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中棉所41系中国农科院棉花所与生物技术研究所合作最新培育的,首批通过国家审定的双价转基因抗虫棉.该品种2002年1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参加山东省区域试验,并在鲁西北进行引种示范,其早熟性、丰产性、抗病性以及纤维品质表现突出,适合在鲁西北地区发展种植.  相似文献   

2.
中棉所39在江苏沿海地区种植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棉所39系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最新培育的转基因杂交抗虫棉,该品种2000年6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9~2000年在盐城地区进行小面积引种示范,其早熟性、丰产性、抗虫抗病性以及纤维品质表现突出,适合江苏沿海棉区发展种植,其在沿海地区表现如下.  相似文献   

3.
石早1号是石家庄市农科院和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合作培育的特早熟双价转基因抗虫棉,2003-2004年参加了河北省特早熟棉品种区域试验和河北省生产试验,2006年4月通过了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选育过程1997年10月,以引进远缘材料E91(组合为辽1038×科遗2号×雷蒙地棉,从  相似文献   

4.
邯5158是邯郸市农科院抗虫棉育种室最新育成的转基因抗虫棉品种.2002-2003年参加黄河流域春棉品种区域试验,2004年参加黄河流域春棉A组生产试验,2006年6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黄河流域春播棉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赣早棉5号是由江西省棉花研究所选育的早熟转基因抗虫棉常规品种,本文主要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纤维品质、抗病虫以及主要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利用标记基因与目的基因连锁的关系,通过检测标记基因的存在,间接检测出目的基因的存在。目前生产上推广的转基因抗虫棉绝大多数采用卡那霉素作为标记基因,因此只要检测出标记基因,就可以推断该棉花品种为转基因抗虫棉或是非抗虫棉。为此2 0 0 2年春季设计了该试验,以期为生产提供一种简便、科学、实用的鉴定方法。1试验概况1 .1材料供试棉花品种为中棉所41和中棉所2 9父本分别由本所中早熟课题组和杂种优势利用课题组提供;医用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为市场上购买,每支2 ml含卡那霉素0 .5 g( 5 0万单位) ,天津药业集团新郑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试…  相似文献   

7.
转Bt基因中早熟抗虫棉——中棉所3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棉所31(KC-2)是用中棉所16和转Bt基因种质系110杂交,经连续加代和系统选育而成的适合麦棉套种的中早熟抗虫棉新品种。1996~1997年参加全国抗虫棉区试,1997年参加全国抗虫棉生产试验,1998年4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8.
凯丰16是由河南农业大学选育的高产、优质、抗病、早熟的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1999年以(豫2067石远321)F2为母本,以本单位从转基因抗虫棉GK12品种中自选优系9901为父本进行杂交,后代材料经过连续多年定向选择而成。2008—2009年参加河南省常规春棉区域试验,同时进行了抗病性鉴定和品质分析。2009年参加河南省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9.
随着转基因抗虫棉研究的日益发展和完善 ,转基因抗虫棉取代常规棉花品种在生产上利用已成必然。在重点分析了转基因棉对目标害虫存活、生长及危害的基础上 ,进一步探讨转 Bt基因棉存在的问题及害虫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中棉所69(中5302)是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以我国首批育成的双价转基因抗虫棉中棉所41为母本,以自育常规新品系110077为父本杂交,经全程逆境鉴定和连续定向选择育成的双价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2006-2007年参加河南省中熟棉区域试验,2007年参加生产试验,同年获得转基因安全生产证书(证书编号:农基安证字(2007)107号),2008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棉20080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