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黄原胶降解菌的筛选及诱变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原胶是由某些黄单胞菌(Xanthmonas spp.)产生的一种微生物胞外多糖,可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研究从土样中筛选分离到52株放线菌菌株,其中可降解黄原胶的有25株,筛选其中降解作用强的5株进行不同时间的紫外诱变,提高其降解黄原胶的活性,最终选育到5株可高效降解黄原胶的放线菌突变菌株,其摇瓶发酵液完全降解黄原胶的时间由出发菌株的12 d缩短到8 d,并初步确定了菌株的摇瓶发酵条件.  相似文献   

2.
文章探索黄单胞菌的紫外线诱变和紫外线-亚硝酸钠复合诱变条件;经紫外线照射时间为40S,照射距离为40cm的低照射剂量诱变,再进行亚硝酸钠复合诱变,获得一株正变菌株46-7菌株,该46-7菌株摇瓶发酵的黄原胶产量达到2.33g/L,比出发菌株增产5.9%。  相似文献   

3.
两种诱变方法对黄原胶粘度及产胶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紫外线及化学两种方法对黄原胶菌株进行了诱变筛选,激活野油菜黄单胞菌的代谢产物酶的活性,提高黄原胶产率.结果表明,两种诱变方法对黄原胶粘度及产胶率的促进作用很明显,最好的一株诱变菌株比原始菌株产生的黄原胶粘度提高104.63;,产量提高20;,脱离乙酰基百分比最低为0.45;,比原始菌株低37倍.  相似文献   

4.
木霉菌素产生菌的诱变育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高产木霉菌素菌株,提高木霉菌素产量。[方法]以从枸骨中分离到的产木霉菌素的内生真菌———哈茨木霉为出发菌株,进行紫外线二次复合诱变处理,将筛选出的突变菌株连续转接5代,测定其遗传稳定性。[结果]随着照射时间的延长,哈茨木霉的致死率增大,选取致死率为88.1%的紫外线照射45 s作为最适处理剂量进行诱变育种。经过2次诱变的菌株的产孢时间提前,长出的菌落更为致密。经过初筛和复筛,最终获得1株高产突变株UV-5-3,其产抗生素的水平最高,为164.75μg/m l,比初次诱变筛选获得的突变株UV-3-1提高了56.77%,是出发菌株的2.3倍。传代试验表明,突变株UV-5-3的高产性能遗传特性稳定。[结论]利用紫外线二次复合诱变处理哈茨木霉可以获得高产木霉菌素菌株。  相似文献   

5.
刘志友  姚玉飞  杜逸群  张建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1):5037-5039,5094
[目的]筛选出产酒能力高、发酵速度快的番茄酿酒酵母突变株。[方法]以从番茄表面分离筛选的产酒酵母HBF-2为出发菌株,分别利用紫外线(UV)和亚硝基胍(NTG)进行诱变,通过测定吸光度和致死率绘制出发菌株的生长曲线与致死曲线,根据诱变后菌落形态特征对菌种初筛,根据发酵酒的酒精度、残糖和总酸检测对菌种进行复筛,并对目的菌株进行遗传稳定性试验。[结果]研究表明,出发菌株HBF-2生长周期为24 h,培养10 h后进入对数生长期;利用20 W紫外灯,在照射距离为40 cm条件下,照射时间为90 s,筛选出产酒能力比HBF-2提高了18.2%的突变株UV-8;UV-8连续传代5次,番茄发酵试验结果显示该菌株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结论]研究可为番茄酒的酵母选育提供理论基础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壳低聚糖高产菌诱变选育的方法。[方法]以壳低聚糖产生菌蓝色犁头霉ZH08为出发菌株,经紫外诱变和亚硝酸诱变处理,以对硝基乙酰苯胺为指示剂,利用双层平板颜色反应法,挑取菌落黄色比较深的脱乙酰酶高活性突变株,再经摇瓶发酵复筛,以获得壳低聚糖产量较高的菌株。[结果]通过对出发菌株ZH08进行理化诱变,获得突变株共7株(XH01~07),经过反复传代和筛选,这几株突变株的壳低聚糖含量均高于出发菌株,其中XH05菌株的壳低聚糖含量最高,其产量稳定在1.07 g/L,比出发菌株提高72.6%。[结论]利用对硝基乙酰苯胺作为筛选具较高甲壳素脱乙酰酶酶活的跟踪试剂,用于筛选壳低聚糖高产菌株,是一种快速、有效的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筛选吸水链霉菌的高产农用抗生素菌株。[方法]从海南土壤中筛选出1株吸水链霉菌,以经过自然分离和2次紫外诱变的S6-7为出发菌株,经过紫外光照射辅以链霉素抗性筛选后,再进行摇瓶发酵复筛。[结果]从62株随机挑选的单菌落中初筛出7株较好菌株,经斜面连续传代3次后复筛,发现5株菌株具有较好的正突变,正突变率可达8.06%,效价最高提高25.11%。[结论]将链霉素筛选法与传统紫外诱变法相结合,使菌株的产素能力有较大提高,而且极大地提高了菌种正向突变的筛选效率。  相似文献   

8.
赵硕  李平  王卿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4801-4803
[目的]筛选适于工业发酵生产的耐高糖酵母菌株。[方法]选用安徽农业大学食品生物技术实验室保存的酵母菌株作为出发菌株,采用驯化和紫外诱变的方法,进行耐高糖酵母菌株的筛选,并将其应用于苹果酒的发酵。[结果]最佳紫外诱变条件为:15W紫外灯,照射距离20cm,照射时间40s。最终筛选出2株目的菌株,在65%的高糖环境下仍能起酵。苹果酒发酵试验结果良好,5d后酒精度达11%以上。[结论]采用驯化和紫外诱变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地筛选出了耐高糖的酵母菌株。  相似文献   

9.
以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HY-D7为出发菌株,采用微波、硫酸二乙酯(DES)进行诱变处理以获得果胶酶高产突变菌株。首先使用透明圈法进行初筛,选育出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比值有大幅提高的突变株,然后采用固体发酵法进行复筛,最终筛选出1株果胶酶高产突变株HY-Z40,其酶活性达到了2 198 U/g,比出发菌株提高了1.51倍,且遗传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黄原胶是植物致病菌野油菜黄单胞菌所分泌的胞外多糖,其主链类似纤维素很难降解,可作为生物胶用于增稠剂、悬浮剂、乳化剂和稳定剂,还能引起十字花科植物黑腐病.筛选分离对黄原胶有显著降解作用的放线菌,以生物方法降解黄原胶,降解产物黄原胶寡糖可有效防治黑腐病,具有开发为生物农药的潜力.[方法]从自然土壤样品中进行分离筛选、纯化、16S rRNA鉴定及诱变选育,获得高效降解黄原胶放线菌菌株,通过发酵工艺研究,确定最适产酶条件.[结果]优化产酶培养基配方为:蔗糖3;,( NH4 )2SO4 0.5;,KNO31;,酵母膏0.1;.菌株发酵产酶培养条件为:发酵温度28℃,pH7.5,500mL瓶装量为150 mL,底物浓度0.5;,接种量为5;.[结论]获得一株高效降解黄原胶的链霉菌(Streptomyces sp.),优化其产黄原胶降解酶的摇瓶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发酵液黄原胶降解酶的酶活达到200 IU/L.  相似文献   

11.
食品添加剂对速冻水饺品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水饺生产提供技术指导。[方法]以金苑饺子粉为原料、白菜和猪肉为饺子馅主料制作速冻水饺,研究三聚磷酸钠、黄原胶、硬脂酰乳酸钠、淀粉磷酸酯钠4种食品添加剂对水饺品质的影响。[结果]硬脂酰乳酸钠抗水饺冻裂的效果最明显,淀粉磷酸酯钠对水饺色泽、口感具有明显的改善效果,但单独使用1种食品添加剂不能全面改善速冻水饺各方面的性能;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复合添加剂的最优组合为:黄原胶0.1%,硬脂酰乳酸钠0.4%、三聚磷酸钠0.25%、淀粉磷酸酯钠0.5%。[结论]该研究确定了速冻水饺的最佳添加剂类型及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一种检测黄原胶应用性能的方法。[方法]研究蔗糖和NaCl对0.3%食品级黄原胶粘度性能的影响,并建立蔗糖、NaCl共同存在下的一种黄原胶在食品中的液相体系,在20%NaCl、0.15%柠檬酸、121℃,15min、100℃,30min条件下分别测定黄原胶体系粘度前后变化。[结果]少量的蔗糖可提高黄原胶体系粘度,少量的NaCl可降低黄原胶体系粘度而提高其耐温性。[结论]该方法可准确地反映黄原胶耐盐、耐酸、耐温性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的雪莲果保健酸奶。[方法]通过活化菌种、制备母发酵剂和生产发酵剂制备雪莲果保健酸奶研究了雪莲果保健酸奶生产工艺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试验表明,以黄原胶和明胶为稳定剂的稳定效果最好;当稳定剂添加量为0.20%(明胶0.10%+黄原胶0.10%)时,稳定效果较好,白砂糖添加量为5%时成品感官评分最高;雪莲果浓缩果汁添加量为5%时,成品酸甜可口,感官评分最高;当发酵时间为4.0h时,酸度适中,成品感官评分最高。发酵时间对雪莲果保健酸奶品质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稳定剂和雪莲果浓缩果汁添加量,而白砂糖添加量的影响最小。[结论]正交试验得生产雪莲果保健酸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稳定剂0.15%(明胶∶黄原胶)+发酵时间4.5h+雪莲果浓缩果汁4%+白砂糖5%。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5.5%阿微菌素水乳剂的研制.[方法]对各样品进行了乳液稳定性、冷贮和热贮稳定性等性能测定,优选出达到稳定标准的最佳水乳剂型的配制方案.[结果]5.5%阿维菌素水乳剂的最佳配方:阿维菌素5.5%,黄原胶溶液4%,农乳601∶By140 =2∶3的乳化剂7.5%,乙二醇防冻剂4%,余量用水补足.[结论]经过各指标性能的试验,该配方乳液稳定性能够达到合格标准.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芦荟叶肉悬浮饮料。[方法]以芦荟汁和芦荟果粒为原料,添加白砂糖、柠檬酸、稳定剂等制成芦荟叶肉悬浮饮料,筛选较好的护色、固化条件及合适的饮料配方。[结果]芦荟去皮后90℃热烫10min,用复合护色剂0.5%柠檬酸和0.2%NaCl进行护色效果较好;用复合固化剂1.5%CaCl2和0.3%Na2SO3固化,固化效果较好,增加了产品爽脆的口感。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产品的最佳配方为白砂糖10%,柠檬酸0.15%,芦荟原汁15%,琼脂0.06%,黄原胶0.04%,CMC-Na0.08%。[结论]该研究可为芦荟的产业化生产提供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修凤英  文连奎 《安徽农业科学》2012,(7):3984-3985,4000
[目的]制备一种风味独特的红小豆甘草无糖复合饮料。[方法]选取红豆浆、甘草液、木糖醇和柠檬酸的用量为影响因素,以产品感官质量为评价指标,通过L9(34)正交试验对红小豆甘草无糖复合饮料加工工艺进行优化。同时,考察了不同稳定剂对产品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该饮品的最佳配方为红豆浆25%、甘草液10%、柠檬酸0.10%、木糖醇4%;最佳稳定剂为CMC-Na 0.10%+黄原胶0.02%。[结论]该研究为红小豆、甘草资源的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土壤中筛选产碱性蛋白酶菌株,并优化产酶条件。[方法]采用平板分离方法从土壤样品中分离出8株产碱性蛋白酶菌株,采用滤纸片法和Folin-酚法测定8个菌株的产酶能力。将具有较强产酶能力的菌株作为目的菌株,研究该菌株产酶能力的影响因素,并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产酶条件。[结果]经过初筛和复筛,从土壤中得到一个碱性蛋白酶高产菌株(5号),作为目的菌株,其产酶能力为6.00 U/ml,为地衣芽孢杆菌的134.1%,该菌株为革兰氏阳性芽孢梭菌。正交试验表明,在pH为11的初始发酵培养基中添加0.3%蔗糖和0.8%蛋白胨,并以105个/ml的接种量接种,目的菌株可得到较好的产酶效果,且蛋白胨对该菌株产酶能力具有显著影响。[结论]该研究为产碱性蛋白酶菌株的筛选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周文雨  王丹  王玉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759-12761,12773
[目的]从土壤环境中分离出琥珀酸产量高,营养要求低的琥珀酸生产菌株。[方法]采用选择性较强的富集培养基结合溴甲酚绿快速筛选平板,从土壤中筛选、分离出产酸的菌株,利用TLC法和荧光法分离出具有不同产琥珀酸能力的菌株,并进一步利用HPLC法定性、定量。[结果]菌落为圆形凸起,表面光滑,不透明,呈淡黄色,边缘锯齿形,菌体粘稠、边缘不规则,细胞大多数单个或成双成串出现,菌体兼性厌氧,革兰氏阴性,对菌株进行生化和16S rRNA分析确认为肠杆菌属。[结论]筛选得到的肠杆菌JLT9与其他菌株相比产酸量略低,但副产物较少,培养条件简单,JLT9菌株具有好的开发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9.
倪燕  吴月仙  韦娜  钟秋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235-10236,10410
[目的]研究混浊型斯里兰卡橄榄汁饮料制备的关键技术。[方法]利用果胶酶水解法提高果汁的出汁率;利用FH9和黄原胶复配提高产品的稳定性。[结果]果胶酶在温度为45℃,pH值为3.5~4.5,用量为0.020%,酶解时间为2.0h,料水比为1∶3时出汁率最高;FH9和黄原胶的用量分别为0.30%和0.100%时复配,产品的口感和稳定性最好。[结论]试验得出的方法可提高橄榄的出汁率并改善产品的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20.
刘月英  代莹  贾丽军  霍卫宁 《安徽农业科学》2014,(24):8353-8355,8357
[目的]优化白粒糯玉米浊汁饮料的加工工艺.[方法]以白粒糯玉米全籽粒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影响白粒糯玉米浊汁饮料感官品质各因素的主次顺序及较优组合.[结果]试验表明,绵白糖的适宜添加量为4%;影响白粒糯玉米浊汁饮料沉淀率各因素的主次顺序为吐温-80> CMC-Na>卡拉胶>黄原胶;影响白粒糯玉米汁饮料感官各因素的主次顺序为吐温-80>黄原胶>CMC-Na>卡拉胶,较优组合均为黄原胶0.25%、CMC-Na0.15%、卡拉胶0.10%、吐温-800.15%.[结论]研究制得的饮料产品甜度适中,色泽洁白,糯玉米香味浓郁,稳定性极好,是一种适合各种人群的健康食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