复。结果表明:糖蜜处理显著降低青贮料的pH、丁酸含量和氨态氮含量(P0.05),DM含量和乳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纤维素酶处理显著提高青贮料的WSC含量和CP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青贮料的ADF含量(P0.05)。随着杂交狼尾草混合比例的升高,青贮料的pH值和氨态氮含量下降,乳酸含量、DM含量、NDF含量和HC含量升高。添加剂和混合比例处理能够有效改善苎麻的青贮品质,3种添加剂,糖蜜处理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稻秸与玉米秸、杂交狼尾草及象草混合青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稻秸分别与玉米秸、杂交狼尾草和象草的混合青贮进行了研究,并采用乳酸菌(Chikuso-1)添加剂处理探讨其对不同原料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乳酸菌的青贮料pH、乳酸(LA)含量和氨态氮/总氮(AN/TN)均极显著优于对照(无添加物,P<0.01),乳酸菌对青贮料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粗蛋白质(CP)含量、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有机物消化率(IVOMD)的影响差异均不显著;添加乳酸菌的稻秸与玉米秸、杂交狼尾草混合青贮料干物质回收率(DMR)均极显著高于对照(P<0.01),稻秸与象草混合青贮料显著高于对照(P<0.05).不同混合青贮料的pH、LA含量、AN/TN、WSC含量、CP含量、ADF含量、DMR差异极显著(P<0.01).稻秸与玉米秸混合青贮料品质最佳,最差的是稻秸与象草混合青贮料.  相似文献   

17.
水分和添加剂对辣椒秸秆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水分和添加剂对辣椒秸秆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为扩大饲料资源提供新的途径。试验选取末次收获辣椒后的辣椒鲜秸秆为原料,设3个水分(75%左右、65%左右和55%左右)梯度,分别添加甲酸(1.5% FW,FA)、丙酸(1.5% FW,PA)、玉米粉(100 g/kg DM,CF)和马铃薯渣(30% FW,PD),以不使用添加剂为对照组(CK),100 mL PE瓶常温青贮45 d,测定其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结果表明,水分、添加剂及其互作对辣椒秸秆青贮效果均有显著影响(P<0.05);随含水量的降低,pH和干物质升高,乳酸、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降低,含水量75%青贮饲料的pH和中性洗涤纤维最低,乳酸生成最多,氨态氮/全氮较低;与CK相比,添加FA显著(P<0.05)降低青贮饲料pH和氨态氮/全氮,增加乳酸和可溶性糖;添加PD和CF有效补充了发酵底物的不足,干物质和可溶性糖显著(P<0.05)增加;各添加剂组青贮料中均较少或未检测到丁酸。结合灰色关联度对参试青贮调制方式的青贮效果进行综合评价表明,含水量75%+FA的综合表现最佳,其次是含水量65%+PD。综上可知,辣椒秸秆适宜青贮的含水量为75%左右;添加马铃薯渣青贮于各水分条件下效果皆较优,在生产实践中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8.
添加蔗糖对草木樨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在刚收获及收获后经过8 h和30 h晾晒的初花期草木樨Melilotus alba(干质量含量分别为27.36%,38.69%和44.98%)青贮料中,加入蔗糖(添加量分别为1.0%,1.5%和2.0%)进行青贮.结果表明,草木樨低水分(干质量含量为44.98%)青贮可以使青贮料的氨态氮含量显著降低,并保存更多的干质量、粗蛋白和可溶性糖.草木樨添加蔗糖青贮使青贮料的氨态氮含量显著升高,粗蛋白含量下降,发酵品质严重下降,因此草木樨青贮不宜用蔗糖作为青贮添加剂.  相似文献   

19.
添加剂对玉米秸秆和莴笋叶混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青贮原理,将干玉米秸秆与水分含量较高的废弃莴笋叶进行混贮,分析不同添加剂对二者混贮品质的影响。设置了对照组(CK)、德氏乳杆菌组(LD)、甲酸组(FA)、复合添加剂组(LD+FA)4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连续贮存50 d,每间隔10 d对干物质和木质纤维组分含量、发酵品质及微生物数量进行分析,比较筛选适宜的添加剂。结果表明,50 d贮存期内,与CK组相比,FA组的干物质损失最小,且添加甲酸青贮后显著降低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酸性洗涤木质素、氨态氮/总氮含量和青贮pH(P<0.05),乳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V-score评分表现良好;LD组的干物质损失、氨态氮/总氮含量显著高于CK组(P<0.05),青贮pH均高于4.2,V-score评分表现最差;LD+FA组在前30 d的贮存品质较好,之后氨态氮/总氮含量显著增加(P<0.05),贮存品质变差。从延长贮存时间和提高贮存品质等角度考虑,甲酸可以作为干玉米秸秆与莴笋叶混合贮存的添加剂,但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成本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苜蓿的水分、添加剂对苜蓿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通过对头茬苜蓿设置3个水分梯度,并添加4个水平的甲酸、丙酸、双乙酸钠,装入聚乙烯袋抽真空,发酵45 d 后进行营养分析和品质鉴定。结果表明:适宜苜蓿青贮的水分条件为55%,这一水分条件下苜蓿青贮料的 pH、氨态氮、粗纤维最低,可溶性糖、乳酸最高;而3种添加剂对青贮料的影响具体表现为:与对照组相比,能够显著降低苜蓿青贮料的 pH 和氨态氮含量(P 〈0.05),并且能够很好地保存青贮料中的可溶性糖,通过对灰色关联度分析,甲酸对苜蓿青贮的影响效果最佳,丙酸次之;且55%的水分条件下添加15 mL/kg 的甲酸,青贮效果为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